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1°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3°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3°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3°
    温度感觉: 13°
楼主: 费事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論尽洋教圣經(不容洋God僭稱上帝!)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3: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不是宣称以基督教立国吗?或者曾经宣称。遵循教义屠杀平民这种事,历来都是教友们的义务。
金樽空对月 发表于 2013-11-14 13:07


美国的国家理念是政教分离,所以发动反恐战争与宗教关系不大,但历史上确有宗教协助政府发动战争甚至种族迫害,近代就有德国路德宗教会与纳粹政府的合作以及南非的种族隔离,都是基督教乃至人类社会的耻辱。是我们这些信奉上帝的人需要不断反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27 13: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參不透話裏的玄机, 她是駡自己呀.

失掉政权不是亡國, 文化消失才是亡國. 中國文化傳統是敬天祭祖, 崇拜圣賢, 現在有部分中國人數典忘祖, 認洋人的亞当夏娃作祖宗, 不拜自己的祖先, 不拜自己民族的圣賢, 只拜洋人的耶和華和耶穌, 若人人起而效尤, 中國傳統文化消失, 即是亡國.

但那群洋教徒不知亡國恨, 跑到教堂去唱那些歌頌洋上帝的洋圣詩, 所以她說: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注意, 是猶, 不是悠. 十四個字只錯一個, 洋教徒的水準也算不錯了.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1-27 11:00


现在有多少中国人是真正按照固有的文化传统在“敬天祭祖, 崇拜圣賢”?请问您老家里供奉的是您的祖姓祖先还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又是哪位祖先?您老是严格按照“中國文化傳統”使用规定的礼器,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供奉规定的祭祀?还是简单烧各香,叩个头求求平安?您老又是如何“拜自己民族的圣賢”?每年炎黄,孔子的祭典您都参加?

还记得您老的帖子:

称我 "您老", 愧不敢當; 說我 "老是用倉頡"? 正是. "倉頡"就是我的耶和華上帝, 除倉頡外, 沒有其它輸入法.

看来您老也接受“耶和華上帝”这个观念啦,如果说别人“現在有部分中國人數典忘祖, 認洋人的亞当夏娃作祖宗, 不拜自己的祖先, 不拜自己民族的圣賢, 只拜洋人的耶和華和耶穌”,可您自己也有这个观念的认同?反而不按照您所说的使用自己的祖先,民族圣贤的称谓?

这样看来,“中國傳統文化消失, 即是亡國”岂不是您老也有份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1-27 15: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說: "GST是耶和華上帝",不表示此此人信耶和華上帝, 只因教徒口口声声說耶和華上帝無所不在, 因此借用耶和華上帝來表示GST無所不在.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1-27 14:48


请比较这两者的区别:

倉頡"就是我的耶和華上帝

GST是耶和華上帝

都说是“我的”啦,您老可别省略了这两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1-27 15: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說: "GST是耶和華上帝",不表示此此人信耶和華上帝, 只因教徒口口声声說耶和華上帝無所不在, 因此借用耶和華上帝來表示GST無所不在.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1-27 14:48


不是信徒的人“借用耶和華上帝來表示GST無所不在”,这不是接受耶和华上帝的观念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27 15: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倉頡"就是我的耶和華上帝"是比諭, 教徒說耶和華上帝是獨無二的真神, 所以我用耶和華上帝是比喻獨一無二.你說我也接受“耶和華上帝”这个观念, 这就真正是斷章取義.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1-27 14:37


既然说道:“中國文化傳統是敬天祭祖, 崇拜圣賢”,您老就该从自我做起呀,不妨说"倉頡"就是我的祖宗,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等才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28 10: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時會說 "爹親娘親不及毛主席親', 这是反諷話, 如果你看見我这样說, 又會指我是五毛了.

講你的為科學吧,不要老是歪緾, 我費事傾.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1-27 16:12


既然把中华文化挂在嘴边,您老在这里写的帖子与中华文化讲求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基本美德,您老占那一条呢?反倒经常在做Cyberbully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1-28 11: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話就講, 有屁就放, 要用偽科學去傳福音, 就專注傳福音好了, 不要東扯西拉.

安息日原是土星日(星期六), 羅馬教會卻改為太阳日(星期日), 是什麼原因, 傳福音的人從來不講, 反而要我这个教外人講, 諷刺嗎?

什麼叫Cyberbullying?我有恐吓过你們入地獄嗎?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1-28 10:54


您老别急嘛,还是那句话,要讲中华文化美德。

请您老对照一下,虽然没有“恐吓过你們入地獄”,但您老的帖子里有没有以下行为?

Forms of Cyberbullying

Insulting: Posting or spreading false information about a person that will cause harm to that person or that person’s reputation.
Targeting: Singling someone out and inviting others to attack or make fun of her or him.
Identity theft: Pretending to be someone else to make it look like that other person said things he or she doesn’t believe or that aren’t true about him or her.
Uploading: Sharing images of a person, particularly in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without her or his permission, or sharing emails without the writer’s permission.
Excluding: Pressuring others to exclude someone from a community (either online or offline).
Harassment: Repeatedly sending someone nasty, mean and insulting messages.

在说啦,犹太安息日可不仅仅在星期六,还有许多特别纪念日。

星期日我们叫主日,没什么改不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1-30 13: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具体指出, 我有那一句話是Cyberbullying?
这个帖子是不是Cyberbullying?


再看这个:

再看这个: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1-30 13:44


请您老先反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30 14: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沒話好說,勉強說出廢話.

正如紙紗窗説 "村妇之言". 誣指別人做过壞事, 被人反問究竟做过甚麼壞事, 就說: "你做过什麼, 你自己知道."
费事傾 发表于 2013-11-30 14:03


您老把51用户的名字放在自己编造的故事里,就符合这一条:

Insulting: Posting or spreading false information about a person that will cause harm to that person or that person’s reput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13 18: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盐粒儿 于 2014-1-13 18:39 编辑
纱窗姊别开玩笑呀!有谁会把自己描写成杀人不眨眼的狂魔?上天有好生之德,老费说惹祸娃是杀人放火的强盗,还是从圣经上抄下来呢!你天天读圣经,究竟老费有冇车大炮?
骑马海 发表于 2014-1-13 14:08


加拿大即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5周年,当年德军轰炸伦敦,是杀人放火,那么盟军轰炸德国,是不是杀人放火?日本人在中国杀人放火,侵袭珍珠港杀人放火,美国轰炸日本,投下原子弹是不是杀人放火?同样的行为,一个有正义邪恶分辨能力的人决不会混为一谈。

当年为防止疯牛病,屠宰那么多牛只,香港也曾经为防止禽流感,将整群的鸡鸭禽类屠宰,包括没有患病的禽类,目的是为了阻止瘟疫流行,保护人类生命。有谁会把这种屠宰行为称之为杀人放火般邪恶?

一个人患上癌症,医生按照病情安排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甚至开刀切除病变组织,难道这位病人要对医生说:“你这个杀人放火的强盗,这癌细胞也是我身上的血肉,你这般残忍,难道不应该用爱心对待他们?多多给他们关怀照顾,加强营养,让他们回心转意?”那就看看这位病人是不是死的更快!这样的人得救可就太奇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14 12: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噢!可能我和纱窗姊开玩笑太过火了!竟令小盐粒兄激动起来啦!

你说得对,同样是杀人,分界线就在“一个有正义邪恶分辨能力的人决不会混为一谈”,但这个问题却很复杂!

在911惨案之后,举世都谴责拉登残杀无辜,但在拉登的立场,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真主,其他都是邪教,所以他为了推行他信奉的回教,拯救世人,就主张要消灭所有其他宗教,只有他的宗教,他的信徒才应存于世上,所以他杀人是正确的,是无愧于心的。

其实每一种宗教在得到了实权的时候,都有这种倾向,在中国的历史,佛教和道教都发生过冲突,民国的冯玉祥天主教军队,也曾大量残杀佛教徒!

人类在终极核武出现之后,才意识到战争的可怕,因为常常怀着要消灭别人的强权,受到了自己也会遭受消灭的威脇,才会考虑坐下来谈判比发动战争是更好的办法,也更公平!这是人类趋向世界大同的第一步!野蛮兇残的战争,不应再被鼓励。
骑马海 发表于 2014-1-14 11:54


我没有激动,只是想说明杀人放火只是一种为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手段或方式,如同法律中的制裁,刑罚只是暴力手段,不是目的。我们应该去探索其后真正的目的。

简单说比如战争行为,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中,人类为了各自的生存本能采用暴力的行为,是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你不杀对方,对方就要杀你,这种情况无法用正义邪恶区分,但从战争的目的却可以区分。我们来看看中西方对于战争的论述:

克劳塞维茨在他的世界名著《战争论》,一开始就探讨战争的定义:

      在这里,我们不打算一开始就给战争下一个冗长的政论式的定义,只打算谈谈战争的要素——搏斗。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如果我们想要把构成战争的无数个搏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那么最好想象一下两个人搏斗的情况。每一方都力图用体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他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对方,使对方不能再作任何抵抗。
   因此,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暴力用技术和科学的成果装备自己来对付暴力。暴力所受到的国际法惯例的限制是微不足道的,这些限制与暴力同时存在,但在实质上并不削弱暴力的力量。暴力,即物质暴力(因为除了国家和法的概念以外就没有精神暴力了)是手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是目的。为了确有把握地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使敌人无力抵抗,因此从概念上讲,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真正的目标。这个目标代替了上述目的并把它作为不属于战争本身的东西而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掉了。
       有些仁慈的人可能很容易认为,一定会有一种巧妙的方法,不必造成太大的伤亡就能解除敌人的武装或者打垮敌人,并且认为这是军事艺术发展的真正方向。这种看法不管多么美妙,却是一种必须消除的错误思想,因为在象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从仁慈产生的这种错误思想正是最为有害的。物质暴力的充分使用决不排斥智慧同时发挥作用,所以,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时候,就必然会取得优势。这样一来,他就使对方也不得不这样做,于是双方就会趋向极端,这种趋向除了受内在的牵制力量的限制以外,不受其他任何限制。
   问题必须这样来看。由于厌恶这个残暴的要素而忽视它的性质,这是没有益处的,甚至是错误的。
   如果说文明民族的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比野蛮民族的战争小得多,那么,这也是交战国本身的社会状态和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虽然战争是在社会状态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是由它们决定、限制和缓和的,但是它们并不是属于战争本身的东西,它们在战争发生以前就已存在,因此,如果硬说缓和因素属于战争哲学本身,那是不合情理的。
   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本来就包含敌对感情和敌对意图这两种不同的要素。我们所以选择敌对意图这个要素作为我们的定义的标志,只是由于它带有普遍性,因为,甚至最野蛮的近乎本能的仇恨感,没有敌对意图也是不可想象的,而许多敌对意图,却丝毫不带敌对感情,至少不带强烈的敌对感情。在野蛮民族中,来自感情的意图是主要的,而在文明民族中,出于理智的意图是主要的。但这种差别并不是野蛮和文明本身决定的,而是当时的社会状态、制度等决定的。所以,并不是每个场合都必然有这种差别,而只是大多数场合有这种差别。总之,即使是最文明的民族,相互间也可能燃起强烈的仇恨感。
   由此可见,如果把文明民族的战争说成纯粹是政府之间的理智的行为,认为战争越来越摆脱一切激情的影响,以致最后实际上不再需要使用军队这种物质力量,只需要计算双方的兵力对比,对行动进行代数演算就可以了,那是莫大的错误。
   理论已开始向这个方向发展,但最近几次战争纠正了它。战争既然是一种暴力行为,就必然属于感情的范畴。即使战争不是感情引起的,总还同感情或多或少有关,而且关系的大小不取决于文明程度的高低,而取决于敌对的利害关系的大小和久暂。
   如果我们发现文明民族不杀俘虏;不破坏城市和乡村,那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更多地应用了智力,学会了比这种粗暴地发泄本能更有效地使用暴力的方法。
   火药的发明、火器的不断改进已经充分地表明,文明程度的提高丝毫没有妨碍或改变战争概念所固有的消灭敌人的倾向。
   我们再重复一下我们的论点: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因此,交战的每一方都使对方不得不象自己那样使用暴力,这就产生一种相互作用,从概念上讲,这种相互作用必然会导致极端。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种相互作用和第一种极端。(第一种相互作用)

中国古代《孙子兵法》开篇《始计篇》第一论述: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这如您所说:“人类在终极核武出现之后,才意识到战争的可怕,因为常常怀着要消灭别人的强权,受到了自己也会遭受消灭的威脇,才会考虑坐下来谈判比发动战争是更好的办法,也更公平!这是人类趋向世界大同的第一步!野蛮兇残的战争,不应再被鼓励。”可是人类社会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成立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其后又发生冷战,直到今日,我们没有看到战争的减少,相反各国却在不断提升军力,制造地区紧张局势,您所不齿的安倍晋三所做所为,世界有目共睹。人内心的诡诈邪恶,依靠谈判是无法解决的,人惯于利用宗教作为旗号,以达成自己本性罪恶目的, 作为有基督信仰的人,决不否认历史上借宗教名义与政权联合发动的战争,也深刻反省,回归正确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