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6°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4°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0°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6°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5°
    温度感觉: 14°
查看: 1572|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是什么阻断了国人理性思维的进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23:5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是什么阻断了国人理性思维的进化?


8008 次点击
97 个回复





批判性思维 于 2015-6-18 14:19:0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size=1.35em]    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两部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感性思维是“爱”、“恨”、“愉快”、“悲伤”等感情部分,理性思维则是“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等理性思考部分。动物也有感情,也会“喜怒哀乐”的感性表现,但绝对不会使用“演绎归纳”等理性思考方法。地球上只有一种生物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这就是“人”。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进步,是地球上几十亿年来生物进化的最高结晶。

    进入近代后,人们发现大脑是人体中负责思维的器官,大脑的右半球负责感性思维,左半球负责理性思维。现代医学已经发现男人的大脑结构和女人有所不同,男人大脑的左半球更发达一些,所以男人比女人更善于理性思维,这也是男性在人类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的生物学原因。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黄种中国人与白种欧洲人在遗传基因上的差别,比同种的男女之间遗传基因的差别更大。因此不难类推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大脑结构上有很大不同。

    与欧洲人相比,中国人的感性思维能力很发达,而理性思维的能力却相当欠缺。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思想家。有人也许指出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都是思想家,但按照欧洲人的标准,思想家是指具有最高理性思维水平的人。而诸子百家的学说,基本上都是关于伦理道德等感性思维方面的学说,与慎密严谨的西方哲学相比,显得十分粗糙而肤浅。比如作为中华思想代表的儒学,其核心思想的“仁”、“礼”等,都是教导人们怎样立世为人的学说,而不是教导人们怎样进行理性思考的学说。

    对于中国最大级的哲学家孔子的学说,黑格尔是这样评价的∶“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

    中国人每每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都是属于经验上的发明或发现,而不是来自理性的推理与思辨。中国有几位华裔在美国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他们的功绩也都是属于发明或发现,而不是象达尔文、爱因斯坦那样提出新理论、新学说。面对西方众多的思想家,很多中国人总是抱著不服气的态度∶“你们有的我们也一定有”。但是由于缺乏思想家的候选人,中国人只得再次发扬“矮子里面拔将军”的传统,把鲁迅破格提拔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其实鲁迅只是一个文学家,根本没有关于理性思维的研究和著作。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狂人日记》都是纯粹的小说,根本不是什么哲学著作。鲁迅的杂文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随想,根本没有任何严密的理论体系,谁能说出鲁迅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呢?有人也许要争辩说∶鲁迅的小说中包含了非常深刻的哲学思想,塑造了阿Q这样典型的中国人形象。如果按照这个推理,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托尔斯泰的小说中,也非常深刻地描述了人物形象,也应该称为思想家。这样一来,世界上的思想家真是多如牛毛了。

    文学家靠感性思维进行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是感性思维的结晶。哲学家则靠理性思维进行哲学思考,哲学论文是理性思维的结晶。西方人之所以只把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称为文学家而不称为思想家,是因为他们的贡献主要在感性思维方面,而不是理性思维的代表人物。如果说中国人的大脑,在生物学结构上与欧洲人完全一样的话,中国这么长历史又有这么多人口,产生思想家的几率应比西方大得多,无论如何也应该出几个思想家了。中华民族产生不了思想家,不能不让人怀疑到中国人在大脑结构上的“硬件”问题。

    尽管西方的理性科学早在明代就已传到中国,但中国人对这些理性的东西完全没有兴趣,极少数中国人翻译出来的介绍西方科学的著作被人们扔进了垃圾桶。中国人对科学的态度就象小学生,不被先生打一顿手心,就不可能主动地去学习理性的科学。直到靠理性科学武装起来的西方人,用超过中国人想象的洋枪洋炮打到中国来,中国人在挨了痛打之后,才想到要向西方学习理性的科学。

    中国人对西方的自然科学还大致可以理解,但对理性思维更强的人文科学却无论如何无法理解。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产生过理性的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军事学。只有一个历史学,但也还是不能称之为完全理性的科学。司马迁首开了用文学的方法来写历史的先例,以至于把《史记》作为文学著作还是作为历史文献这一问题上,常常引起争论。中国的历史被严重地文学化和人格化了。

    文学是人们用来表达感情的手段,科学则是人们用来表现理性的方式。文学所要的就是渲染和煽情,如果我们看完一部文学作品时,感到周身热血沸腾,眼泪夺眶而出,说明这部作品是非常成功的。而科学却要求人们冷静的思考,如果我们看完一篇科学论文,激动得热泪盈眶的话,我们怎么可能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呢?所以西方人论述政治、历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绝不用文学上煽情的手法,而是用平静客观的科学论文语气,让读者能够静下心来进行理性的思考。

    可是中国人却喜欢用文学的渲染手法来讲述政治、历史等严肃问题。读完中国人写的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文章时,经常让人心中燃起无名怒火三千丈,把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捉来一个日本人碎尸万段。在这种满胸怒火焚烧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冷静地反思抗日战争的经验教训?中国人一提起抗日战争就破口大骂日本人残忍野蛮,但问到他们抗日战争的经验教训时,却没有几个人能给出冷静的回答。中国人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就是一个感性的“恨”,而几乎没有理性的反思。中国人这种对历史的感情化理解,使中国人无法从历史中学到应有的经验教训,在历史上惊人地一犯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相同错误,成为一个不会进行理性反省的民族。




22#
发表于 2015-7-28 10:46:37 | 只看该作者
酒中仙 发表于 2015-7-28 09:18
理性思维是人具有正义感的前提。没有理性思维的人不会有正义感,他们认为我喜欢的就是好的,结果是箩卜白菜 ...

要当网评员,就决不能有一点逻辑思维能力。
酒中仙 发表于 2014-5-29 23:03

-------------------------------------------------------------

酒糟,你的贱为劣行,和你的座右铭是完全符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7-28 10:36:55 | 只看该作者
具有影响读者一生的潜力。在第一次粗略地浏览了一下时,感觉枯燥乏味,读的次数多了,就会慢慢发现里面的精气真髓。从而潜移默化地加深我的感知感悟,扩大了我的视距,使我的认知提高了一个层次。本书通过有趣味性的实例,讲述了良好习惯对于个体及企业团体成败的影响。书中讲的道理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都带着闯劲和拼搏精神,大力宣扬个人的命运控制受自己控制。书中介绍的七个习惯,让人深思、令人回味。

第一积极主动这个词的涵义不仅仅是主动采取行动,在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主动是我们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所必须具有的人生态度,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自己总有选择的权利。所以,要对自己时刻有一份责任感,因为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而自己并不是环境或他人的附庸。因此,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积极主动的人所取得。每一种逆境都含有等量或更大利益的收获。同时,那些似乎看是逆境的环境,其实是隐藏着诸多的良机。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不少令自己没有重视的陋习,这些不良习惯势必会影响思维的连贯性,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在工作中不要由于没有成功就不停地找借口责备他人,埋怨他人。总认为是事情找上自己,使自己无法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其实我们要以乐观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一切,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每一天的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问题所在,处理好,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习惯是生活的累积,是能够刻意造成的,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并且做的更好。在整个人生中,主动和态度都起着双重作用:你既激励别人,别人也激励你。要从工作中找到乐趣,使它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产生最佳影响效果。对于那些有积极主动的人来说,积极主动就是一切成功的起点的,

第二以终为始是首先确立在做任何计划时,先拟出愿景和目标,确定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在清晰明确目标后,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我们很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和明确人生的目标,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 往往缺乏的是规划,没人去想很远,所以目标决定是很重要的。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都要经过规划和目标,其次才是实现。远期目标决定的是未来,而不是到了未来我们在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要积极努力培养自己的目标意识,在工作中要勇于探索,不再只是被动地、盲目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只有调动自己的主动积极性,确立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切合工作中的实际,然后全力以赴地奔向自己人生目标。

第三要事第一是一种自我管理的原则,怎样掌握好“要事第一”的管理。重点是,它要求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要分轻重缓急,无论事情迫如何切,个人与组织均要把“要事”放在第一位。如果弄不懂什么是“要事”,就难以把时间掌握好。每个人的“要事”都不一样,由价值观来决定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部室的工作性质属繁杂琐事诸多,以前在工作期间,感觉到在工作中常常难以避免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由于没有掌握高效能的自我管理的工作方法,经常被这些事弄得不能静下心来。有时候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其实这也与平时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有关。现在认识到工作是要有章法的,是要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管理方法。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 用少量时间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确保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第四双赢思维是通过双方共赢的角度来寻求互利互惠的共同愿望,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时,要换位沟通,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双赢就必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感受,是对人的品德、能力、价值的认可,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要求。

双赢精神无法存在于你争我夺的环境中,双赢思维是在不伤害自己还要让双方互赖的一种合作方式,而不是做损人利己之事。要学会双赢的思维,同时,也要有利人利己观念的豁达胸襟。在助人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工作的快乐。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及感觉,共享与他人的互惠互利和资源合作成功的喜悦。

第五知彼解己需要的是主动去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因为“知彼解己”单方面去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一定要拿出诚意来,坦然而谈。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

倾听是一门沟通的艺术。要了解对方,首先卸下心防,专注于对方所说的话,倾听及回应理解对方含义、动机及感受,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忽视对方发泄情绪,没有耐心去了解对方通过语言音调所表达出来的感受,就更谈不上了解对方,所以就不可能协作好。在有了双赢思维的基础上,人就会耐心的去倾听,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 真诚地给予回应,让对方觉得自己真正被了解。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解己需要勇气,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才能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第六统合综效的精髓是以真诚了解的意图,去倾听有效的、正确的让每个人都受益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要大家齐心协力,比自己各自奋斗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号召大家要有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并且能够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够达到统合综效。

综合综效是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培育方式的精髓。要实现人际关系中的综合综效,首先实现个人的综合综效。要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能够正视个人认知的局限性,通过真心诚意与人交往来获得更多的信息。而统合综效的沟通,则需要每个人都敞开心扉,坦诚相待,贡献自己的想法,并接纳别人的优势,从别人的想法中得到对自己有益的部分。当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有分歧的时候,那分歧的部分肯定有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这时就需要别人的看法来拓展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尊重差异的存在,相信这些差异有助于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大家彼此加深沟通,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第七不断更新谈到的是不断更新自己、扩大视野效果。现代社会,技术与知识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着,每个人都面临不同的更新障碍,要不断更新才是维持及增加我们的能量,并协助我们整顿自己的心、身体及精神等各方面。这正是为何要不断更新的重要性。

由于每个人受限于自己的知识及经验,所以提升精神层次的方式就各自不同。我认为要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素养,企业有借助外来的教育与培训。而自我更新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不失为继续求知的良策。在不断要求知识更新的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磨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科学地安排自己的运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组织和免疫能力,保持一个旺盛的斗志,才能够精神百倍地面对每天的工作、生活、学习。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磨练自己,才能具备良好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与适应能力,才能拓展自我成长空间,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细细地看完这本书后,感触很深。方知习惯多么的重要!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才有能力改变不良旧习。同时发挥特长,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达到最佳效果。习惯七可加强前面六个习惯,时时为自己充电,达到真正的独立与成功的互赖,要在学习这些习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将书中的七个习惯完美地融合到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发扬自动自觉、互助合作的精神。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工作实践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好的习惯是一种美德,要从思想上牢固地树立,不是停留在表层。总之,拥有好的心态,面对新的事物,学好、学透书本知识是很重要的。只有每一位员工都成为高效能人士,企业才会真正成为高效能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7-28 10:35:54 | 只看该作者
酒中仙 发表于 2015-7-28 09:18
理性思维是人具有正义感的前提。没有理性思维的人不会有正义感,他们认为我喜欢的就是好的,结果是箩卜白菜 ...

在第一版的序言中,康德解釋他所謂的純粹理性批判是:「我並非意味著對書本或系統的批判,而是對於普遍理性的批判,即對於所有能夠『獨立於經驗』而得出的知識。

在康德之前,我們普遍認為先天的知識必然是分析的,即意謂其斷言必然已經存在於主體中,所以是獨立於經驗的。(例如:「聰明的人是聰明的。」或是「聰明的人是個人。」) 在上述例子中,因為我們藉由分析主體而到達結論,所以這些判斷是分析的。 我們認為所有的先天判斷都是這樣的:在這樣的判斷中都找得到一個僅僅是主體之部分的斷言。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所有對於先天判斷的否定將會導致矛盾。 而因此矛盾律將足以得出所有的分析判斷。

所有的亞里斯多德主義者區別了兩種類別的判斷:

1)綜合判斷-所有奠基在統合以及將不同的經驗事實放在一起的判斷,所以這些判斷被認為是後天的。例如:「月亮的相將在天暗之後看得到。」

2)分析判斷-所有外顯地奠基在對主體之分析的判斷,而不依賴於經驗,所以被認為是先天的。例如:「一條直線是筆直的。」

康德並不完全滿意這樣的區分,並爭論說有些綜合判斷也是先天的,像是數學中的判斷。 而亞里斯多德主義者將會爭辯說這樣的判斷是分析的。



目录  [隐藏]
1 康德對休謨經驗論的反對
2 先天綜合判斷
3 《纯粹理性批判》 - 内容精要
4 中译本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


康德對休謨經驗論的反對[编辑]

在康德(1724-1804)之前,大衛·休謨(1711-1776)接受關於先天知識之理性論的一般認知。 然而,在對這個主題做了更詳盡的考察後,休謨發現有些被認為是分析的判斷其實是綜合的,特別是那些跟原因與結果有關的判斷。(即,對於主體的分析並不揭示任何斷言。) 因此它們便外顯地決定於經驗,並且是後天的。 在休謨之前,理性主義者知道結果可從原因推論而來。 康德在理性主義薰陶下成長,他深深地被休謨的經驗論所擾亂。「康德告訴我們,大衛·休謨將他從教條的睡眠中喚醒。」 康德決定要找到答案,並花了至少十二年的時間思索這個主題。 然而,康德花了四五個月的時間寫了《純粹理性批判》。 同時,康德也發表演講、從事教學。 另一方面,《純粹理性批判》包含了康德在建構整體理論期間中的許多時期的思想。

康德決定認真對待休謨對於原因及結果之原理的懷疑性結論,這激發了康德往後的工作,這些工作早已深植在康德的理性主義根基中。 對康德來說,休謨經驗論依賴於假設所有的觀念都是感性經驗的表現。 休謨發現的問題是,像是因果律這樣的基本原理並無法僅僅來自感性經驗:經驗能表明的只有一個事件規律地接續著另一個,而並非一個導致了另一個。 在《純粹理性批判》的第六章(純粹理性的一般性問題),康德解釋休謨簡短地結束並認為綜合判斷可以得自先天。 康德的目的是找到不藉著經驗性的知識,便能導出因與果的方法。 康德拒絕分析性的方法,爭論說分析式的推理並不能告訴我們任何並非自明的東西。 並且,康德主張說綜合式的推理是必要的。 然而,這將產生新的問題—不依賴經驗性觀察的綜合知識是如何可能的—,即,先天綜合真理是如何可能的?

先天綜合判斷[编辑]

康德表示有些綜合判斷,像是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連結(即,所有的結果都有原因),在此種判斷中,分析主題並不能產生任何斷言。 康德論證在幾何學及牛頓物理中的命題,就是綜合判斷。 康德用了一個經典的例子7+5=12。 任何的分析都無法在7和5中找到12。 所以康德得到了所有的純粹數學都是綜合卻也是先天的; 數字7是七,數字5是五,且數字12是十二,然後一樣的原理可以應用到任何數字; 即是說,這是普遍且必要的。 所以對康德來說,數學是先天綜合的判斷。 這樣的結論使他詢問是否我們可以用先天綜合知識為研究形而上學奠基,因為大多從柏拉圖到康德當時的前輩們所發展出的形而上學原則, 做出的許多關於上帝及靈魂的斷言都不是自明的,而且也不能從經驗的觀察中得出(B18-24)。 對康德來說,所有的後笛卡兒形上學家都從一開始就錯了:經驗主義者錯了,因為他們斷言超越經驗是不可能的;教條主義者錯了,因為他們斷言唯有理論論證才能超越經驗。

所以康德提出了形上學之科學的新基底。 一個形而上學的科學是如何可能的? 如果真是如此,根據康德,只有實踐的理性、意識的官能以及每個人都能立即了解的普遍規律,才讓瞭解事物本身成為可能。 這些導致了他對形上學最具影響力的貢獻:放棄以物體「自身」獨立於感觀經驗的方式了解世界。 他用一個思想實驗闡明這件事,對一個存在於時間及空間之外以及在理解範疇中沒有結構的客體,不可能有任何有意義的感知,像是質料以及因果律。 康德表示,雖然這樣的客體無法被感知,但我們沒有辦法指出這樣的客體是不存在的。 所以,康德說,形上學的科學不該試圖要超出可能經驗的限制,而應該試圖談論這個限制,進一步將我們理解為在思考的存在物。 人類的心靈無法超出經驗,所以無法得出終極實像的知識,因為從純粹概念到客觀的存有是不可能有直接進展的。

《纯粹理性批判》 - 内容精要[编辑]

“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本书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本书分为篇幅很不相称的两部分:“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其中“先验原理论”为全书的关键和主体,同时也是最难于阅读的部分。

18世纪的欧洲哲学界, 认识论问题占据突出的地位,并形成了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和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两大认识论派别。康德认为认识论问题如不解决,哲学只能在歧路上徘徊。他首先批判了当时欧洲流行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唯理论,指出莱布尼茨认为不需要感觉经验,仅凭人类的理性思维便可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可以达到真理,是“独断”和荒谬的。康德坚决认为人的心灵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莱布尼茨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是虚伪的。康德同意休谟的看法,认为人类认识开始于经验。但他也批评了休谟否认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这实际上是否定科学知识。康德意识到了争论双方都有片面性,在批判双方错误的同时,也指出双方的说法都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康德的观点是,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知识来自于理性。依康德的这一观点,人类知识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后天感觉经验,这些经验是混乱零散的东西;另一个是人类头脑中先天固有的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感官提供的后天经验进行整理,才能形成科学知识,因此人们头脑中任何一个科学知识都是这两方面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人类是如何可能有先天的判断,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及其种种结论,构成了这本书的主题。康德指出,人类的理性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两种“直观形式”,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并且是经验形成的前提条件。康德认为,即使人的感官没有任何实际对象,“时间”和“空间”也先天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当人们进行认识活动时,我们体验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一连串处于“时间”和“空间”形式中的过程,人们运用“先天的”思维形式对这一过程混乱零散的感觉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人们才能获得感性认识。所以只有从人类的立场,才能谈到空间与时间,它们不可能离开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属于人类的条件,是人类感知的先天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康德进一步指出,人们通过“时间”与“空间”形式获得的感性认识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感性只能认识直观材料,不能算科学,还必须经过更高一级被称为“知性”的人类思维活动。而“知性”则是运用范畴、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康德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所以必须将两者联合起来,才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他把“知性”自身规定为包括统一性、多数性、必然性、偶然性等12个概念或范畴,“知性”活动把这12个概念或范畴运用到直观形式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中去,使这些材料具有必然联系和因果关系,才能形成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科学知识。与“时间”和“空间”相同的是,“知性”也不从自然界中得出它的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加于自然界,所以正如康德所说:“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

最后,康德指出,人类通过“知性”获得的科学知识,仅仅是对“现象界”的认识。而“现象界”中的东西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能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要超出“现象界”的认识,进一步把“知性”的各种知识再加以“综合”、“统一”,把它们整理成无条件的,绝对完整的知识,这是人最高级的认识活动能力,叫“理性”。康德认为“理性”企图达到最完整、最高的统一体:灵魂、世界和上帝。康德把这三个统一体称为“理性的理念”,这些理念都是“现象界”之外的,康德把它们称为“自在之物”。康德断言说,“自在之物”是超经验的,不属于人的认识范围,因而不能用“知性的概念”去认识。然而,当“理性”去追求“理念”时,却又必须运用“概念”、“范畴”去认识它们,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康德把这一矛盾称为“二律背反”。

康德举出四种这样的二律背反,各由正题和反题组成。第一种二律背反中,正题是:世界在时间上有一个起点,就空间来说,也是有限的。反题是世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在空间上也没有界限;就时间和空间双方来说,它都是无限的。第二种二律背反证明每一个复合实体既是由单纯部分组成的,又不是由单纯部分组成的。第三种正题主张因果关系有两类,一类是依照自然律的因果关系,另一类是依照自由律的因果关系;反题主张只有依照自然律的因果关系。第四种证明既有又没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

利用形式逻辑的归谬法来论证“二律背反”,即事先肯定命题的反面,以此推翻对立的反命题,来证明正命题是正确的,从而证明理性要求超出“现象界”范畴,去达到最完整、无条件的“自在之物”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至此,康德完成了他的认识论学说体系,并骄傲地声称,他在哲学界中完成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即在认识中不是心灵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灵,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理性是无能的,“自在之物”是人的认识根本达不到的,是不可知的。在人的认识所达不到的领域,应当留给宗教信仰。正如康德所说:“我发现必须否定知识,才能给信仰保留地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7-28 10:34:58 | 只看该作者
酒中仙 发表于 2015-7-28 10:17
帖人: 王一夫
2015/7/27 7:53:40    引用回复:
第 52 楼

七个习惯读后感,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有帮助

  主动积极即接纳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将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感情或外在情况来下决议.看一本书的读后感 主动积极的人是转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主动的受益者角色,不怨怼他人,发挥了人类四项奇特的天禀--自发,知己,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发明转变,积极面临统统.他们选择发明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小我私家最根本的决议. 七个习惯读后感
  习惯一:积极主动 看不见的爱 读后感
   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 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完成小我私家愿景的原则. 主动积极是书中提及的第一条习惯,作者以为:客观条件受制于人,并不敷惧,重要的是,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并且可以对实际情况举行主动积极回应;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为自己发明有利的时机,做一个真正"操之在我"的人.此中很有份量的一句是"有选择的自由",当代社会的重要特性是:社会的个体拥有选择的自由.每小我私家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存,潜规矩是不能妨碍他人选择的自由.接着,小我私家必需为自己的选择招致的结果负担责任.当外界呈现安慰时,积极主动的人必需可以或许凭据自己的价值果断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然后给出小我私家特征的回应.这种自由被视为"人类最终的自由",即在任何情况中,人有本领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及回应方式.这给广大没有做出选择的人提供了一线灼烁和希望. 七个习惯读后感
  我们经常说:"我不小心遗忘了……, "我迟到,由于……","实在是有缘故原由的…黄州快哉亭记读后感 …"我们每天都在不绝地找借口或是抱怨,实在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发明将来,完成梦想.所以,有用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终身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努力于完成有本领控制的事变,而不是主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变;他们经过高兴提拔效能,从而扩展本身的关怀范围和影响范围, 同时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
   头一次听到高性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曾经是四年前的事了,买了一本拜读之后,居然发明自己读不懂书的内容。四年过去了,由于种种缘故原由,事变上发展到了最低谷。盲人看读后感 七个习惯读后感人在逆境的时候看到的更多总是自己的好处,只要在摔了跟头之后才会多思索一下自己的不敷。 回头再看七个习惯,忽然多了写意会,明白了这段的事变为什么这么不顺,四年前大概是太沉迷于踏踏实实做技能了。积极主动的面临自己的人生(Proactive vs. reactive)
(相关文章: )
这篇有关于七个习惯读后感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0:1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酒中仙 于 2015-7-28 10:18 编辑

帖人: 王一夫
2015/7/27 7:53:40    引用回复:

52

转至第43楼第 43 楼 王一夫 2015/7/27 6:57:33  的原帖:   楼主主帖所说的内容基本上是文不对题。

   题目为“是什么阻断了国人理性思维的进化?”,而主帖通篇的内容是“国人思维方式的现状”,所说的依旧是国人理性思维受阻后的“结果”,而非“原因”。

  转至第47楼第 47 楼 批判性思维 2015/7/27 7:16:46  的原帖:欢迎中肯的批评,这“结果”是如何造成的?这“原因”是让大家自己去思考
  这原因并非是中国人天生缺乏理性思维,而是后天的专制制度所造就。

  专制制度通过两个方面来清洗国人的思维。

  1、禁止言论自由交流。妖言惑众,结党聚首者,按律可斩。

  2、以文代理,扬文抑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什么书?圣贤书!其实就是奴才书!自古以来,不是以逻辑的推断来判断是非对错,而是以是否符合圣贤教诲、孔孟之道来判断是非对错。


  专制制度的目的,就是维护皇权统治,这方面中国比西方各国都做得更绝更有效。

  逻辑推理为何能被民众所认可?因为这是人类理性的表达;如何能确定其为理性的表达?因为是大多数的民众在深思熟虑后所认可的一种判断方式;如何才知道这是“大多数”民众的共同选择?必须要有让民众之间充分交流的客观条件和平台。只有各种思想的自由碰撞之后,人类天生的理性会趋向于选择更加合理的判断方式。

  而中国历来的做法是:通过“制法”,让有创新想法的人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聪明的人都去钻研圣贤书、八股文,这样皇权就不会受到质疑,但代价是民众的思维无法进化,永远停留在两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中。

  所以,秦一统之前,东西方文化虽然迥异,但是各类思想文化层出不穷,民智初开,民风淳朴,秦一统之后,中国的思想文化就此停滞不前,国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0:10:09 | 只看该作者
还应该看看猫眼上对这个帖子的跟帖,只有这些帖子让人感觉到我们这个民族的希望。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serids=&ac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09:18:08 | 只看该作者
理性思维是人具有正义感的前提。没有理性思维的人不会有正义感,他们认为我喜欢的就是好的,结果是箩卜白菜,人人各有所爱,这也就是中国人总是一盘散沙的根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7-27 19:18:2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好例子就是把股市暴跌的原因归结为所谓'恶意做空','恶意抛售'。一个理性的技术动作他们非要给你带上个那么感性的描绘。这种做法在中国比比皆是,世所罕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7-27 17:51:03 | 只看该作者
罗西也来谈“理性思维”?
把他发的贴都拿出来看一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7-27 10:41:23 | 只看该作者
酒中仙 发表于 2015-7-27 10:36
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如果再没文化,那就只有用骂街来表达自己了。

对待钓鱼岛问题就是如此
没一个读过国际法专业
却都义正词严地从国际法角度说
那小岛就是我们辫子的
我学过国际法
依法理讲道理
论证那岛的确不属于辫子
结果,骂街声就扑面而来
却不能从法理上反驳我
一味地对我的人格说三道四
以默存和克生猪为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7-27 10:39:44 | 只看该作者
纯粹理性批判》(德语: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1])被公认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初版于1781年,并于1787年再版的该书,常被称做康德的“第一批判”,并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三大批判”。

在第一版的序言中,康德解釋他所謂的純粹理性批判是:「我並非意味著對書本或系統的批判,而是對於普遍理性的批判,即對於所有能夠『獨立於經驗』而得出的知識。

在康德之前,我們普遍認為先天的知識必然是分析的,即意謂其斷言必然已經存在於主體中,所以是獨立於經驗的。(例如:「聰明的人是聰明的。」或是「聰明的人是個人。」) 在上述例子中,因為我們藉由分析主體而到達結論,所以這些判斷是分析的。 我們認為所有的先天判斷都是這樣的:在這樣的判斷中都找得到一個僅僅是主體之部分的斷言。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所有對於先天判斷的否定將會導致矛盾。 而因此矛盾律將足以得出所有的分析判斷。

所有的亞里斯多德主義者區別了兩種類別的判斷:

1)綜合判斷-所有奠基在統合以及將不同的經驗事實放在一起的判斷,所以這些判斷被認為是後天的。例如:「月亮的相將在天暗之後看得到。」

2)分析判斷-所有外顯地奠基在對主體之分析的判斷,而不依賴於經驗,所以被認為是先天的。例如:「一條直線是筆直的。」

康德並不完全滿意這樣的區分,並爭論說有些綜合判斷也是先天的,像是數學中的判斷。 而亞里斯多德主義者將會爭辯說這樣的判斷是分析的。



目录  [隐藏]
1 康德對休謨經驗論的反對
2 先天綜合判斷
3 《纯粹理性批判》 - 内容精要
4 中译本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


康德對休謨經驗論的反對[编辑]

在康德(1724-1804)之前,大衛·休謨(1711-1776)接受關於先天知識之理性論的一般認知。 然而,在對這個主題做了更詳盡的考察後,休謨發現有些被認為是分析的判斷其實是綜合的,特別是那些跟原因與結果有關的判斷。(即,對於主體的分析並不揭示任何斷言。) 因此它們便外顯地決定於經驗,並且是後天的。 在休謨之前,理性主義者知道結果可從原因推論而來。 康德在理性主義薰陶下成長,他深深地被休謨的經驗論所擾亂。「康德告訴我們,大衛·休謨將他從教條的睡眠中喚醒。」 康德決定要找到答案,並花了至少十二年的時間思索這個主題。 然而,康德花了四五個月的時間寫了《純粹理性批判》。 同時,康德也發表演講、從事教學。 另一方面,《純粹理性批判》包含了康德在建構整體理論期間中的許多時期的思想。

康德決定認真對待休謨對於原因及結果之原理的懷疑性結論,這激發了康德往後的工作,這些工作早已深植在康德的理性主義根基中。 對康德來說,休謨經驗論依賴於假設所有的觀念都是感性經驗的表現。 休謨發現的問題是,像是因果律這樣的基本原理並無法僅僅來自感性經驗:經驗能表明的只有一個事件規律地接續著另一個,而並非一個導致了另一個。 在《純粹理性批判》的第六章(純粹理性的一般性問題),康德解釋休謨簡短地結束並認為綜合判斷可以得自先天。 康德的目的是找到不藉著經驗性的知識,便能導出因與果的方法。 康德拒絕分析性的方法,爭論說分析式的推理並不能告訴我們任何並非自明的東西。 並且,康德主張說綜合式的推理是必要的。 然而,這將產生新的問題—不依賴經驗性觀察的綜合知識是如何可能的—,即,先天綜合真理是如何可能的?

先天綜合判斷[编辑]

康德表示有些綜合判斷,像是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連結(即,所有的結果都有原因),在此種判斷中,分析主題並不能產生任何斷言。 康德論證在幾何學及牛頓物理中的命題,就是綜合判斷。 康德用了一個經典的例子7+5=12。 任何的分析都無法在7和5中找到12。 所以康德得到了所有的純粹數學都是綜合卻也是先天的; 數字7是七,數字5是五,且數字12是十二,然後一樣的原理可以應用到任何數字; 即是說,這是普遍且必要的。 所以對康德來說,數學是先天綜合的判斷。 這樣的結論使他詢問是否我們可以用先天綜合知識為研究形而上學奠基,因為大多從柏拉圖到康德當時的前輩們所發展出的形而上學原則, 做出的許多關於上帝及靈魂的斷言都不是自明的,而且也不能從經驗的觀察中得出(B18-24)。 對康德來說,所有的後笛卡兒形上學家都從一開始就錯了:經驗主義者錯了,因為他們斷言超越經驗是不可能的;教條主義者錯了,因為他們斷言唯有理論論證才能超越經驗。

所以康德提出了形上學之科學的新基底。 一個形而上學的科學是如何可能的? 如果真是如此,根據康德,只有實踐的理性、意識的官能以及每個人都能立即了解的普遍規律,才讓瞭解事物本身成為可能。 這些導致了他對形上學最具影響力的貢獻:放棄以物體「自身」獨立於感觀經驗的方式了解世界。 他用一個思想實驗闡明這件事,對一個存在於時間及空間之外以及在理解範疇中沒有結構的客體,不可能有任何有意義的感知,像是質料以及因果律。 康德表示,雖然這樣的客體無法被感知,但我們沒有辦法指出這樣的客體是不存在的。 所以,康德說,形上學的科學不該試圖要超出可能經驗的限制,而應該試圖談論這個限制,進一步將我們理解為在思考的存在物。 人類的心靈無法超出經驗,所以無法得出終極實像的知識,因為從純粹概念到客觀的存有是不可能有直接進展的。

《纯粹理性批判》 - 内容精要[编辑]

“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本书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本书分为篇幅很不相称的两部分:“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其中“先验原理论”为全书的关键和主体,同时也是最难于阅读的部分。

18世纪的欧洲哲学界, 认识论问题占据突出的地位,并形成了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和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两大认识论派别。康德认为认识论问题如不解决,哲学只能在歧路上徘徊。他首先批判了当时欧洲流行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唯理论,指出莱布尼茨认为不需要感觉经验,仅凭人类的理性思维便可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可以达到真理,是“独断”和荒谬的。康德坚决认为人的心灵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莱布尼茨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是虚伪的。康德同意休谟的看法,认为人类认识开始于经验。但他也批评了休谟否认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这实际上是否定科学知识。康德意识到了争论双方都有片面性,在批判双方错误的同时,也指出双方的说法都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康德的观点是,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知识来自于理性。依康德的这一观点,人类知识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后天感觉经验,这些经验是混乱零散的东西;另一个是人类头脑中先天固有的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感官提供的后天经验进行整理,才能形成科学知识,因此人们头脑中任何一个科学知识都是这两方面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人类是如何可能有先天的判断,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及其种种结论,构成了这本书的主题。康德指出,人类的理性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两种“直观形式”,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并且是经验形成的前提条件。康德认为,即使人的感官没有任何实际对象,“时间”和“空间”也先天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当人们进行认识活动时,我们体验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一连串处于“时间”和“空间”形式中的过程,人们运用“先天的”思维形式对这一过程混乱零散的感觉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人们才能获得感性认识。所以只有从人类的立场,才能谈到空间与时间,它们不可能离开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属于人类的条件,是人类感知的先天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康德进一步指出,人们通过“时间”与“空间”形式获得的感性认识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感性只能认识直观材料,不能算科学,还必须经过更高一级被称为“知性”的人类思维活动。而“知性”则是运用范畴、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康德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所以必须将两者联合起来,才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他把“知性”自身规定为包括统一性、多数性、必然性、偶然性等12个概念或范畴,“知性”活动把这12个概念或范畴运用到直观形式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中去,使这些材料具有必然联系和因果关系,才能形成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科学知识。与“时间”和“空间”相同的是,“知性”也不从自然界中得出它的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加于自然界,所以正如康德所说:“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

最后,康德指出,人类通过“知性”获得的科学知识,仅仅是对“现象界”的认识。而“现象界”中的东西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能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要超出“现象界”的认识,进一步把“知性”的各种知识再加以“综合”、“统一”,把它们整理成无条件的,绝对完整的知识,这是人最高级的认识活动能力,叫“理性”。康德认为“理性”企图达到最完整、最高的统一体:灵魂、世界和上帝。康德把这三个统一体称为“理性的理念”,这些理念都是“现象界”之外的,康德把它们称为“自在之物”。康德断言说,“自在之物”是超经验的,不属于人的认识范围,因而不能用“知性的概念”去认识。然而,当“理性”去追求“理念”时,却又必须运用“概念”、“范畴”去认识它们,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康德把这一矛盾称为“二律背反”。

康德举出四种这样的二律背反,各由正题和反题组成。第一种二律背反中,正题是:世界在时间上有一个起点,就空间来说,也是有限的。反题是世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在空间上也没有界限;就时间和空间双方来说,它都是无限的。第二种二律背反证明每一个复合实体既是由单纯部分组成的,又不是由单纯部分组成的。第三种正题主张因果关系有两类,一类是依照自然律的因果关系,另一类是依照自由律的因果关系;反题主张只有依照自然律的因果关系。第四种证明既有又没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

利用形式逻辑的归谬法来论证“二律背反”,即事先肯定命题的反面,以此推翻对立的反命题,来证明正命题是正确的,从而证明理性要求超出“现象界”范畴,去达到最完整、无条件的“自在之物”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至此,康德完成了他的认识论学说体系,并骄傲地声称,他在哲学界中完成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即在认识中不是心灵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灵,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理性是无能的,“自在之物”是人的认识根本达不到的,是不可知的。在人的认识所达不到的领域,应当留给宗教信仰。正如康德所说:“我发现必须否定知识,才能给信仰保留地盘。”

中译本[编辑]
1935年 胡仁源译本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57年 蓝公武译本 三联书店出版(由商务印书馆续印)
1983年 牟宗三译本 台湾学生书局出版
1991年 韦卓民译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 李秋零译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 邓晓芒译本 人民出版社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7-27 10:38:35 | 只看该作者

理性思维也靠不住了

作者: 土摩托


摘要:人类的思维方式不够完美,政治家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做出适当的调整。

reasonable

经济学界有个“芝加哥学派”,他们相信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是非常理性的,一定会做出最有利自己的决定,所以政府不应干涉个人自由,让老百姓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这个学派在经济学界很有影响力,是“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不过一直有人质疑这个理论,指责其过分高估了人类的判断力。反对者中包括很多心理学家,他们通过大量研究证明,人的头脑中存在两套系统,一套系统基于本能或者直觉来做决定,其优点是反应速度快,缺点是不靠谱,经常会犯错误。另一套系统基于逻辑和思辨,也就是所谓的“理性思维”;这套系统反应速度慢,但优点是出错的概率低,比较可靠。

几乎所有人的头脑中都是两套系统并存的,这就决定了人类不可能总是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比如大部分人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或者年轻时不存点钱老了会后悔,但有很多人就是戒不掉,或者糊里糊涂地做了“月光族”。

那么,有没有可能改变老百姓的思维习惯,教大家都用理性来做决定呢?这招也许可行,但是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证明,甚至连理性思维也是靠不住的。美国宾州沃顿商学院的实验心理学家艾尔伯特·曼尼斯(Albert Mannes)教授在今年5月30日出版的《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得出结论说人类总是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无知程度估计不足。

很早就有人提出过上述观点,但一直缺乏可靠的证据。以前有人做过实验,让志愿者猜测某个不熟悉的事情,只要答案在10%的误差范围里都算合格。但曼尼斯认为这样的实验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很多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对于出错的方向都是有偏向性的,比如某人要去赴一个重要约会,迟到比早到的危害性大得多,所以他会对路上交通情况做出更加悲观的预判。

于是,曼尼斯教授改进了实验方案。他找来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判断历史上某一天的费城最高气温,判断对了就给予一定的奖励。第一天先不分正负,只要答案误差率在10%以内就给奖。第二天修改规则,只有判断正确或者误差不高于某个百分比的才能获奖。第三天反过来,只有判断正确或者误差不低于某个百分比的才能获奖。于是,在后两天的实验中,志愿者纷纷对自己的判断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这是预料中的事情。

但是,这些调整都远远不够,距离最佳选择差得很远。于是曼尼斯教授得出结论说,人类存在严重的认知偏见,他们过于相信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严重低估了自己的无知程度。

理性思维的基础就是知识,如果知识都是错的,那思维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理性思维都是靠不住的,那一个人所做出的决定更不可能是对自己有利的了,芝加哥学派的根基也就不存在了。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曾经被很多政治家奉为金科玉律,但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来自芝加哥学派的老巢——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学者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曾经合写过一本名为《轻推》(Nudge)的书,指出了错误的根源。他们认为,政策的制定也是需要有科学证据的,无数证据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存在先天障碍,所以经常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这种障碍是固化在基因里的,很难被改变,因此一个聪明的政治家应该学会使用“轻推”的方式来推广新政,而不是强迫老百姓改变自己的选择。

比如,他们认为通过颁布禁令或者加税等方式施政是很难获得成效的,但是如果能在不剥夺老百姓自由选择权的基础上,通过某些巧妙的方式间接地影响民众,往往会收到奇效。举例说,1999年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的男性小便池底部出现了一个苍蝇的图案,结果小便池外的污渍大大减少,当年的厕所清洁费因此而减少了80%。再比如,以前很多美国民众不愿意加入退休保险计划,自从美国政府将加入的方式从填表加入改为缺省设置(只有退出才需要填表)后,这个千古难题终于被解决了。

提出这个方案的正是《轻推》一书的作者桑斯坦教授,他接受了奥巴马的邀请,担任了“白宫信息与监管事务办公室”(OIRA)主任。英国首相卡梅伦也是这本书的拥趸,他当选后立即组建了一个“轻推部”(NudgeUnit),试图把这个理论付诸实践。这个部门采取的一项措施就是给每位欠税者写信,不是逼他们补税,而是告诉他们,邻居们都已经按时缴纳了税款,结果英国人的缴税率从68%提高到了83%。

文章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0:36: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酒中仙 于 2015-7-27 10:38 编辑

没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如果再没文化,那就只有用骂街来表达自己了。就像狗,除了汪汪叫,冲上去咬一口以外,没有别的办法表达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7-27 10:30:07 | 只看该作者
辫子的确非理性者比比皆是,理性者九牛一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