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6°
    温度感觉: 25°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2°
    温度感觉: 21°
查看: 9205|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开钓鱼岛之争 享受日本居酒屋美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00: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关文章内容摘要

尽管最近有关独岛和钓鱼岛的领土之争,使得日韩、日中关系紧张,然而多伦多的由韩裔和华裔主理的日本餐馆还是生意照做、钱照赚。由于非日裔人士经营的日本餐馆笔者已经去得够多了,所以这次选择了一家由日本人主理的在近年来一直人气鼎盛的居酒屋。 ... [ 查看全文 ]

§ 发表于 2013-1-26
自从西风东渐以来凡170年余,总体上看,东方各国人民或多或少都现代了一点儿,文明了一点儿,进步了一点儿,尤以日本国民文明进步程度为最;但似乎龙子龙女除外,几无前进的迹象,一部分龙子龙女甚至大有野蛮退化的嫌疑。

在中日这场钓鱼岛之争中,大和民族的优秀国民素质尽显,反衬我族某些“爱国贼”的丑态。某些“爱国贼”哪里是爱国?它们分明是在害国。历来祸国殃民的家贼,就是这些愤青愤老组成的杂交体,以义和团、红卫兵为榜样。

没想到,本坛竟也冒出一小撮“爱国贼”,光着膀子,胡抡大刀片儿,整个儿一群高喊“刀枪不入”的野蛮拳匪形象。
沙发
发表于 2013-1-29 2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日之间的麻烦就大得多了,因为不论日本人用什么词,中国人都要看看汉字是怎么写的。我们就先从“麻烦”二字说起。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首相访问北京,当天晚上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欢迎宴会上,田中发表祝酒词,其中有这样一句话:“わが国が中国国民に対して多大のご迷惑をかけたことについて、私は改めて深い反省の念を表明するものであります”。这句话被中方翻译为:“过去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对此,我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此话翻译出来,在场的中国人无不感到震惊,“麻烦”二字果然引起了很大的麻烦。平素温文尔雅的周恩来在次日与田中的会谈中声色俱厉地指出:“田中首相表示对过去的不幸过程感到遗憾,并表示要深刻的反省,这是我们能够接受的。但是,用‘添了很大的麻烦’来表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中国人民是通不过的,这句话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因为普通的事情也可以说是‘添了很大的麻烦’”。

周恩来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有人不慎把水溅到了女孩子的裙子上,也可以说给你‘添了很大的麻烦’。这是一种轻微的道歉”。

对于周恩来的批评,田中感到相当“迷惑”,因为在他的讲话原文中使用的词是“迷惑”。在他看来,“迷惑”这个词虽然是从中国传来的。但是日语的“迷惑”不同于汉语的“迷惑”的意思。

田中解释说:”‘迷惑’这个词汇虽然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可是日语的‘迷惑’在百感交集地道歉时,也可以使用”。无论日本人如何解释“迷惑”这个汉字词,但是在汉字的故乡也只能接受中国人的权威解释。所以田中对周恩来表示,“如果你们有更适当的词汇,可以按你们习惯改”。

在毛泽东与田中会面时,田中的“迷惑”(汉译“麻烦”)一词也成了话题。会见开始时,毛泽东问:“你们那个麻烦(迷惑)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开玩笑说:“一些女同志不满意啊,特别是这个美国人(指唐闻生,在美国出生),她是代表尼克松说话的”。  

田中说:“我们准备按中国的习惯修改”。最后中日共同声明说:“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尽管如此,田中回国后与自民党议员报告北京之行时又专门解释了“迷惑”这个词:“我们日本人是有自己的习惯的。当过去的事统统付之东流,而以非常强烈的感情来处理问题时,就常采用这个词汇”。

时隔32年之后,因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而造成中日关系紧张的小泉纯一郎2005年4月22日在印尼雅加达召开的亚非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一开始就对日本历史问题这样表态:

“我が国は、かつて植民地支配と侵略によって、多くの国々、とりわけアジア諸国の人々に対して多大の損害と苦痛を与えました。こうした歴史の事実を謙虚に受けとめ、痛切なる反省と心からのお詫びの気持ちを常に心に刻みつつ”。

按照日本提供的中文译本,这段话的意思是:“在过去,我国通过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的人民、特别是亚洲国家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和痛苦。我国以谦虚地对待这一历史事实,时刻铭记深深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但是,许多中国人认为日方虽强调已多次为战争“道歉”,但一直回避用“谢罪”二字,所以依然不能释怀。

不过,在日本提供的小泉发言英文译本中,其中的关键词“深深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分别被翻译为deep remorse 和heartfelt apology。这两个用语在英语中相当严重,所以英语媒体上小泉的发言被视为“深感忏悔”、“由衷道歉”,对于其他不使用汉字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字眼已经是相当诚恳的道歉了。所以,当时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昨天被记者追问小泉的发言究竟算不算道歉时,他回答说﹕“那要看你怎翻译。”

说到底,外国人对中国人是否说了“道歉”其实只是一个翻译问题,其含义到底是什么不仅取决于说道歉的人怎么说,也取决听道歉的人怎么听。官场上有个厚黑学,外交上有个翻译学,具体到道歉问题上,那就是:说你是道歉,你就是道歉,不道也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30 00: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政府就战争道歉发言列表》

列表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就战争的道歉发言。 战争结束后,日本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举行了投降仪式,随后接受了波茨坦公告 。

在韩国、 台湾和中国大陆 ,要求日本政府就战争道歉是個依然存在的话题,许多百姓和政府官员都断言日本从未对发动战争道歉。

2010年 ,一个来自台湾慰安妇指责日本政府说:“日本政府仍然拒绝道歉的所作所为是我所不能接受的。”针对这个问题, 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也说,“日本政府有责任承认自己犯过的错误,并向受到侵略的其他国家道歉”

一份2010年的统计报告指出,24%的韩国人仍然觉得日本从来没有为殖民统治道歉,而58%的人认为日本没有充分道歉。


1950年代-----
1957年 ,日本首相岸信介访问澳大利亚时讲话说,他对日本在战时的所作所为“深表抱歉”。

1960年代-----
1965年 2月17日 ,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应韩国外务部长官李东元的邀请访问韩国,首次就过去的历史问题向韩国表示公开道歉。

1970年代-----  
1972年 9月29日 ,首相田中角荣说:「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

1980年代------
1982年 8月24日 ,首相铃木善幸 。 「我沉痛地了解到,日本在过去的战争中所造成的严重伤害负有责任。」,「有必要认识对于『侵略』的批评。」

1982年 8月26日 ,内阁官房长官宫泽喜一 :
「一、日本政府和日本国民深刻认识到过去我国的行为,曾经给包括韩国、中国等亚洲各国的国民以极大的痛苦和损害,站在反省和决心不能让这类事件再度发生的立场上,走上了和平国家的道路。我国对韩国,曾在昭和40年的《 日韩联合公报 》中,阐述了『过去的关系令人遗憾,对此进行深刻反省』的认识,对中国,则在《日中联合声明》中,阐述了『痛感过去日本国通过战争,给中国国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对此进行深刻反省』的认识。这也就确认了??,上述我国的反省和决心,这种认识现在也没有任何改变。

二、该《日韩联合公报》,《日中联合声明》的精神,在我国的学校教育,教科书审定之际,也当然应该受到尊重,而今天韩国、中国等国家对于此有关的我国教科书的记述,提出了批评。作为我国,在推进同亚洲近邻诸国友好、亲善的基础上,要充分听取这些批评,政府有责任予以纠正。

三、为此,在今后的教科书审定时,要经过教学用图书调查审议会的审定,修改审定标??准,充分实现上述宗旨。已经审定过的教科书,今后要迅速采取措施,实现上述同样宗旨。在实施这些之前,作为措施,文部大臣要表明见解,使上述第二项宗旨充分反映在教育方面。

四、作为我国,今后也要努力促进同近邻国家国民的相互理解,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1984年 9月6日 , 昭和天皇 。  「本世纪一段时期,两国之间有一段不幸的过去,实在令人遗憾;我认为不应该重复。」

1984年 9月7日 ,首相中曾根康弘 。 「为贵国及贵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感到深深的遗憾」。

1990年代------

1990年4月18日 ,外务大臣中山太郎 。 「 韩国人被强制迁移到库页岛劳动,违反了自己的意愿,而是根据当时日本政府的意思。[他们在]战争结束后仍然不能回到祖国,只能留在当地生活。日本对此悲剧抱着至诚的歉意。」

1990年5月24日 , 明仁天皇 。 「我国带来这一不幸时期,想到贵国的人民感受到的苦况,我只能感到痛惜之 ??情。」

1990年5月25日 ,首相海部俊树 。 「过去一段时期,朝鲜半岛的各位人士因为我国的行为而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借着欢迎总统阁下这一机会,我作出谦虚的反省,并希望表达率直的歉意。」

1992年 1月16日 ,首相宫泽喜一 。 「我们日本国民,首先必须想起过去一段时期,贵国国民因为我国的行为而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这一事实,而且不得忘记反省之情。作为总理,我希望再次对贵国国民表达反省及歉意之情。」

1992年 1月17日 ,首相宫泽喜一 。 「关于我国与贵国的关系,我们不得忘记在数千年的交流之中,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我国是加害者、贵国是被害者这一事实。朝鲜半岛的各位人士因为我国的行为而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我想借此再次表明衷心的反省及道歉之意。最近有人提及所谓从军慰安妇的问题,我认为这种事情实在令人痛心,实在是非常抱歉。」

1992年 7月6日 ,内阁官房长官加藤纮一 。 「不论国籍、出身地,作为所谓从军慰安妇而感受过难以描述的痛苦的所有人士,政府希望再次表达衷心的歉意及反省之情。[我们]坚决不重复这样的过去。在这样的深刻反省及决意之下,日本将坚持和平国家的立场,并致力建设面向未来的新日韩关系,以及与毗邻各亚洲国家及地区的关系。」

1993年 8月4日 ,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发表了有关慰安妇关系调查结果,后称《 河野谈话 》。 「无可否认,这件问题在军方的参与下,深深损害了众多女性的名誉及尊严。政府借此机会,再次不论国籍、出身地,向作为所谓从军慰安妇而感受过多次痛苦、身心负着难以愈合的伤口的所有人士,致以衷心的歉意及反省之情。」

1993年 8月23日 ,首相细川护熙 。 「经过四十八年,我国现在得以成为享受繁荣与和平的国家。这是建于上次大战中可敬的牺牲之上,是先辈人士功绩的成果,我认为决不能忘记。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要向世界明确表示反省过去的历史,以及崭新的意志。首先在此,由于我国过去的侵略行为及殖民地支配等,而感受过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悲伤,我们再次致以深切的反省与歉意之情。」

1993年 9月24日 ,首相细川护熙 。 「我使用了『侵略战争』、『侵略行为』词语,以直率地表达一项共同的理解:过去我国的行为令很多人感受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悲伤,并再次致以深切的反省与歉意之情。」

1994年 8月31日 ,首相村山富市 。 「过去一段时期,我国所作的行为不止为国民带来众多牺牲,更给亚洲邻近诸国的人们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我国过去的侵略行为及殖民地支配等,令众多人士感受到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悲伤;对此,我基于深刻的反省、决心不战之情,认为日本前进的道路,是要竭尽所能地迈向创造世界和平。我国必须正视与亚洲邻近诸国关系的历史。日本国民与邻近诸国国民携手为亚洲、太平洋开拓未来,不可或缺的是克服双方痛苦后所建立的互相理解与互相信赖此一稳固基础……
      所谓从军慰安妇问题,是深深伤害了女性的名誉与尊严的问题,我想在此机会再次表达衷心的反省及歉意之情。包含这类问题在内,我国认为表示歉意与反省之情[的方法],是要正视并正确地告诉后世过去的历史,以及努力进一步推进与相关国家的互相理解。本计划继承了这一种心情。」

1995年 6月9日 , 众议院决议。  「正值二战战后五十年,本院谨向全世界的战争受难者及牺牲者致以追悼之情。另外,念及世界近代史众多殖民地支配及侵略行为,认识到我国在过去作出这样的行为,并尤其给亚洲诸国国民带来痛苦,本院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情。」

1995年 7月,首相村山富市 。  「所谓从军慰安妇……这个问题,在日本军的参与下,深深伤害了很多女性的名誉与尊严,这是完全不能原谅的。从军慰安妇身心负着难以愈合的伤痕,我对此致以深切的歉意。」

1995年 8月15日 ,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后称《 村山谈话 》。 「我国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使国民陷入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为了避免未来有错误,我就谦虚地对待毫无疑问的这一历史事实,谨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谨向在这段历史中受到灾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战败后50周年的今天,我国应该立足于过去的深刻反省,排除自以为是的国家主义,作为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促进国际协调,来推广和平的理念和民主主义。与此同时,非常重要的是,我国作为经历过原子弹轰炸的唯一国家,包括追求彻底销毁核武器以及加强核不扩散体制等在内,要积极推进国际裁军。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偿还过去的错误,也能安慰遇难者的灵魂。 」

2000年代-----

2001年 10月8日 ,首相小泉纯一郎 。  “今天我有机会参观了这个纪念馆 ,再一次痛感到战争之悲惨。我对遭受侵略而牺牲的中国人民感到由衷的歉意和哀悼,怀着这种心情观看了这里的许多展览。我感到,决不允许再次发动战争,些许这是对因战争惨剧而倒下的人们的一种告慰吧。我们都会在这样的心情下认识到,日中关系是不仅仅有益于日中两国的友好和平,同时也有益于亚洲和平及世界和平的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

2005年 4月22日 ,首相小泉纯一郎 。 对于过去殖民统治和侵略“深刻反省和发自内心的道歉”,强调今后日本也将继续走“和平国家”的路线。

2005年 8月15日 ,首相小泉纯一郎 。  “我国由于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我谦虚地对待这一历史事实,谨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谨向在那场大战中遇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我们决心不淡忘这一悲惨的战争的教训,决不会再次使兵戎相见,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我国战后的历史正是以实际行动体现对战争反省的60年。”

2007年 3月11日 ,首相安倍晋三 。「向当时心灵受到创伤、饱受艰辛的的人士,致以衷心的歉意。……[日本政府]将继承[1993年]官房长官河野洋平的谈话,这是一贯的立场。……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以及桥本龙太郎都给前慰安妇寄出[表示道歉的]信函,那样的心情完全没有变化。」

2007年 3月26日 ,首相安倍晋三 。 「此刻,我在这里以首相的身份致歉,我们的立场在『河野谈话』里已经表明。我对经历过那些困境的人感到同情,我为他们在当时被置身于那样的环境表示歉意。 」

2009年 5月9日 ,日本政府通过日本驻美大使馆向在巴丹死亡行军事件中受到伤害的美国囚犯道歉。

2010年代------

2010年 2月11日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出席了在韩国外交通商部厅舍举行的韩日外长会谈,并在会谈后的记者会中称:“我能理解失去国家,且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受重创的心情。我认为应该铭记被合并方的痛苦,并绝不能忘记受害者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展望今后的一百年,并加强走向未来的友好关系。”

2010年 8月10日 ,在韩日强制合并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内阁会议上发表谢罪谈话,菅直人说:“要拿出勇气直面历史,承认历史,并真诚地反省过去的错误。给人带去痛苦的一方轻易就会忘记历史,但承受痛苦的一方往往会难以忘却。对于殖民统治造成的损失和痛苦,将痛彻反省,由衷地表示歉意。”

2010年 9月13日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与二战期间被日军俘虏的美国老兵会晤时表示:“在战争中,你们都受到了不人道的待遇,境况艰难。我谨代表日本政府,向各位表达深深的、诚挚的歉意。”

2010年 12月7日 ,日本首相菅直人为二战期间实施殖民统治向韩国人道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30 15: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纠纷只应留给三类人关心处理:

1,媒体----全面如实、中立客观地报道,以保障信息双向交流,正常沟通,以防止本国政府愚民;

2,本国政治家----遵循国际法准则、依本国宪法和联合国宪章,合理合法地维护本国家、民族、公共的利益;

3,专家学者----中立地、符合逻辑地、谨慎认真地探求历史真相,主要是为启蒙民众,兼为政治家提供外交谈判所必需的、真实的历史背景资料。

其他人只需监督本国政府是否保障了本国民众的知情权、是否无缘无故地丧失、出卖了本民族的利益,普通人不应参与到国际外交、两国人民之间的情绪对抗;更不应该无知地干扰、点评、指责严肃的学术研讨和正常的理智辩论,普通老百姓不应四处插嘴,胡说八道,趁机释放狭隘、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31 00: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法学术篇:《在国际法上钓鱼岛属于日本》

------2012年8月 李天明

如果中日两国真的将钓鱼岛争端诉诸国际法院的话,就要重点审视1895年以后钓鱼岛主权及管辖权的变换历程,再按照国际法的原则判断归属。

国际法对领土纠纷的裁决原则有二:
一,较近时期“实际有效控制”原则;
二,禁止反言原则。

简述如下:

一、较近时期“实际有效控制”原则。

在争端中,要证明的确存在领土主权,重要的是能否提供较近时期在争端领土上行使行政、司法或立法等国家行为的证据。久远的历史证据,尤其是那些中古时期所存留的档案记录、文献地图,在国际法庭仲裁中不是首要的证据。

请看日本是怎样获得对钓鱼岛的主权及长期实施有效控制的:

1895年1月14日,即大清国依《马关条约》( 1995年5月)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前的4个月,日本就开始正式宣布对钓鱼岛的主权,以后一直未曾中断至今;并从此实际控制管辖钓鱼岛至二战结束(参见附文:《日本国关于尖阁诸岛主权的基本见解》)。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归还中国,但并不包括钓鱼岛。钓鱼岛的管辖权连同琉球划归美国托管,由美军占领统治,但主权仍属日本。

1946年1月29日,美军占领托管琉球后,是将钓鱼岛包括在内的,中华民国政府当时没有任何反应。国际法院支持“沉默与不反对即为默认”原则。在此,等于中方默认钓鱼岛归属琉球群岛,主权属于日本,归美国实际行使行政管辖权。

美军统治琉球期间,美军使用钓鱼岛作为军事射击靶场,付租金给钓鱼岛主人古贺善次。《美日安保条约》也包括此岛。

1971年,美国将琉球连同钓鱼岛及周边岛屿也一齐还给日本。
1972年,古贺善次去世,其妻花子将钓鱼岛卖给埼玉县大宫市企业家栗原国起,栗原家族向古贺家族买下南小岛和北小岛。

从美国统治时期直到现在,钓鱼岛主人都与日本政府缔结租赁契约。

自1895年1月起,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未有中断,从1971年持续实际有效控制至今。所以,日方在对钓鱼岛主权及实施有效控制方面远远领先于中方。

二、禁止反言原则。

就是不能自食其言,出尔反尔,当事国必须言行一致。即国家对外就某一特定事项所做出的声明、条约、换文、承诺等,对其本国具有国际法约束力,当事国应对这些言行负责并承担后果,不得事后推翻原有主张。

请看中方就钓鱼岛问题的言行:

1951年8月15日,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在过去任何国际协定中,都未曾规定琉球群岛脱离日本”。

1953年1月8日,《人民日报》明确说:“ 琉球群岛包括尖阁诸岛(即钓鱼岛)。”

1958年,北京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地图和1965年台湾国防部与地理学研究所合编的地图里都将钓鱼岛标作日本领土。

195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明确声明“‘中国绝不放弃对琉球主权’的说法是美国人恶毒的挑拨造谣”。

1971年,美日签署归还冲绳协议时,正值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但中方并未将钓鱼岛纳入谈判条件。

1972年7月27日,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周恩来明确表示“ 我并不了解尖阁列岛,没有关注尖阁列岛,、、、 尖阁列岛与恢复邦交相比算不了什么问题”。

1972年9月,发布《中日联合声明》,文件中只字未提钓鱼岛。两岸大量的资料充分说明,在蒋介石放弃琉球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大陆和台湾都根本没有将钓鱼岛视为自己的领土。

痛苦吧?日本占有钓鱼岛由此成为既成事实。痛哭吧!

至此,中方从未说过钓鱼岛主权有争议。

直到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即钓鱼岛周围海域发现大量石油后的几年,中方才声称钓鱼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在,日本认为钓鱼岛归属日本的一个重要理由是:

1971年,美国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冲绳正式归还给日本时,并没有任何国家提出主权主张,没有任何政府提出任何异议;中日双方签署的正式文件中,也从未涉及钓鱼岛问题。

中国政府过去的立场、观点已彻底断了在国际法上要回钓鱼岛的任何可能。讲法理,钓鱼岛属于日本;讲实际控制,钓鱼岛目前还是属于日本。

==============
[附文]:
《日本国关于尖阁诸岛主权的基本见解》

自1885年以来,日本政府通过冲绳县当局等途径多次对尖阁诸岛进行实地调查,慎重确认尖阁诸岛不仅为无人岛,而且没有受到清朝统治的痕迹。在此基础上,于1895年1月14日,在内阁会议(阁议)上决定在岛上建立标桩,以正式编入我国领土之内。

从那时以来,在历史上尖阁诸岛便成为我国领土南西诸岛的一部分,并且不包含在根据1895年5月生效的《马关条约》第二条由清朝割让给我国的台湾及澎湖诸岛之内。因此,尖阁诸岛并不包含在根据《旧金山和平条约》第二条我国所放弃的领土之内;而是包含在根据该条约第三条作为南西诸岛的一部分被置于美国施政之下,并且根据于1971年6月17日签署的《日本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简称为冲绳归还协定)》将施政权归还给我国的地区之内。

上述事实明确证明尖阁诸岛作为我国领土的地位。

另外,尖阁诸岛包含在根据《旧金山和平条约》第三条由美国施政的地区,中国对这一事实从未提出过任何异议,这明确表明当时中国并不视尖阁诸岛为台湾的一部分。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还是台湾当局,都是到了1970年后半期,东海大陆架石油开发的动向浮出水面后,才首次提出尖阁诸岛主权问题。

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台湾当局从前提出过的,所谓历史上,地理上,地质上的依据等各类观点,均不能构成国际法上的有效论据来证明中国对尖阁诸岛拥有领有权的主张。
============================= (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31 00: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纠纷的细微之处考验华人的国际视角》
——–------2012年9月李天明

中国官方与民间对现实国际关系的态度与心理反应,取决于国人对众多大大小小历史事件的各种结论。如果国人在并不熟知历史真相,尤其是在误读关键细节的情况下,就可能觉得近现代的国际关系中,国人总是无辜、被欺侮和被耍弄的;而它国人则总是恶意、凶残和不可理喻的。

国人的这种心态在中俄、中日、中韩、中美这四大关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体现在中日关系中。而导致这种现象的责任,一在中共政府的虚假历史教育;一在民众缺乏耐心,不愿了解事件的细节。

案例一: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主权问题。

在中国官方和民间的论述中,绝少提及该岛主权丧失过程中中方的责任与过失,似乎全部都是日方的野心与阴谋,而中方于史于理于法都是无懈可击的。

事实并非如此。
理由如下:
1,根据国际法原则和国际法院审理领土争议的具体审判实践,国际法院只考虑“较近时期”有效管辖控制的证据,而不考虑中古时期的文献证据。中方主张的“自古以来”所依据的古代文献与地图等证据,在国际法院基本是无效的、不被采纳的;所以,中方的“自古以来”是最微弱的主权主张,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中,基本不会当作法庭证据。

2,国际法院审理领土争议时,还主要看哪一方更充分地实施了“有效管辖控制”?即,在行政、司法、立法等方面实行主权行为。显然,自1895年1月14日日本在岛上竖立主权标志和宣布主权至今,日方一直在岛上行使行政、司法、立法等有效管辖行为,而中方却毫无实施主权的记录。

3,国际法院审理时,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推导出“禁止反言”原则。即,不可出尔反尔,自食其言。

而在1943年,蒋介石拒绝美国提出的,把琉求归还给中国的提议;反而两次主动请求美国托管琉求。而到二战结束时,钓鱼岛已归属日本的琉求实际有效管辖50年;所以,美国托管琉求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托管了钓鱼岛。

如果当时中方作为战胜国提出归还钓鱼岛,甚至琉求的话,本来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中方却竟然没有抗议这种托管,这在国际法上属于默认此岛原属于日本。

根据联合国托管规则,主权国的领土不适用于托管。既然中方允许美国托管,就意味着钓鱼岛并不属于中国的领土;否则,根本就不应该适用托管制度。这是中国永久丧失钓鱼岛的关键历史时刻。

1949年中共建国后,1953年、1958年的《人民日报》社论及相关文章;

1958年中共出版的日本地图;

1965年中华民国国防部出版的地图,也都将该岛称作尖阁列岛,并表明为日本领土。

1951年、1972年周恩来的讲话,或声称在任何国际协定中琉求都未曾脱离过日本,或主动回避该岛的主权争议,表示对此岛不感兴趣;随后的建交公报《中日联合声明》等外交文件也没有注明此岛有主权争议。

1971年,美国将琉求连同钓鱼岛归还给日本时,中国政府官方也没有马上抗议,只有海外的华人民间表达了抗议,而根据国际法,民间抗议却毫无法律效力。

直到1970前后年,海峡两岸的中方获悉该岛附近的海底可能蕴藏巨量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后,两岸才提出主权要求,可却与中方过去20多年的观点立场相违背,属于“反言”,属于出尔反尔。自然国际法院是不会接受1972年以后中方的主权要求和政府立场。

4,多年来,中国的官方都是不作为,只是靠港台的民间保钓来宣示主权,而民间保钓这种作法在国际法上并无任何法律效力,等于中方一直没有提出主权争议,造成百年来钓鱼岛实际由日本实际控制管辖的现实。

反观日本,自1895年1月14日宣布钓鱼岛主权起(这是中国永久丧失钓鱼岛的最初关键历史时刻),不论是设置主权标志、实际管辖,还是政府的观点立场,一直都是一贯,没有出尔反尔,一直符合国际法的原则标准。很明显,中方要想在国际法层面索回钓鱼岛,几乎是不可能。国际法院以往的领土纠纷判例也都印证了钓鱼岛的主权应该属于日本。

而中国官方的对内、对外宣传却回避、掩盖如此众多的历史细节----

从1895年1月14日开始的日本设立主权标志、划归琉求管辖,到美国托管时中方的沉默;
从1950年代中方报纸社论、领导人讲话、地图上明确表明属于日本,到中日建交公报里避而不谈钓鱼岛主权问题。

中方却一味自说自话地强调“自古以来和波茨坦公告”,以此欺骗国民,煽动狭隘的爱国情操,再加上平时大量的反日仇恨教育,使得这次保钓反日游行中出现了如此众多的丑行与恶言。

作为国民,我们一定要记住:

中共60多年一直在搞愚民教育,封锁消息,掩盖历史真相,剥夺民众的知情权。面对国家间的领土争议,中国公民的责任在于监督中国政府的保钓措施是否得力、是否令国人满意;而不是越俎代庖,发泄民间愤怒去保钓。

国民不要相信中共的单方面说词,要兼听对方的理据,冷静挖掘历史的细节及其来龙去脉,多请中立的专家学者分析讲解,不要被政府操纵上街游行抵制日货,以此来转移国内矛盾、政府危机。

案例二:

朝、中、俄三国在东北亚交界地带的图们江口,中国的国境线离太平洋只有约15公里左右,可是中国却没有通向日本海的出海口,为什么?

中国官方一直说是俄罗斯人太坏、太狡猾,或说是当年朝鲜与俄罗斯围堵中国的结果。可我考查的结论是:又是同钓鱼岛一样,是我们自己的过错。

当初,清俄划界时,清国是有出海口的,外交文件上也列明。

现摘抄《珲春史志》里的相关词句:

“吉林省东沿大海,向本形要之地也,自咸丰十年到弃海岸斯亦已矣,以尚有图们江一线通海之咽喉,及满员成琦竟将江口乌字碑放弃不顾,而立土字碑于距口三十里处,致此一线咽喉亦复堵塞,及吴大澄来勘,已无法争回,而吉林省遂无海岸,今吾人纵不甘心,因有索回毛口崴之提议,顾覆辙即深,挽回殊不易哉。”

这本清朝史志里明确记载:是满族官员成琦,将江口“乌”字碑放弃不顾,立“土”字碑于距江口三十里处。

很明显因错埋界碑而失去出海口的责任100%在中方,与俄国人毫无关系。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民族的性格问题—–--

做事马马虎虎,不认真(往儿童奶粉里加三聚氰氨除外)就连外交、国防事务也不例外。正是这种国民性格使得去埋界碑的清国官兵偷懒,不想在难以前进、没有道路的蛮荒之地继续走到海边。

根据当时的国际惯例,最后两国关系边界线以界碑的地点为实际边界线。于是,就在轻松的谈笑间,一个中国的良港灰飞烟灭。

诸位,明白了?!出海口没了!

您以后还相信中国官方的说法吗?

还有许多引起中国国民愤怒的历史事件或与它国间产生矛盾的事例,如果仔细考查细节资料,你会发现:过错和责任大都在中方。

比如:
中韩之间的文化争议问题——国人认为:韩国全面窃取中国文化,从孔子、端午祭申遗、汉字起源,到活字印刷术等等。经过我的调查,基本是国人误解或因无知而敏感反应所致。

中日之间的历史争议问题——国人认为:日本有岛国对外扩张的本性、甲午海战是日本首先挑起的侵略战争、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民族的残忍本性所致、“支那”一词是日本人专门侮辱歧视中国人发明的用语、明朝东南沿海的倭寇是日本政府军人的骚扰侵略行为、南京真的发生了30万人的大屠杀等等。经过我的调查,基本是国人误解、伪造、夸张或因无知而过度敏感反应所致。

中美之间的种族歧视问题——国人认为:莎朗斯通说四川地震是KARMA(报应)、很INTERESTING(有趣)是幸灾乐祸的辱华言论、CNN的评论员说中国人goons and thugs是辱华言论、多伦多市长福特说东方人象狗一样工作是辱华言论、美国国务卿希拉莉说中国政府的言行是FOOL‘S ERRAND是辱华言论等等。经过我的研究了解,又是我们语言上的无知、误解或过度反应造成的。

总之,自从中国密切与外国打交道以来的几百年历史中,通常是:
我们不懂国际规则,不了解对方国情,国人自大自傲、愚昧无知,又没有耐心了解详情,究根问底;再加上敏感脆弱的受虐心理,使得政府易怒,四面树敌;国民易怒,易被政府洗脑和操纵,导致整个民族满怀对邻国的仇恨与复仇心理;而中国政府和国民却自以为是别国满怀对华敌意,围堵中国,唱衰中国,陷害中国,歧视华人。

还是古训说得好: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的确如此,与诸位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