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7°
    温度感觉: 29°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4°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5°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1°
    温度感觉: 21°
查看: 4326|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踩踏事件后明白:北美的门为何是这样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1:5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关文章内容摘要

编者按:很多中国留学生们抵达欧美的各个院校的第一天可能就注意到校园里所有教学楼门的独特设计。这种如上图所示的横推门在欧美的公共设施中是很常见的。 起初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为了方便提重物的人以撞击或依靠的 ... [ 查看全文 ]

§ 发表于 2015-1-2
这个事件之后还发现,北美的月亮是圆的。
沙发
发表于 2015-1-2 12:21:48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的踩踏事故跟门有关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2 12:41:04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的踩踏事故跟门有关系吗?
chen bsas 发表于 2015-1-2 12:21



TMD,人苯不要开口,人丑不要上街!!!
北美建筑设计安全第一,中国建筑设计面子大气第一安全第九。
所以中国建筑物很多无缘无故有几级楼梯,能为伤残人想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2 13:01:32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点好像没说,就是所有门都是朝外开的,也是便于逃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2 13:05: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或者中国人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一个封闭的社会突然以宇宙速度奔驰,
这个不符合规律,
当然你要打破规律行事,
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
真的要有自知之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2 13:17:29 | 只看该作者
网络上点赞和挨踩好像是一对儿,习总给人民点赞,人民就用挨踩回应,很有玄机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2 13:35:41 | 只看该作者
北美人还是少! 看看英国
4·15英国谢菲尔德踩踏事件



989年4月15日下午3时,在英国设菲尔德市希尔斯堡体育场,利物浦队和诺丁汉森林队开始了英国第108届足总杯的一场半决赛。可容纳54000人的希尔斯堡球场内座无虚席,连球门后面的站席看台上也挤满了观众。球赛开始后,场外4000余名无票球迷和迟到者心急如焚,他们势如潮涌,向一个16英尺宽的大铁门入口挤去。

[url=]编辑摘要[/url]



更多关于4·15英国谢菲尔德踩踏事件图片





目录
  • 1
    [url=]事件概述[/url]
  • 2
    [url=]处理结果[/url]
  • 3
    [url=]绿茵场上曾多次发生踩...[/url]


4·15英国谢菲尔德踩踏事件 - 事件概述


1989年4月15日下午3时,在英国设菲尔德市希尔斯堡体育场,利物浦队和诺丁汉森林队开始了英国第108届足总杯的一场半决赛。
可容纳54000人的[url=]希尔斯堡[/url]球场内座无虚席,连球门后面的站席看台上也挤满了观众。球赛开始后,场外4000余名无票球迷和迟到者心急如焚,他们势如潮涌,向一个16英尺宽的大铁门入口挤去。3时零6分,大铁门被打开,数千球迷如洪水决堤直冲球门后面的站席看台。看台上正在欣赏球赛的观众毫无准备,有的被撞得人仰马翻,有的不由自主地被推向球场边的防暴网。在大门通向看台的过道上,人群象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连一个倒下,后来者又被迫从倒地者身上踩过。看台上顿时乱作一团,惨叫声、哭喊声四起。被挤压在防暴铁网上的球迷最为遭殃,后来死亡人数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此时主裁判被迫中止比赛。 十几分钟后,大队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但已造成9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遇难者大多为30岁以下的年青人,其中还有数名妇女。年龄最小的才10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对这一惨案深感震惊和悲痛。撒切尔夫人宣布政府动用50万英镑抚恤受害者。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密特朗、意大利总统科西嘉、西班牙国王卡洛斯等纷纷致电表示对死难者家属慰问。罗马教皇保罗二世亦对这场惨重的灾难表示深切哀悼。据意大利卡塔尼亚反体育暴力国际会议上公布的数字,自1946年足球场上第一个重大惨案发生以来,至1989年共有1200多人死于足球惨事,4000多人受伤。 需要提出的是,这位最小的,仅10岁的遇难者,名叫乔恩·保罗,正是现在红军队长杰拉德的堂兄。 希尔斯堡惨案后,英格兰足总命令拆除所有不带座位的看台。为了纪念这些遇难的球迷,利物浦球队的的队歌改为《你永远不会孤独前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以不忘曾经的悲剧。如今,希尔斯堡纪念碑永远矗立在安菲尔德。   

4·15英国谢菲尔德踩踏事件 - 处理结果

  1989年4月15日,足总杯半决赛利物浦对诺丁汉森林的比赛在第三方谢菲尔德的希尔斯堡球场举行。球场内因过于拥挤发生踩踏事件,导致96名利物浦球迷丧生。死难者家属要求追究责任,但这起事件最终被定性为“意外事故”而不了了之。目前死难者家属仍未放弃要求“讨还公道”的斗争。

4·15英国谢菲尔德踩踏事件 - 绿茵场上曾多次发生踩踏事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2 13:44:40 | 只看该作者
意思是别人也踩踏,所以我们踩踏就不叫事儿了对吗?
北美人还是少! 看看英国
4·15英国谢菲尔德踩踏事件



989年4月15日下午3时,在英国设菲尔德市希尔斯堡体育场,利物浦队和诺丁汉森林队开始了英国第108届足总杯的一场半决赛。可容纳54000人的希尔斯堡球场内座无虚席,连球门后面的站席看台上也挤满了观众。球赛开始后,场外4000余名无票球迷和迟到者心急如焚,他们势如潮涌,向一个16英尺宽的大铁门入口挤去。的比赛在第三方谢菲尔德的希尔斯堡球场举行。球场内因过于拥挤发生踩踏事件,导致96名利物浦球迷丧生。死难者家属要求追究责任,但这起事件最终被定性为“意外事故”而不了了之。目前死难者家属仍未放弃要求“讨还公道”的斗争。 4·15英国谢菲尔德踩踏事件 - 绿茵场上曾多次发生踩踏事故:
克 飞 发表于 2015-1-2 13: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2 13:47:43 | 只看该作者

踩踏事件后明白:北美的门为何是这样

本帖最后由 克 飞 于 2015-1-2 13:49 编辑
意思是别人也踩踏,所以我们踩踏就不叫事儿了对吗?
HAPPY KITTEN 发表于 2015-1-2 13:44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我没有这么说, 政府肯定应该负安保的责任, 中国本来就是问责制, 也对安保特别重视的.。。。我只是觉得有些人太往政治上引也有点太那个了吧!你认为呢?
都是特大城市, 晚上走在上海的街头和走在纽约的街头, 哪个安全? 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2 14:26:47 | 只看该作者

踩踏事件后明白:北美的门为何是这样

本帖最后由 妙祥 于 2015-1-2 14:28 编辑

就事论事,上海的事件主要是因为人多,和门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下面: 所以说,人多的地方容易发生踩踏,和东西方没有什么关系。


2010年7月24日,http://baike.baidu.com/view/3762.htm德国[/url]西部鲁尔区http://baike.baidu.com/view/368734.htm杜伊斯堡[/url]市在举行“爱的大游行”电子音乐狂欢节时发生踩踏事件。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踩踏事件已造成19人死亡、342人受伤,其中1名遇难者是中国公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1-2 14:30:26 | 只看该作者

踩踏事件后明白:北美的门为何是这样

本帖最后由 克 飞 于 2015-1-2 14:34 编辑

最主要可能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聚集, 否则象大型号的体育运行会, 或晚会等有准备的, 好象会有足够的警力安排的. 这种大场合也没有出什么事啊。而且这是在户外, 不是在室内, 根本就没的门.。。。马路上弄个门干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1-2 14:34:5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散发优惠券的那个公司应该负责任,他们应该能预见可能发生的后果。可怜的受害者,死伤得好惨!

- 此帖来自无忧论坛手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1-2 14:47:47 | 只看该作者
就事论事,上海的事件主要是因为人多,和门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下面: 所以说,人多的地方容易发生踩踏,和东西方没有什么关系。


2010年7月24日,http://baike.baidu.com/view/3762.htm德国[/url]西部鲁尔区http://baike.baidu.com/view/368734.htm杜伊斯堡[/url]市在举行“爱的大游行”电子音乐狂欢节时发生踩踏事件。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踩踏事件已造成19人死亡、342人受伤,其中1名遇难者是中国公民。
妙祥 发表于 2015-1-2 14:26


单就这件事,主要就是因为人多,然后出现意外。和政府实在关系不大。别说是中国,在加拿大,我都是经常嘱咐:人太多的地方不要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1-2 15:34:44 | 只看该作者
别说是中国,在加拿大,我都是经常嘱咐:人太多的地方不要去。。。。
就是不给你用3 发表于 2015-1-2 14:47



谢谢你谆谆教导和嘱咐,这句话是至理名言、警钟高悬!

“人太多的地方不要去。。。。”

自幼我便被师母教导:
热潮如虎堪甚海浪——海浪尚可把你抛到浪尖,有被人发现的机会
陷入人潮?无人能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1-2 15:36: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作者谈到这里的门,也是我一直想问得问题

现在知道了,谢谢,收藏

欧美的人文关怀,确实细到极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