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5°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6°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7°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6°
    温度感觉: 16°
查看: 3738|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人宗教团体盼维持一男一女制婚姻法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0-7 19: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性婚姻?有一天,也许人可以和狗结婚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8 17: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是人类自由的界限

人类的自由似乎有点过分了.

今天同性可以结婚,明天人就可能和畜生结婚,后天人类还可以和植物结婚.

什么是同性恋?一句话,是一种病态!

我们都用嘴吃饭,可以吃的香喷喷,可是如果有人就是喜欢用鼻子,用耳朵吃饭,用肚脐眼吃饭.居然也"吃"的津津有味.可那些器官天生不是用来吃饭的呀. 他们不是有病又是什么呢? 当然怎么吃饭舒服是他们的自由,可是他们要我们改变"吃饭"的定义,这不是荒唐又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物种,人的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应该的用途.只有心理和生理不健康的人才会在器官的滥用中获得快感.这种滥用有害于这个物种也有害于他们自己.他们应该看医生.

自由真的就是:只要不影响别人,自己的事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吗?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8 23: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火石]发布
同性恋和异性恋交同样的税,为什么不能让他们享有一样的权利呢?

也许同性婚姻的确不现实,但是也没有理由去歧视同性恋。同性恋不是一个选择,而是天生的。想想很多白人歧视我们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滋味?将心比心,我尊重他们。

第一:同性恋并非天生,更多是在幼年时心理性角色扭曲而成.
第二:认为他们是病人并非歧视,否则医院里的患者都该受到歧视了
第三:同性恋者的异常性取向如不纠正,会给他们自己生活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同性恋者中吸毒,艾滋,自杀比例明显很高.
第四:同性恋有社会危害性. 如同性性行为无法繁衍后代,易于传播疾病,同性家庭不利于后代成长.
社会要帮助他们纠正这种心理异常,而不是鼓励他们去追求所谓自由.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0 10: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没想到这么多人会支持同性恋

现在我太忙,以后有时间我会将同性恋的违反人性和它的危害性详细的告诉大家。
5#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1 14: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性恋是基因使然吗?

有网友认为同性恋不是病态,他们最主要的理由是,同性恋是天生的,基因使然,就如同左撇子和右撇子都很正常。可是,喜欢男人还是女人可没有用左手还右手那么简单。同性恋是违反基本人性的,也不可能是基因决定的。

人是万物之灵,是最高等级的动物,但终归是一种动物,是一种由相对低级的动物进化而来的(这里我假设大家对《进化论》没有异议)。既然是动物的一种,就有动物的本能,那就是1,生的本能。2,性的本能。
生的本能,是任何动物包括人都希望自己生命能尽可能长久的存活下去,实际也就是自己的基因能够存活下去。
性的本能,就是任何动物(指异性生殖的动物)包括人到了成年都希望找到有吸引力的异性,并与之交配,动物表现为求偶,实际也就是选择具有优秀基因的异性,使自己后代具有自己的基因和另一半尽可能优秀的基因。
总之,这两个本能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保留自己的基因和优化自己的基因,并把基因流传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只有这样这个基因才能不断延续和优化,这个物种才能流传下来,

所以,任何动物都会垂死挣扎,都会为了保护自己的骨肉(因为自己的骨肉是自己的基因)而不惜一切,为了求偶而奋力相搏,人也如此。有人问了,难道就没有例外吗?你见过活的不耐烦的动物吗?你见过完全不在乎自己骨肉的动物吗?你见过对求偶没有兴趣的动物吗?我不敢说没有,但即使有,这个个体的基因也会很快消亡,在亿万年的进化中这种不利于自身基因流传的个体早已几近消亡,剩下的都是有保护和延续自身基因的本能的个体和物种。


再看看同性恋吧(在这里我们暂不考虑双性恋),他们的性趣在同性,而对异性性行为没有冲动与向往。假如他们的性趣如有人所说是基因决定的话,显然同性性行为是无法产生后代的,即他们的同性恋基因难以流传,保守的说,他们的同性恋基因流传给后代的机会应明显小于异性恋者。人类的进化多少万年,在漫长的进化中按20年一代算,一代一代的较小概率早已导致同性恋基因的基本消亡。有人又说,人工受精,试管婴儿,克隆都可以非性行为的繁衍呀? 这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东西,在此之前人类进化了恐怕百万年之久,大浪早已淘尽了不利于自身基因延续的个体,同性恋基因就算曾有过也很快被淘汰了。尤其在人类非常漫长的史前时代,那时人们,或者类人们,除了摘果狩猎最大的乐趣就是交配,没有道德伦理的禁锢,交配权的争夺是很激烈的,别说是同性恋,就是性欲不强的异性恋,他的基因在竞争中都有较大被淘汰的可能。

正因为如此,这世上任何异性生殖的物种的个体都是异性相吸的,人类也不例外。所以,当一个非常性感的女性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会心猿意马,嗓门发干,:),这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本能,当然表面上别人是看不出来的,毕竟我们是高等的动物。

可能有朋友又说了:“可是有人没有生的欲望他们愿意死,有人害死自己的亲子,他们没有基本的生的本能。”我要说:这恰恰说明了,同性恋是后天而非前天决定的。你见过生下来就不想活的婴儿吗?你见过未通世事的天真的孩童自寻短见吗?绝对没有。无论是悲观厌世还是舍生取“义”,这都是周围环境的影响的结果,他们在童年时在环境影响不大的时候是不可能想死的。虎毒不食子,而食子的人则是利欲熏心,而他们丧失人性的对财富或权利的追求则是后天作用的结果。
同性恋也是一样,这种违反本能的取向是后天环境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心理疾病,他们的基因是异性恋的,否则这种基因早已因无法流传而消亡。

佛洛伊得认为人类一切的行为的基本动机都是源于性(这里他当然指的是异性间的性)。我觉的:人类一切的行为的最基本的潜意识的动机都是为了保护,优化和流传自身的基因(或者是整个人类的基因,指为社会利益牺牲小我的人)。

性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本能之一,也是人类美好生活的最基本的驱动力。不管男人女人,我们都爱美。什么是人的美?一句话,是性感;是正确的令人愉悦的散发出与基本性征相付的性别气息。健壮小伙的挥汗如雨,生死关头007的沉着机智,长发飘飘白裙少女回眸一笑,成熟女人的妩媚与温存,无不是与其性别相付的性气息。试想:强壮的女人豪迈的挥汗如雨,冷静无比的深不可测的女人,秀发披肩长裙着地者回头深情嫣然一笑却满脸落腮胡子,扭捏娇羞兰花指掩嘴而笑者却肌肉强健发达胸毛连成一片,这种性别气息与其性别的完全扭曲还有半点美吗?
所以眉清目秀的太监不美,貌似天仙的人妖不美。而同性恋为了吸引同性,必须表现出异性的性征,所以男不男女不女的同性恋也不美。

当然同性恋者不应该受到歧视,他们也有权以他们的方式生活。他们需要的是引导和帮助,而不是鼓励。而修改婚姻的定义则是最愚蠢的鼓励。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吧。
6#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3 00: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同性恋是基因使然吗?

最初由[科学家]发布
回复:同性恋是基因使然吗?



该作者犯了几个常识性的错误,
第一个明显的错误是他不知道其实同性恋行为在动物中是非常非常普遍
的,而且早已经报道了很多年了,目前有确切记载的动物种类已经
超过200多种,包括昆虫,鸟类,哺乳类(尤其是灵长类)...
  
[[I]第一个明显的错误是他不知道其实同性恋行为在动物中是非常非常普遍
的,而且早已经报道了很多年了,目前有确切记载的动物种类已经
超过200多种,包括昆虫,鸟类,哺乳类(尤其是灵长类)]
[/I]  
我早听说灵长类有同性行为,而据说爱滋病就是在人类和灵长动物的同性行为中传给人类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同性恋是基因导致的。否则你如何解释为何这种基因没有消亡,同性行为不仅无法产生后代而且由于同性行为在生理学上的不合理更容易产生疾病,而导致该基因载体的死亡。他们的同性行为有可能是由于在交配权的争夺中失败而产生的变态而已.

[I][另一个是错误的把生物个体的求生本能和个体的生殖能力混为一谈,
举一个非常常见的例子:蜜蜂。 在正常情况下,工蜂本身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类似的是,蚂蚁,白蚁中的工蚁和兵蚁都是没有生殖能力的。所以,把个体的
生存和繁殖挂起钩来只能说是作者的无知或者无视。
工蜂和工蚁的存在意义,是它们承担着整个群体的生存任务,在基因的角度来讲,
是有利于整个群体的基因存在和继承(而不是单纯的个体基因的继承)][/I]

个体的求生本能和性本能在保存,优化,延续该个体的基因的角度来讲是统一的,因此在这里我将两者作类比是合理的。我没有考虑类似工蜂,工蚁自身没有生殖能力的个体,算是个疏忽,但我的结论并没有问题,那就是任何物种,它所流传下来的基因都是要保护,优化,延续该物种的基因的。至于工蜂等他们为了蜂后和雄蜂工作和赴死也是在为他们的基因献身,产生他们自己这一类的基因都在雄蜂和蜂后那里。


[I]在上面,我提过了许多动物也有同性恋行为,而且研究发现越是高等的动物
这种现象越普遍,在和人最靠近的灵长类中,几乎研究过的每一个种类都有
同性sex的记录。[/I]
对,这毫不奇怪。越是高等的动物越聪明,心理活动越复杂,越容易找到在交配权的争夺中失败后发泄和补偿的方式,也出现心理疾病。一群公猴子如果长期关在一起,他们有很大的机会产生同性恋。而常识告诉我们,监狱的犯人中同性性行为理应较高。


[I]这一直让科学家感兴趣的就是为什么同性恋基因(如果有的话)
没有在进化中消亡?
这个问题很可能没有答案。
目前科学界对此还没有定论,但是,目前比较受到大多数
科学家和大部分科学证据支持的两个观点是:
1。也许同性恋基因是调节population压力和缓和同种族间竞争的一种因子,
是一种必须基因,所以一直保留了下来。[/I]  

牺牲自己的基因来控制人口和竞争?那自己的同性恋基因消失后又哪来的同性恋基因呢?

[I]2。同性恋基因和某种/些优势基因是伴生的,或者同性恋基因是某种/些优势
基因的副作用。[/I]

最重要的决定个体生殖的基因居然会是其他基因的副作用,还压过了XY,XX上的正常基因,这副作用也太大了吧。


[I]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twin,
发现sexuality 确实是受基因的影响的。但是,目前还没能精确的指出在人类中到底是那个基因影响sexuality, 一个原因是因为人类的基因组是很复杂的,影响sexuality的可能不止一两个基因,或者必须几个基因一起作用,或者就象刚才提到的那样,可能并不是一个专门管Homosexual的基因而是其他基因的副作用。[/I]

性当然是基因的结果,性欲,性能力,乃至性魅力都是基因的结果,这人所共知。但进化是去弱存强的

[I]有一个(目前还比较粗糙的)证据指出, 同性恋男人可能是母亲的
一个有关高生育力的基因的副作用,因为调查发现同性恋男人的母亲
通常是有很高的生育力,当然她的后代并不都是同性恋,而是好几个
儿子中才有一个是,所以这个基因仍然是个优势基因。[/I]
既然是“粗糙”, 我有点怀疑他的研究方法,母亲的生殖能力强,儿子多,其中产生一个同性恋的机会大。常识告诉我们,在几个儿子中,往往会有一个因常常处于被保护的地位,而对哥哥们产生依靠乃至依恋。他考虑了这后天可能的因素吗?

总结: 我钦佩科学家们对同性恋问题所做的研究,我不是专业人士,因此,上述的质疑也是颇为“粗糙的”。但我们要注意到:很多同性恋正寄希望于同性恋基因的发现,以证明他们行为的“正常”。因此我们在学习很多科学家的研究之前,考察一下这些科学家自身的性取向也许是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抱着结论找原因是无法揭示真理的。同性恋基因理论有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有,这种不利于物种繁衍进化的基因是怎么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淘汰而流传下来的?这很可能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同性恋将很难找到基因上的支持。退一万步讲,假设同性恋真的与基因有直接的关系,这也不能说明同性恋是正常的,色盲,白化病,癌症等疾病不都和基因有关吗?性冷淡我们都可以视作心理疾病,生殖心理的障碍和扭曲难道不比不分红绿的色盲更严重吗?这只会将同性恋推向更糟糕的境地---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病。 另一方面,同性恋的后天形成理论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孩童时代的体验和各种明暗示,都可能对他们的性心理角色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就是被扭曲了性心理。而从一个秀气的男孩变成一个人戏不分的同性恋。也许,这方面佛洛伊得的精神分析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7#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3 21: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科学家]发布
职业病,我还是把写出的东西贴上去,就算不能治病救人,也给荧屏前的网友一些启发。
---------------------------------------------------------------------
看完作者的回贴后,我的反应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
那就是哭笑不得。因为你反问出的问题其实在我第一


你既不知道所谓的“同性恋基因”在哪里,更不知道这些“基因”究竟是如何得以流传。通篇只是:有动物搞了同性恋,所以有人要搞是自然的;生物基因多样性,所以有同性恋基因且会流传;有基因影响了性所以必然有同性恋基因,隐性基因可以流传所以同性恋基因也会流传,等等。人们怎么会相信“科学家”这样的“成果”。

另外,随便将质疑自己意见的人说成是“关于生命科学,社会学,逻辑学知识太有限”不是一个真正科学家应有的职业素质,因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是习惯于不同意见的争论,是不会如此破坏“就事论事”的原则的。至于“对科学家的人身侮辱”,恐怕只有你这样的“科学家”才会如此敏感吧。

我无意再和这位“科学家”做进一步的讨论了,因为当讨论变成了对讨论者本身的贬性评价时,它已经没有意义了。当心平气和的对不同观点的表述和质疑换来了“科学家”对本人“知识水平太有限”的“研究成果”,我真是诧异和忍俊不住,没想到这是一位喜欢对别人知识水平做出快速评判的“科学家”。我想我们还是就此打住吧。

同性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已经说过,退一万步,就算真有所谓“同性恋基因”存在(个人认为绝对的同性恋基因存在的可能性很小),也不能说明同性恋就是正常的,基因导致的疾病是不胜枚举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探察一下同性恋的成因也许会比在基因上苦苦找寻更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佛洛伊德的理论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而对”科学家”给出的参考文献兴趣不大.


我同意”科学家”说的要打破条条框框,不能先入为主的观点,但我也要指出: 1.我们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因为现在社会上支持同性恋的声调很高,特别是一些偶像人物也是同性恋.就不经过思考的随声附和. 2. 思想解放并非没有原则和边界, 我们今天解放了婚姻中关于性别的规定,明天我们是否要解放婚姻中人数的规定呢?后天我们是否又要解放婚姻中物种的规定呢? 那婚姻到底是什么呢? 毕竟, 这世上, 三角恋,四角恋,理不清剪还乱的多角恋比同性恋更多和自然(同性恋也可能有三角恋), 而人和灵长类动物或狗的真心相爱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谁能告诉我, 婚姻的定义将走向哪里. 更别提同性婚姻可能对孩子性取向的影响了.

在我看来同性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和幼年的经历有极紧密的联系,需要引导和治疗.如果社会认为他们是正常的, 这对未来的孩子的性心理角色将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以后这种”正常”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 如果同意我的观点,我很高兴, 如果不同意,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当人类在同性恋问题走得太远的时候,将会碰到更棘手的问题,最终将回归于我的看法,但也许这需要一段时间.

至于这位”科学家”, 不知是否还有新的”研究成果”, 如果是关于基因的,贴出来无妨,毕竟无论对错, 任何学术观点都不会完全没有价值, 但如果是关于本人的”研究成果”, 我劝你还是学习一下怎么宽容的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