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3°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3°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1°
    温度感觉: 10°
查看: 3060|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还是“留”?加国华人大家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03:2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关文章内容摘要

一个来自中国的移民或者留学生,是留在这里重新开辟自己事业、人生的新天地?还是“海归”中国,续塑昨日辉煌?请看…… ... [ 查看全文 ]

§ 发表于 2005-1-8
哈!! 说的好~~早就对论坛里某些人不爽了..可惜没这么好的文笔..看问题也没这么透彻...说的好!
沙发
发表于 2005-1-9 09:45:0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很冲啊!不过就是那么回事,挑明了也可以,要舒服的话,下辈子投胎做白人吧!
板凳
发表于 2005-1-9 10:38:10 | 只看该作者

no pain no gain

地板
发表于 2005-1-9 11:14:1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同感同受.

5#
发表于 2005-1-9 12:26:0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为加拿大政府交着高昂的税, 说明在加拿大收入很高, 不知道为什么还要住在底下室里,消费着在中国带来的钱, 还要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做义工? 难道他是收财奴, 同时又是活雷锋?

来到加拿大的, 不管是过得好于不好, 对祖国总还保存着很深的感情. 可是作者那么痛恨加拿大大, 嫉恨其它新移民特别是过得好一点的新移民,这种心态真的很变态.

既然觉得加拿大大不好, 作者完全可以回去. 死皮赖脸地留在这里, 又痛数加拿大的种种不是, 真的让人难以理解.
6#
发表于 2005-1-9 12:54:3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tysjason]发布
作者为加拿大政府交着高昂的税, 说明在加拿大收入很高, 不知道为什么还要住在底下室里,消费着在中国带来的钱, 还要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做义工? 难道他是收财奴, 同时又是活雷锋?

来到加拿大的, 不管是过得好于不好, 对祖国总还保存着很深的感情. 可是作者那么痛恨加拿大大, 嫉恨其它新移民特别是过得好一点的新移民,这种心态真的很变态.

既然觉得加拿大大不好, 作者完全可以回去. 死皮赖脸地留在这里, 又痛数加拿大的种种不是, 真的让人难以理解.

你以为每个来加拿大的中国人都是为了强大加拿大,心甘情愿的交昂贵的税,住着地下室?
也许你是。
但是我不是,很多中国留学生和移民都不是。

我们来加拿大是为了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女,家庭。。。

所以看到加拿大的不是,当然要痛数一番。

如果每个人都象你说得那样,觉得加拿大不好就走,那留下来的人肯定都是口是心非的。
7#
发表于 2005-1-9 14:45:37 |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的文章了!!! 非常透彻.

"张妙娥:如果是十年前,人们一定会觉得中国根本不能和加拿大相提并论,对那些出国的人内心不知会多羡慕。现在对留加还是回流有这么的分析和争论,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有人曾经经过各种分析比较,得出中国要比加拿大好的结论,立即遭到别人的嘲笑和反驳。的确中国这几年虽然发展得很快,但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农民和城市下岗工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贫富差距加大,政治制度不民主,没有信仰自由,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我在国内的时候,经常和朋友谈论这些问题,发表对政府的不满,每当谈到最后,就会对中国的未来感到忧心忡忡。但是当我千里迢迢,远赴重洋来到加拿大,当我也同样体会了作为一个社会底层人员那种艰辛的时候,我不得不重新去思考过去的生活。

有人说加拿大的工人比中国的工人过得好,加拿大的老师比中国的老师富,加拿大整个国家平均生活比中国高得多。所以加拿大比中国好。这是事实,没有什么反驳的。如果中国的农民和下岗工人来了,一定会很满足。但加拿大要他们吗?加拿大政府不是傻子,按照新移民法,只有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四年专业工作经验的人才会有可能,有资格移民加拿大。在中国上了19年学,刚刚积累一点经验,成为业务上的骨干,刚刚结了婚或生了小孩儿,所有打基础的工作都在中国完成;三十岁正当年轻力壮,家庭和睦稳定,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就等着盼着到加拿大来做labour?加拿大拥有世界上学历最高的洗碗工、搬运工、出租汽车司机,还有各种各样的 general labour。我们比较加拿大生活好还是中国生活好,就是要比较那些有资格有能力移民的人,比较他们在加拿大和在中国的生活。中国的下岗工人和民工根本去不了加拿大,根本不存在的事,还需要比较吗?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认为加拿大好的,很多都是来了十几年的老移民,而认为不如中国的大多是5年以内的移民,回流的也是三、五年内的移民。这固然有老移民生活已经相对稳定,大都买房安居。但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对中国的记忆仍然固定在十几年前的样子,而且他们在国内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东西了,加之年龄也大了,对中国的感觉已经变得很模糊,整个生活只剩下了加拿大。对新移民来讲,就很不一样了,他们在出来之前在国内都有不错的工作,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而且大都还有属于自己的住房。

过去出国的人,你如果问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他们就会说,这里生活倒是不错,就是感到孤独、寂寞,不能融入西方的文化生活。我们就会安慰说,慢慢就好了。如果那时人们出国还确实是有利可图,很物质的化。现在的移民可脱俗多了,直接就是为了更好的精神生活来的。首先说语言,就算是英语再好,有汉语好吗?就算是能用英语应付工作和日常生活,能用英语自如的,天南海北的聊天吗?能够象引用汉语中的成语、古文、俚语那样自如的引用英语中的有关词汇吗?能象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那样了解加拿大吗。能想了解中国的歌星、影星、名人的隐私那样议论西方的名人吗。除了已经快变成中国流行歌曲的“昨日重现”,“人鬼情未了”以外,能张口就唱西方的流行歌曲吗?语言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一种生活乐趣,如果你的英语达不到以上程度,你和别人说话时就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是不可能很深入地与人交谈的。

其次说一下人口,中国是人多拥挤,但是不是人少了就一定好。前几天给国内的哥哥打电话,他说他要去踢球,他说虽然各个学校和城市的体育场都已经对外开放,但人多的像蚂蚁一样。我说我家旁边就有三个运动场,他一听立马眼睛一亮(虽然远隔重洋看不见,我能想象得出)问,是草坪的吗,人多不多。我说草坪不错,但一个人也没有。我在这见到的体育场比踢球的人多,更准确地说,我从没看见过踢球的人,你来了也不会找到球友。他一听有些失望,又有些可惜说,那还不如人多场地差好呢。

还有人说回中国受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在加拿大生活简单。中国人喜欢勾心斗角,好像还很有历史渊源,很多文学作品都有描写,这倒也是个事实。我觉得勾心斗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吃饱了撑得。一个人如果连生存都成问题,每天都为基本的生活忙碌也就没有精力想太多了。一个人如果只是在公司做一个最底层的技术员,销售员什么的,如果你感觉你离总经理的位子遥不可及,你也就不会整天琢磨着去争那个位子了。你以前在大学里当老师没有评上副教授,你不平衡,一气之下移民了,现在好了,你在这里给人家洗车,心态好得不得了。我以前在银行里做电脑维护,总嫌领导不重视技术人员,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现在好了,终于遇到了伯乐经过面试找到了一个卖爆米花的工作。你以前在机关里整天喝茶,看报发牢骚,还为没升上副处赌气装病不上班,现在好了,你每天坐在工厂的机器旁,也象个机器一样的8小时一分种不能少的运转着。当然这都是混得不怎么样的移民,尽管数量和比例大得惊人。

有时我在想,如果拿出我们在加拿大韧性,忍耐力的十分之一,如果拿出我们在这里良好心态的十分之一,如果你在中国不是因为想着升官发财,就安心在一个单位安安心心的工作,那么那些事又算得了什么呢?在加拿大根本就没有任何升官发财的机会,连想都不用想所以才会心态好。因为每天只为生存奔忙,没工作的找工作,有工作的怕失业所以生活简单。即使就算那些混得比较好的,和他们在中国的工作地位相比,也要至少差上三个数量级。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被认为是新移民中混得比较好的。现在在一家正规的车行做销售代表,就是那种最基本的销售人员。但毕竟是一份正式的工作,已经很让人羡慕了。而他以前在国内是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我还认识以前新华社的记者,现在做汽车销售的。在这边所谓的成功就是,经过数个月学习怎样写简历,发送几百封简历,再经过若干面试,最后找到了一份在国内根本不愿屈尊去干的工作。

加拿大是不是真的就比我们的祖国高高在上这么多,可以把我们这些技术移民看得如此的不值钱。有的朋友说,不管干什么,只要自己高兴就行了,根本不用管别人怎么说。如果持这种观点的话,那么就无需区分什么加拿大和中国了,因为按照这种观点,生活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理因素,和客观条件无关了。那么不管在那里生活只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就可以了。在这边有很多朋友信了教,从那里寻找一种安慰。认为一切都是神安排的,也就渐渐的麻木了。当然,我还认识一对基督徒夫妇,他们移民十几年了,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他们很满足,对神非常的虔诚。在他们心目中加拿大是最好的地方,不要说中国,连美国也不如加拿大(想找几个美国不如加拿大的地方还不容易吗,在这里就不讨论美国了),如果真能达到他们那种境界水平的话,那也就修炼到家了。那也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加拿大人,而不再是一个手持加拿大护照的中国人。

在中国有很多的不平等,当官的有钱的剥削没权没钱的老百姓。但是在中国我们这些人可能有很多人还没有机会去体会那种处在底层生活的艰辛。我来加拿大以后曾经在一家老年人服务中心做过一段时间的义工。那个老年人中心正式的员工只有四个,义工和实习的学生却有二十多个。员工中其中一个是领导,不干具体工作,只做管理工作。其他员工工作分明,每人负责什么都很清楚。不要以为义工就是瞎帮忙,就象正式的工作一样,不能迟到早退,干完了还要在记录册上写上你今天干的小时数。一去今天的任务就写在工作单上了。一般员工干的活比较高级,安排一天的活动,和老人们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什么的。而像收拾厨房,打扫房间,接送老人们,这些基本都是义工和实习学生干。老人玩一些游戏的时候,有时分成几个组,不管是员工还是义工负责不同的组。比如,老人玩球,我就在旁边负责捡球。

义工大多是找不到工作的新移民,也有几个本地人,他们是心甘情愿来干活的。学生是那种培训学校学护理的,一般是培训四个月,然后再干满多长时间的实习,就可以拿到证书。她就可以干帮人照看老人的工作了。这里干什么工作都要有证书。我有时想,如果把所有的义工和实习学生都去掉,员工的工作量一定会增加很多。不过不用担心,因为新移民源源不断,旧的走了,还会来新的。

加拿大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求要有加拿大经验,也就是说招进来接着就能干活。而且很多工作一定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样就和中国的就业形势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承认这种方式比较正规,不象中国那么混乱,但对我们新移民来说就很不利。因为,你一旦不能找到很专业的工作,加之语言又不是很好的话,那你的择业范围就只能是labour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中国是在一家银行电脑处作开发和维护。如果我们银行需要裁人把我裁掉了。那么我怎么样去找工作呢?我可以去别的银行和作金融软件的公司应聘。如果我技术上不行做不了开发,我可以做维护,做测试,还找不到,那就做售后服务,售前服务,也找不到,那就跳出技术,做销售吧,毕竟咱不是哑巴,又能说会道,也熟悉金融市场,毕竟从技术转市场的也不少见。还是找不到,那就跳出金融和电脑吧,程序员改打字员行吧,那做办公室的勤杂工,收收传真,复印复印文件,坐在前台接接电话,接待一下来的客人,不要求什么大公司,有三个人的小公司就行,什么,还找不到,那就作汽车销售,楼盘销售,只要求中专学历,咱是研究生,就算以后干不好,还不先让俺试试吗。什么不要,那就去饭店端盘子,菜市场卖菜,批发市场租个摊位,回家蒸锅包子上马路上去卖,如果还不行。最后只能去做民工了。但在加拿大就不需要这么复杂了,你可以从一个程序员直接就降到民工,而省掉中间的若干环节。因为你没有那些工作的经验,因为你的语言不够流利,因为你没有证书。所以要想在加拿大找到工作出类拔萃的专业技术和流利的语言二者必有其一,否则在开始的两到三年中只能做民工。

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其实我原本还有很多话想说,比如这边的环境是不是真的那么干净,孩子的教育以及代沟问题,这边的骗子比中国的还赖皮,看电视剧三五分钟插一次广告等等。当想了想觉得都没有必要了。

当我回想起我在中国的生活时,我忽然发现不是社会对我不公,是我欠了祖国太多。想想从小到大一直上学,好不容易参加工作,我刚去银行工作时,没有一点金融知识,行里让我到业务部门学习(这可是按正式职工发工资的),半年后,我到电脑处工作,其实对银行用的系统和程序以前一点都没有接触,在前半年的时间里也基本是学习,只能干点简单的活。直到参加工作一年以后,才基本上能独立的完成一些工作。就在我越来越成熟,成为业务骨干的时候,我选择了移民加拿大。我以前在单位的时候经常上8个小时班,连4个小时也干不了,其他的时间就是看报纸,上网,偷着学英语。我在加拿大作义工,照顾那些老年人,尊老爱幼不管在哪儿都是好的道德规范,我在这里照顾那些素不相识的外国老头老太太,帮他们穿衣服,搀扶他们走路,陪她们做游戏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我的奶奶,奶奶已经80多了,我从小长到这么大,好像从来没有照顾过她,只知道偶尔去看看她,还是奶奶给我做饭。我的父母也已经60多了,我不能给它们丝毫的照顾,相反我还把自己的女儿放在他们那儿,让他们替我操心受累照顾孩子。我忽然发现我在自己的祖国只是在索取,没有做任何的回报和奉献,就跑到远隔万里的一个叫加拿大的地下室里,消费着在中国带来的钱,为加拿大政府交着高昂的税。

我知道祖国这个词在很多移民的脑海中早已经变得淡忘、陌生。只剩下怎么样实现自我了。甚至他们早已把加拿大当成了他们的祖国,而忘记了远在大洋彼岸还有一个生他养他的中国。纵然中国有千万个不好,我们也不应该将他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啊?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知道有一些读者也可能会讽刺我,笑话我。但这的确是我的真实感受啊,这也算是我来加拿大的一个收获吧,以前不知道珍惜的,现在懂得了。 "
8#
发表于 2005-1-9 15:33: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华报”的综合能力不错。

这些帖子内容以前大都看过,楼上的这个内容很欣赏。
9#
发表于 2005-1-9 18:08:39 | 只看该作者
要走要留,完全是个人自由,谈论一下无妨,不过上纲上线就不好了。
10#
发表于 2005-1-9 18:29:22 | 只看该作者

帖子不错

应该说很多在加拿大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
我还想强调一点的是:什么年代了,不要打着为孩子和后代的旗号。自己都还没有过好,有什么理由和资格说对孩子和后代负责。比如,孩子长大了,也需要人际沟通场合。你每天给他5加币,我估计孩子除害了自卑什么都不会产生。所以这样的说法也是种自欺欺人了。还有就是孩子出生在加拿大,也是中国人的样子,能融入加拿大的文化,但也很难走进上流社会。不进入上流社会,拿什么来谈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还有我更不能接受的是,你都穷得连水果都吃不起了,为了拿点奶粉费什么的,咣当,又生了一个。这是负责任的表现?这是所谓的为了后代?怎么都觉得是很幼稚的想法。
我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苟同我的想法,论坛吗,就是各抒己见的地方。如果非要用石头砸过来,呵呵,那也就抱歉了。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会不会有一丝失落呢。
最后说一句,张妙娥的文章写得很真实,多谢你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心声,让很多人都觉得痛快。
11#
发表于 2005-1-9 22:18:58 | 只看该作者
01)回去爱国是可以的,留下爱国也是可以的。

02)为了现在是可以的,为了未来也是可以的。

03)找个借口是可以的,自我安慰也是可以的。

04)不想吃苦是可以的,死要面子也是可以的。

05)为了孩子是可以的,依靠父母也是可以的。

06)抓住机遇是可以的,混个身份也是可以的。

07)雄心壮志是可以的,发个牢骚也是可以的。

08)洋洋自得是可以的,有点嫉妒也是可以的。

09)跟风出来是可以的,跟风回去也是可以的。

10)出来中文是可以的,回去英文也是可以的。

11)当机立断是可以的,三思而行也是可以的。

12)飞来飞去是可以的,两地分居是有危险的。
12#
发表于 2005-1-9 22:47:4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
13#
发表于 2005-1-10 09:44:15 | 只看该作者

移民去留?讨论在线

登陆之前:你发誓说,只要能出国,我宁愿在国外捡破烂儿,拖拉了几年,还TM的真成了,这可是多么牛逼的事件!毕竟大陆才开放不长时间,你的移民纸到手时,居然有人被告知:再等七年。老天不长眼,移民官受了你的假资料的骗。

登陆之后:失落,悔恨、茫然。就如同你是高考状元,风光无限,但进了清华北大,周围都TM的是状元,立即没电。

一年以后:叶公好龙者,已回国发展。留下来的,牛逼者坐OFFICE,其他的站在生产线。有的成天抱怨,有的到处臭显。国内国外,谁也逃不了一日三餐,白领、蓝领、黑领,都要挣钱吃饭。好坏不愿说,已经习惯,去留争论,早就厌倦。阿三们说:没人请你来,不想呆就滚蛋!
14#
发表于 2005-1-10 14:56:47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絕倫﹐張妙娥

你的文章我推薦給好多朋友看﹐你是一個文學天才﹐非常喜歡你切中要害的文風。希望常能看到此類文章。繼續努力。
15#
发表于 2005-1-10 16:37:0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那里好那里不好,  没有统一的结论. 不同的个人, 完全可能一个合适在中国发展,  一个合适在加拿大发展.

我的朋友大多数是在98年 - 2002年来的,  我自己是去年才落地的,  大家都是乐天派,  常在一起野餐,  喝酒,  打球, 钓鱼,  坐OFFICE的和做LABOUR的一样,  买了房子的和租BASEMENT的也同样,  若是在国内,  玩的圈子就很不一样了,  有车的和没车的都很少一起混.  我觉得加拿大的气氛平和, 宽容, 休闲. 只要你喜欢,  就留下来.  不喜欢,  就回去.

批评国内的话很多, 可我的圈子里的朋友很少说,  偶尔说说,  没有楼主说的那样咬牙切齿.  说加拿大好的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 教育机制,  批评加拿大的医院和官僚主义的还比较多.

我自己的感觉是对于一个小老百姓来说,  生活质量在哪里都差不多,  越是心高气盛的,  越是到那里都不舒服.

"做自己喜欢的事, 让别人去说吧!" 这句话在国内不知道被多少个学生在做文章时引用过,  真正是这样的又有几个?

看看楼主的贴子,  想起在国内交过一批朋友到广东来打工, 喝酒之后他们也骂骂广东那里不好什么的,  觉的很类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