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197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刘阿斗平反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9-6 13:4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人成虎,众口烁金。许多历史,在民间流传或者文字沿袭的过程中掺杂进主观色彩,逐渐失去本来面目。只有耐心细致地从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结合自己的思考,才可能走出人云亦云的圈子,去接近真实。

    “扶不起来的阿斗”——这个称号,是老百姓送给刘备之子刘禅的一顶帽子,用来形容刘禅的懦弱昏庸。从此之后所有不堪辅佐不堪造就的名人后代,都要戴上这顶帽子。但是,这顶帽子底下的那颗脑袋,是不是真如人们形容的那样愚钝呢?
    咱们顺着历史的脉络重回三国。

    一,为什么后主是刘禅

    《三国演义》带给我们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刘备似乎只有刘禅这一个有点弱智的儿子。所以刘备选择刘禅作为继承人,实在是无奈之举,临死之时对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嘱咐,也成了佐证刘禅弱智的材料。其实这不是事实。

    刘备早年无子,收了一个干儿子继嗣,就是刘封。“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三国志)。刘封还是相当出色的。但是刘备有了后代以后,地位自然很尴尬,后来因为关羽遇难的时候不肯出兵搭救,受到刘备的痛恨。刘备临死,“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就这样死在诸葛亮的猜疑之下。
    这里不妨拿诸葛亮和曹操比较一下。曹操曾经在张绣手里吃过大亏,赔上了一儿一侄还有一员猛将。但是后来张绣归降,曹操还是不计前嫌地接纳。甚至对于反复无常的吕布,也没有“虑其刚猛”,准备收用,后因旁人劝阻而作罢。诸葛亮则完全不同,一个魏延,因为长相举止受到怀疑而终身不得重用,一个刘封,只因莫名的担心就除了去。这两种对待人才的态度,境界形同天壤。所以诸葛之下仅有碌才也是可以想见的。

    刘禅之外,刘备还有两个亲生儿子刘永和刘理。四个儿子的名字合起来是“封禅永理”,后人根据这个讥讽刘备虽口口声声说尽忠,却早已暗怀不臣之心,不是没有道理。三国志记载,“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刘禅立为太子的时候,两个弟弟也同时受封了。
    咱们知道,混乱时期,事急从权。三国时从衰微的汉室到各地方割据势力,对于立嗣问题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曹操就一直想立曹冲做继承人,还曾公然对曹丕谈论,后来在曹植曹丕之间也犹疑取舍了好长时间,可见当时嫡庶长幼的概念不很强烈。
    刘备临死的时候,刘永就在身边,三国志载“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言语中一点没有表示对刘禅不满准备改立刘永的意思。

    刘禅是甘夫人所出。甘夫人本身就是一个妾,而且死的早。这说明刘禅的身份不比两个弟弟高,也说明他被立太子肯定不是他老妈出的力(因母亲受宠而被立的例子也很多)。
    刘永和刘理没有弱智的记载,如果刘禅弱智,或者其智力比起两个弟弟有明显不足,那么他肯定不会被选择为继承人。

    《诸葛亮集》载刘备给后主的遗诏提道:‘射君(中郎将射援)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诸葛亮是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眼中无人,一向不肯轻易推许人物,但是对刘禅做出上面的评价,虽然不排除有说说吉利话的意思,但是肯定也不会故意以溢美之词来赞美一个白痴。也说明刘禅的智力水平应该是没问题的。

    建兴八年秋,刘禅徙鲁王刘永为甘陵王,梁王刘理为安平王,“皆以鲁、梁在吴分界故也”。我们从中看到的,也不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君主形象,而是一个手段强硬的刘禅。


    二,诸葛亮时期的刘禅

    月朗则星稀,鉴明则疵显。
    一个人的完美,既会掩盖另一个人的光芒,也会使人家的缺点更加明显。历史上权臣如果十分能干,大多会衬托得皇帝庸碌。
    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先是刘备让刘禅兄弟父事诸葛,后来“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刘禅对诸葛亮的信任也无以复加。任何一个朝代都找不出如此信赖大臣的范例。

    其实诸葛亮主政期间,一些事情上不无可疑之处。

    诸葛亮是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周泽雄在他的文章里给诸葛亮定名为“一代完人”,给曹操定名为“另一种完人”。可是这两个完人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种类。曹操的完美在于他的全面才能,他洞烛世事游刃权谋,有足够的心胸去接纳包涵一切,那是一种如日月经天式大气的完美;诸葛亮的完美则偏重于对己对事的一丝不苟,他行军“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所至营垒、井■、圊溷、籓篱、障塞皆应绳墨”,他仅仅像一颗玲珑无瑕的宝石。这种完美主义性格的人通常刚愎自用而不太瞧得起别人,所以诸葛亮接手政务以后蜀汉人才凋零。
    但是在两个人身上他却一反常态。一是拔擢重用降将姜维。姜维后来在历史舞台上有充分的施展机会,但是并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这与姜维未受先主恩惠有无关系呢?再结合诸葛亮曾经重用那个被刘备怀疑贬弃的马谡,以私心度之,诸葛亮是不是有培植党羽的图谋?
    汉晋春秋载:(诸葛亮死后)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
    ——姜维调度杨仪。直到诸葛亮去世,姜维的受重用的程度都在杨仪之上。如果拔擢姜维是因为其才干,为什么在遗嘱中又没有安排使用他?是否因为自己一死,姜维作为自己的一枚棋子就失去了作用呢?

    大凡自恃聪明之士,糜不刻薄寡恩,想必诸葛亮在蜀中并未有效建立起自己的体系。蒋琬,费祎,董允一干人物,也都感念着刘备的旧恩。怀有异心者,一靠结党于内,二靠建功于外。刘备在日,诸葛亮并没有积极鼓动他伐魏,而刘备一死,他就连续不断地北伐,有无建功于外的意图?
    说诸葛亮北伐是因为他心中一直尊奉汉室,而痛恨曹氏篡汉,是有点站不住脚的。实际上,刘备自称皇帝,正是诸葛亮带头发起拥戴的:“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他排在一百二十人的最前头。诸葛亮在东汉并没有辉煌的家族史值得留恋回味,所谓匡扶汉室只是他伐魏的一张牌。

    如果说他不审视度势而不断发起北伐是因为他有原则,那就无法解释他在孙权称帝时劝刘禅致贺所表现出的灵活性。为了蜀的国家利益,他是肯牺牲原则的。

    刘备去世的时候,刘禅已经十七岁了,绝不是什么“幼主”。诸葛亮从没有放手让刘禅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也许又是因为他的唯美主义倾向使他看不惯笨笨拙拙的人。此中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如果我们面前的人不是诸葛亮,我们就可以大胆怀疑他的用心。天下没有怕孩子跌倒而不让他学步的父母,也没有为维护君主而包揽巨细的臣子。宋江对于晁盖的照料,不能仅仅用爱护这个词去理解。
    自己死后,刘禅怎么办?诸葛亮没有想过吗?即便他的心中完全是为蜀汉着想,丝毫没有私心杂念,这种做法起码也是欠考虑的。

    刘备托孤时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人都认为这是刘备虚伪的一个表现。刘备一代枭雄,在心明眼亮的诸葛亮面前,哪会如此着相地暴露自己的虚伪呢?如果仅仅以虚伪视之,未免有失轻率。也许刘备的心中,真的有所担心;也或许他真的想把江山送给诸葛亮,不过可能性非常小。


    三,刘禅是不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蜀汉是个很奇怪的王朝,就是不重档案和文字。
    为三国志做注的裴松说道:“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既绍汉祚,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于时英贤作辅,儒生在宫,宗庙制度,必有宪章,而载记阙略,良可恨哉”——居然连帝谱都没留下。陈寿也慨叹:“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於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因为纪录的不完整,我们无法获得有关刘禅与诸葛亮切磋国事的具体状况,而只能拾遗捡漏,从侧面了解。
    刘禅虽然对诸葛亮十分放心,但是在许多观点乃至军国大计上并不是毫无主见。
    咱们再来仔细推敲一下《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中”是指刘禅皇宫,“府中”是指诸葛亮的丞相府(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古人行文简洁,出师表不是用于日常教育的闲散文章,此句言辞冷峻,定有所指。可以推论,刘禅擅自处理了某些事,掌握的尺度和诸葛亮有所不同,而受到诸葛亮指责。

    史界近年对诸葛亮屡次北伐的意义颇有微词,其实当时蜀汉国内也不是一个声音。刘禅就在此问题上和诸葛亮发生过分歧。
    建兴六年十一月,在第三次北伐之前,诸葛亮上书刘禅:“(汉晋春秋曰:)。。。。。。。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於南阳,险於乌巢,危於祁连,偪於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於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於是有散关之役。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

    《后出师表》从语气看来,是诸葛亮对刘禅的一个回复。刘禅的原文不见,但是我们可以从诸葛亮的回复中逐句推敲出刘禅的本意是希望稳定而不支持北伐,想法大致有七:
    一,“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主要是不愿北伐的托词。诸葛亮拿汉高祖刘邦做比喻,但蜀汉的对头不是有勇无谋的项羽,彼此形势不同,有些牵强。
    二,“今岁不战,明年不征”——并非不想北伐,而欲等候时机。诸葛亮以刘繇、王朗不主动进攻而导致孙策坐大吞并江东为由反驳。魏国当时已稳定了北方,怎能和孙策初到江东相比?
    三,“而欲以不危而定之”——以考虑诸葛亮安危为借口。其实诸葛亮一生谨慎,用兵很少有冒险的时候,这根本就是刘禅反对北伐的借口。
    四,“况臣驽下,何能必胜”——似乎刘禅曾暗责诸葛亮打无把握之仗。诸葛亮这里肯定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堪与孙子吴起相比。但是曹操打的仗都在可胜不可胜之间,没有打必败之战的事。
    五,“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刘禅定是希望数年之后再图魏,但是诸葛亮以人才日渐凋零为理由反对。古人曰:人才代有。世上不患无骐骥,但患无伯乐。老将死了,就担心人才无以为继,也侧面说明诸葛亮识才用才的本领欠缺。
    六,“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刘禅也提出了军粮费用供应的问题。诸葛亮认为打不打仗都要耗费同样的粮草,有点站不住脚。三国时军闲多屯田自给,多战则民困军乏影响农事,粮草一直是制约北伐的瓶颈,岂能视而不见?
    七,“夫难平者,事也。”——诸葛亮认为魏国的难以平定是战术上的问题,是偶然因素,而不是战略上的问题,并列举许多难以逆见的例子。不从战略高度做一下力量对比,这种认识本身就存在偏差。至于“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一句,大有一意孤行的味道了。
    八,“於是有散关之役”——刘禅的劝阻没有奏效,所以发生了散关战役。但是战役的结果怎样呢?三国志记载“(六年)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又是粮草出了问题。大的战略目标没有实现,倒是偏师陈式有所收获,得了两个郡。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郡的平定给蜀汉后来的覆没埋下了伏笔。后来邓艾正是从这里奇袭,才攻破蜀国。当然这是咱兴之所至的乱谈,用来窥测一下上天的用意。
    诸葛亮这一次罗里罗唆不厌其烦的上书,让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阿斗。

    有人考证《后出师表》系后人伪托,重要理由就是“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咱们前面已经提到,蜀汉在档案文字方面有重大欠缺(不明白奉行完美主义的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有意还是无意?),《诸葛亮集》也是陈寿奉晋武帝命搜集整理,有所疏漏,当属自然。
    即便是伪托,书中所列举的几条,也一定是刘禅的心里话。
    诸葛亮死后,刘禅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受遗讬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这“无岁不征”四字,就可以叫做颇有微词,别有滋味,也就是刘禅的真实态度。

    那么在北伐的问题上究竟谁更高明一些呢?
    “孙盛异同记曰:(诸葛)瞻、厥(董厥)等以(姜)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  
    ——诸葛瞻认为姜维好战导致国内疲弊,建议刘禅撤换他。表面上是指责姜维,实际上何尝不是对其父选择的接班人和北伐遗策的不以为然呢?

    四,诸葛亮死后的刘禅

    刘备意气用事,为关羽之死而讨吴,致使蜀汉元气大伤。诸葛亮出师表第一句就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已经不是英雄豪杰于斯为盛的时候了。
    诸葛亮主政期间,“无岁不征”,导致国力日蹙。刘备时期搜罗的人才因为病老纷纷去世,又无新的血液补充。刘备和诸葛亮死后,留给刘禅的,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
    国力空虚到了什么状况呢?正史没有记载,咱们不妨再从侧面推敲一下:

    〈一〉《三国志》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靠搜刮少数民族那点财富而一国富饶,可见蜀汉财政的困顿。

    〈二〉众所周知,货币是经济的血液。想了解一个国家的财政健康状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验血——考察一下他的货币。我们借助收藏家们的资料可以看到蜀汉的货币状况:
    钱币:直百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214年 汉献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蜀后铸于成都。初铸钱大而厚重,后铸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一百枚五铢钱”。常背铸或背刻阴文和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
    同时期的魏货币:
    魏五铢
    成色年代:三国时期。魏文帝,明帝皆铸有五铢,新钱形仿汉制五铢,故称“魏五铢”。魏五铢轮廓清晰,钱形厚重,边廓压金。

    上面是蜀和魏的货币对照。
    一个政权面临崩溃的时候,通常有三种途径搜刮民财:1,通货膨胀;2,卖官鬻爵;3,预征税赋。减小货币重量而扩大货币面值,牺牲政府信用来维持开销,是饥不择食饮鸩止渴的行为。纵观货币史,凡是质劣轻贱的小钱,无一不是铸于某个朝代末期。一个被认作清明的政权做出这种强盗般的行径,是很难解释的。而一个政权一旦盯上上面三种方法,就算没有外敌,它自己也会整垮自己。
    既是如此,蜀汉的政权不稳民心思变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盲从现有评论,我们看到的是对诸葛亮的衷心爱戴千载思念,按此推论,蜀汉应该是全民紧密团结在以诸葛亮为首的蜀汉中央的周围,为了推翻曹魏暴政而奋斗着。事实是怎样的呢?

    〈三〉,《三国志》片断:
    。。。建兴元年,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
    。。。建兴元年夏,牂牁太守硃褒拥郡反。
    。。。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张裔於吴,据郡不宾,越隽夷王高定亦背叛。
    。。。十一年冬,南夷刘胄反,将军马忠破平之。
    。。。三年春,使越隽太守张嶷平定越隽郡。
    。。。是岁,汶山平康夷反。
    。。。秋,涪陵属国民夷反,车骑将军邓芝往讨,皆破平之。

    一个政治清明上下一心的国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反叛?为什么邓艾一支偏师突入蜀境,整个蜀汉政权就瞬时间土崩瓦解了?由此引发的结论也是与传统观点相悖的。
    由此可见,陈寿评论诸葛亮“理民之幹,优於将略”。就这份理民的才干,只怕也未必名实相符。

    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有没有想象中那么融洽呢?
    在对待诸葛亮的身后事上,有两件小事能够说明一点问题:
    一,李邈上书,援引历史上吕禄霍光等人的例子,诋毁诸葛亮“身仗强兵,狼倾虎视”,说诸葛亮之及时死去使其“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暗指诸葛亮如果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李邈所说或是其真实想法,或者是为了迎合刘禅。但是刘禅闻言大怒,将其下狱处死。这说明了刘禅对诸葛亮的感情还是很深的,不容许出现诽谤他的情况。
    二,襄阳记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於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偪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臣愚以为宜因近其墓,立之於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以崇正礼。”
    诸葛亮死后有人请求为他立庙,刘禅最初不同意。后来习隆、向充等人上书力求,才得以实施。这说明刘禅诸葛亮二人的关系也不像表面上那样和谐。
    这种辩证对待诸葛亮的行为表明,刘禅不但不是一个懦弱乏智的人,简直很会把握分寸。

    诸葛亮死后二十九年的时间里,他生前一力培植的蒋琬,费祎,董允等人继续得到刘禅信任,先后主政。姜维在最后的时间内实际控制了蜀汉的主力军队。蒋琬等人萧规曹随,政治经济政策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只是军事上没有继续奉行诸葛亮持续北伐的政策(还有几乎岁岁大赦,也不太符合诸葛的作风)。刘禅还是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出来,一方面诸葛亮是体制建设方面的能手,不必再有什么大的变迁;另一方面,朝野内外依旧都是诸葛亮的旧人,他也难有什么作为。
    这几个大臣对蜀汉没什么异心(也没有这种能力),但是却是权势很大的人。刘禅唯一可供指责的就是喜欢身边的宦官黄皓。这几个大臣在任的时候,黄皓一直不得提拔,董允甚至动辄训斥。鉴于自西汉霍光起权臣经常能够把握朝政的情况,可以说诸葛亮给刘禅留下了不少钉子。姜维只是军队上的,可是到最后竟能够不听节制,独自跑到天水屯田,也说明了尾大难掉的道理。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刘禅能做什么呢?
    这个黄皓也并没有起什么极大的坏作用。后来姜维竟然也指责黄皓恣擅,刘禅就硬梆梆地顶了回去:“皓趋走小臣耳。。。。。。。何足介意?”
    可笑的是《华阳国志》记载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战死前的情景:(诸葛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
    ——当时情势,军队比人家多,又是在自己家门里作战,天时地利人和,毫无劣势可言。自己无能斗不过人家,实在找不出理由,就埋怨千里之外的黄皓,呵呵,此所谓屙不出屎赖茅坑也,纯属死要面子的说法。

    不过刘禅的投降却真是让人无法理解。当时虽然邓艾的部队中心开花,但是毕竟一支偏师深入敌境,蜀汉主力军队还在剑阁基本完整,周围杂牌军如勤王也能凑起一些力量,成都亦非无限可守,完全不到山穷水尽事无可为的地步,刘禅轻而易举就投降,这实在让人不可思议,也无法为他翻这个案。袁松就此事评论道:“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锺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故功业如此之难也”——如果刘禅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局面就不是这样的了,奈何。

    刘禅投降后在洛阳的一段表演为他博得了“全无心肝”的臭名,从此“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就算牢牢地戴在了他的头上。其实看了本文前几段的论述,再来看他“乐不思蜀”的故事,应该不难得出另一种结论。刘禅应付司马昭的手段,若非大愚,就是大智。我们既然已经知道刘禅并不傻,那么既然能够骗得了司马昭,他的心机和演技都是相当惊人的了。《汉晋春秋》载司马昭闻听“乐不思蜀”的回答后摇头说:“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三国志集解》针对此段评论道:“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这大概是一个经过了大脑的结论吧?
    再或者司马昭根本就对这套把戏心知肚明,而既知刘禅再也难有作为,故意佯为不知放他一马?
    如果这话是真的,当此时也,两人心照不宣,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满脸堆笑,心底那双眼却冷冷地瞅着对方——饶是我辈到此,也难免脊梁发凉,发根嗖嗖。


    结论。
    刘禅既不是一个聪明有为的君主,也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他起码拥有中等的智慧。比起曹操的后代曹睿曹芳和孙氏后人孙皓孙休,他还没有太多可供指责的地方。只是在三国群星灿烂的天空上,他就像一颗不太明亮的星星,偏偏又置身于皓月之侧,相对之下比较暗淡罢了。那一顶“扶不起来的阿斗”的帽子,实在应该给他摘掉。
6#
发表于 2006-2-2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
5#
发表于 2006-2-20 03:15:37 | 只看该作者
果然厉害,平凡!!
地板
发表于 2005-12-19 20:33:42 | 只看该作者
4242
板凳
发表于 2005-12-19 17:59:21 | 只看该作者
遗憾啊......文中的文言文我级少看懂.......而且我都没读完三国!!~~这篇问.....对我来说是浪费了..........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5 02:44:36 | 只看该作者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