• 实时天气:多伦多 12°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2°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2°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5°
    温度感觉: 15°
查看: 6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加国移民部的最新消息喜忧参半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8-28 07:5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关文章内容摘要

忧:移民部一秘件被曝光,指加国正在调整移民种类的比重,对中印两国移民不利;喜:移民部正在加快中国亲人团聚类别的申请。 ... [ 查看全文 ]

§ 发表于 2005-8-27
这两则都是好消息
沙发
发表于 2005-8-28 13:48:02 | 只看该作者

未能趕上加拿大人收入水平 新移民下層社會現象或會出現

未能趕上加拿大人收入水平 新移民下層社會現象或會出現

星報通訊社多倫多電

對 於70年代前來加拿大的男性移民而言,生活狀況是不錯的。5年之內,他們的失業比例低於加拿大出生的男性。經過10年,他們的年收入已經趕上典型的加拿大人。

但在過去20年中,情況開始朝相反的方向發展。

在目前,移民抵達加拿大之後,平均收入只是加拿大本地僱員的80%。根據2001年人口統計數據,在加拿大生活少於5年的新移民中,失業率高達12.7%,遠高於而本地人的失業率7.4%。

即使男性移民比他們的先祖擁有高得多的學歷,在1980年至2000年之間,他們經過通貨膨脹因素調整的平均入息水平下跌7%。新移民收入水平的下降並非由於經濟不好,因為在同一期間,加拿大本地出生男子的收入上升了7%。

新移民是否能夠或何時能夠縮小這類工資差距是個疑問。研究顯示,在過去20年中,新移民中低收入者的比例持續上升,而加拿大本地出生人士的低收入者比例下降。這類趨勢在加拿大最大城市多倫多、溫哥華及滿地可尤其明顯。

無論如何,新移民不斷掙扎。

不僅是移民本身,城市政客、社工及專家學者對加拿大新移民下層社會(underclass)的現象感到十分憂慮。

美國及歐洲的社會科學家對下層社會的確定制訂了複雜的統計模式及定義﹕處於社會的邊緣、周圍的人士具有類似處境、被排斥在就業市場及其他社會地位上升的渠道之外。

社會科學家指出,這類人士一般生活在高失業率的貧困社區、嚴重依賴福利金及高失學率。

下層社會的關鍵特徵是,出生於貧困家庭的第二代移民無法比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研究下層社會問題的加拿大著名學者、卑詩省大學教授列伊(David Ley)指出,重複貧窮是關鍵問題。新移民生活在貧困線上並非新鮮事,移民的故事是奮鬥及成功的故事,是後代成功的故事。

而最新現象是貧窮的傳代,這一問題正是有關下層社會爭論的關鍵所在。

大城市出現下層社會現象

加拿大人需要關注下層社會增長的現象,不能總是認為加拿大為所有人帶來機遇。但新移民收入減少,加上英語為第二語言(ESL)學生退學率的上升、移民及少數族裔社區貧窮集中等現象,引起騷亂的可能。

大多倫多公益金總裁暨行政總監蘭堅(Frances Lankin)指出,多倫多的大部分新移民狀況良好,佔三分之二以上。但問題的關鍵是,大多數貧困人士是移民或少數族裔。

確實,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了加拿大大城市下層社會的現象。

今年4月,大多倫多公益金發表了加拿大社會發展議會(Canadian Council on Social Development)的報告。研究顯示,多倫多貧困社區的數量從20年前的30個增加至2001年的130個。所謂貧困社區指逾26%的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按照加拿大統計局的標準,貧困線為一家4口於2004年的年收入低於36,247元。

研究者發現,與20年前貧困家庭生活在社會-經濟狀況混雜的社區相比,大部分貧困家庭目前集中在低收入社區,這類社區還體現了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特徵﹕通常以移民及少數族裔為主。

1981年,加拿大出生的人生活在高度貧困社區的數量略高於移民家庭。但到了2001年,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移民家庭佔這類貧困社區的62.4%,而加拿大本地人僅佔36.7%。

這類趨勢與移民貧困上升有關。在1981年,14.8%的移民家庭生活貧窮,到了2001年,上升至近四分之一(24%)。隨著每年更多移民涌入加拿大,貧困移民增加的比例為125%,從1981年的112,000人增加至2001年的252,000人。

新移民的經濟狀況惡化

該報告是系列研究的一部分,為加拿大移民的經濟生活描繪了令人不安的圖景。

另一些研究發現﹕

*加拿大統計局的調查顯示,在2000年,10年以下新移民的低收入比例為35%,比全國27個大城市低收入總體比例高出近一倍。新移民中低收入的比例從1980年的23%持續上升。

*多倫多在90年代,貧困比例上升了1.9個百分點,幾乎全部是由於移民生活狀況的惡化所造成。在90年代,加拿大出生居民的貧窮比例實際上下降。

*約克大學的奧因斯坦(Michael Ornstein)分析了1996年的人口統計數字後發現,多倫多逾一半少數族裔家庭生活在加拿大統計局制訂的低收入水平線以下。白種人家庭中的貧困率不到10%。多倫多市政府委託的這項調查得出結論,埃塞俄比亞、加納、阿富汗及索馬里人的生活狀況最差,貧窮率從52.2%至70%。

反常的現象是,新移民的經濟狀況惡化,但他們比先輩所具有的教育水平更高。具有大學學歷的新移民從1980年的7.6%上升至2000年的34.1%。

這一數字說明,移民缺少機會,即使他們擁有較高學歷。

第一代移民因為英語不流利尚情有可原,但即使在加拿大畢業的移民後代機會也較少,這種現象便不可接受。

因而,關鍵問題是,過去10年來在加拿大定居的220萬移民是否能夠很快擺脫貧窮﹖或他們註定屬於移民下層社會﹖

不少學者指出,教育非常關鍵。移民家庭更加重視子女的教育,鼓勵孩子進入專上學院或大學深造。根據2001年的人口統計資料,雙親在外國出生的20多歲年輕人,比家長在加拿大出生的年輕人更多擁有大學學歷。

另一些學者指出,移民集中在多倫多、溫哥華等大城市居住,相互競爭激烈,從而限制了就業機會,導致薪水下降、刺激地產業,從而形成了移民成功的人為障礙
板凳
发表于 2005-8-28 15:18:49 | 只看该作者

NOBODY CARES

地板
发表于 2005-8-29 00:49:15 | 只看该作者
麻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