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市上,诺贝尔文学奖的热潮慢慢发酵,这位来自法国的新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让存在主义再次受到大众的关注。
荧屏上,七大最佳男主角合作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正在热播,柏林影帝廖凡一脸深沉地念着台词:“既然我选择了不能再选择,就不可能再有别的选择。”击中文艺范的心。
其实这都和一个人有关,他存在很多人的心底。
1964年拒领诺奖的让·保罗·萨特,即将“来”杭。这是身处江南的你,距离他最近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剧赞·国家话剧院2014杭州演出季”第一出大戏,就是话剧界的神剧——《死无葬身之地》,10月24日、25日登陆杭州剧院,这是大神萨特的戏剧首次亮相杭州。
要说说萨特的故事
不能不说波伏娃
萨特和其他板起脸说大道理的哲学家不同的是,他不但会板起脸写哲学著作,也会很有亲和力地写小说和戏剧,更重要的是,他写的故事都很好看。
这当然和他的经历有关。
1905年,萨特出生于巴黎,他是标准的“富二代”,但却不是“高帅富”,因为他的右眼从小就斜视,个子还很矮,这让他显得有点“丑”。他的那些流传于世的肖像照都用厚厚的眼镜和巧妙的角度来修饰,他也可以说是美颜界的鼻祖。
萨特父亲在他1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母亲带他回娘家,投奔做德文教师的外祖父。萨特在书香门第的外祖父家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据说,他看的第一本书是《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苦难》。
萨特的傲娇估计遗传了外祖父的基因。外祖父把他送到蒙田公立学校,要求校长直接给天才的外孙上8年级,但是校方很快以萨特“基础太差”为理由,要求他从1年级开始学。外祖父竟然一怒之下让孩子退学,请了家庭教师在家里上课。
萨特的确是学霸,而且情商也极高,他在大学期间遇到了后来的“终生情侣”西蒙娜·德·波伏娃。
萨特和波伏娃之间的感情可以写成一本传世小说。他们在世界舞台上出双入对,还曾经一起到过中国,上过天安门城楼。光是那女高男矮的形象就足以引起围观。
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相守半生,却一直没结婚,并且开创出一个著名的短语:契约式爱情——精确诠释“婚姻只是一张废纸”。
萨特喜欢对西蒙娜说:“我们的结合是一种本质上的爱。”这句话意味着,他们都可以体验偶然的风流韵事。
萨特的名言
经常上微博当“心灵鸡汤”
萨特是典型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二战爆发以后,他应征入伍,很快于1940年被俘。他在德国的战俘营里研读海德格尔,然后,他以眼睛有疾病不能打仗为由,使德军军官相信他不是士兵而逃出战俘营。
战争期间是萨特创作的黄金期,他不但写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专著《存在与虚无》,还有大量文学作品问世。这其中最著名的要属独幕剧《隔离审讯》,整部剧只有三个演员,每个人都需要其中另一个人,而每一个人又都妨碍另外两个人彼此依靠,最后终于没有任何一个人达到自己的愿望——是不是很拗口很混乱,很残酷却又让人很好奇想看?那就是他的特色。
这部剧的结尾让人难以忘怀,“我万万没有想到,你们的印象中,地狱里应该有硫磺,有熊熊的火堆,有用来烙人的铁条。啊!真是天大的笑话!用不着铁条,他人就是地狱!”
“他人就是地狱”成为萨特最著名的名言。
战争也让萨特改变了对文学的态度。他的口号是: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时代而写作!他把这种态度称之为“介入”,他认为作家须通过作品对当代社会、政治事件表态,从而保卫日常生活中的自由。
正是这样的态度,让他的文学作品拥有深入人心的力量。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萨特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却拒领了,理由是“不接受来自官方的任何荣誉”。
萨特被诸多人惦记,就是因为他坚持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一切是非善恶都可以由人自己选择。但也因为绝对自由,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感到焦虑,恰恰是因为有选择的自由。用流行的话讲,这是“选择恐惧症”。例如大三学生要面临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有人面临移民还是继续留在国内发展的选择,这些抉择没有任何因素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于是就产生了“焦虑”。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自由时代,萨特所倡导的“自由选择”在生活里已经蔚然成风。许多人奉行这个原则,并不是因为看过萨特的书。
就像王朔说的,“以前我不知道萨特、尼采什么的,后来我看了, 才发现他们说的我都已经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