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原,曹娥,我愧对你们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的,端午节快来了。空气里潮湿的味道没有什么特别的,最多不过是预告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罢了。可我却莫名其妙的心烦。“考试近了,作为一名学生我没有时间胡思乱想”我告诉自己快点拿起笔来写作业,心里却泛起莫名的忧伤。 端午节个什么节日…我努力的在记忆里寻找的,却有点不知所去。包粽子,龙舟,还是什么别的…我不记得了。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节日,一个具有文化背景的节日,一个大家都要庆祝的节日。然而我看见的却截然不同…
突然想起来那年那年韩国刚刚继承了“江陵端午祭”的文化遗产。大家愤怒的谈论着。特别是父母,两个人就似乎中世纪人民知道地球是圆的一样奇怪的谈论为什么。
而我却不敢,因为我理亏,因为我知道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我们。
记得曾经看到韩国人在端午节时怎样身穿韩服祭拜祖先,怎样把扇子作为礼物赠给友人以祈愿夏天不会中暑,妇女们怎样用菖浦液洗头,玩儿荡秋千, 男人怎样举行摔交比赛时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可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中国的“端午节”却不可以。因为端午节在韩国是全民族的成大节日,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欢庆气氛的日子。而在中国,端午节甚至都不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它只是人们口中的粽子,只是电视里汩罗江上的龙舟……甚至…更少…
这,不就是回答这个“为什么”的吗.
今天是端午节,这个城市里有多少个人记得,又有多少人去过,又有多少人知道该怎么过呢。有多少,没有多少吧…我都因为考试而忽略了它。
我突然想起来了那么几个故事,我的故事。
初次来到加拿大的时候接触的自然是特殊的教学方法,课堂里除了考试听课写作业还有要演讲,présentation. 小学时候的自然很简单,就是想介绍什么就介绍什么。作为一个喜欢古典文化的我自然就介绍我自己的祖国。我说了什么,我记不清楚了。可我记得我用了全身功夫,才写了一点点。 对加拿大人来说,也许够多了,可是跟那些印度人比起来,好少…好少…那刹那间, 我在脑子里寻找,那些文化,那些礼仪,那5千年来的礼仪沉淀,在哪里。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也就不比我大多少吧。 来到我面前,问我, 中国人如何行礼。我, 哑口无言。
接着,又是年年的读书。每次介绍中国,我都用尽全力。 最后一次似乎是在小学六年级。 同班那个印度的女孩在介绍她的国家。她穿的一身纱丽,美丽端庄。真的美吗? 未必。 可那种文化的积淀,我好嫉妒。而我呢,是会了很多,也介绍了很多。但,我一直不知道,如何行礼。还有同班那个中国那个男孩,他介绍的中国真的好肤浅。我却无法反驳,明明知道不对,可,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不知道怎么解释我的国家的礼仪,特别是我国家的衣服,习俗。
还有,那次,和同学们说过年,我说:我们过年要放鞭炮,挂春联,拜年,包饺子…
说完了,我的眼泪偷偷的掉到的书页上,因为,我们家已经很久没有放鞭炮了, 春联,我都忘了怎么写了。 我们家人,很久没有一起吃饭了, 饺子想吃就吃。。。
我努力地搜寻脑中关于春节的种种印象:满街的大红灯笼,精彩的舞龙舞狮、踩高跷表演,热闹的新年庙会…可是这些觉得亲切熟悉的东西又显得那么的遥远,好像这一切都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仿佛一个古稀老人正在向我讲述他的童年…
想到拜年,我心好酸…他们根本不懂…礼仪…我们丢掉的不止是文化,也是。。。礼论功长
“源于中国节日反而在别的国家得到发扬,就如同自己的传家宝自己不珍惜随手扔掉而被别人捡走一样。”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一切切都知事一个古老的回忆。
为什么我说4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你们都说是迷信,而你们说13是个厄运数字就正确? 在那个夏令营,我毫不留情的反驳那个老师和那些同学。
为什么我说中文时奇怪,而你们说法文就是正常?
我们都是中国人? 我们都是中国人!
遵守我们本身的文化,不是我们的责任吗?
可是,今天,多少人还过端午,连我也…不过了...对不起,屈原,曹娥,日后,我一定负荆请罪。看得窗外的雨,我的眼泪涌出眼.我愧对你们。
我只希望大家能多想想那个孝女,那个烈士,多想想他们。
此文曾在七天报第245期文汇园发表
明若 小姐 发表于 2011-7-3 09:35
:thumbu::brac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