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站在圈外去思考的人们,而且并不是被无规则,且不平衡的中国圈子套住的
话.那么既使你不是学经济学的,可能你也很容易看到的是.
若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最该做的应当是补贴或采取其它的一些手段促进消费,以促平衡.这个时候
可以通过如政策调整提高工人的工资,以促企业与消费平衡,当然,那么做后,可能会促使一些企业关闭,但相对于
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来讲,那么做的好处远远多过一些企业关闭的坏处.也可通过免收或减少个人所得税,加大企业
所得税来调整.并将企业所得税补贴给个人,以促消费.
若产能过剩,内需过足(其实用过足表达过足表达有点不恰当,在北美民众有很多东西的情况下,仍然还要很多的东西)
的情况下,最该做的是将过剩的产品往外销.
若产能不足,内需不足的情况下,那么就该加大投资与消费.
若产能不足,内需过足,那么与第一点恰恰相反.
个人觉得,中国几十年来的经济策略唯一带给中国人的是劳动能力的增加(也就是勤劳,同时也意味着辛苦),
增加的劳动力可能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过,中国许多地方过度的劳动强度返过来又会导致身体健康机能的下降,近而
导致医院虚空(就是本来并不会发生的由于劳累导致疾病的成本等)成本等增加.
在我现在用局外意识的眼光看来,中国处处存在着矛盾.当不断的追求经济增长时,而环保,卫生体系没有同步跟上.结果
经济增长的时候,环境有时变坏了,卫生有时变糟糕了.如:亏水增多了,灰尘加大了.
在不断的生产时候,消费没同步跟上,结果东西得便宜卖了或者浪费掉了.
在环境越变越糟时,人民体质越来越差时,医疗体系没跟上,结果一病传一病,传染病一大堆(此点可能从中国流行的传染病
采取的隔离措施就可以看出,因为本身空气就不是很新鲜,所以可能容易传染;而如果在北美,那些传染病可能会在数段时间后自然
消失,因为本身空气相对洁净,不容易被相互感染).
所以,个人觉得,未来中国若想经济变得更好,推动内需自然会促进经济增长;整体若想变得更好,我觉得得更往环保,医疗,提升民众
需求上想.如果那些都做到了,那么那时可能可以说是半强的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