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71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从焦裕禄事迹看毛泽东时代的真实风貌 -- 钟永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09:4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泽东时代已经过去近四十年了,对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从焦裕禄事迹这个视角来观察毛泽东时代共产党人的真实风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焦裕禄的感人事迹经过近五十年的风风雨雨,它的真实性已得到了公认。又因为焦裕禄在兰考的那段发出最后灿烂光辉的时期恰恰发生在毛泽东时代,考察焦裕禄在兰考的470天里的一言一行,就可以看到毛泽东时代共产党人的真实风貌。
  焦裕禄事迹中最感人的,无过于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民公仆精神了。
  焦裕禄从来到兰考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生命与改变兰考面貌、为兰考人民谋幸福的事业融为一体了。他到兰考不久,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持制定了《关于治沙、治碱和治水三、五年的初步设想(草案)》这个改变兰考面貌的蓝图。他在上报这个规划时向党和人民写下了庄严的誓言:“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
  焦裕禄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焦裕禄在兰考只有短短的470天,但他却跑遍了全县一百四十九个大队中的一百二十多个。他无时无刻不在考虑怎样改变兰考的贫穷面貌、怎样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在他积劳成疾,病情非常严重的时候仍然舍不得离开兰考,提出“在兰考一面治疗,一面工作”。在他病重期间,他人在医院,心系兰考。面对来看望他的干部和群众,他首先问的是兰考的工作生产情况。在他弥留时,两次向党讲述了自己的临终遗言:“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兰考大地,哺育着兰考的一草一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感动了兰考县千千万万的干部和群众,也感动了全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焦裕禄去世后的近五十年漫长的岁月里,兰考的人民群众始终没有忘记焦裕禄,始终对他怀着深厚的感情。原因就在于,焦裕禄关心群众,爱护群众,与人民群众存在着血肉联系。焦裕禄生前作过大量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感人事情,但与现在的某些领导的作秀不同,他的这些事迹在当时并没有被很多人所了解。直到他去世一年多后,在记者穆青等的采访时,这些感人的事迹才一桩桩一件件地被挖掘出来。这些事迹中,有风雪天看望贫穷孤寡老人的事迹,有生死线上救活病危儿童的事迹,有帮助一个‘妻子坐月子连一斤红糖都买不起’的贫苦群众的事迹……..特别令人感慨的是,焦裕禄63年秋冒雨抢救被房屋倒塌砸伤的老人的事迹,竟然是在近三十年后才从一位当事人的聊天中被发现的。
  焦裕禄帮助过的人中,大部分都是无权无势的普通干部群众,焦裕禄从他们身上谋取不到任何私利,焦裕禄帮助他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对人民群众的深厚的感情,这就充分说明了焦裕禄无私奉献,心系群众,甘当人民公仆的崇高精神。
  在焦裕禄生活的那个时代,象焦裕禄这样的共产党人并不是孤立的。就在焦裕禄工作过的兰考县,就在焦裕禄周围,就存在着一个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共产党人群体。
  当时的兰考县委副书记张钦礼,是焦裕禄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那个改变兰考面貌的蓝图,关于除三害的著名规划,就是张钦礼亲自起草的。焦裕禄让张钦礼主管“除三害”这个关乎兰考前途命运的关键工作,使兰考“除三害”取得重大进展。焦裕禄逝世后,张钦礼积极热情地宣传焦裕禄的事迹,最终促成了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问世,轰动了全国。
  张钦礼和焦裕禄一样,忠实地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被他帮助过的群众不计其数,他同样与兰考人民群众存在着血肉联系。在张钦礼去世后回兰考下葬那天,兰考群众自发前去路上祭奠张钦礼的竟有十万之众!在他的墓地上陆陆续续出现了六十多座石碑,大都是兰考的干部群众自发为他立的。
  卓兴隆,兰考县“除三害”办公室主任,是焦裕禄的又一得力助手,为改变兰考县的贫穷面貌做过不容忽略的贡献。后来卓调往杞县并于1991年去世。但兰考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仍然十分怀念这位曾为他们脱贫翻身流过汗吃过苦的焦裕禄的忠诚战友。他们乘坐6辆大客车去杞县参加卓兴隆的追悼会。这说明,一个干部,一个共产党员,只要他为人民做过好事,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焦裕禄生前树立的先进典型,韩村、秦寨、赵垛楼和双杨树这四面红旗大队,每一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都是一心为人民谋利益的好带头人。他们带领群众,团结一心,与大自然作斗争,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了灾荒。
  如果仔细阅读当年有关焦裕禄的报道,不但感受到焦裕禄的崇高精神,而且还会感受到到围绕焦裕禄身边的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比如那位年过六旬,仍坚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老县长张奇,比如那位身患重感冒仍坚持在基层大队蹲点的县委副书记孟照芝,还有那嫉恶如仇、心快口直的县监委书记潘子春,还有那不要国家救济,靠自己动手养活自己度过灾荒的韩村群众,等等,这些事实,由于都是属于报道焦裕禄事迹时的背景材料,所以才显得十分真实。
  有人说:毛泽东时代热衷于搞政治运动,不重视生产建设,不关心人民的生活。
  但是焦裕禄的上述事迹却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那样的。在毛泽东时代,确确实实存在着以焦裕禄为代表的一大批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真正共产党人。他们牢记党的宗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战胜灾荒,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党与人民群众保持了血肉联系,才使得人民群众在党最困难的时候仍然相信党、拥护党,在党的领导下度过了难关,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在五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当年的大灾荒再次降临,人民还会不会象毛泽东时代那样仍然拥护我们的党呢?
沙发
发表于 2013-12-25 11:03:04 | 只看该作者
老毛心中装着人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25 11:40:53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建立的是半农奴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25 19:43:02 | 只看该作者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焦裕禄(2009-09-10 15:05:25)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真相  
一部敢说真相的书:
《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 曾冀真

近日读了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任彦芳先生的新作《焦裕禄身后》,大为惊讶,深为感动,令人深思。为作家的说真话的勇气而惊,为真实的焦裕禄而感动;一个说真话的张钦礼如何成了悲剧人物而叫人深思。

然而可惜的是,这部新史学著作,却没有引起关注,报刊上少见评介。我希望文学界史学界,可以就这套新史学的书引起的思考加以评介,因为这对于深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大有益的。

探索真理,必先明真相。任彦芳先生这部书,勇敢地说出了兰考历史的真相,也是中国的真相,这对研究历史,以科学的历史观看中国当代史,便更清楚为什么要学习科学发展观;因为我们有血的代价,有痛苦的历史教训。

任彦芳的这部书,说出了五大真相,这是过去我们没有听说过的历史。

一大真相,是河南省人民在1958年到1962年的灾难岁月的真相,让我们了解所谓自然灾害,实际上如刘少奇所说是人为灾害;進一步揭示不是七分人祸三分天灾,而完全是背科学发展观而造成的人相食的悲剧!

二大真相,是兰考所以有三害的根源。风沙、内涝、盐硷,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最可贵的是焦裕禄到兰考后,写出了这三害的来源真相,写在县委的文件上,这是多么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大真相,是焦裕禄到兰考,是执行党中央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以主要精力在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这也是一个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悲剧:他一心想改变兰考面貌,而实际上做的却是与愿望相反的事情啊。这是过去所有写焦裕禄的作品所回避的历史事实。

四大真相,是张钦礼如何从一个敢说真话的好干部,在这种体制、在这个特殊时代,变成了一个说假话的人,最后由于他的谎言,使他成了焦裕禄的“亲密战友”,这也使他成为悲剧人物:被开除党藉,判十三年刑。

五大真相,是新华社记者所写出的影响很大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虽然有历史的功绩,却因不少事实失真,而给兰考树了个假亲密战友,而给兰考干部和群众造成巨大灾难。

有此五大真相的揭示,就足以让读者震惊,足以让我们深思。这是一部广大读者值得一阅的书。



【私密档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焦裕禄


任彦芳:历史的责任

        与阳光卫视记者的谈话

2009年1月2日下午两点,阳光卫视记者四人来我家采访。他们是读到我最近在《领导者》上发表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功绩与失误》后,有不少问题,想让我详细地谈谈。过去,他们也读到了我在《百年潮》上发表的《张钦礼的悲剧》。阳光卫视的《亲历》栏目,都是通过当事人讲述真实的经历,这栏目,很爱欢迎,因为都是读者关注的热点和敏感的事实。

我说给记者,如果你们晚来几天,可以看到我刚出版的一部书《焦裕禄身后——我和兰考的悲喜剧》,这部书里,我写出四十多年来,我与兰考发生的悲剧和喜剧;全面地写出了张钦礼的历史变化,我想对这四十多年来,对兰考,对与兰考有关的几个县委书记的命运,做一客观的公正的评论。记者所提出来的问题,如果读了这部书都可以得到解答。

记者们支好灯光,让我坐在我家的客厅前面的一个椅子上,背后是金牛的玻璃图案。今年是牛年,这正好是一个美好的对观众的祝福。我面对着镜头,背靠金牛,接受记者的提问。

记者让我全面地历史地谈谈我认识的张钦礼。

我讲了我知道的张,这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原因是时代和制度造成的,当然与他个人的性格相联,不可分开。解剖这个人物,是对我们很有启示的。他年轻时,即抗日战争时,参加革命,因为精明强干,能说会道,在二十多岁便提成考城县的县长,1954年兰封与考城合并为兰考县,他便是兰考的副县长,县长,县委副书记。1957年,因为他为民请命,差点成为右派;1959年,因他敢说真话,提出自己的看法,而被打成严重右倾,撤职查办,下放兰考农村劳动。这是因为说真话,为民请命而受到的打击。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思考社会,思考人生,他得出的结论便是说真理者寸步难行,说假话者走遍天下。这有他在下放农村写出的诗为证。

他说了些什么真话呢?张钦礼亲自对我说到兰考的三害的根源。我们在宣传兰考时,都把兰考的三害灾难,说到老天爷头上,归罪于黄河造成的沙荒、内涝、盐硷;实际上是我们自己人为造成的,这就是1958年以来的胡折腾,破坏了大自然,违背了规律。1957年,是兰考的黄金时期,那年林茂粮丰,可到1958年大炼钢铁,大办食堂,把本来泡桐全砍光了。剩下一些,也被社员“偷”了。林木没有了,风沙再起;因为违背大自然,不去疏导,造成了内涝,由于地下水位上升,造成了盐硷地;这是张钦礼所说的三害之源。这是真实的反映情况。他对当时说的“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关系”有大胆的挑战。认为不是九个指头的成绩,而是相反。


【私密档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焦裕禄

1961年,张钦礼得到平反甄别,回到兰考县领导岗位上,当县委副书记。当时的县委书记,因生活作风问题不能在兰考工作了,张钦礼这时是可以顺理成章地当正书记,张也是这么想的;可这时却调来了焦裕禄当书记;张钦礼心里不顺,开始与焦裕禄不合作,致使焦向地委提出是不是将张钦礼调出兰考。地委书记张申对焦说,张对兰考情况熟悉,要团结他一道工作,有利于兰考。焦接受了上级的意见,他为团结张,作了大量工作,发挥张钦礼的长处,成立了“除三害办公室”,由张主抓兰考的除三害。为兰考做出了大量有益工作。就这一点说,张可以说是焦的战友,但说不上是亲密战友。

焦裕禄逝世,县委书记位子上空出来了。我是1965年春天来到兰考,由地委领导组织三结合的《焦裕禄》电影剧本创作组。这时,我听讲焦最多的是张钦礼,我与张熟悉起来,曾跟着他一起搞“台田会战”。听他讲了许多自己的经历故事,他向我说了对现实的看法,我们因为都因有在反右倾中相似的遭遇,心有共鸣,话很投机。我对张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能和群众同甘共苦,他能身体力行,他身上有焦裕禄精神。我曾想将他的一些事与焦合为一体,写出一个典型的县委书记形象,我给电影主人公起过有钦字的名字,不写真人真事。而写一种为民的精神。

张钦礼主持工作一年多,他是有成绩的,他本来想,他可以当兰考正书记了吧。没有想到,上级党委没有选中他,而是派来了周化民任兰考县委书记。这时,张为了表明自己的政绩,在周化民刚到不久的报産量的会上,在省领导面前,张为了求得省领导的表扬而开始说假话,虚报了小麦産量,结果使徵购透底,给百姓造成了困难,这时张钦礼一反过去的实事求是;到1965年年底,新华通讯社记者穆青、周原同志来到兰考,张钦礼向记者介绍焦裕禄事迹时,实际上是宣泄了自己的心情,他讲了自己的一些事迹。但他不能直说,便通过把自己说成是焦裕禄的亲密战友来表达。这样他便说了一些谎话,如焦临终的话是对上级党领导说的话,他说是对他说的,并且无中生有地说焦当时给他一张照片,出示给记者。他在大通讯上因说假话成了焦的“亲密战友”,这一谎言,便为自己造成了悲剧。这是我原书叫《谎言的悲剧》的原因。


【私密档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焦裕禄

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这也就过去了。大通讯有些不实之处,也没有去说。如宣传雷锋中不也有不实之处吗?但一场全国说谎的年代到了,这些谎言便更加发展。张为了保护自己,在全国把毛泽东造成大神之后,张钦礼也跟着造神,焦裕禄作为毛泽东的好学生,自然也成了神。张想用神保护自己,利用神夺权,果然他得到中央文革支援,他完成了多年的宿愿,当上了兰考革命委员会一把手,又当上了地委书记,省贫下中农协会主任。这当然为他后来命运悲剧制造了条件。

张钦礼在粉碎四人帮后,被开除党籍,判十三年徒刑。这是中央研究后的决定:张钦礼是错还是罪?根据他在执政时,煽动打砸抡,迫害老干部等罪而判罪。正如毛泽东的罪要有四人帮来当替罪羊一样,他在兰考有那么多人因他的煽动而死,而伤,不由他承担罪责吗?

记者问我,有人要给张提出申诉,是不是会翻案?我认为为是一种思潮,是想翻文化大革命的案。只要文化大革命的案不能翻,张钦礼的案就不能翻。但是现在有为文化大革命翻案的一股潮流,这是想让社会倒退的潮流,是不会成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潮流,是由对现实的不满引发的。但中国只能前進,不能后退,这是肯定的。

记者问到张钦礼死后的葬礼,为何会出现万人空巷?我说当时我便写了文章,对此做出分析。一是这是一次有组织的活动,是当年和张一起造反的人们为他组织的隆重的葬礼。他的儿子成才了,有了影响,一同造反的人有的成了大企业家,拿出了钱购花炮就花上万元之多;二是因为,老百姓对现实腐败不满,借此做了一次宣泄;群众在县委门前,竟喊出打倒贪官污吏,打倒走资派的口号,就说明一是对现实不满,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还在;三是张确实有群众基础,他一直在兰考工作,为群众做过好事,群众怀念他;群众说,焦来兰考才一年多,而张在兰考几十年,而结局如此,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也有不平之意吧。这些因素促成了张有了不寻常的葬礼。


这个事件说明,不可放松警惕的是,文化大革命的重演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这就是民心。只有向前走,進行民主和法治的改革,才可能走向公平公正,也才有社会的和谐。这样便没有了“文化大革命”的基础。中国不能再乱,这是民心所向,不是少数人可以改变的。


【私密档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焦裕禄

张钦礼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和制度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是说,如果没有这场文革动乱,他不会犯罪;这是时代给他造成的悲剧。如果我们党内实行民主,由全县的党员代表选举县委书记,而不是总由上级指定,也许张钦礼早就成为县委书记了,不会采取说谎假报成绩,或想通过记者将自己打扮成焦的亲密战友来达到自己想当一把手的愿望。如果党员代表没有选他成为书记,他也会心服口服,他不会总觉怀才不遇吧。这实在是没有民主造成的悲剧。这当然与他本人的性格相联,如果他不是想当兰考县委书记,他真正老实地为民众,也不会有此说谎,也不会有后来的结局。对这个人物的分析是有社会意义的。我只是想通过解剖这个人物,对全社会有点思考。现在的官员跑官,买官之风,吏治的腐败,都是因为没有民主。不从進行民主这根本上改变体制,腐败不能除,文革的基础便不会消失。中国是到了進行民主政治改革的时候了!

我应许多老同志的要求,写出了这部《焦裕禄身后——我和兰考的悲喜剧》,是想把真相写给后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亲历者的历史责任。

采访進行了三个半小时,我所谈的主要内容如上,请关注兰考,关注社会的朋友们给予指正。

2009.1.3日记于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