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3°
    温度感觉: 2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9°
    温度感觉: 17°
查看: 5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抠门”的他要做我“老公”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1-12-12 18: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申江服务导报报道:一天里,小路给本报新闻热线(shenbao1000@sina.com)发来3封E-mail,标题都是触目惊心的两个字“求助”,后头是一长串感叹号。小路没有留下联系电话,而在每封邮件的最后用一行大字注明:“我的男友正在监视我,所以只能以邮件方式联络(我会在公司收),请务必尽快回复,求您了!”

记者跟小路通过电子邮件“秘密往来”了几个来回,终于约定了见面时间和地点。

口述者:小路女26岁银行职员

(小路在她发来的一封E-mail中写道:“我跟苏最早是通过网络恋爱的,但我保证,我们的网恋一定是‘海内孤本’。”当小路来到报社,记者与她的交谈,便单刀直入从她的网恋开始。)

“当木村爱上罗兰”

苏比我大5岁,身高1米74,模样挺帅。大学毕业后,老家在郊县的他留在上海市区工作,目前月薪4500元,仍有“升值”潜力———2000年1月,当我的好友说服我去“相亲”时,就给了我这么一堆有关他的“数据”。

说真的,当这些“硬件”摆到面前时,那时已两年没有恋人的我,还真有点动心了。好友怂恿道,苏是她男朋友的同事,见过两次,看起来挺不错的。“相亲”实在太老土,我一向强烈反对,但那次,我答应了。

就在好友张罗着见面计划时,我突然改了主意。那会儿我正迷网络,所以别出心裁地想了个花头,对好友说:“把我的OICQ号码给他,今晚8点,我们网络上见。”为防他人“骚扰”,我还特意约定了一个QQ“接头暗号”:当木村拓哉爱上索菲亚·罗兰。

那天晚上,我很准时地上网,准时打开OICQ。8点整,一个昵称“山里阿哥”的用户发来了加入好友的请求,请求语正是:当木村拓哉爱上索菲亚·罗兰———就这样,我和苏算认识了。

虽然我明白,网恋是虚幻的,但我总坚持,我和他的网恋与众不同。有朋友“做媒”介绍,加上网络上的交流,我们的感情应该是现实基础上的浪漫。但是,我彻底打错了“算盘”!

他见面就叫我“老婆”

在QQ中,苏很“能说会道”。每次打开“两人世界”的窗口,我总静静地看他滔滔不绝,偶尔插上几个代表表情的符号。我们聊工作、聊过去的经历,那时苏给我的感觉,是个细致、自立的男人。

我俩的公司,上班时都可以上网,因此我们最初的网上接触几乎是全天候的。苏会在每天的不同时间,发来各种电子卡片,提醒我准时吃饭、多多休息。我想,我完全被那个虚幻的苏打动了。

将近两个月后,我们在网上已经彼此称呼“老公”、“老婆”,谈论的话题也已无所不及。但事实上,除了见过一眼他的照片,我们还没有任何现实中的交往,甚至连电话都没有通过一个。其实我很喜欢这种不真实的浪漫,想把这个阶段拖得更长一些。

去年3月的一个周末,我下班回家。刚走到公司门口,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叫我的名字———回头一看,正是照片上那个帅气的苏。他快步迎上前来,将我一把搂在怀里,亲热地大叫一声:“老婆!”

当时苏的举动,真把我吓了一跳!虽然他早已是我的网络情人,但初次见面,陌生感和距离感是明显的。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拥抱一个陌生人,更别提应和,叫他“老公”了。那天见面的场景很尴尬,苏的亲热与我的紧张呈现鲜明的对比。我在心里悄悄地打问号:这人怎么看起来那么轻浮?

不过疑虑归疑虑,可晚上一回到网络,我的感觉立刻又回来了。在他几句夸赞我漂亮、稳重的“马屁”之后,我很快否定了自己的疑虑,开始了我和苏在现实中的恋情。

(聊到这里,小路突然补充了一个细节:“那天初次见面,是傍晚5点半。我本以为苏一定会请我吃晚饭,庆祝我们正式‘见光’。可是没有,苏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时间还早’,结果一起在淮海路走了一段路,就各自回家了———当时我就太笨,没从这桩小事中觉察出他的致命弱点:嗜钱如命!”)

他总是嫌我花钱多

第二天,苏一大早就给我打电话,说他家里的电脑出故障了,暂时只能白天在公司上网联络。他的电脑,一“修”就耽搁了好几个月———很久以后,苏才向我说出实话,为了陪我网聊,他花费了不少电话费和上网费。女朋友既已到手,当然无需再“浪费”了。

那以后,我们的网恋只局限于上班8小时。下班以后,苏常常约我见面,但每次一定都在7点以后,而约会的内容,也无非是在乍暖还寒的夜晚,一条马路接一条马路瞎走。那时,我已深深爱上了网络中的苏,所以我无数次劝自己,要接纳现实中的他,当然也包括他的所有缺点。我抛弃了所有的“作”,只是安心地当好女友的角色。

工作以后,我一直独自在外借房子住,住处离公司很近,房租每月1000元。苏曾去过几次,每次都说我太“小资”,一个人住得那么奢侈。

去年7月的某天,是那年上海的第一个高温。晚上9点,苏突然背着个大包出现在我的房门口,他告诉我,他租的房子没有空调,热得实在受不了。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把苏留在了家里,也从那天开始,他便再也不肯离开了。

说是为了节约房租,第二天苏就退了自己借的房子,整理了自己的所有东西搬来我这里。在那以前,他甚至没有与我商量。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因为他的突然加入,打乱了我原来的生活节奏。可是,苏的理由让我心动、没法辩驳———现在节约一点,将来结婚时,就能买大一点的房子。

可让我无法忍受的是,自从他住过来以后,我的生活开始处处受到“管制”———我开始领教苏的“小气”。他为我定了许多规矩,比如在家不能上网(收邮件也必须在5分钟内断线),开空调不能超过半夜12点……就连他们家偶尔有亲戚来,苏也从来舍不得为他们借旅馆,总是四五个人一起挤在我的一室一厅里。

苏总是嫌我爱花钱,说要帮我管钱。从去年7月到现在,我每月4000元薪水,除了1000元房租,500元车费、午餐和零花,其余统统被他“没收”。而他自己每月4500元的薪水,几乎不见有什么开销。

(小路还告诉记者,“期间我曾经两次怀孕,他陪我去医院动手术以后,也照样让我坐公交车回家。那天因为上了辆没座位的空调车,他还嘀咕了老半天。”说这话的时候,小路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他竟偷偷讨回我的学费

认识那么久,我和苏只在认识一周年那天,出去吃过一顿火锅,还是我掏的钱。

今年夏天,听说公司马上要裁员,我临时抱佛脚报名读英语,想要提早做好跳槽的准备。我知道,如果让苏知道我花了2000元去上夜校,非找茬吵架不可。于是,我从以前的积蓄中取出2000元,为自己报了名。

9月3日,夜校开学,每周要上3个晚上的课,我不得不向苏“请假”,骗他说,这是公司福利,只要考出来就可以报销。谁知道,就在我第二次踏进学校时,学校的负责人堵在教室门口,指着我鼻子要把我“轰”出去。

当时我吓坏了,一脸茫然地看着他们,好半天才听懂其中的原委———原来苏比我想象中要聪明得多,他识破了我的“伎俩”,打电话去公司询问情况后,竟在第二天偷偷拿了我的发票,去夜校帮我办理退学。按规定,学校开课后是不能全额退款的,为此他在那里大吵大闹……纠缠了1个多小时,苏骂骂咧咧拿了85%的学费回家,而我当然成了学校负责人的“出气筒”。那天,我是在所有人的指指戳戳下离开的。回家路上,我气得直发抖。

我实在忍无可忍!那天晚上,我没有回去,而到朋友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又从ATM机中取了钱,去其他学校报名读书……大吵一架后,这次苏终于向我“妥协”:同意我去读夜校,但代价是,我必须交出以前的所有存款。

(小路拿出手机告诉记者,就连手机也是以工作的借口才买的。但自从她有了手机,苏几乎每晚都会从她包里找手机,翻看上面的通话记录。而家里的电话,只要苏在家,小路就几乎没有接电话的机会。“他总说我朋友多,朋友多开销就大,所以要限制我所有的交往。所以,我跟你联系只能用电子邮件,而且只能在公司接收。”)

就在一周前,苏终于向我求婚,说会“照顾我一辈子”。当时我说要考虑一星期。面对这样一个格外“抠门”的男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嫁。

(“影视剧、小说看多了,这种婚姻的结局,其实连我自己都能预计到———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可我所有的积蓄完全被他控制了……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要想回头几乎不可能了。”说着,小路的眼圈迅速泛红。停顿了许久,她又犹豫着补充:“如果当时我们直接在现实中见面,现在肯定不会呆在一起……”)
沙发
发表于 2001-12-12 18:11:32 | 只看该作者

俺给你回个长的!哈哈

日常流水账:


  做一个都市新青年 ( 尤其是文学青年 ) ,每部新电影都不能错过,《花样年华》《霹雳天使》《卧虎藏龙》个个叫好叫座,不看不行。看电影也要选择“环艺”“影城”这样的地方才浪漫。基本上一个月看一部好片,每张票 20 元,两位 40 元。

  每月一到二次浪漫晚餐,环境要好,周围的人看来只能增加浪漫感觉,而决不会倒胃口,成本每餐至少 200 元。

  每星期到星巴克咖啡店或“真锅”泡泡。消费两位 50 元。每两周至少一次麦当劳或肯德基,每次两位 60 元。

  每月到上海附近的朱家角、周庄等地,携手漫步一次,车旅费加餐饮费共计 300 元。

  每两月送对方一份浪漫礼物增加情感,共计 500 元。

  每两周需要进行羽毛球、游泳、网球的锻炼一次,需要 80 元。

  每两周去一次茶房发呆、聊天、打牌,需要 40 元。

  每月电话费加上网发邮件聊天费用 400 元。

  每周见面 2 次,月需车费 200 元左右;散步时为女孩买珍珠奶茶、冰激凌共需 100 元。

  因此,日常流水账每月需要 2000-2200 元。一年需要 25100-27500 元。

  节假日突击账:

  情人节要买一束又大又美的花才不至于被对手挤进垃圾桶,这样需要 200 元以上,外加送女友一份礼物 200 元。送男友一份精致的礼物加上巧克力需要 300 元。情人节的晚餐 300 元。所以情人节这天的费用是 1000 元。

  两个人的生日,各自送礼物至少 200 元,生日宴 200 元,因此每年生日费 800 元。

  相识或相爱纪念日,礼物费加餐费 300 元。

  圣诞节,圣诞大餐加圣诞礼物共需 300 元。

  五一、十一、春节的大假至少可以远途旅行一次,两人共需 6000 元。

  每月需要到宾馆浪漫 1-2 次,房费 300 元。

  因此,节假日的突击账是每年 11000 元。

  综上所述,在上海谈一个满一年的恋爱,代价是 36100 元 -38500 元,仅指两个人各自住家的情况。一旦同居,以上支出对折,但是加租房费 15000 元,共计 33050 元 -34250 元。一旦结婚即是以上支出的 1 / 4 ,加租房费 12000 元,共计 21025 元 -21625 元。支出走势显示从恋爱到同居到结婚,生活越来越实际,开销越来越经济。支出比例,先生支出占总数的 2 / 3 到 4 / 5 ,小姐感觉惬意。

  恕本人庸俗,人家浪漫就让人家浪漫呗,我却偏要帮人家数数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