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3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顾晓军奖”“获奖感言”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04:5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民主 于 2014-10-9 05:58 编辑

“顾晓军奖”“获奖感言”


看到卢德素兄发表了“获奖感言”,(我在新浪博客“关注”了他),我想我也应该说点什么。


顾友“小人物”在《祝贺顾晓军奖(现金奖)开奖》文中提到我,说我是“才女、博士、大学教师、硕士生导师”,我心有不安。我不是“导师”,我先前表述不清,使顾师误会。“硕士生导师”,一般要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我只是“讲师”,没有资格。但我给硕士生上课,也指导过硕士生论文。“才女”更不敢当,若非所在学校宽容,早该收到“下岗”或“转岗”警告了。就在准备写这篇“感言”的前一晚,我又梦到阴差阳错、错过考试,我已不记得梦到多少次了,一年总有几次吧,不是错过考试,就是不会答题。心有余悸。我博士毕业已经七年了。


为了保住“饭碗”,我不得不寻找题目,练习写作学术论文,我上网的初衷,就是希望遇到“专业”老师、批评者。我的专业本非“文学”,而且我在心里一直“轻视”文学,觉得文学过于感性,如果不能“载道”,则对人生有百害无一利。但自从上网以来,我发现自己总是先“抒情”后“理性”,先“跟贴”后“作业”,我“需要”文学、甚于学术。家人看出我的兴趣,推荐我读“顾晓军小说”。


说来,我的“拜师”与“评论”,都是一时兴起,连我自己也不敢当真,但自从给顾师小说写评论,一周“正业”、一周“业余”地交替作文,我就发现自己因学术而来的焦虑、焦灼之感大为缓解,后来竟完全消失了,这真是始料未及的好事。我尝到了甜头,(甜头远不止于此),当然非常乐意继续。


我本来的专业是“语言学”,也很有魅力,“余于是叹物理、事理自有其俞脉,而非向壁所能虚造。要在人之善为归纳、善为分析而天功自在,又非我法我力之所能改易”(姜亮夫《中国声韵学》),但论文过程确实比较枯燥、漫长、琐碎、机械。它与文学最大的区别是,“文学”动情,“语言”不动情。“文学评论”是介乎“学术”与“艺术”之间的文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刘勰《文心雕龙》)。所以“文学评论”属于“技术知音”,“沿波讨源”的方法要求绝对尊重材料,这点上,与“语言学”是一致的。


现在,我已将“文学评论”正式确立为我的专业方向,与“语言学”并列,我能将兴趣与职业结合起来,幸莫大焉。“小人物”文中还提到我两篇“代表作”,不足挂齿,但要补充说明的是,我的“作业”都是与顾师合作完成的,我每写完一篇,都先寄给顾师,由顾师提意见,小到一个字,大到文章结构及立意,顾师总能“精准”指出我文章的不足,正确的批评使人进步,我是只有窃喜欣喜、感谢感恩啊。


现在,顾师又将“顾晓军奖”二等奖颁给我,我只敢将其视为顾师对我的鼓励、激励,却之不恭。我已对顾师表态:“只要您设奖,‘顾晓军奖’,我就会参奖,希望明年还能得奖”。


这两日,“获奖”顾友纷纷“感言”,都是围绕“公正第一”,“公正第一”是我们共同的利益所在,各人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推广、宣传,责无旁贷。就在刚刚,我又看到几位“著名”的“精英”彼此唱和,谴责国人的“奴性”,痛心疾首;就在昨天,我又听到几位“自诩”的“诗人”不约而同,痛斥世人的“可哀”,无以复加。我自己,作为读者、普通人,只感到悲愤,因为在“精英”“诗人”眼里,只有他们自己最“高贵”,我们都“活该”“该死”。我在网上,不只遇到“顾晓军”一个“老师”,但到目前为止,只有“顾晓军”,或者说顾晓军“主义”,没有丑化、侮辱、陷害、仇视过“老百姓”。所以,我选择“支持顾晓军”。


          贞云子 2014/10/05
         http://www.yadian.cc/blog/1250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