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6°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1°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5°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2°
    温度感觉: 21°
查看: 5518|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专业分析:剥开日本车省油又安全的画皮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0 19: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车到底有多省油

大多数的日本车的价格比欧美车的价格高同时不省油,只有一少部分省油车是因为这款车很小,如丰田威驰,如果同排量车相撞的话,小车要比大车的安全性差。另外要值得一提的是本田的VTEC发动机是可变气门发动机,在低速时省油,而在高速时比目前的所有同排量的不可变气门发动机都要费油,并且噪音大、震动大,所以就会存在本田的说明书省油而实际费油的现象,以及人们在本田车上加装静音或隔音装置的现象,因此我说的是用欧美车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当你的车比日本车费一点油时,你是在为你的生命和安全在买保险,如:林肯车与丰田车相撞,林肯车要安全得多,同时地位和档次也不一样。以下我再通过实例和事实来说明不买日本车的理由。
  有些人说日本车在美国和欧洲卖得都特别好,要让我说这是一种误解,我来向你们说一说为什么日本车在美国卖得还可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是美国有很大的购买群体是留学生和外来移民,以及美国的穷困人群(因为美国也有穷困人),由于他们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钱,不考虑身份和地位,但是作为一名美国人又离不开车,而欧洲车贵且名牌多,所以只能首选日本车,等待以后地位和身份改变了之后再换美国车或欧洲车,要知道真正的美国人以开美国车而自豪,再加上美国政府又大力地给予了日本汽车业的特殊照顾,从而成全了当今的日本汽车业,要知道日本丰田汽车的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美国。另外我要说的是美国的三大汽车厂的产品大部分还是销售在美国本土,同时销量也远远超过所有日本汽车在美国销量的总和。让我们再说说日本车在欧洲的表现,据统计在欧洲日本的所有汽车在上世纪80、90年代之间有一个销售高峰,后来一直至今业绩不佳,并且欧洲的汽车市场也是所有日本汽车厂商最头痛的地方,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车以价廉物美的广告和造型打动了一些欧洲客户,结果欧洲用户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日本的汽车虽然比欧洲车便宜,但是性能和耐久性却比欧洲车差了许多(因为欧洲人用过太多的汽车也能知道汽车的好与坏,日本车是蒙不了欧洲人的),就连欧洲汽车协会的主席都在说,日本生产的汽车质量正在接近我们欧洲汽车的质量,我想对于他来说他绝对能够知道哪个国家生产的汽车好与坏,为什么中国人对日本车情有独钟呢,原因是中国人早期生产的汽车质量太差,最早让中国人看到的所谓好车是大批量进入中国的日本汽车,这让中国人大开眼界,有些人无知的说日本车世界第一,让我打个比喻解释一下这一现象,我们国家的用户就像小学生,而日本车就像是小学老师,而欧美车是我们的大学老师,小学生在上小学时会认为我们的小学老师最伟大,直到他们上大学之后,才发现小学老师并不是知道得最多的,当小学老师把一个字写错或读错时小学生也是认为对的。
  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的所有品牌(包括丰田、日产、三菱、本田、马自达、五十铃、大发等)2001年在欧洲的销量不如德国大众一家在欧洲的销量,只与法国的百年品牌雷诺的销量的10.4%相当,其原因主要是世界名车尽在欧洲,所以日本车蒙不了欧洲人,欧洲车是各具特色,并且欧洲没有美国那么多的外来移民,以及欧洲各地也不像美国政府那样照顾日本汽车业。让我们再讲个真实的笑话,以前我家门口有一条马路的支线,有一天有一列结婚的车队从门前路过,邻居们就在路旁观看,其中一个带小孩的邻居也在看,当这一队婚车慢慢开过之后(全部是各种轿车),后面跟着一辆运货的拖拉机,孩子的母亲问小孩说:"儿子,哪个车好?"就看那个小孩用手一指那个拖拉机说:"这个车好。"逗的大伙是哈哈大笑。我们笑小孩的无知,是因为我们这些大人知道拖拉机和轿车的价格,但是小孩不知道它们的价格,他只知道他喜欢拖拉机的外型和它的声音,这说明了这些大人们能从外型来分辨车的种类和等级,如果让他们更进一步地来分辨汽车的品牌,他们也会分辨不出好坏和等级,这也说明了我们不要被日本汽车的外型所迷惑。
  从质量来说,我们从夏利与桑塔纳、富康或捷达比,夏利比桑塔纳的质量差多了,这说明日本车比欧洲(德国)车差多了。因为夏利的原型车(厂商)是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而捷达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往下就不用我说,只要略懂一点车的人都说:夏利车是特别囊,而捷达却是特别耐用,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夏利的质量时,我与一位正在修理夏利的二佰伍修理工闲谈,我试着问他夏利好还是桑塔纳好,这位换件工(所谓的修理工)说夏利好,我问为什么,他说夏利是日本车(言外之意,日本车比德国车好)。可见人们盲目崇拜日本车到达什么程度,修理工都如此,何况老百姓了。以下用例证和实事来说明日本车的质量。日本三菱的帕杰罗的刹车油管事件(设计问题),帕杰罗挡风玻璃在高速时破碎把人吓死事件(质量问题),美国的消费杂志做过的试验证明,帕杰罗在高速转弯时容易翻车以及中国很多帕杰罗翻车的事实(设计问题),原因是三菱帕杰罗为了追求造型美,把它设计得比其它越野车车身高而忽略了安全性。我们知道,越高的物体运动时越重心不稳。各位朋友可以看看切诺基和雪佛兰SUV以及越野车中的劳斯莱斯、英国的陆虎都不把车身设计得很高的主要原因,还有丰田的霸道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后车轴断裂事件(质量问题),还有五十铃的转向部件磨车体事件(设计问题),三菱大货T850的后桥断裂和发动机易损等各种事实(质量问题),丰田跑车在沈阳撞墙之后安全气囊并未打开事件(质量问题),以及早期的本田雅阁不叫雅阁而叫阿科德,早期的阿科德在欧美人们把它叫做事故车,因为这款车常常翻车,原因是本田公司把这款车的速度提上来了,但是稳定性和安全性他们却做不到,所以常发生翻车事故。再就是本田汽车的VTEC发动机所带来的噪音是世人皆知的,有些外行人把本田汽车加装了隔音装置,还无知的说自己的车有隔音装置,他哪里知道他的本田车再加装了隔音装置之后,才能达到如别克和奥迪没有加装隔音装置的静音效果,真是外行如"大头"。据本人了解,中国人对待本田汽车还情有独钟,主要原因来源于人们早期使用的本田摩托车。
  我想说的是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商,他们每年投入的广告费用要比美国的通用投入的广告费用还要多,如本田公司会跳舞的机器人以及本田公司的太阳能汽车以及世界摩托车大赛的冠军夺取,其目的就是让人们误认为本田公司拥有最尖端的高科技领域,能够领导汽车技术新潮,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日本汽车公司不像欧美汽车公司那样卖车就是卖车,他们在卖车的同时还创造出一种气氛,就是让人们误认为他们的车快还省油,这个部门只有日本本土的厂方设有的部门俗称(蒙人部)。本田公司经常会花巨资购买其它厂家或某研究部门生产出来的尖端产品,经过交易打上自己的HONDA来骗取民众,同时还经常发布虚假信息。有证据如下,在德国大众生产出三升路波的柴油轿车时,本田和丰田几乎同时向全世界发布他们生产出来了百公里油耗三升的汽油轿车,其目的就是让中国人认为只有日本的车才是最省油的,这个地位不能让别的厂家取代和改变,否则他们的销量将会大减,另外日本丰田和本田为了提高自己的档次,竟然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加了他们的蒙人行列,如本田生产的燃料电池SUV车则是"小泉"的专用车,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本田汽车没有豪门使用的历史,因为日本首相坐尼桑(如德国总统坐大众、法国总统坐标志、美国总统坐凯迪拉克、英国女王坐宾利或劳斯莱斯等现象)。我们国家以前的国宾开路摩托车竟用的是本田650,要知道宝马摩托车才是世界很多国家元首的真正开路车(除本国有能力生产国宾开道车),这种现象是给本田做的最好的免费广告,我认为就是本田公司白给摩托车和给钱的情况下都不能这么做的,这可真让外国元首笑话,几年之后换了宝马850摩托车。另外还有在中国北京某国家重要机关竟然采购100辆广州本田作为迎接宾客的专用车,再次为本田做了免费的广告,我认为就是白送也轮不到广州本田的头上,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本田的一贯作法是把美国的哈雷或意大利的度卡迪摩托车打上自己的本田商标去参加世界摩托车大赛,采用一群狼的方式来夺取世界冠军,通过夺冠来骗取民众的购买力,要知道经典摩托车已成定局,如太子车是美国的哈雷,开路车是德国的宝马,赛车是意大利的度卡迪,旅行摩托车是英国的凯旋(日本的直列四缸也是仿照此车),我警告日本本田公司,你们现在摩托车世界老大的地位是捡来的,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二战以后和80年代以前的摩托车行业是强国家不愿意干,穷国家干不了的行业,所以让你这个亚洲的日本国捡个便宜,但是你们要想拿F-1的老大,那你们是做梦,因为这个行业强手如林,你小日本车再想捡这方面的便宜那是不可能,他们不会给这个机会,有可能你们偶尔会捡个冠军,但是你们不会也不可能像摩托车那样别无对手,本田的最终结果是露馅,并且落得身败名裂,如在2003年的F-1的大赛中本田的F-1赛车出现了12次的爆缸现象,有人说本田摩托车某某人用了多少年从来也没有坏过,而国产车不知修过多少回,我承认日本摩托早期时确实比国产车质量好得多,但是这只能说明,日本车达到了一定的质量标准,如ISO9001,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人保养的好,例如他们换好得机油,换好的零件,坏路不跑等,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把日本摩托车保养得确实好,就像新车一样,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就是借媳妇也不能借别人摩托,可见保养和爱护是日本车耐用的主要原因,另外本田汽车还会选时机发布虚假信息,有一次奔驰刹车油管事件之后,奔驰不同意换车,而本田却在这时发布了召回广本汽车点火有缺点的新闻,其目的就是让人们认为我们比奔驰的服务还要好,为什么说他是骗子,本田比奔驰更可恨,因为本田的点火毛病他们本田自己早就知道,只是不对外公布,为什么早不召回,晚不召回,偏偏在奔驰事件出现之后他们才召回,其用意可想而知,本田汽车骗人的技术已经达到把狗屎打上本田商标,中国的傻子消费者也会排队购买的,很少有人知道本田汽车在欧美是最没有地位和没有钱的人才去购买,而一些中国人却把它当"宝"开,我认为本田雅阁应该与中华是同一档次和价位,因为汽车是艺术品,既然是艺术品就应该讲究个名人设计,中华是意大利名人设计的,而且中华的造型比本田美,中华的速度与本田差不多,中华的油耗比本田(手动)省,中华的安全性比本田好,中华的发动机是日本三菱的发动机,与本田雅阁的本田发动机属于同一档次,本田虽然是日本品牌,但它不是世界名牌,它是日本本田设计的,远不如世界顶级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设计的好,中华虽然是中国品牌,但却是出自名人之手,而且二者都是采用日本发动机,所以他俩的档次和价位应该相当。从造型来说,现在的欧美车已经着手汽车的外型设计,并且实力要比日本车强,如通用的别克,福特的蒙迪欧,大众的帕萨特、宝来和奥迪,而本田的新雅阁和日产阳光像个乌龟壳,而本田的飞度和夏利2000像个大头鞋。另外日本汽车常常以专为中国人设计来蒙骗中国人,如本田的飞度、雅阁以及丰田的威驰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其产品在中国卖高价,想一想,朋友们,如果不是打着专为中国人设计这一旗号,而是把在日本就有的车型引进到中国来再卖高价,中国人就会发现在中国生产的日本车比来自日本的原装车的价格还要贵,所以骗人的日本车常常把汽车略加修改,加一点所谓的配置,再在中国高价销售,再打上专为中国人设计的旗号来欺骗中国人,这是日本人的一贯做法,所以从以上各个例子来看,日本车造型不美,价格不便宜,质量不耐用,也不省油,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日本车的价格会暴跌。因此为了您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利益,请各位朋友不要盲目跟风。
  本田汽车的利润最大、骗局最多,就连美国某企业的一位高官也曾经说过:日本的汽车要数本田汽车最有个性。什么是个性?我看就是变相的骗人!举个例子,如本田摩托车100S,当人们挂上一档,猛加油门时,这个车加速特别好,如果车后面再坐个人,摩托车有可能站起来,而到了四档后这个车的加速和极速就很一般了。本田雅阁也是如此,在0~100公里/小时的表现很好,而到了三四档的速度时,表现就不那么优越,他们为什么这么设计,就是让人们认为本田车有力、速度好,说白了他们把车低速的变速比加大,顾此失彼,所以高速时就表现一般了。因为他们知道,人们经常进行低速行驶和进行急加速,而高速时人们都很少有机会用,就像有两个人分100元钱一样,如果一个人分多了钱,另外一个人肯定要少分钱是同一个道理。另外我要说的是宝来1.8T,它的加速比任何一款2.0~3.0的广本雅阁的加速性都要快,还比它们省油,极限速度也比他们高,质量也比它们强。还有一个有力的事实说明,日本车的设计水准并不行。因为日本目前最好的车是凌志汽车,而它是由意大利人设计的,我要问一问日本的汽车技术人员,你们的技术力量这么强,怎么最好、最高级的车是意大利人设计。有一个现象是在高速公路上日本本田和丰田车常常是超过其它车,这不能说明它们的车快,只能说明这些司机常常把油门踩到底了,如果开欧洲车的司机你们也把油门踩到底,速度不比他们差,我认为同排量的欧洲车几乎可以超越所有同排量的日本车,而且安全性要高于日本车,如捷达王1.8、帕萨特1.8T、宝来1.8T、奥迪1.8T、和塞纳2.0的极限速度都高于本田雅阁2.0,而且本田雅阁还是可变气门的VTEC发动机。
  第三个问题我们再谈一谈日本车到底省不省油。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就出现日本车省油这一错误的观点,原因是中国的所谓汽车专家不懂车。我们知道决定汽车省油有四大因素:第一,车的重量;第二,排量;第三,设计先进;第四,进排气的开启时间和点火时间。当时的日本车省油的原因是他们设计不出大排量的豪华轿车,普遍为小排量车,如夏利、奥拓等车型,他们与美国的凯迪拉克和奔驰车比肯定省油,原因不是他们车设计先进,而是他们的车小、排量低,如今同排量、同等重量的日本车与欧美车(1.6升以上)相比不但不省油而且费油。另外我们通过下面的实例来说明即使个别日本小排量车比欧美车省油也不能买的道理(省的油钱不够修车)。以赛欧、羚羊和夏利2000为例,它们的油耗分别为百公里5.1、5.0和4.9,即百公里的油耗相差为0.1升、每千公里差1升、每万公里差10升、每十万公里差100升,我们知道轿车如果开到10万公里就得大修,而10万公里相差的油钱为100×3.26=326元钱,想一想,朋友们,如果你们选的车省油而质量不行,326元钱远远不够修车的,如夏利10万公里早已零散了,远不够修车的,而捷达和富康这种车虽然费一点油,但是人家这种车10万公里几乎不用修,我的观点是省的油钱不够修车的,所以这种车是不能购买的。另外汽车的安全性也不一样,也就是开日本车的司机被撞死的几率要大,此外档次、地位和挣钱额也不如欧美车,使用寿命也不如人家,到最后汽车报废时夏利的价格为2~3千元,而捷达却是1.5~2.0万元,算来算去怎么也是使用欧洲车划算。另外汽车百公里油耗的60公里/小时与90公里/小时的等速油耗是不一样的,日本车往往把60公里而不是90公里的等速写上,让人们误认为它们省油,例如雅阁2.0在60公里/小时为6.9升/100公里、90公里/小时为7.4升/100公里。
  另外要说的是,欧美汽车更新换代速度慢的原因是他们设计出汽车后并不是马上推向市场,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多少万公里的测试,发现毛病后再修改,直到完美之后才推向市场,如奔驰和宝马车,而日本的汽车只要设计出来就会马上推向市场,所以他们的更新速度快,而中国的百姓却成了日本车的牺牲品,而当你们发现他们的车有一定缺陷时,他们已经生产出第二代,可见坑人不浅。忠告中国民众不要成为日本汽车厂商的"大头"消费者。
  如今有些日本厂家自己已经活不下去,纷纷黄了或投靠了其它的厂家,如大发(生产夏利的)和日野让丰田收购,富士投靠尼桑,而尼桑却投靠了法国雷诺,三菱投靠了美国的克莱斯勒,五十铃和马自达投靠了美国福特,原来的日本十几大汽车公司,如今只剩下丰田和本田,丰田还可以活一段时间,而本田的好时光只有十几年,主要原因是捡来的和骗来的不会长久。可能有人说:你的目的是什么?我说:我的最大目的就是让中国民众不要过了十年以后才发现日本车不过如此,如果再给日本车十年机会,那么中国民众的损失也太大了,不要把日本汽车神化了,试想一下,如果日本汽车垮台了,日本的钢铁业,机械加工业、电子业、化工业等将受到重创,从而将给中国带来机会,到那时日本的经济将严重滑坡(有可能因为我的这篇文章日本的汽车相关产业十年之后失业近10万人,中国的汽车相关产业有可能上岗百万人,中国的经济将特别繁荣)。如果日本的经济像朝鲜那样,到那时再有十个小泉纯一郎他也不敢再去参拜靖国神社,把日本的经济搞垮是防止日本人猖狂和发动战争(一个不承认错误的民族早晚还会犯错误)的最有力办法。
  建议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广告要统一。例如"德国技术、德国品质、一汽制造或上海制造。"下面是一些地方的歇后语:本田雅阁,地位打折。本田、本田,唬不了几年。奔驰、奔驰,物有所值。宝马、宝马,英俊潇洒。本田、本田,最能骗钱。丰田佳美,买了后悔。雷诺、雷诺,质量不错。标志、标志,真够档次。拥有雪铁龙,生活乐无穷。派利奥、派利奥,质量性能都可靠。
沙发
发表于 2005-12-3 08: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统计的各型轿车事故伤亡率排名:

美国HLDI (highway loss data institute) 统计的各型轿车事故伤亡率排名:
  年份2001-2003
  100 代表平均值
  车型 事故伤亡率 评价
  中大型
  Buick century  64  很好
  Audi A4 Quattro  64  很好
  Volkswagen Passat 4WD  66  很好
  Volkswagen Passat  79  好
  Audi A4  89  良

  Toyota Camry  92  中
  Honda Accord  103  中

   小型
  Volkswagen Golf  87  良

  Volvo S40  92  良

  Volkswagen Jetta (宝来)  101  中
  Honda Civic (思域)  127  差

  Mazda Protégé(福美来)  134  很差

  Toyota Corolla (花冠)  150  很差

  Toyota Echo  152  很差
  Hyundai Accent  176  很差
  Kia Rio  187  很差
板凳
发表于 2005-12-3 22: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统计的各型轿车事故伤亡率排名原文

喜欢日车,可以理解,但说日车什么都好,没有说服力。如果钢铁多不能说明安全,那坦克为什么要那么多钢铁?

原文
LEGEND

substantially better than average

worse than average

better than average

substantially worse than average

average

insufficient data to compute a reliable result
Loss results for 2001-03 models are stated in relative terms (100 represents average result for all cars in each loss category). Colors indicate results in relation to the average for all cars.
ALL VERY LARGE
Injury
Collision
Theft

56
70
31
Mercury Grand Marquis
52
74
112


ALL LARGE
Injury
Collision
Theft

74
74
73
Pontiac Bonneville
45
62
49
Oldsmobile Aurora
47
75
80
Buick LeSabre
50
60
10
Buick Regal
61
68
45
Buick Century
64
63
18
Chrysler 300M
72
98
154
Chevrolet Impala
76
70
54
Pontiac Grand Prix
77
78
70
Mercury Sable
83
75
57
Chrysler Concorde
83
84
163
Ford Taurus
84
76
57
Hyundai XG350
102
96

Dodge Intrepid
102
88
291

Injury
Collision
Theft
104
96
113
Audi A4 Quattro
64
128
43
Volkswagen Passat 4WD
66
120
103
Toyota Avalon
68
82
54
Infiniti I35
71
107
107
Infiniti G35
77
108
67
Volkswagen Passat
79
104
73
Subaru Legacy/Outback 4WD
83
79
60
Saturn LS
87
69
29
Audi A4
89
116

Nissan Maxima
89
102
283
Toyota Camry
92
83
87
Acura TL
92
100
145
Oldsmobile Alero
98
91
72
Chevrolet Malibu
99
84
80
Chrysler Sebring
101
94
270
Honda Accord
103
85
73
Pontiac Grand Am
110
101
134
Dodge Stratus
117
103
349
Nissan Altima
119
103
104
Mazda 6
129
112

Hyundai Sonata
129
101
74
Mitsubishi Diamante
133
130
254
Kia Optima
160
107
118
Mitsubishi Galant
181
126
181

Injury
Collision
Theft

136
113
82
Volkswagen Golf
87
99
63
Volvo S40
92
122
70
Volkswagen Jetta
101
108
75
Subaru Impreza WRX 4WD
107
244

Saturn ION
111
91
61
Honda Civic
127
109
59
Ford Focus
134
115
71
Mazda Protege
134
109
65
Hyundai Elantra
146
102
51
Nissan Sentra
148
132
90
Chevrolet Cavalier
149
104
76
Toyota Corolla
150
110
96
Dodge Neon
167
130
151
Suzuki Aerio
188
156

Mitsubishi Lancer
190
159
157
Kia Spectra sedan/hatchback
196
126
78

ALL MINI
Injury
Collision
Theft

178
121
72
Toyota Echo
152
106
43
Hyundai Accent
176
123
79
Kia Rio
187
125
8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