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强:保障工人的权利才是解决“民工荒”的根本办法
语言学认为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一个组成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总会有一些新的词汇相应产生来反映这些变化。继“煤荒”、“电荒”之后, 2004年又产生了“民工荒”这样一个新词。
乍听起来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从小时候起书上读到的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接触的也都是“剩余劳动力“,“民工潮”之类的词汇来描述成千上万进城务工的农民。从什么时候起,民工也出现短缺了?
对于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媒体上有不少的讨论。究其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几条:民工工资太低,待遇太差,安全没有保障,工资经常被拖欠,同时,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再加上粮食价格提高,很多农民宁肯回乡务农也不愿在城里辛苦打工。这些原因显然都有道理,也都是事实。农民工的工资的确是太低了。拿珠三角为例,多年来广东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农民工的工资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现在该地区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仍然只有600元左右,很多情况下工人还拿不到这么多,这和20多年前的工资相比基本上没有提高,但物价却不断上涨,工人辛苦一个月刚刚只够生活费用,那背井离乡出来打工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都是造成“民工荒”的原因,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原因呢?我认为这是中国长期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劳工权利的直接结果。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于是所有的出发点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只要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其它的都是边缘和次要的了。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发展经济以彰显政绩而不惜牺牲工人的权利,对于违反劳动法、侵害工人权益的行为听之任之。
政府的职责没有尽到,工人自身又没有一个组织来替他们说话。中国的工会大多是受企业控制的,很多工厂的工会主席都是由厂长任命甚至兼任的,自然维护的是企业而不是工人的权利。同时,中国仍然禁止工人组织独立工会,工人无法就工资、福利等问题与厂家进行有组织的集体谈判。虽然近年来由于劳资矛盾的恶化和工人维权意识的提高,群体罢工抗议等行为不断增加,但是这些行动都是无组织的自发行为,大多数情况下都被当地政府和企业联手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打压下去,即使厂方暂时做出一些妥协让步,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民工荒” 并不意味着劳动力短缺,也不是民工不愿工作,只是他们不愿辛苦劳动之后得不到最起码的对待:一份能够维持生活的工资和基本权利的保障。资方和劳方的关系决定了它们的利益是永远是有冲突的,资本总是想尽可能地减少成本获得最大利润,而利润是不可能在双方之间平均分配的,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都是如此。但问题是要有一个底线,要在利益冲突的两方寻求一个平衡点。一方对另一方无限制的盘剥最终必将影响到自身的利益,“民工荒”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工厂找不到工人来做工,订单完不成,受影响的恐怕不仅仅是工人。这些天看到很多报道说有些厂家为了在春节期间留住工人由老板出钱请吃年夜饭,也有的老板采取扣留工资作为押金。然而,这都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最重要的还是要尊重工人起码的合法权益,这样工人能够受益,企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才能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
“弱势群体”也是这些年来专来形容农民工的一个词。但是给这个群体定位并不够,既然他们在整个社会中都处于弱势,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是不是该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状况呢?毕竟,如果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权利得不到保护,如果社会的大多数不能从经济发展中受益,那么这样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