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7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何? 找找原因,希望加拿大不要走到此困境。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1:14:12 来自触屏版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10298739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沙发
发表于 2015-11-14 12:05:11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真值得直接转发过来,替楼主转一下


[凤凰知道]欧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凤凰新闻客户端 2015/11/14 16:36


第649期

【导语】
从年初的“《查理周刊》事件”到今天的巴黎恐怖之夜,不到一年的时间,法国接连成为恐怖主义的袭击目标。每一次恐怖袭击发生后,都有人将之比作“9·11事件”。不同的是,美国在“9·11事件”发生后就果断出兵阿富汗,摧毁了塔利班政权,并坚持不懈十余年,追杀了本拉登。而欧洲却只能在一次次的展示团结和眼泪。
细算起来,欧洲是恐怖袭击最活跃的地区。从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到2014年比利时博物馆血案,从年初的《查理周刊》到8月的列车枪击案。据统计,2007年-2013年,欧盟成员国共发生2208起恐怖袭击(包含所有成功的、失败的和被阻止的恐袭)事件。
早在2005年,德国作家亨里克·布罗德就曾说:“欧洲,你的名字叫绥靖。”面对一次又一次来自外部的恐怖袭击,欧洲的反击为什么总是绵软无力?

●“多元化”是欧洲的政治正确,问题再多也没人敢触碰
根据前英国工党劳工大臣、欧盟委员会主席罗伊·詹金斯在20世纪60年代所下的定义,“多元文化社会”是指相互包容的环境中的文化多样性,官方对公民的宗教身份认同等不加关心,并且相信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在同一个政府之下能够和睦相处。
在欧洲人看来,宗教信仰是个体或私人行为,因而应当允许各团体信奉自己的宗教,但这些宗教信仰应与公众和政治生活毫不相干。这是“多元文化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石。然而这样的努力却失败了,因为在一些族群看来,“政”与“教”之间区分是荒谬和难以理解的。
一些族群也越来越善于利用西方的民主政治手段来达到强化自己独特的宗教民族认同的目的。他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欧洲社会中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甚至还要求从欧洲国家政府得到特别的资助。
在欧洲许多国家,穆斯林与主流社会隔离开来。年轻一代则通过家庭(传统习俗)安排,与共同宗教和种族背景、特别是祖国来的人结成配偶。这样一来,他们便在新的祖国建立了一个个事实上的“独立社区”。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中,人们不再共享文化、宗教、甚至国籍和语言,各自独立的社区越来越突出了族群文化的符号特征。(陈季冰:《欧洲“伊斯兰化”与“多元文化”的失败》)
现在的欧洲正处于一个难题之中,“多元化”的政策可以说已经失败,但作为一项政治正确,却又鲜有批评的声音。
直到2010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一次发言中表示:“不说德语,就不能融入德国社会。”默克尔是第一个站出来发表这种观点的政治家,她的言论立刻赢得了欧盟另外两大国领导人——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强烈附和。但总的来说,欧洲社会舆论对这类问题的回应并不热烈。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欧洲是最忠于理想主义的大陆。“大熔炉”一词就起源于法国,最初被法国人用来形容本国人口结构多元,这也是在过去一些年令法国人洋洋得意的事情。而在二战之后,西欧的政治光谱历来比美国偏左的多。

●绥靖是今天欧洲的普遍心态
有什么词比绥靖更能体现欧洲当前的普遍心态。这种绥靖就像是二战之前,希望能够通过对纳粹德国的妥协,来维持相对安定的生活。
在历史上,欧洲是一个威胁不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各国必须通过保持实力来维持和平。然而,二战之后这70年,美国充当了“守夜人”的角色,欧洲依赖美国来维持和平。要知道,无论是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到普法战争爆发,或者是从普法战争结束到一战爆发,还有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都远远不到70年。
在北约28个成员国中,只有6个国家国防开支占到GDP的2%——这是北约的指导水平,更多的欧洲国家把钱省下来,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去。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欧洲已经病了,在美国人的保护下,过了太久的和平日子,习惯了太长时间的小确幸,连最起码的自我保护的勇气都已经丧失。胭脂气、娘娘腔已经成为了欧洲的特征。可是问题在于,欧洲人也许正面临一个空前的恐怖时代。”
面对恐怖袭击,欧洲人选择最多的就是妥协,就像是西班牙在2004年遭遇恐怖袭击后宣布从伊拉克撤军。

●反恐措施非常松弛落后
尽管是最容易遭到恐怖袭击的地区,但是欧洲很多国家对于恐怖主义的防控,远远不够上心。
以“《查理周刊》事件”为例,在袭击发生前,恐怖袭击者库阿希兄弟早已被美国和法国情报部门列入了涉恐“黑名单”多年,只是如此具有恐怖袭击倾向的两人,并未曾引起法国安全部门的重视。
而在今年夏天,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入欧洲,有人担心这将给欧洲的安全带来威胁。BBC记者专门去保加利亚进行调查,采访了一个刚刚从保加利亚秘密情报部门离职的工作人员,这个工作人员说:
“在保加利亚有个外国人,我们很怀疑。他是欧洲人,可以自由往来。我们决定跟踪监视。但是,过了整整一个月,才拿到他祖国秘密情报部门提供的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你能想象吗?不是几个小时,而是几个星期!”
效率如此之低,这里又涉及到反恐与人权保障难题。欧洲人对隐私权的重视连美国人都无法望其项背,欧洲议会议员克劳德·莫拉说:“欧洲人普遍认同一点,即在隐私权问题上,他们与美国人存在分歧:如果美国人视言论自由为不可剥夺的权利,有时可以凌驾于隐私权之上,那么在欧洲,隐私权是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所有国家法律都必须承认这一点。”

●一个没有政治家的时代
年初发生的“《查理周刊》事件”曾经给奥朗德和整个法国一次反思和调整的机遇,被称为“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总统”的奥朗德因为在应对中的表现而广受好评,民意支持率也显著上升。
当国家、国民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的时候,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一次又一次的哀悼、一次又一次的游行,一次又一次的展现信心,却缺少有效的反击措施,这不得不说是法国乃至欧洲的失败。
历史需要人有所作为,然而欧洲现在恰恰正处于这样一个平庸的年代中,媒体人陈季冰曾说:“当欧洲最需要政治家们拿出振奋人心的行动纲领、推动适应时代的重大变革之时,他们却在抱怨自己生活在‘反政治’时代、做任何‘对的事情’都只会得罪选民……仿佛这样就能逃避自己身上的责任。放眼当下的欧洲,别说是撒切尔、科尔或密特朗那样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就连萨科齐和贝卢斯科尼这样稍稍拥有一些个人魅力的政治家都几乎难以寻觅。”
这次巴黎的街头的惨剧,能让欧洲人的勇气和血性回归吗?
(获得更多内容,请关注栏目微信公号 onceuponatime201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1-14 12:08:30 | 只看该作者
哈珀就是一个西方现在绝对需要的政治家,竟然被糊涂的加拿大人选掉了,遗憾。
大家都等着为这个错误付代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3:46:40 | 只看该作者
我并不反对多元化,多元宗教!但是坚决反对愚昧、愚蠢、落后!

尤其不可思议的是:生于长于加拿大的仍然高喊:我有愚昧落后的自由!我要包裹全身,不能路面,我是自愿的,没人强迫我! 真的吗?! 你是挑战大多数人的智商?还是你的智商是零 0! 抑或你躯体生于长于加拿大,而你的大脑,灵魂一直没有在加拿大呆过?你没在加拿大上过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