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6-29 21:5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国侨胞 于 2014-6-29 22:55 编辑
九 国军强势进剿 共军殊死反击
共军果然迅速在关内开辟战场,采取了毛泽东授意的“坚决有力之报复行为”。在十五天的休战期间,毛与华北和华中的各军区领导人密切联系,电令山东方面夺取泰安、德州等地,准备进攻济南;要求太岳区共军占领太原至临汾的同蒲线。共军的挑衅一时间惊动得国民党的各地守军四处告急,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到东北的蒋介石此时才意识到,共军在关内造成的困扰远比在关外严重。国军在当时的总数虽多于共军,但因必须调遣大量的军队驻防城市,保护运输线,致使兵力极其分散,实际上能开往前线作战的兵力在某些战区未必多于共军。在全面内战爆发初期,国军发动强势进攻,首先对李先念、王震部以猛烈的打击,将其驱赶出鄂豫交界处根据地。李部虽成功突围,未遭歼灭,沿途逃窜中减员近三万人,可谓损失惨重。共军在华北战场上失地更多,毛泽东先是指令晋察冀和晋绥两军区集中兵力围攻大同,攻城一月之久,不但未能攻克,反受到援军的沉重打击。接着共军占领的张家口失守,最后被傅作义部整个地赶出了热河、冀东和察北的根据地。陈毅和粟裕部在苏北和山东受到国军更强烈的攻击,至十二月底,被整个赶出苏北根据地,仓皇退入鲁南。共军处处败退的局势让国民党人一时间过于乐观,蒋介石因此寄望速战速决,满以为消灭共匪指日可待。马歇尔返美之后,他在下达的手令中宣称,“我国军剿匪工作至此已达九仞一篑之时”;参谋总长陈成甚至认为三至五个月就能解决中共问题。蒋介石剿共多年,屡屡失败,他期望这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搏击最终能根除赤祸。
然而这强势的占领也有其负面的后果,国军从共军手中夺取的城市越多,防守的负担便越重。徐永昌将军那时即在他的日记中指出国军的这一困境。他说:“盖每发动一次攻势,胜后即将能机动之部队悉用于驻守,尔后即再无主动能力。今日正入此境中。”33 国军那一段时间内收复失地虽多,但从关外到关内,从西北到苏皖,蔓延的剿共战线实在拉得太长,被赶出城市的共军反而活动方便,展现了来去无踪,聚散随机的自由。他们既便于深入农村休整,取得足够的补给,又有充分的回旋空间,可相机破坏国军的交通运输。守护城市的国军遂逐渐陷入画地为牢的境况,让四散的共军切割在无形的大包围圈中。中央军委不断向分布在太行、山东和中原的共军发出指令说:“我愈取坚决有力之报复行动,美蒋对我愈有所顾忌,和平可能性愈增。”“国民党不全面停战,我绝不片面停战。”“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个别地方为主。”“待敌分散有机可乘之时各个歼灭敌人。”“集中最大兵力,攻击一点,逐一歼灭敌人。 ”34
蒋介石自以为把共军赶出城市,驱为流寇,即便于清剿,结果却并未取得实效。在全面内战打响的四个月之内,国军尽管占领解放区县以上的城市一百五十三座,但却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致使国军减员达三十万人之多。这样的夺地之胜,在徐永昌看来,可谓“胜亦不胜”。三十万人中伤亡的官兵占半数,另一半则属于被俘或叛投的官兵,这些人大都在整训后编入共军的队伍。共军四个月内伤亡十二万人,但很少有被俘的官兵补充到国军中的情况。因而随着内战的全面展开,国军的人数在逐步锐减,共军的人数反而在不断增加。按照刘统的说法,解放军能打胜内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改造和利用俘虏过来的国民党官兵。陈毅在谈到华东野战军能够迅速壮大的原因时就明确指出,是因为他们会用俘虏兵。陈毅说:“俘虏兵是好东西,战术素养非常好。我们要是招翻身农民当兵,得训练他打枪、扔手榴弹,然后才能打仗,俘虏兵来了就能用,而且在战争里表现相当不错。”中共不但把大量的国民党俘虏兵编入解放军的队伍,而且秘密使用日军俘虏,在东北野战军的军工厂、军医院和军事院校中,大量的技术人员都选自日军俘虏。黄克诚的部队仅一次就从日本待遣返的难民营中征用了八千名医生和护士。这一大批日籍解放军为中共做了很多中国人做不了的工作,直到1953年才被秘密遣送回日本。 35中共之受益日军侵华,的确是多方面的,还有不少被掩盖的事实有待进一步揭发。由此也可以想见,在毛泽东内心深处,其感谢皇军的恩惠恐怕要远多于苏联了。
国军的强势进攻在1947年春夏之间接连遭受重挫,从退却逃逸中反扑过来的共军一再凶猛地缠斗被围困或中埋伏的国军,整个的战局逐渐转入胶着状态。蒋介石企图从速消灭共军的期盼眼看就要落空。 1946年10月上旬,马励武所率整编第二十六师和国防部第一快速纵队战车营自山东韩庄向峄县以西的中共部队发起攻击,并占领枣庄;与此同时,徐州绥靖公署整编第七十七师也占领了峄县。后因七十七师被共军围困,马励武命战车营侧击叶飞所率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使叶飞部损失惨重,二十六师遂乘胜进逼临沂。这一攻势在当时的报纸上被称为国军的“鲁南大捷”。但到了十二月下旬,国共对垒的形势突然变生不测。由于马励武部挺进过远,孤军深入,山东野战军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杀一个回马枪快速歼灭鲁南国军。马励武当时也发现山东野战军主力正向临沂一带集结,他于是急电徐州绥署,要求移师后撤。但公署主任薛岳不同意后撤,只令他就地固守。按照《马励武致友人信》中的叙述,结果使二十六师“孤军久暴,既不进又不退,前后左右皆空”,最后陷入共军四倍兵力的重围。 1947年1月2日半夜,共军对二十六师发动猛烈进攻。特别倒楣的是,天公不作美,到了第二天,忽然雨雪交加,道路泥泞,战车营的坦克、汽车和大炮被困泥涂,不但难以发挥威力,反而堵塞道路,致使突围的国军乱成一团,遭到了共军致命的围歼。在近20天的战斗过程中,共军抓住此有利机会,接连发起攻势,夺回峄县和枣庄,歼二十六、五十一师全部和第一快速纵队共5万余人,师长马励武也在战败后被俘。鲁南战役获胜后,山东和华中两个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下辖十一个步兵纵队,并用所缴获的火炮、汽车、坦克以及俘虏的技术兵组建了一个特种兵总队,全军共二十七万人,从此扭转了被赶出苏北后的劣势。
注释
20参看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计秋枫等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页684-685。
21参看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页382-383。
22 The Vladimirov Diaries, Yenan, China: 1942-1945,p. 491.
23见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页394。
24陶涵:《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页439、462-464、466-469、504-505。
25 The Vladimirov Diaries, Yenan, China: 1942-1945,p. 38.
26参看芦笛:《毛泽东用兵真如神? 》,页404-413。芦着中列举了苏方支援中共军火四种正式公布的数字,现抄录第一种数字如下:“步枪70万枝,轻机枪11000挺,重机枪3000挺,大炮1800门,迫击炮2500门,坦克700辆,飞机900架,军火库900个。” 由此可以想见这些军火在解放军打胜内战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27参看杨奎松:《走向分裂: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页2323-233。
28同上,页424-425。
29参看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页589-590。
30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页153、159。
31参看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页639-640;陶涵:《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页458。
32参看芦笛:《毛泽东用兵真如神? 》,页411-412。
33转引自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页651。以上所述战况亦参考该书页645-650。
34《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页289、330、487、490、492。
35参看刘统网文:《1948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根本原因》。
来源:纵览中国 (博讯 boxu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