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艺不能做“市场奴隶”的是与非[size=1.2]嵇伟[size=1.2]BBC中文网记者
[size=1.2]习近平强调文艺不能做市场奴隶,是为文艺指明方向,还是中国文艺将陷入低迷时期的标志?中国媒体周四(16日)普遍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一天在北京主持文艺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文艺不能做市场奴隶。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说,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所以如果文艺要真正反映人民的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对于习近平的这一讲话,文化艺术圈内和网上都有各种观点,一些人认为,近年来中国的文艺市场出现了不少低俗、庸俗甚至恶俗的东西,习近平的这一讲话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文艺指明了方向。 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习近平主持的这次会议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标志着中国的文艺将陷入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低迷的时期。 BBC中文网记者就如何平衡“市场化”和“做市场奴隶”的关系问题,电话联系了多位在中国的作家和评论家,除了在上海的著名作家陈村之外,其他人都以“不便谈”为由婉拒。 一位不愿谈论这个话题的著名作家对BBC中文网说,习近平主席的这一讲话就是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延伸,并没有新的东西。 “文化乱象滋生蔓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文艺和中国的政治体制一样,并没有加入改革的行列,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向市场化方向的不断发展,文化艺术也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市场化的潮流。 在市场化引领文化艺术变得更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让主张文艺为政治服务、或者文艺是精神食粮的人们失望的作品和现象,就像《文汇报》周四刊登的一篇文章所说: “一些从业者误读、扭曲市场,片面理解文艺的属性,单纯追求感官刺激,似乎忘了文艺所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一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出现虚热,文化乱象开始滋生蔓延。”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时说,习近平讲话对于文艺工作者是一种鞭策和激励,让他们更多地把心思放在文艺创作自身境界提升上,在创作前考虑文艺作品自身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一切“向钱看”,向市场看。 陈少峰认为,文艺创作者是文化的推动者、传播者,在创作之前,不能就从媚俗和迎合市场的角度考虑,而应考虑创作市场化运作之后带来的社会影响,文艺作品涉及到对未来一代人和大众的精神影响,因此要有一种价值观的自我认识。 “生存是前提”著名作家、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村的作品从来不属于“普罗文化”,多年来他一直在为“严肃文学的失语”呐喊,在接受BBC中文网记者采访时,陈村认为,不能简单的看待“文艺市场化”问题。 尽管陈村坚持文学艺术是探索人性,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直指人类的普遍价值,但是对于文艺不做“市场奴隶”的讨论,陈村指出,有市场的作品和没有市场的作品,在市面上的反应很不一样,比如有的电影票房价值几个亿,而有的电影再宣传也没有多少人看。 陈村说,对于作者来说,市场化是一个关系到生存与否的大问题,如果你的作品过于脱离市场,那么靠稿费生活的作家、艺术家就得饿肚子,所以只能向市场靠拢,活下来是前提,然后才能考虑其它的问题。 至于在中国是否有可能做“市场奴隶”,陈村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要投靠市场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写“性”,创作黄色作品,但是在中国,这类作品是不能出版和发行的。 所以作家也好,画家或者音乐家也好,能创作的都是在政策和法律范围内的作品,也就是“正能量”的作品,因为“负能量”的作品没有发表的可能。 陈村总结说,如果你创作“负能量”的东西,那么你就没饭吃,根本无法生存。 为政治服务的方针文艺宣传为政治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一直主张和推行的方针。在60多年中,唯一让文化界、新闻界感觉到些许自由新鲜空气的时期,是在1989年的六四之前结束的1980年代。 尽管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30多年,而且看来还将继续持续下去,但是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从胡锦涛执政开始,北京当局对于文化和宣传领域的管控逐年加强。 本月稍早时,许多中国国内和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国内出版社和有关单位下达通知,要求全部下架著名作家余英时等人的书籍,并禁止出版茅于轼、梁文道和许知远等人的作品。 但是香港政论杂志《开放》的主编金钟周三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习近平现在提出的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可能和习近平最近推出的一系列反腐倡廉行动有关。 金钟指出,中国近年来被查处的贪腐官员几乎都存在私生活上的腐败,而背后的女主角,很多都是央视的女主播、部队文工团女演员等,所以从这点来说,习近平的讲话也许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但是一些学者和分析人士以及网民认为,即便强调文艺不成为市场化奴隶在反腐问题上有积极意义,但执政党一味管控意识形态,对于中国向现代化全面发展,对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责编: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