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1°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温哥华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4°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0°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119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教育部发言人的话看中国教育精神的死亡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21:3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教育部发言人的话看中国教育精神的死亡

消息来源:九派神州 2006-03-27

早就听到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对教育的定位了。当时就觉得这种人在国家教育部门任职的确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从这个论断上实在看不出这个所谓发言人有半点受过教育精神熏陶和洗礼的样子,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连自己的名字可能都要写错的暴发户在那里显阔。十分恶心,然后愤怒。本来早就想说两句的,也担心愤怒之下无好语,就有意识的拖延一下。但是,时间过去了好久,这种愤怒却还不能消解,怎么办呢,还是说两句吧!
段发言是否像一个教育部的官员应该讲的话?

王旭明发言人如是说:

人们对学费问题应当转变观念。在市场经济时代,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选择。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1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

我想起一个幽默故事:

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在路上偶然相遇。胖子一看到瘦子,就想打趣几句,于是说:看到你就知道这个世界正在闹饥荒。说完得意的大笑。

瘦子也看着胖子,也回了一句:看到你就知道这个世界闹饥荒的原因。于是也笑。

看到王发言人的发言,我就联想了。王说广大人民群众要是没有钱就不要想进入好的学校了,“北大清华门大开,有才无财莫进来”。想想古代,教育先师孔子是“有教无类”,而自认为社会进步发展的今天是“贫富分类”。这教育还如何发达?难怪有识之士全都惊呼:中国教育几乎失败了。

但是一直搞不清楚原因到底何在。直到看到王发言人的金口玉言,才一下子领悟,原来听到他的发言正是向全国人民昭示了教育之所以失败的原因。

因为教育部,这个引领着中国教育走向的神圣殿堂,早已将教育等同于消费。等同于生意,等同于时装店和菜市场。

不乱,不滥,不酸,不臭几乎是不可能的。

教育的真正使命和精神在最高殿堂已经死亡,在这种死亡阴影笼罩下的各地教育,还能正常成长才怪。

自古以来,教育的核心就是实施教化,培育人才,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为了提高全民的修养,素质,让出生时一无所知的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而现在,教育被最高发言人定位为实力交易,价格交易,金钱考评。这个社会的教育实施者还怎样传承教育精神,受教育者又怎样让自己通过教育获得进步和改变?

因为无知,因为贫穷,所以应该学习更多的东西,到更好的殿堂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命运,赚更多钱,上更高的台阶。但是,只要你没有钱,绝对不可以进入好的学府,只能在那些可读可不读的学校混混日子,当然,结果是永远只能身在底层。

这样的教育逻辑。怎么让我越看越觉得像“二十二条军规”。整个一个教育骗局的感觉。

这也很像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户籍制度。人在出生时就不平等了。一个大城市的户口与一个乡村的户口差别何其大。教育不就是多少可以改变一点这个差别的惟一出路么?怎么现在变成了制造更大的不平等的工具?

原来,中国教育精神真正缺失,引起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一片抱怨的的原因在于主管教育的教育部已经在倡导将教育引向纯粹的商业。

要读好学校,就要交大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交不起,进不了,读不成,那是活该!

就像那个笑话讲的:老板嫖娼结束后想省钱,就对小姐说:人间处处有真情,少给几块行不行。小姐回说:天下哪有真情在,多捞一块是一块。

我们的那些有才华,有实力的学生也说:

教育为了培养人,遗憾今天还没钱,想请学校台贵手,让我去读行不行?

学校就说:

现在教育只为钱,有才无才来都行,真要没钱交学费,只能去敲小店门。

假如这种文字可以像对联一样排列,横批一定是:

发言人作证!

有了这样一个“最高指示”,大家就没有必要为教育的改革、出路、走向操心了。

也好,一直以来还的确伤精费神,自以为可以想一点什么招数。既然现在有指示了,教育就是消费,就是市场经济,买得起就买,买不起拉倒。这倒是省事了,质量好些的,自然大胆的将费用再提高些吧,质量实在不行的就转移边疆,到偏远山村骗骗落后的老百姓。

这就像生意人选卖场,多么简单。

有钱就在大城市开张,无钱就在小乡村就业。

也没有必要考虑什么教育精神,什么未来,什么人才,什么国家的前途命运……办学的,先赚了就好。“让一部分学校先赚起来”。读书的,也不是为了改变什么命运,反正消费嘛?该消费就消费一下,消费得起就消费一下。如果腻了,财力不济了,也无所谓,就失学回家,还清静。

2006年3月27日星期一

背景资料:

据新华社2006年3月6日报道,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根据两会期间代表们反映的“上学贵”的问题回复说:“人们对学费问题应当转变观念。在计划经济时代,孩子从小学上到大学花的钱很少,因为国家都给包了,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形势已经发生变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

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1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100元一套的衣服穿。现在很多人不考虑自己实力如何,都想让孩子往好学校里挤,这是非理性的,也是形成‘上学贵’观念重要来由之一。”
沙发
发表于 2006-3-27 21:52:06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收费是正常的

这位发言人的话是有些过于直率,但是他没有错。大学阶段的教育本来就是非义务教育,国家没有理由去更多地负担个人的大学教育支出。想想您在加拿大受教育,贷款不也要还吗?
板凳
发表于 2006-3-27 22:0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大学收费是正常的

最初由[tongzhu]发布
大学收费是正常的

这位发言人的话是有些过于直率,但是他没有错。大学阶段的教育本来就是非义务教育,国家没有理由去更多地负担个人的大学教育支出。想想您在加拿大受教育,贷款不也要还吗?

If Chinese government also provides  贷款 , it will be good for many students.

Maybe there already  are 贷款 for Chinese students. I do not know.
地板
发表于 2006-3-28 00:28:23 | 只看该作者

Poor people in US can still go to famous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rrupt areas in China, another one is health care.

In US, many famous universities accept students only based on thier qualification, and reduce or even waive their tuition fees based on their family income. This allows smart students from low income family to go to these high quality univesities. This is also why so many famous/successful Americans are from poor family, including Clinto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