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起海外华人,人们总会说起他们的财富。海外华人广泛分布在整个东亚地区,这不禁引起人们对其“控制国家”能力的思索。
从旧金山到新加坡,接近6000万海外华人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社区。他们的财富估计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足以当之无愧地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原文如此)。
有鉴于此,《哈佛商业评论》暗示说“华人联邦”最终将横空出世。
但是,海外华人能否凭借手中的财富换取政治力量,或者说“在各自所属国称霸”呢?
尽管目前还没有出现关于海外华人政治实力的确定性研究,但已有几位作家著书肯定了以上假定。他们在书中将富裕的海外华人称为“环太平洋大亨”、“新亚洲皇帝”等。总之,这些美誉都清楚地表明了海外华人控制各自国家经济和政治命脉的能力。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经济咨询委员会首任主席甚至称,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地区是“冷战后世界最重大的改变“。此话怎讲?因为这个地区正为中国大陆成为未来超级大国提供增长动力。
这话倒也不无道理,但就目前而言,还看不出一个巨大的海外华人网络或一个对中国有战略作用的海外华人网络将会出现。历史和经验证明这两种观点都难以自圆其说。
人们不会忘记1740年的巴达维亚(现雅加达)暴乱。为消灭竞争对手——巴达维亚的华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利用其巨大的政治影响力给他们扣上了“走私分子”的帽子,将所有无法证明自己在巴达维亚被合法雇用的华人即刻驱逐到斯里兰卡当奴隶。华人不甘受辱,揭竿起义,但立即遭到镇压,其如日中天的商业网络也随之被荷兰和当地人据为己有。
30多年来,华人为印尼经济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印尼军方却总是置他们的生活与基本安全而不顾。换句话说,华人非但没能“控制”印尼,反而被暴徒任意摆布。
这就引出了两个重要论点。首先,海外华人的巨额财富通常引起别人的妒忌及觊觎。海外华人因此遭到袭击,财富反倒成了祸根。其次,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未必能为他们消灭挡祸。他们也不能指望在整个国家陷入危机时得到保护和支持。
海外华人的财富总是受到合法或非法的国有化企图的威胁。因此他们要么将资产转移到国外,要么保持低调。但是保持低调无助于他们融入当地社会。
在除新加坡以外的其余9个东盟成员国中,华人总是时断时续地遭到歧视和迫害。这就足以证明财富未必能转化成某种形式的政治力量。
所以,如果要海外华人的财富能自然而然的转化成政治力量,就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海外华人暴发户成功地融入社会;其二,国家和军队愿意接受华人;其三,非华人接受华人。然而这些都只是美好的愿望,恐怕难以实现。
有些分析人士试图将海外华人说成是一个有大金融及政治实力的企业财团,甚至使美国和日本黯然失色,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把自己的推测与实际的现实情况混为一谈了。
一个简单明了的事实就是,被简单累加起来的财富或资产并不能在该地区换取同等的绝对政治影响力。事实上,正如以前所显示的,如果财富不能制止他们在某个国家内受到歧视,那它又怎能在国外转化为真正的政治力量?而且,如果财富不能阻止反华****,那它又怎能用来追求更高的目标,在经济和政治竞争中取胜?那些对海外华人实力深信不疑的人不知有没想过这两个重要问题。
由此可见,那些声称海外华人是亚太地区未来政治领班的人太过乐观了。况且海外华人在中国的投资也不是没有风险的。他们在中国投资的越多,就越容易被指责为吃里爬外的叛国者。
因此,人们经常发现,海外华人一心埋头赚钱而不公开支持政治活动。当然,由于把精力都放在创造财富上了,他们中间也就更容易发生内讧。有钱的华人大亨在各种政治,经济问题上不能协调一致的报道不胜枚举。
澳大利亚著名学者古德曼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从长期来看,中国与台湾及东南亚华人之间的整合不可能会更进一步,因为除了共同的祖先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能把他们团结起来;而且,更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在东亚和东南亚,华裔族群的概念完全消失了。只有在商业界,才可以看到华人的特征。而在这个领域,利益上的分歧远远超过了能使他们统一起来的中华性。”
认为在东南亚和台湾的海外华人会推动中国大陆的发展是基于这样的假设:他们因其种族上的相似性而一同并进,他们的公司利益会转化为共同的政治目标。然而事实却是:他们不能。这是因为海外华人在很多问题上经常矛盾重重。挥之不去的市场准入和控制问题足以使所谓的华人商业联盟变得无关紧要。
纵使许多海外华人企业在中国大陆或整个东亚地区投资,他们的主要动机也是赚钱。涉及政治问题是基于做生意方便的考虑,而非中华意识。
研究海外华人的权威王赓武教授甚至将海外华人的财富称为“无用的财富”,意思是不能自然转化为政治力量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