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9°
    温度感觉: 31°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6°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1°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30°
    温度感觉: 32°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7°
    温度感觉: 17°
查看: 6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方朔简略试回答青草地关于东西方文化艺术高下的问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5:4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方朔 于 2014-12-15 23:16 编辑

    你这个问题很大,在下自量不能胜任解答。既然公开问了,不回应怕人误读对诗兄不尊敬,只好试着说说吧!
  从自己的角度,我一直都不认为西方文学就比东方的深。所谓阳光下面无新事。人脑的重量也没有天壤之别。无非就是受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影响,思维略有差异,侧重略有不同。
     
至于艺术嘛很宽泛。整体上东方艺术的思维比较注重自我,比较“收”。正因这种思维限制了艺术的相互借鉴,影响,和发展。比如建筑,中国的建筑艺术风格就比较单调和保守。尤其是古代近代的建筑。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农家小院,都很少四面开窗。原因除了要考虑到尊卑地位外,风水等泛神思想也影响挺大。西洋信仰相对单一,除了教堂风格相近,其它民用建筑,建筑师可任意发挥。尤其是近现代,典型例子建于1975年的休斯顿最佳产品展览馆,悉尼歌剧院,,多伦多也有啊,汤姆森音乐厅,在就是北京中央电视大楼。以上例子,北京这个好像被国人骂的最多。可自它树立在那里后,本人一直都挺欣赏它。从它的独特的挑战力学的设计。放在那个过于呆板规矩的建筑片区,它既有时代感又大气。我不知那些叫他裤衩的人是什么心理。当然有很多被骂的建筑确实设计很失败。
      
再如戏剧,凭感觉和肤浅的了解,我不觉得中国的戏剧的艺术表现水准会比西方的歌剧之类低。尤其是京剧,我个人觉得可完胜他们。
   
    绘画领域来讲呢,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洋传统绘画,没可比性,我觉得中国绘画侧重于表达个人的情感成分多些,西方传统绘画,关注社会和思想灵魂层面等多些。
如果从技术层面来讲差异就更大,中国画画家的入行大多是被自己"诗情画意"的浪漫追求导入。入行后所学的东西也是在这个范围.也就是在诗情画意和笔墨情趣里打转转。.恰好国画材料也正是为这个主题而生。其特殊材质,直接制约了国画的进步和创新。比如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界也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最高指示。一时间,涌现出一大批对中国绘画进行改革创新的画家,徐悲鸿,周思聪,蒋兆和,刘文西,杨之光等,都是这个时期艺术革命的积极实验者和取得创成果的佼佼者,他们很努力。很吃苦,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比如蒋兆和的流民图,周思聪的矿工系列,但作品成功不等于艺术革命就成功,他们的优秀作品,哥认为只是那个时期的特殊产物。,洋为中用的成分多,推走了陈却出的新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从他们之后,中国画的艺术革命基本也就停滞不前。在下一直认为正统的中国画早已经走到尽头,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寿终正寝。今天的中国画--只是其僵尸复活,。
      

西洋传统绘画,兴旺于文艺复兴,之后延续了好几百年。到印象主义表现主义之后,再到抽象绘画盛行,再到今天。本哥可以斗胆说句我的看法。东西绘画艺术的今天,历经各自长短不一的辉煌后,殊途同归,都钻进了同一个半死不活暂时或许永远也找不到出口的死胡同。
   (本想跟在你问题后面,但估计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不少,便于讨论,还是公开吧!)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2 21:07:17 |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个问题很大,在下自量不能胜任解答。既然公开问了,不回应怕人误读对诗兄不尊敬,只好试着说说吧!
  从自己的角度,我一直都不认为西方文学就比东方的深。所谓阳光下面无新事。人脑的重量也没有天壤之别。无非就是受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影响,思维略有差异,侧重略有不同。
      至于艺术嘛很宽泛。整体上东方艺术的思维比较注重自我,比较“收”。正因这种思维限制了艺术的相互借鉴,影响,和发展。比如建筑,中国的建筑艺术风格就比较单调和保守。尤其是古代近代的建筑。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农家小院,都很少四面开窗。原因除了要考虑到尊卑地位外,风水等泛神思想也影响挺大。西洋信仰相对单一,除了教堂风格相近,其它民用建筑,建筑师可任意发挥。尤其是近现代,典型例子建于1975年的休斯顿最佳产品展览馆,悉尼歌剧院,,多伦多也有啊,汤姆森音乐厅,在就是北京中央电视大楼。以上例子,北京这个好像被国人骂的最多。可自它树立在那里后,本人一直都挺欣赏它。从它的独特的挑战力学的设计。放在那个过于呆板规矩的建筑片区,它既有时代感又大气。我不知那些叫他裤衩的人是什么心理。当然有很多被骂的建筑确实设计很失败。
      再如戏剧,凭感觉和肤浅的了解,我不觉得中国的戏剧的艺术表现水准会比西方的歌剧之类低。尤其是京剧,我个人觉得可完胜他们。
        绘画领域来讲呢,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洋传统绘画,没可比性,我觉得中国绘画侧重于表达个人的情感成分多些,西方传统绘画,关注社会和思想灵魂层面等多些。
如果从技术层面来讲差异就更大,中国画画家的入行大多是被自己"诗情画意"的浪漫追求导入。入行后所学的东西也是在这个范围.也就是在诗情画意和笔墨情趣里打转转。.恰好国画材料也正是为这个主题而生。其特殊材质,直接制约了国画的进步和创新。比如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界也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最高指示。一时间,涌现出一大批对中国绘画进行改革创新的画家,徐悲鸿,周思聪,蒋兆和,刘文西,杨之光等,都是这个时期艺术革命的积极实验者和取得创成果的佼佼者,他们很努力。很吃苦,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比如蒋兆和的流民图,周思聪的矿工系列,但作品成功不等于艺术革命就成功,他们的优秀作品,哥认为只是那个时期的特殊产物。,洋为中用的成分多,推走了陈却出的新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从他们之后,中国画的艺术革命基本也就停滞不前。在下一直认为正统的中国画早已经寿终正寝。今天的中国画--只是其僵尸复活,。
      
西洋传统绘画,兴旺于文艺复兴,之后延续了好几百年。到印象主义表现主义之后,再到抽象绘画盛行,再到今天。本哥可以斗胆说句我的看法。东西绘画艺术的今天,历经各自长短不一的辉煌后,殊途同归,都钻进了同一个半死不活暂时或许永远也找不到出口的死胡同。
   (本想跟在你问题后面,但估计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不少,便于讨论,还是公开吧!)
西方朔 发表于 2014-12-12 15:46
我觉得中国画的发展偏重于传承,而西洋画在创新方面做得更好些。。。。:-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22:39:00 | 只看该作者
国画的材料是专为画国画的为思维量身订造的,就像气枪专为喜欢打鸟的人设计,而大炮既能攻城,也能炸人还附带着把鸟也给炸了。大炮炸死死的鸟没气枪打死的鸟死相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2-13 12:3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西方朔
謝謝西方兄的文章.
贊同你說的:
"阳光下面无新事。人脑的重量也没有天壤之别。无非就是受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影响,思维略有差异,侧重略有不同。"
2006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了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級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
《大国崛起》如是說:
      "所有的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直到今天,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 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

大国崛起的最重要因素: "最终可能是文化。"
"一個國家的強大,必須其組成的人民的意見統一,使力量能夠集中."
怎樣使力量能夠集中?
我以為得靠宗教信仰。其他方面的信仰不可能長久。
西方信仰相对单一,這造就了他們強大持久的團隊精神.

其實中國的統治者也認識到這點,要不然人民日報也不會提"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
但是中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它不會也不敢公開鼓勵宗教信仰.
扯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