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2°
    温度感觉: 21°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9°
    温度感觉: 1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1°
    温度感觉: 21°
查看: 343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降低音量有那么难吗?说话声大的C国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2:2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关文章内容摘要

突然想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可能也很大,便开始特别注意在公共场合低声说话。自认为改良了许多,至少没有在公共场合讲C国语被别人喝令”闭嘴”过。一直在思考为什么C国人说话声音大。修养,特别是C国人的集体修养是一个重要原因,而集体修养的形成受到了长期”资源匮乏”而 ... [ 查看全文 ]

§ 发表于 2012-11-19
就是讨厌这种文章,来不来就是中国人说话大声。我承认这是个缺点,但公共场所大声说话的鬼子西人比比皆是,哪都可以碰到,本人在地铁上就遇到过无数会,都是白人在那旁若无人是的狂聊。所以不要总拿这个说事,已经没啥意思了,大家都是人,都有让人讨厌的地方,不分种族和肤色,所以写这文章的人还是闭嘴吧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9 12:58:23 | 只看该作者
比汪精卫还汉奸!
凭啥不让中国大陆人讲话了?你以为中国还是以前八国联军时候的大清了?CNMD,再吱吱歪歪的就立马核平你美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1-19 13:13:55 | 只看该作者
发音规则是一个原因,喜欢高谈阔论也是一个原因~

介个事情没法多说,意识到了的,各种场合自动自觉降低分贝好了,不觉得有问题的人,就是不改,咱们也管不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1-19 13:20:56 | 只看该作者
說著中國話,罵著中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19 13:43:38 | 只看该作者
脑残文!!那个拉丁裔女人说“shut up”如此无礼,作者竟觉得她这样说可以接受??!!真正有涵养的人怎么也会说一句“can you please lower your voice?“作者崇洋媚外到极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19 13:50:30 | 只看该作者

降低音量有那么难吗?说话声大的C国人

本帖最后由 某新移民 于 2012-11-19 15:43 编辑

既然谈起声音的事,我讲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文笔不好,请多包涵

几个月前,我去TD办汇票,这是DOWNDOWN的一间营业部,面积不大,我去的时候是下午两三点,人也不多,我前面有三个人在排队等,第一个人记不清是什么人了,第二个人是个白人中年妇女,棕色头发,戴一副棕色太阳镜。第三个人应该是我们国人中年妇女(不确定,这是从后来他和营业员对话的口音判断的),穿着很朴素,另外有一个保安,两个营业员。

大厅里还算安静,这时我前面的同胞,从袋里拿了一个信封出来,是那种典型的寄帐单的信封,你们知道,这种信封有一部分是一块透明塑料片用来显示帐单地址的。她开始在那信里掏东西,掏什么我不知道,不过掏了一会。这种信封这时会发出塑料片来回折叠的'卡拉卡拉'的声音。大概半分钟的时候,第二位白人妇女突然回过头来,大声喝斥了一声"HANG UP,THAT'S ENOUGH!" 着实吓了我一跳。我这才看清她的脸,皮肤上的皱纹有点触目惊心。大家也都惊呆了,保安也下意识地朝我们走来。显然我们同胞被镇住了,双手都僵硬在那里,她回过头来向我看看,我只好耸耸肩。在接下来的一分钟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这个世界啊,就是这样神奇。当那位白人女士排到队伍的第一位时,门外走进来一个黑人小伙,站在我后面等。他走进来的时候正在讲手机,说的什么没注意,但肯定不愉快,因为最后喊了一句"SHUT UP YOUR FUCKING MOUTH"就挂机了。 这家伙比我高一个头,差不多25到30岁,穿一件红黑相间的T恤和浅蓝色牛仔裤。 他神奇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又是那种帐单信封,在里面掏起来,那卡拉卡拉的声音再次响起。营业大厅里的气氛有一些诡异,出奇的安静,大家都在等待着,不约而同地注视着我们队伍前面那位白人女士,就连在柜台边办事的顾客都回过头来看着她,这将会是怎样的一次爆发啊!接下来的事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位女士回头看了一眼,很快地头就扭回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黑哥掏了也足有半分钟,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丝笑容,除了那个白人女人,她就在那里默默地忍受着,除了这种声音以外,我在想那种尴尬或许是一种更大的折磨吧。

白人女人办完事,匆匆走了。她走了,两个营业员才敢咕哝了两句,然后哈哈笑了,她们说什么我没听清,但我也会意地笑了,保安也笑了,我们的那位同胞也笑了。黑哥站在队伍首位,安静地等待服务,他没有笑,对大家有意无意瞟他的眼神一头雾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1-19 14:25:06 | 只看该作者
已阅.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19 14:59:11 | 只看该作者
送作者2个字:装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19 17: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torontokevin


音量的确与语言特点有重要关系。 汉语是一种需要 使用不同音调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 “我找马“, ”我找麻“,如果音量说低了,听的人就会非常困难 。因此,中国人说悄悄话的话,交流非常困难。

反之,许多语言,语调高低,重音等,在语言中作用不大。比如法语, 重音基本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你去法国,会发现,法国人每个人说话都像是说悄悄话。但是英语比法语说得就要音量大的多。 汉语音量就更大了。

此外,从文化上讲, 汉语讲究”声如洪钟“, ”理直气壮“,  ”中气十足“,音量大传统上是个好事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19 20:25:3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挺值腰板,不要畏畏缩缩,想大声说就大声说吧。让那些动不动就拿国人说话声大说事的人见鬼去吧。来加拿大这么多年,还真很少见到国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到是经常看到很多其他族裔的人是无忌惮的交谈。特别是一些白人青少年是无忌惮的说笑,很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11-19 21:42:43 | 只看该作者
既然谈起声音的事,我讲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文笔不好,请多包涵

几个月前,我去TD办汇票,这是DOWNDOWN的一间营业部,面积不大,我去的时候是下午两三点,人也不多,我前面有三个人在排队等,第一个人记不清是什么人了,第二个人是个白人中年妇女,棕色头发,戴一副棕色太阳镜。第三个人应该是我们国人中年妇女(不确定,这是从后来他和营业员对话的口音判断的),穿着很朴素,另外有一个保安,两个营业员。

大厅里还算安静,这时我前面的同胞,从袋里拿了一个信封出来,是那种典型的寄帐单的信封,你们知道,这种信封有一部分是一块透明塑料片用来显示帐单地址的。她开始在那信里掏东西,掏什么我不知道,不过掏了一会。这种信封这时会发出塑料片来回折叠的'卡拉卡拉'的声音。大概半分钟的时候,第二位白人妇女突然回过头来,大声喝斥了一声"HANG UP,THAT'S ENOUGH!" 着实吓了我一跳。我这才看清她的脸,皮肤上的皱纹有点触目惊心。大家也都惊呆了,保安也下意识地朝我们走来。显然我们同胞被镇住了,双手都僵硬在那里,她回过头来向我看看,我只好耸耸肩。在接下来的一分钟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这个世界啊,就是这样神奇。当那位白人女士排到队伍的第一位时,门外走进来一个黑人小伙,站在我后面等。他走进来的时候正在讲手机,说的什么没注意,但肯定不愉快,因为最后喊了一句"SHUT UP YOUR FUCKING MOUTH"就挂机了。 这家伙比我高一个头,差不多25到30岁,穿一件红黑相间的T恤和浅蓝色牛仔裤。 他神奇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又是那种帐单信封,在里面掏起来,那卡拉卡拉的声音再次响起。营业大厅里的气氛有一些诡异,出奇的安静,大家都在等待着,不约而同地注视着我们队伍前面那位白人女士,就连在柜台边办事的顾客都回过头来看着她,这将会是怎样的一次爆发啊!接下来的事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位女士回头看了一眼,很快地头就扭回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黑哥掏了也足有半分钟,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丝笑容,除了那个白人女人,她就在那里默默地忍受着,除了这种声音以外,我在想那种尴尬或许是一种更大的折磨吧。

白人女人办完事,匆匆走了。她走了,两个营业员才敢咕哝了两句,然后哈哈笑了,她们说什么我没听清,但我也会意地笑了,保安也笑了,我们的那位同胞也笑了。黑哥站在队伍首位,安静地等待服务,他没有笑,对大家有意无意瞟他的眼神一头雾水。
某新移民 发表于 2012-11-19 13:50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w
文笔不错嘛!!
:cla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1-19 21:56:57 | 只看该作者
柿子揑软的。如果自己硬起来,就没有人揑你了。这是二愣子的逻辑(有骨气没头脑缺文化)。
苍蝇叮臭的。如果自己身上有味儿,注意洗干净苍蝇就不会嗡嗡再来了。这是有理智的逻辑。
相反,如果只骂苍蝇,而且埋怨它不去叮旁边那个身上也有臭味的。猪的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11-19 22:39:24 | 只看该作者
从赤道到北极,中点是北纬四十五度线。奇怪的是发源这条线以北的语言都没有声调,以南的都有声调,越向南声调越多。

声调多的语言讲起来声音大,声调少的语言讲起来声音小。

来一点思考:高纬度的人群的祖先可能室内生活多,交流者说不定是促膝谈心,柔情蜜意着,气声、轻声、辅音串都很富有表现力,当然说话声音轻啦。也谈不上高贵。

本文作者肤浅。

正确的方法是近距离小空间和值得敬重的人轻声说,旷野里、争论时、运动场上、救火场上、战场上要大声叫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1-19 22:42:3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事都扯到文明不文明,歧视不歧视上,正是一种通俗意义的浅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1-20 00:02:08 | 只看该作者
全世界都是大陸的,習近平说:世界要多了解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