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在台湾推行的“募兵制”推行困难,即使再三降低对军人水平的要求,提高军人待遇水平,仍然应者寥寥。眼看台军规模无法维持,有“立委”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方案:搞“外籍军团”吧,这次的招兵目标是东南亚地区的国民党残军后裔,让他们“归化入籍”来台当兵……只是,且不说雇佣兵制的各种问题,靠从“金三角”或者中缅边境招来的“残军后裔”保卫“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真的没问题? 据台湾《军事家》杂志报道,台湾近年来积极推动军事转型,深度与广度都超过以往。在台湾军事变革中,募兵制(志愿兵役制)改革最受瞩目,然而,由于参军人数与招募人数落差过大,近来有“立法委员”破天荒地建议马英九当局吸纳滞留东南亚的国民党残军后裔,通过修改“国籍法”、以“归化入籍”的方式吸引这些华裔子弟从军,缓解台军难以吸引岛内青年“投笔从戎”的窘境。如果成真,这将意味着继晚清短暂出现的“洋枪队”、“阿思本舰队”后,中国领土上重现雇佣军队的身影。 http://i.guancha.cn/mobile/news/2014/12/20/20141220161836257.jpg (资料图)台湾“特种部队”军人 变相“外籍军团” 推动募兵制是马英九当初竞选“总统”时的重要安全主张,上台后更是全力推动。然而,当初为马“政府”设计安全政策的学者高估了当局的政策执行力,更严重地低估了推动政策所遇到的阻力,导致募兵制成效不彰,计划完成期限已被迫推迟到2017年。 事实上,台湾军政界最担心的不仅是募兵制一再跳票,更忧心这项政策立意虽好(希望打造高素质军队),却在现实环境下难以走通。悲观者认为,若募兵制改革最终失败,势必大幅弱化台湾军力,而马英九所追求的“历史定位”将在安全领域留下难堪的污点。 推动募兵制成效不佳,台湾“国防部”自然有责任,但要说由它承担全责也有失公允。参考外军的先例可知,推动募兵制涉及复杂的跨领域问题,需要跨部门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完成。正因为难度太大,才有人在不得已之下,提出用招募残军后代顶替军队缺额的设想。 从部分“立法委员”提出的草案来看,这项提议虽然打着“孤军后裔回归”的大旗,本质上仍是变相的外籍军团或雇佣兵招募体系。事实上,台军内部早就有出身特战系统的军官提出建立专业外籍军团的建议,主要着眼点是可以不受征兵、募兵制并行限制,通过强化作战训练,培养出无论平战都能直接上用场,降低“死亡边际”效应的可用精兵。 雇佣兵的得与失 传统国家武装力量,即正规军的养成需要长期组织训练,一国就算经济实力强大,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立刻组建合格的正规军。除资源和时间限制,建立正规军的另一大要素是足够的人口,三者缺一不可。时至今日,军队专业分工益发精细,训练和维持成本进一步上升,故许多国家在战事正酣之际直接向国外招募兵员“代打”,只求速战速决。 除了从招募外籍雇佣兵,还有极少数国家建立正规外籍军团,最负盛名的莫过于法国外籍军团和英国廓尔喀兵团,二者的首要任务是应付海外危机,也就是充当优先投入危险地区的快速反应力量,特别是法国外籍军团,几乎专门用来处理海外动乱,如保护法国海外省以及打击原法属殖民地的恐怖主义活动。 建立外籍军团还能减少因忠诚问题引发叛乱的风险。法国外籍军团的信条开明宗义就强调:成员的效忠对象是军团本身,而非法国,这意味着军团在作战时只问命令,不问原因;同时,法国军方对外籍军团的军官委任非常严格,虽然外籍军团成员在理论上可以循序渐进地成为军官或军士,但大多数最高仅能担任军士,就算成为军官,也很难达到校官一级。 对成员来历五花八门的外籍军团,确保纪律和忠诚度,自然要多管齐下。法国外籍军团不仅军纪、军法远比正规军严格,且成员一旦触犯军纪或违反军令,各级主官就可以按照情节轻重自行惩处,无须另行召开相关听证会或军事法庭。如果是阵前逃亡或敌前犯上,部队主官更有权按照战时军规直接处理,这都是法国正规军内少见的严格标准。 当然,外籍军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正规军无法应对军事挑战。对后者来说,这形同不信任投票。随着雇佣兵和正规军规模比例的变化,军方内部的不满情绪必然逐步增长,况且,军队向来是“国家”象征,若外籍军团尾大不掉,无疑会对“国家”主权造成影响。 http://i.guancha.cn/mobile/news/2014/12/20/20141220161913802.jpg 台湾媒体认真讨论“外籍军团”问题,反而更让人觉得好笑,就好像他们认真无比的“海龙蛙兵”表演 http://i.guancha.cn/mobile/news/2014/12/20/20141220162002172.jpg 认真的说,台湾“海龙蛙兵”若放到解放军这边来,训练水平倒也能和陆战队普通战士相提并论,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为了“在台湾的中华民国”这个小朝廷如此卖命呢?更何况东南亚华人后裔了。 http://i.guancha.cn/mobile/news/2014/12/20/20141220162300298.jpg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马英九(设计台词) 并非治本之道 将目光拉回台湾岛内有关征召残军后代的话题。这些散居在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华裔往往有“国民党情结”,且同文同种,按照一些“立法委员”的看法,他们既是军人子弟之后,又刻苦耐劳,为缓解募兵问题大开方便之门,实为两全其美。 不过,摆在台湾当局眼前的首要问题是:就算有大量残军后裔子弟响应,台军各级干部是否做好了筹建外籍部队的准备?至于台军各级单位能否落实作战训练任务,军方高层又是否真有动用这部分人作战的意志,更是耐人寻味。如果海外青年志愿入伍后发现整日忙于杂务,而台湾本土军官阶层对其流露出歧视情绪,未能展现领导风范,那么,这样的“速成”外籍军团除了满足纸上满编,应付战备计划考核外,实际作用未免令人生疑。 撇开是否引进雇佣兵,早有观察人士指出,台湾军方现在面对的情况,类似越战之后转型为全募兵制的美军,形象、士气与干部素质方面都有很多难题待解。但与锐意改革的美军不同,台军明知亚太风云变幻,却不能或不愿以此为动力,以专业军事素养和“料敌从严”的战略规划进行彻底改革;相反,台湾军方高层乃至“立法院”不求治本之道,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反而错失了改革良机,到头来也无法向岛内公众交差。 岛内军事专家宁博指出,如果能通过专业评估精算而确定必须数量的作战兵员,台湾军方高官在面对“文人政府”的要求时就应坦承相告,据理力争,不能因为虚无缥缈的政治诉求而虚与委蛇。因为国防不能廉价,更绝对无法轻松获得,如果连专业军官都意兴阑珊,龟缩不前,要求基层士兵牺牲奉献恐怕难如登天,至于引进雇佣兵的提议,更是“懒人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