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哥华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5°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
    温度感觉: -4°
查看: 5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秘中印边境冲突毛泽东忍无可忍:大手一劈“扫了它”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21:4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中国军队的对印自卫反击太过顺利,结果一队中国士兵打得兴起,收不住脚了,一路打过去。突然一个士兵不敢往前走了,目瞪口呆地说:“妈呀,前面怎么就没有山了,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有个士兵问指导员,“我们是不是打出印度了,打到美国了”。指导员一挺肚子骄傲地说,“知道啥?前面就是印度次大陆了,再往前你就掉印度洋里了”。

  故事的真假已难以追溯,但1962年秋的那场中印冲突,挑事儿的印度惨败,反击的中国胜利,这可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人,没有不知道中印边境冲突的,只是时间久了,再加上中学教科书的大而化之,其中的缘由恐怕已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美国人说“印度挑起的是一场愚蠢的战争”,而这场愚蠢的战争,缘起于一条不为中国人承认的边界线――麦克马洪线。

  当时印度的后台是两大军事强国的美国和苏联。中印战争表面上中国打赢的是印度。但是实际上等于中国同时击败了来自当时世界上军事两大最强大阵营:北约以及华约的联合支持的印度。也就是说:中国同时在当时击败了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军事行动。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即便是在现在的先进条件也不可能做到的。

  麦克马洪线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测量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将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去。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英国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才开始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自我膨胀的印度

  表面上,尼赫鲁是新中国的好朋友,可这个近邻整天想的却是做亚洲老大。从1951年起,印度军队在中国解放西藏前后,在东段大举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全面推进,陆续侵占了约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接着在中段侵占2000平方公里,随后,是西段阿克赛钦地区(印度与中国新疆接壤地区)3.3万平方公里。

  美国情报中心原派驻官员是这样评述那场战争的:“那是一场印度最为愚蠢的战争。印度政府当时紧急接受了来自前苏联的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为当时的华盛顿军方,十分尴尬的“中美韩战”结果,急需要军事领域里面取得一次对华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展美国在中亚战略位置上的“主导”地位。因此,即在苏联援助第3天,由英美以及北约成员国组成“亚洲军事发展态势委员会”决定对印度援助18个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装备,其中一些装备是来自英国2战期间剩余军事物资。

  在由美苏联合支持下,并且有苏联军事顾问专家团进行亲自整训的印度武装部队,使得当的印度首脑尼赫鲁,产生了“超级亚洲”的可怕思想。因此,他在当年撕毁了与中国签署的“和平边境互不侵犯条约”。

  而中国军队在初期,仅有少量边防军的观察哨所驻扎在这里,总兵力约2-3个连人数不足500人,而印度先期的抵达第1旅则是拥有6000人满员苏制编制主力旅。

  中国于是开始逐步失去很多哨所。但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哨所,都是中国人自己主动放弃的。中国当时多次警告印度政府,但是这种善意的口头警告,在印度当时的“欧美+苏联武器过热症”的极度蔓延情况下,根本就是毫无用处。



  尼赫鲁得寸进尺,毛泽东说“扫了它”一共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然而在印度侵占期间,不管是尼赫鲁还是毛泽东,都没有把边界问题正式地摆到外交台面上。尼赫鲁1954年访华时,毛泽东还对他表示:“朋友之间有时也有分歧,有时也吵架,甚至吵到面红耳赤,但是这种吵架与我们同杜勒斯(时任美国务卿)的吵架,是有性质上的不同的。”

  很显然,劝告没有作用。1959年3月,达赖集团逃印后,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了封信,正式提出:这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归印度。

  尼赫鲁翻脸了。对这个反目成仇的“朋友”,毛泽东曾经说他:“是半个人、半个鬼,不是整个的鬼。不能无限制地对他让步。他已骂了我们一个多月了。”这是尼赫鲁提出领土要求后两个月,毛泽东在会见东德访华团时对尼赫鲁的评价。

  不让步的毛泽东未见动作,尼赫鲁却先动手了。印度军队甚至开始越过麦克马洪线,在线北建立哨所,还时不时地向中国哨所开火挑衅。即便是这样,毛泽东还是建议实行隔离政策,双方各自从实际控制线(区域与麦克马洪线基本相同)后撤20公里。尼赫鲁不干,毛泽东下令中国部队单方面后撤20公里。

  紧接着,中央军委又规定在实际控制线30公里内不开枪,不巡逻,不平叛,不打猎,不打靶,不演习,不爆破。对前来挑衅的入侵印军,先警告劝阻。无效时,方能依照国际惯例解除其武装,再发还武器,让其离去。

  中国政府的一再忍让,让尼赫鲁做出一个错误判断:中国人不敢打,因为中国除了“虚声恫吓”外,没有更大的反应。于是,尼赫鲁的印度军队得寸进尺,他们在“麦克马洪线”以北的据点越建越多,达到100多个,最近的据点,甚至会出现中印哨兵鼻子对鼻子眼对眼的情况。尼赫鲁摆明是上门闹事来了。

  面对尼赫鲁的步步紧逼,毛泽东终于不忍了。他说:“我们一直忍着,尼赫鲁把刀架在我们头上,我们也忍了。现在他要把刀往下砍,我们就不能忍了。……我们不能让步,一让步,相当于福建省那么大的地方就要让他们侵占去。尼赫鲁既然伸进头来非要我们打他,我们再不打就不够朋友喽,礼尚往来嘛。”

  1962年10月10日上午,印军正式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尼赫鲁扬言一个星期内把中国军队从入侵地区(实际是中国领土)“清除掉”。

  几天后,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站在巨幅地图前,一只手夹着烟,一只手指着印军据点大手劈了一下,对着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说:“扫了它!”毛泽东告诉张国华,“这一仗,我们不打则已,打,就要打出威风,起码要保持30年的和平。” 10月20日早晨7点,印军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也就是在这一天,中国边防部队从东西两线开始了猛烈还击。



  拿鸡蛋碰石头,印度军队不禁打或许是此前中国军队受够了“窝囊气”,或许是印度军队没有想到中国军队敢于突然发起反击。总之,解放军的反击出奇顺利,不到3天,印度的王牌军第7旅就全军覆没,旅长达尔维准将被活捉。

  在东西两条战线解放军都双双告捷。先说东线达旺战场,麦克马洪线就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印战争的主战场,很多离奇的战场故事就在这里发生。

  由于解放军推进速度太快,甚至一度出现混乱。解放军某部9连副班长庞国兴,就是在追击中和主力部队失散了,结果,他找到另外两个互不相识的战士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他当组长,另外两个是组员。凭着2支56式冲锋枪和2支半自动步枪,深入印军纵深7.5公里,三个人占领了印军两个炮兵阵地,缴获7门87.6毫米加农榴弹炮。

  还有更奇的。从开战之日起,逃跑一直是印度军队的“主要任务”,其中有一队印军逃到了德让宗,以为暂时能喘口气了,结果却发现追击的中国军队比他们逃跑的速度还快,解放军的一个连早已在穿城而过,把印军堵在了德让宗。围个水泄不通后,解放军开始吃饭休息筑工事,挖着挖着,突然看到有一个车队从城外驶来,中国士兵枪都来不及拿,这个庞大的车队就进了德让宗。

  等打下德让宗才知道,这是印军的援助车队,车里全是英美两国紧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进武器,结果连封条都没拆,就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就这样,解放军一路狂追,一直打过了喜马拉雅山脉,离新德里只有300多公里,吓得印度在新德里大街上的公园里挖起了工事,大量市民逃离市区,各国驻外机构纷纷撤离。在西线,印度派出了一支名为“杰克连队”的精锐部队进入了战场。周恩来在对毛泽东的汇报中提到“杰克连队”,当时毛问:“杰克连队是干嘛的?”周说:“是一支由英国帮助建立,印度人组成,参加过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世界大战的老牌部队。”毛泽东听后蹭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说了四个字“百年国耻!”过了一会儿,在西藏军分区上报的材料中,毛泽东用红铅笔写下了“杰克连队,务必全歼”的批示。结果,很嚣张的“杰克连队”全军覆没,连旗子都被解放军缴获了。写到这,有人可能会问了,这印度军队怎么这么不禁打?确实不禁打,尼赫鲁心目中的印度王牌军队,其实是一支借助美苏武器装备精良过分自信的军队,只是印度人在40多年后才明白这一点。

  当时的国际环境,美苏公开支持印度,其实美苏都有自己小算盘,因为他们都跟毛泽东中国交过手,不过不但没占到便宜,还被打的灰头土脸,所以他们希望借助印度取得对中国的一场胜利。这样印度得到大量武器的援助之后,尼赫鲁开始出现幻觉:认为印度已经进入超级大国行列,除了美苏世界上已经没有竞争对手,中国根本不堪一击!

  战争后期印度通往前方的军事补给线,完全被中国军队切断。士兵们开 始在缺乏食物的战斗状态下,出现大面积涣散。随即,中国军队抓住有力战机,开始发起“中国形式的”歼灭战。短短8个小时。印度号称“东亚1,2旅的”2支主力部队被尽数歼灭。而此时印度国内本土防御北方部队,能抵抗中国潮水大军的部队,不足1万。

  尼赫鲁坐不住了,四处求援,他甚至寄希望于台湾的蒋介石能开辟第二战场来帮助印度,可蒋介石的回应却是:虽说做梦都想“反攻大陆”,但西藏是中国领土,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

  就在尼赫鲁到处寻找援兵的时候,一直胜利推进的中国军队突然停火不打了,并回撤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到这时,尼赫鲁才意识到,中国出兵不是要侵占印度领土,而是对它进行的一次惩罚。

  尼赫鲁垮了,大国梦碎了

  1962年之前,世界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印度的国际地位非常高,甚至一度高于中国,仅次于美苏。1962年就像是尼赫鲁人生的分界线,他是印度的独立之父、铁腕总理;是不结盟运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缔造者之一;他成功参与调停朝鲜战争,努力促使印度支那战争停火。所有的一切使尼赫鲁和他的印度成了第三世界的领袖,人们称颂尼赫鲁公正、和平、无私。

  然而那场冲突之后,印度的国际地位和尼赫鲁的声望一落千丈。美苏更是对印度嗤之以鼻、实打实的看不起;国际上,尼赫鲁“和平”的形象彻底颠覆,在印度政坛说话也没人听了。之前,只要尼赫鲁站在议院发言,乱哄哄的议会立刻会鸦雀无声,而1962年之后,不管尼赫鲁发布演讲还是沉默,议会依旧乱哄哄的,吵闹不断。

  尼赫鲁的身体,也在走下坡路。他的背驼了,走路时也摇摇晃晃。那个精神抖擞、充满朝气的尼赫鲁不存在了。国防部长梅农曾这么形容过他:“他垮了,沮丧不堪,因为他耗尽一生精力建立起来的一切,都完蛋了。”老态龙钟的尼赫鲁时常坐着凝思,“他怨恨中国人伤害了他,认为他们辜负了他和他所努力追求的一切”。

  如此大的代价,让人觉得尼赫鲁的选择得不偿失。可从尼赫鲁的理想来看,他决定与中国一战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不觉得这是在以卵击石。他认为,印度是除了美、苏、中之外第四个大国,是强国。

  早在独立前夕,尼赫鲁就对未来世界上的地位做了设想,他说:“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是不能吸引我。我也不相信任何中间地位是可能的。”

  为了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尼赫鲁决定同中国干一仗,结果换来了中国军队的“教训型”打击。印度陆军参谋长乔杜里这样形容尼赫鲁挑起的这场冲突:“那是一种俄国左轮枪游戏。印度最高当局似乎认为,他们要打的那一发的弹巢里并没有子弹。但对他们自己以及对整个国家都不幸的是,情况并不是这样,那个弹巢里恰好是装上了子弹。”时至今日,印度依然活在中国的阴影之下。
沙发
发表于 2014-11-27 20:50:59 | 只看该作者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犯人,蒋介石做梦都想打回大陆,但在民族大义面前毫不糊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9 18:36:59 | 只看该作者
老蒋当时若犯糊涂,湾湾保不到今天。

- 此帖来自无忧论坛手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