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2-4 16:41:40
|
只看该作者
交战双方
大清帝国
中國旗艦定遠
挪用海军军费的慈禧太后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配置有铁甲艦定遠號及鎮遠號,各有12寸巨炮4門,航速分別為14.5節及15.4節。
然而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6年没有再添置铁甲艦。在此期间,重修颐和园花费数千万两白银,即十几艘定遠级铁甲艦的费用。1889年光绪皇帝大婚,花费白银550万两,即三艘半定遠级铁甲艦的费用。1891年户部尚书翁同龢奏准暂停南北海军购买外洋枪炮船只3年。因此在开战时的北洋海军已经没有多少“大舰巨炮”优势可言,1894年中日对比是20CM以上火炮:31/15,20CM以下火炮230/140,速射机关炮244/294,鱼雷管39/43,航速11.48/12.84,装甲巡洋舰3/1,防护巡洋舰3/8。[4]
1894年5月下旬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奏称:“北洋各舰及广东三船沿途行驶操演,船阵整齐变化,雁行鱼贯,操纵自如……以鱼雷六艇试演袭营阵法,攻守多方,备极奇奥。”“於驶行之际,击穹远之靶,发速中多。经远一船,发十六炮,中至十五。广东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夜间合操,水师全军万炮并发,起止如一。英、法、俄、日本各国,均以兵船来观,称为节制精严。”戰爭前夕,北洋艦隊大沽、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和旅順(今屬遼宁大連)三大基地建成,英國觀察員看完北洋艦隊操演後上書海軍部,也認為北洋艦隊戰力不容小覷。
後期因李鴻章解雇當時訓練海軍的英國人琅威理,引致北洋艦隊軍紀出現問題,“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每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賭於香港、上海,識者早憂之」。1888年原本預訂購入300箱炮,後因為軍費不足,北洋海军只購入了3發炮,“從前撥定北洋經費號稱二百萬兩,近年停解者多,歲僅收五六十萬。”《李鴻章全集》:“中國水雷船排列海边,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秽污狼藉,业已无可驶用。”至於領導丁汝昌“孤寄群闽人之上,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刘步蟾则被人们称为“实际上之提督者”。
大日本帝國
日本旗艦松島
1882年,日本海军还只是鱼雷艇和二千吨以下的近海铁甲舰为主,无大型铁甲巡洋舰。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扩军计划,意图超过北洋海军。1886年,法国海军工程师白劳易受雇建造4700吨级大型铁甲巡洋舰「松島號防護巡洋艦」和「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清国軍艦神符元寇史料館
1890年时,中国北洋舰队总排水量为27000吨,而日本海军总排水量在17000吨以上。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当时日本政府年度财政收入僅八千万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宫廷经费中撥出三十万日圓,再從官員薪水裡取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费用。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舰队总排水量为72000吨,多數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舰艇。
戰前日本實際動員兵力達240,616人,其中174,017人有參戰經驗,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排水量72000吨,超越北洋水師。日本對清廷改革後的實力仍有顧忌,對於北洋水師不敢輕敵,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大清帝國平时可征兵425万,战时可达850万人之多,“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