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8°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5°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9°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1°
    温度感觉: 10°
查看: 7678|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我算看到了赵本山的低俗与丑恶

跳转到指定楼层
55#
发表于 2009-2-11 20:5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关文章内容摘要

今年春晚同前几年一样,舞蹈是那么的炫目多姿,歌曲是那么的动听,小品是那么的搞笑,当然节目很多反映的是2008中国人的喜与悲,喜的是奥运会的金牌大战,航天员在太空挥动国旗等的那一瞬间,悲的是春运大雪对回家的折磨、 ... [ 查看全文 ]

§ 发表于 2009-1-28
看到了吧, 文字狱就是这样兴起的。大家连轻松一笑的机会都没有。
54#
发表于 2009-2-10 00:16:5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不差钱>后,很吃惊这样低俗的小品竟然能呈现在向全世界华人播放的春晚上. 语言低俗,连"你八辈祖宗"这样的词语竟然都上来了, 春晚虽说雅俗共赏,但俗也得有个底线吧. 虽说赵本山及弟子们是农民出身, 毕竟那是在舞台和电视上的文艺表演啊,总不能把农民的最低俗的语言直接用在文艺表演中吧, 小品也是要经过艺术加工的. 肢体动作低俗,何必一定要跪呢?夸张地弯腰大鞠躬也挺幽默; 性取向低俗,一定就让小沈阳表演成不男不女靠此出噱头吗? 纯爷们也有纯爷们的幽默啊. 当今国人的文化和艺术修养真叫人堪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9-2-8 22:41:10 | 只看该作者

”高档人士来啦“。。。

睡觉都穿西服,挤领带,,,听意大利歌剧得带墨镜,,(因为怕睡着了让人看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9-2-5 23:06:25 | 只看该作者

I LIKE Zhao's xiaoping!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9-2-5 19:04:17 | 只看该作者
人之初,性本恶。赵本山的小品体现的就是人性的一部分,它的真实让你感觉到无地自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9-2-3 22:05:45 | 只看该作者
他是"老土"的标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9-2-2 19:41:14 | 只看该作者

问题看得算平和不极端

春晚的确不是全国的,所以称之为全国,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中央台在搞,中央台搞,当然就是全国,这是一个逻辑上的事实存在。春晚曾经尝试过接受南方的东西,比方说,严顺开......但事实证明,只能是点缀,行不通。而事实上,春晚,已经更向东北偏移。不知是好还是坏。北方了闹了,南边就更冷清了。差异,有时就是这么难统一,包括饺子......

赵本山的低俗,是事实,但春晚的整体已经够不低俗了,歌颂和辉煌得够多的了,低俗些许,能够允许,而事实证明,低俗的东西,会场效果最好。这就象相声一样,有效果,就有市场,至于教育性等,那不是相声之类品种的最终目的,加上这种功能,往往也就不伦不类了。况且,郭德刚就说过:我就是一个相声演员,下面坐着的都是教授、学者、领导......用得着我教育吗?小品同样。

《不差钱》这个小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名不副实,主题与“差钱”无关;二是小沈阳的女性表演,尽管十分好看,表演也分寸得当,经典语言更是精彩,整体印象深刻,但是,的确有点心里不舒服,毕竟是个“妖人”的形象。据悉,这是他舞台上的特色,春晚不过是在延续使用。一次半次即可,频频,不好,很不好。作为他本人来说,已经如此,咱不苛求,但舞台上这种表演的确不易太多,而舞台上恰恰不很少,想想看......话又回来了,小沈阳本次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角色,表演的确不俗。

对文章提出的那些论点,不敢苟同,小品的定位是“小品”,“小品”是什么,不过是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下里巴人的东西,荤素搭配完全可以,修正成了“帕瓦罗蒂”,恐怕连要求修正的人自己也不愿看了。让小品承载那么多重的东西,或者说指责它那么多轻的东西,“小品“担当不起,从而衍生出一个问题——问题不在“小品“,而在于其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9-2-2 19:27:46 | 只看该作者

我要反三俗!!!我要反三俗!!!

文章慷慨激昂,,,催人尿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9-2-1 10:40:2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俗人,但我愿意欣赏高雅艺术。所谓的附庸风雅是也。

赵本山的作品实在是太俗了,甚至恶心。
“唉呀妈呀”, 有心人查一下,哪个他的小品没这句台词。如果十年离不开这句台词,你不腻歪?东北人就都是咋咋呼呼,满嘴“唉呀妈呀”?
前年他的北美之行,刹羽而归。毕竟北美华人知识分子多一些,不喜欢太露骨的俗。他太自信了,以为全世界华人都尿他。事实不是这样。北美华人买不起他的门票? 天大的笑话!

如果有人就喜欢拾人牙慧,喜欢重复他的话,也只好随他去。但我实在看不出赵创造的“流行语”有什么幽默可言,甚至滑稽都够不上。

不是俗,是恶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9-2-1 02:22:4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从小就不喜欢赵本山, 我父母也讨厌赵本山. 我们一家子都喜欢黄宏. 他们两个是明显的一俗一雅.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 赵本山越来越红了.

这次这个小品, 我当时的总体感觉就是:阴气太重! 鬼来鬼去地, 再看着小沈阳, 我真觉着瘮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9-1-31 17:3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春晚看看收视率就知道了,反正我十几年没看了

你是说福建人吧? 第六、第七梯队的就不说了


  就那某梯队的爱装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9-1-31 09:00:57 | 只看该作者
有同感,写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9-1-30 11:09:12 | 只看该作者
赵本山低俗?再低俗也俗不过李安,人家的光屁股戏还净拿奖呢!
各位,国内“反三俗”那阵风早过去了。反来反去,最终证明那些貌似高雅的主比谁都俗!
省点心,洗洗睡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9-1-29 11:2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春晚看看收视率就知道了,反正我十几年没看了

没有用的。即使春晚是用广东话,赵本山换成珠三角某农民广东人也不会对春晚有多大兴趣
不单是春晚,深受中国广大人民喜爱的《新闻联播》在广东也没什么市场,甚至cctv(除了cctv5)也没多少粤语广东人看


是啊,听说某省的人素质自认为比较高哦,假结婚的、偷渡客们基本来自该省,属于高雅阶层,北方各省的人素质哪比得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