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5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不是原创, 是转的: 一首《包子铺》的神曲已经响起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9:5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关于混沌学的这个比喻,也是蝴蝶效应的真实反应,意在说明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同样的“蝴蝶效应”,在习近平微服私访走入庆丰包子铺吃包子的亲民秀中重演。
  
  因为自从吃包子这一“小动作”始,紧随其后的“巨大反应”就从未断过。有庆丰包子铺生意的火爆,有排几百号等着吃主席套餐的长龙。那些与习近平合影的顾客,有老人有小孩。老人成了街坊邻里的名人,合影照片被捧为“传家宝”;被习近平摸了头的小孩,所穿韩国制造的毛衣销售量直线飙升。当然,还有更大的“效应”,因为一首《包子铺》的神曲已经响起,创作源泉即来自于习近平排队买包子一事。

  这首神曲出自广州作曲家吴颂今之手,耗时7天完成,20日已在习近平造访过的庆丰包子铺月坛店举行了顾客试听会。歌词以“一场巧遇”开始——
"话说今年元旦之前的某一天儿,我走进那包子铺用午餐。排着队身后来了人一个,你看他,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红光满面。接着是一连串亲民举动,包含着排队点餐、自己付钱、端盘子——他微微一笑,又摆了一摆手,他还是排在我的身后,队伍的最后边儿。他点了一份套餐,才二十一块钱,有猪肉大葱包子,还有芥菜和炒肝儿。他同咱排大队,他自个儿买了单,他双手端着盘子,他走向我这边儿。最后是舆论风波第一弹,现场留念、发微博、网民围观——我赶紧就掏出手机,为大伙儿合影留念。我赶忙织围脖儿,我赶快发图片儿,网络传传传佳话,网民齐齐齐围观。亲民爱民的习大大,“主席套餐”美名传。 "

  满溢着谄媚意味的歌词最终以“亲民爱民的习大大,包子铺一场巧遇,寒冬里温暖了老百姓的心田!”结尾,众多歌手扎堆争相演唱再掀高潮,其中还不乏陈思思、龚琳娜、于文华等大牌明星。只是,这样的神曲只能成为停留在网络舆论场的娱乐版新闻,不仅党报官媒的同步网站避而远之,就连诸多以眼球效应至上的门户网站也统一绕道而行。此等编排布局,不免令人狐疑:莫非这与习近平吃包子一样,也是提前做好了吹风会?

  就此神曲的发展趋向来看,已然偏离了最初秀领导人亲民风的轨道,开始沿着朝鲜膜拜金正恩的路线越走越远。这不,有人听完后顿感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有人对如此赤裸裸的“正能量”宣传惊诧不已,也有人恍惚时光倒流历史穿越到了毛泽东时代……总之,习近平为主角的这场包子剧目,硬生生地被演绎成了一出滑稽喜剧,或者可以说,词曲的创作者们有意无意给习大大帮了倒忙。

  之所以很多人心生穿越之感,是因为类似的场景在毛泽东时代不断上演过,而且近乎成为一个时代挥之不去的符号和阴影。那时候唱一句,“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远胜千言万语的追捧阿谀。退回到毛时代,这种顶礼膜拜式的追捧并不奇怪,因为鼓吹和传唱的积极分子俯拾即是,于是顺应民意所需和时代潮流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又红又专的“红歌”,诸如《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北京的金山上》、《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歌唱毛主席,歌唱共产党》,一拾一箩筐。

  在中国过往封闭的环境中,社会思想很单纯,人们对结论的重视远甚于论证过程,使话语表述简单化。所以为了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需要反复唱“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就是好来就是好!”结论在歌曲中反复强调,而社会主义究竟怎么好、为什么好,则成了被弱化甚至忽视的内容。为了歌颂毛泽东,也只需要唱几句“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即可,无需多言和赘述。

  到了邓小平时代,将领导人推上神坛的做法不再以简单粗暴和强行灌输的方式进行,一曲《春天的故事》,不仅道出了新旧交替时期国人的一种期盼,更是饱含着特殊历史时期的民间感情。邓之后的江泽民和胡锦涛执政时期,这种以歌曲颂扬领导人的做法一度销声匿迹,不再被沿用被推广。到了习近平时代,“假、大、空”恶风恶俗卷土重来。原本还是“好经”的中国梦也被念歪了,原本只想走践行群众路线的包子铺之行也异化为一出滑稽剧。

  长期以来,充斥在党报官媒中的空话、套话、党八股文章已经让民众怒不可遏,如今再来一首马屁声声的神曲,恐怕忐忑的不只是民众,还有作为主角的习近平。

  闹了一场乌龙的习近平打车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彼时,亲共《大公报》独家报道也是满溢着习近平的亲民风,最后在一阵戏谑声中很快被官方认定为假消息。缘由何在?姑且不论消息的真假事由,毕竟政治实用主义早已凌驾于事实真相至上,对媒体行业的渗透更是根深蒂固,单从打车记报道面世后起到的舆论反响来看,就可以推断出此消息终将惨淡收场的结局。

  同样的厄运正在《包子铺》这首神曲身上重复,因为截至多维新闻发稿前,如此火爆的神曲并未获得主流舆论场只言片语的点拨,网络舆论场的调侃和戏谑构成了最核心市场。就连习近平自己也说,“领导干部不是不可以宣传,但是不能多,并要把握好分寸。现在有一种倾向,一写领导干部就要将你写得多么完美,多么高大,要知道,世界上是没有尽善尽美的东西的,你把一个人写得完美了,人们就不相信了。”在吃包子这件事情上,怎么宣传、如何把握好分寸,恐怕也是一个技术活儿。

  将时间线拉长,此神曲不仅辱逆了由七常委推动的政治语象大洗牌运动,更是将官方媒体意欲塑造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毁于一旦。对于前一点,从习近平带领其他常委首次露面开始,中国第五代领导集体治下的政治语象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洗牌运动。人们发现,领导人的“就职演说”原来可以这么接地气;三中全会的《决定》可以成为人人都能看得懂的中央文件;总书记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年夜饭喜欢吃饺子,会走入寻常百姓家拉家常、吃包子;新年贺词可以完全不提老一套的马列毛邓“三件套”;绝对政治正确和严肃的新闻联播也会“卖萌”……于是钱钢发布的年度语象报告——《风诡云异之2013》就此断言,展望2014年,更多接地气的群众话语将不断成为主流。但是, 经过这首神曲酣畅淋漓、毫不遮掩的阿谀奉承,顶礼膜拜,反倒让领导人很难与民众打成一片,所谓的群众话语也沦为宣传的工具,变得不再单纯。

  接下来,不管是看闹剧的还是看穿越剧的,可能都希望得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神曲《包子铺》被封杀。这恐怕也是有且仅有的一次,普罗大众站在了官方的队列中,一起支持“封口令”的下达吧。如果作曲家吴颂今愿意死磕到底,也可以反问一句:与官方八股化的宣传模式相比,这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罢了,两相比照,究竟谁更应该被封杀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