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0°
    温度感觉: 21°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0°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3°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2°
    温度感觉: 22°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8°
    温度感觉: 18°
楼主: 费事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到圣經找答案

 
91#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9: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开裸体雕塑店为了要看别人的裸体也是“做得理真氣壯”啦!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3-3 10:33


打个比喻, 說有人開裸体彫塑店, 一定要有各色人種做model, 才可以造出各色人種的彫塑, 所以, 天上的神要照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 造各色人種, 就一定要有男神, 女神, 有各色神種。

洋教教竟拿这个比喻, 一而再指我開裸体彫塑店, 洋教徒除了胡搞蠻纒之外, 就沒有話好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09: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In God We Trust这句話落伍了。老美早就把它改成In Gold We Tru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6: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费事傾 于 2014-4-29 20:44 编辑

跟無聊的洋教徒歪纒, 实屬無謂, 不如看清楚洋教士的面孔吧:

转载 八国联军的先遣队——基督教传教士

来自: 坚决投诉组长 2012-05-27 22:19:51
稍有历史知识的朋友们绝对不会不知道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作为八国联军先遣队的基督教传教士和基督徒却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人,以宣传教义的美名,行潜伏、刺探之实。为了还原历史真实,这里向朋友们介绍一些原始资料,以供参考。

  鼓动鸦片战争的传教士——裨治文

  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一1861),1829年9月自神学院毕业,成为美国基督教美部会(后称公理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位 美国传教士,奉命到中国向“那众多的人民”传播“福音”,并及时报告有关中国社会的各种状况。

  裨治文于1830年2月15日到达广州。当时,在广州的外国传教士只有英国伦敦会的马礼逊一人。早在裨治文离开美国前,上级就要求他凡事 向马礼逊请教。裨治文到广州后,立即拜马礼逊为师学习汉语,并执行相应的指令。

  1832年5月起,根据马礼逊的要求,裨治文开始主编一份英文的月刊:“The Chinese Repository”,一般译作《中国丛报》,又译作《中 国文库》,办刊的钞票由广州的美商同孚洋行老板奥立芬提供。(1833年来华的美国教士卫三畏也加入其中)

  自此至1851年12月约10年间,《中国丛报》共出版20卷(每月1期,每年1卷),刊载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调查资料,乃至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官方的活动。

  鸦片战争之前的几年间,《中国丛报》使出吃奶的力气,研究、论证了中国军事力量不堪一击,积极鼓吹对中国发动战争:“如不(对中国)使用武力,就没有一个政府与之保持体面的交往”,“采用低声下气的请求,我们必将一无所获;倘若我们希望同中国缔结一项条约,就必须在刺刀尖下命令它这样做,用大炮的口来增强辩论”。

  这些耶稣的弟子们公开宣称:“我们是主张采用有力的果断措施的鼓吹者”。

  这,就是这位传教士的真实面目。

  传教士的祖师爷——马礼逊

  鸦片战争前后,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是靠英国东印度公司吃饭的。千里迢迢来中国的原因,用他们自己的话:“与其说是由于宗教的原因,毋宁说是由于政治的原因”。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英国伦敦会传教士,1807年1月8日被授为牧师,1月31日搭乘美国同孚洋行老板奥立芬的三叉号鸦片走私船,当年(嘉庆十二年)9月7日到达广州。

  马礼逊到达中国后,因努力学习汉语,1809年,当上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办事处汉文翻译,年俸500英镑(高薪啊,当时在英国,年薪200英镑已是非常了不得),同时传教。由于清朝禁绝传播洋教,他便以马六甲为据点,翻译出版《新约全书》、《新旧约全书》等书,成为将基 督教的全部原始教义介绍给中国的第一人,他还编辑《华英字典》,出版汉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7月,英国派特使阿美士德来中国,到北京觐见皇帝,马礼逊任汉文翻译随行同到北京,被东印度公司的经理称为“此行的主要人物”。1833年(道光十三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署成立,第二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来华。英国国王特任命马礼逊为律劳卑的中文秘书兼翻译官,“年俸一千三百英镑,可以穿上副领事的制服,缀上皇家的领扣”。为律劳卑忙前跑后,“马礼逊做了许多翻译的工作”,因积劳成疾,于8月1日死于广州。

  马礼逊任东印度公司的中文译员长达25年,多次建议英国政府在中国自设法庭;在参加英国对华外交谈判中,把宗教、经济、政治与文化教育打包在一起,积极推动宗教为侵略服务的方针。作为近代基督教传教士的祖师爷,马礼逊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美国传教士——伯驾

  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美国传教士兼外交官。1834年6月1日在纽约长老会教堂被任命为传教医生,10月受派广州,成为基督教派到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医生。

  1838年2月21日,在大毒枭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下,“中华医药传教会”在广州成立,东印度公司哥利支医生任会长,伯驾任副会长。洋和尚也坦白道,他们办医院,目的有二:一是将医学科学“移植于中国可能产生有益的效果”二是“将可以从这个方法搜集情报,这将对传教士和商人都有极高的价值”。

  伯驾积极地、公开地鼓吹侵略中国。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期间的1841年1月,伯驾急不可耐地专门回到美国拜访时任美国总统凡?勃俊和国务卿福西瑟,提出“立即派遣全权公使迳驻道光的宫廷”。随后,又拜访新任总统约翰.泰勒和国务卿韦伯斯特,并策动曾任美国总统的亚达姆斯

作为美国的专使来华。

  当年11月伯驾从美国返抵广州后,发现有“足够的证据可证明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更是催促美国政府赶紧来中国趁火打劫。由于伯驾等人的鼓动,1843年夏天,美国派顾盛为专使来华。在1844年7月签订中美《望厦条约》时,伯驾既当顾盛的译员,又是顾盛的谋士,成为顾盛的左膀右臂。

  因功劳卓著,1845年至1855年,伯驾任美国驻华使馆头等参赞,并三次代理公使职务。1855—1857年,他正式出任美国驻华公使。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又主张美国出兵侵占台湾岛。

  1857年8月伯驾卸任回国,1879年后在美国任《中国医务传教会》会长。

  鸦片战争的祸首——马儒翰

  马儒翰(JohnRobert Morrison,1814-1843),马礼逊的长子,1814年生于澳门。1830年(道光十年)十六岁时就在广州为英国商人作翻译。1832年编成《英华行名录》,1833年著《中国商务指南》,创办《福音传道师》杂志。

  1834年,马礼逊死后,他子承父业,继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处中文秘书兼翻译官,因为缺德的冒烟,被林则徐看做“最坏的人”。

  他热心传教事务,但最关心的是英国的国家利益,使出吃奶的力气参加英国侵华活动。

  1840年(道光二十年)7月,他与义律乘英国舰艇到达天津大沽口,与琦善谈判;1841年1月,参与迫订《穿鼻草约》的谈判。

  在以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攻打中国过程中,他自始至终为璞鼎查出谋划策,这位传教士的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

  在英军进入长江口后,他知道长江沿岸清军防御空虚,积极鼓动深入作战;

  到了京口,他以种种卑鄙下流的手段,强索白银60万两;

  到了南京,他威胁英军将要入城就食,索取“军饷”300万两;

  在南京条约谈判签署过程中,他“来往传说”,以污秽傲慢言语威逼恫吓清廷,(费事傾按: 跟51的洋教徒何其相似)为英军捞取利益;

  条约签订后,他同璞鼎查到定海、厦门等地,所到之处,大做文章,进行经济、军事和政治敲诈讹诈。

  1842年,他获得了回报:被任命为香港立法行政委员会委员兼香港殖民政府秘书。不过,老天有眼,1843年,这恶棍便因疟疾死于香港,终年29岁。

  对此,璞鼎查伤心不已,说这是“国家的一大灾难”。

  侵华恶棍、鸦片贩子、德国传教士——郭实腊

  郭实腊(Gtzlaff,Karl Friedrich August,1803~1851),又名郭士腊、郭士立,德国基督教传教士。此人智商很高,精通多种语言,包括中国多种方言,但是道德极差,典型的缺德。

  他利用自己精通汉语、信息准确的优势,积极参与贩卖鸦片,为鸦片贩子们提供各种有偿服务。有个鸦片贩子说:“我为郭士立的三天时间付了1000美元”。以至于大鸦片贩子威廉?查顿专门要求手下与他合作:“你将很高兴就与改变自己的有关的所有问题与郭士立博士商量,他在语言及中国人的特点方面的广博知识,对你制订及实施计划很有益处。为了我们的利益,我们要很好地意识到合作双方的热情”。

  1831年,他到澳门任英国东印度公司翻译,曾七次航行中国沿海口岸,在上海等地贩卖鸦片并在“阿美士德”间谍船上活动,同时散发宗教书刊。因撰写《中国沿海三次航行记》,内容涉及从广东沿海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宣称“没有什么东西比我们架置妥帖的大炮更能激起他们对我们的尊敬,它无声的语言对我们更有用,胜过德摩斯梯尼最出色的辩论。”引起西方侵略者的关注和欣赏。

  为了实现侵略中国的目的,1832年,他与胡夏米一行78人乘坐“阿美士德”号船从澳门出发,沿途经过南澳岛、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威海卫等地,复折往朝鲜、琉球,而后回到澳门。他们一面掌握各地的现实情况,一面测量沿途的河道、河湾、绘制航海地图等,为英军提供了第一手的可靠情报。

  1835年,他担任英国对华商务监督的汉语秘书职务。1839年9月5日,他直接参与挑起九龙之战。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以翻译的身份积极参与了全过程。英军进攻定海,他利用以前在沿海水域和港口城市的经验,参加侦察探险队,搜集清军布置、军事设施等情报。他加入了第一批登陆部队,随身带来了安民告示,被任命为定海知县,向中国人民发号施令。他继续跟随英军,

在英军占领的宁波等地做民政官。

  1842年,他参加了《南京条约》的最后谈判和多次谈判会议。

  战争结束后,他又做了8年香港驻华商务总督的秘书,直至1851年病死于香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17: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會怎會自揭醜史? 第三者講述才可信。

刘汉在四川是個大善人, 如果他沒有被捕, 會自爆醜史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9: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訪問网站了, 如果刘汉的兒子為刘汉寫傳記,只會大書特書他在四川所做的善事,对於他的劣行一定隻字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2: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费事傾 于 2014-3-8 12:24 编辑

洋教徒最拿手的本領就是辱罵,看吧:



您果然继承了家庭传统,甘愿为腐朽的满清朝廷效犬马之劳,甘当奴才。



再來就是歪理: “难道没有鸦片战争,清朝就不会垮台?



所有殺人犯都可以用这句來自辯:“难道我不殺他, 他就不會死?”



更有拿手的就是上网找出一大堆資料,把你疲勞轟炸, 网友xuxi就問过他:“你想告訴我們什麼?”



又長又臭, 各位不耐煩看的, 我把重点抽出來讓家看吧:



【作者简介】吴义雄,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近代中外关系史和中国基督教史。(: 是基督教的人,当然要為洋教掩飾罪惡啦, 但字裏行間, 仍难免泄露一点点。)


《中国信使报》(ChineseCourier and Canton Gazette1831)、《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2)、《广州周报》(The Canton Press1835)等在广州创刊发行。此外,还有一些短期发行的西人连续出版物也出现在广州口岸。在1839年春中英关系破裂后,除在1833年停刊的《中国信使报》外,上述报刊迁往澳门继续发行。这些英文报刊成为来华西人群体的舆论喉舌,与印度、南洋等地的西人报刊形成一个具有相当声势的舆论空间,代表着西方势力在东方世界的声音,影响广泛,及于欧美各国及其在东方的势力范围。1830年代,这些报刊发表了大量有关对华关系的文章,在鸦片危机前就已逐渐制造出对华军事威慑乃至发动对华战争的舆论。

   

1839年的禁烟运动,引起他们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应。



对鸦片危机的反应 林则徐缴烟之际,在华英商报纸一面用最激烈的语言诅咒林及中国政府,一面把该事件当做“永久解决”对华关系问题的机会。312日林则徐发出缴烟令后不久,《广州纪事报》就以威胁性的口吻说:“让中国政府行动吧——让他们迈出第一步”。



“天朝必须屈服,或者崩溃”



“如果没有鸦片商的帮助,或者说没有鸦片贸易的利润,英国臣民就要纳税以弥补这一数目,



《中国丛报》作为美国传教士所办刊物,虽然没有公开鼓吹武力,但对林则徐的措施也有诸多微词。裨治文(E. C. Bridgman)等传教士从原来的反鸦片、反战的立场,逐渐滑向支持“惩罚”中国的立场(19)裨治文18401月为《中国丛报》所写的评论中说,鸦片的确在摧毁中国人的健康和道德,而中国人也试图终结这种邪恶的事物,“但是现在,这个目的可以达到吗?谁将制止这种贸易?迄今为止为此进行的努力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几乎摧毁了所有外国与这个国家的贸易,而且造成了将这个国家卷入战争的灾难的威胁”(20)。他的矛头无疑也是指向中国。

   

鸦片战争期间,澳门的英文报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中国丛报》的特色在于刊登大量的原始文献(包括中文文献的译文),并对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进行详尽报道(70余篇文章),专门的评论文章则数量较少。但它往往在报道时对事件作出自己的评论,其大致倾向是越来越支持英国的军事行动,有些内容是与英国侵略军的军事进程相配合的。例如,在英国“远征军”到来之前,这些报刊已经热烈地讨论对华战略问题,而中国沿海岛屿的状况则成为关注焦点之一。正如《广州周报》在报道中所说,“最近,黄海和其他海域的岛屿引起了极大的注意,此外,讨论还表明,我们对这些岛屿几乎一无所知”。故该报对中国沿海岛屿的情况作了粗略的介绍。(52)在英人讨论封锁珠江口后,英军的目标指向中国东南和东部沿海。《广州纪事报》、《广州周报》和《中国丛报》在18406月下旬都竞相刊登有关宁波、舟山、定海等地情况介绍的文章,显然了解到那里是英军的战略目标所在。而当英军占领舟山、计划继续北上后,这些报刊又将目光投向长江下游、渤海湾(时称“北直隶湾”),详细介绍这些地区的情况。同样,英军攻打厦门以及上海、镇江等地时,这些地区的情况亦成为关注的对象。这里难以一一叙述。

   


《中国丛报》作为美国传教士所办的刊物,对鸦片战争同样全神贯注,密切注视。当义律与琦善谈判与协议的消息公布后,《中国丛报》也发表了评论表示,英军“对任何岛屿的占领对我们来说都是应该反对的”;但同时又说,“接受这一协议在全权公使这方面是极大的宽容”。显然,作者也认为义律并未利用英国的军事优势谋取足够的利益。该刊还对中国方面的谈判诚意表示怀疑。(70)在评论184145月份广州军民的抗英斗争时,《中国丛报》的评价是:“中国政府的背信弃义和残忍无情在最近的(中英)决裂的方式上表现出来,其官员不管会遭到什么苦难,人们也不会同情他们”。就在英军对广州和中国其他地区发动军事进攻时,《中国丛报》展望未来,重复裨治文和英人报刊都说过的话:“中国必将屈服或者崩溃”;还说,“其政府的排外精神,其官员的欺诈和背信弃义的行径,与所有的正义和理性原则是不相符的。我们猜测,(英军)强大的增援力量就要到了,现在这个世界有正当的理由期望,大不列颠将采取必需的行动,以在这个帝国和地球上的其他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关系。



《中国丛报》发表了亚当斯演说的全文。(72)在编者看来,这些评论是“一个在公共生活中拥有广泛经验的人的观点,值得注意和加以辩护”,“它们还清晰地显示了中国政府无权将其与人类其他部分隔绝开来的强有力的原因,其观点是从人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体系的成员的权利演绎出来的”。编者表示,尽管亚当斯关于鸦片与战争之关系的观点有待商榷,但是同意其战争的“远因是中国人的傲慢、欺诈和无知”的观点。他还写道:“我们认为,如果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他们自己的和他人的权利的话,这一战争永远不会像已经发生的那样发生”。(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9: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講洋教徒的本領, 講漏了一点, 就是可以憑空捏造, 肆意詆毀, 看:
回复  费事傾

可以很明确地告诉您,我只骂一种人。最近就骂过一次。一个香港人,姓中国人的姓,吃中国人的饭,说中国人的话(粤语和国语),读中国人的书,我不计较他自称香港人,不是中国人,但是他公开把别的中国人成为 Chinese F***,我就当面用一句话回答:你个狗汉奸!

会写几个繁体字,鼓捣几句文言文就以为是在捍卫传统,您这是屎壳郎爬铁轨,滥充什么大铆钉!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3-8 13:30

詆毀別人的技術很高明, 他沒有指名道姓說駡我, 但那帖子是衝着我而的, 不明就裏的人就很易誤會我駡中國人。

我確实說过自己是香港人, 有什麼不妥? 难道上海人不可以說自己是上海人嗎? 北京人不可以自称北京人嗎? 我幾時說自己不是中國人? 我幾時有發帖辱駡自己的同胞? 大家又幾時見过有人在51网駡自己的同胞, 洋教徒為了誣衊不同意見的人, 己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就算說自己不是中國人, 也不可以指為汉奸, 駱家輝就說自己是美國人, 不是中國人。依法律覌点, 也確实如此。但駱家輝沒有在鴉片戰爭事上站在洋鬼子那一边, 沒有說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做得对。

我來把那段話改寫吧:

“可以很明确地告诉您,我只骂一种人。最近就骂过一次。一个大陸人,姓中国人的姓,吃中国人的饭,说中国人的话(粤语和国语),读中国人的书,我不计较他自称大陸人, 但他認異族阿当夏娃作祖宗, 不拜自己的祖先, 詆毀中华民族列祖列宗的神祗, 為鴉片戰爭戰爭和八國聯軍的侵略者文过飾非, 反而指罪在中國, 我就当面用一句话回答:你个狗汉奸!”

看这一句, 洋教徒的謾罵本領, 我真自愧不如:

“您这是屎壳郎爬铁轨,滥充什么大铆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4: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句話是駡誰的?

"您要是还打着爱国旗号在这里为清廷摇旗呐喊,那也请您“自爆醜史”,您家族是何年何月以何种方式投奔港英怀抱?是不是至今也满怀希望如一些港人般天天盼望米字旗重新在香港上空飘扬?"

用憑空想像來駡人, 卻詭辯說駡公司的同事; 而你自己卻白紙黑字, 寫出汉奸言論。

看看你說过什麼:

鸦片在中国的历史,您自己研究研究,还借用刘汉事件说话,那请您将中国人对鸦片的钟爱“自爆醜史”,

自唐朝传入中国,远的不说,明清两朝皇帝在龙床上吞云吐雾,上自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上行下效,朝廷昏庸腐败,百姓生灵涂炭,这样的政权天理不容。

再看看林则徐等禁烟人士的结局,清廷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也请您“自爆醜史”。

您再说说鸦片战争后直到49年,有多少鸦片是从西方进口?有多少是中国自己生产的?您家族里出过几杆烟枪?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3-8 14:30


我就当面用一句话回答:你个狗汉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7: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教友踢爆是在众人面前道貌岸然, 私底下卻卑鄙齷齪的人, 講的話全不可信, 明顯是誣蔑香港人, 意圖挑起地域仇恨, 以此轉移視綫, 以免自己被駡汉奸。
鸦片在中国的历史,您自己研究研究,还借用刘汉事件说话,那请您将中国人对鸦片的钟爱“自爆醜史”,

自唐朝传入中国,远的不说,明清两朝皇帝在龙床上吞云吐雾,上自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上行下效,朝廷昏庸腐败,百姓生灵涂炭,这样的政权天理不容。

再看看林则徐等禁烟人士的结局,清廷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也请您“自爆醜史”。

您再说说鸦片战争后直到49年,有多少鸦片是从西方进口?有多少是中国自己生产的?您家族里出过几杆烟枪?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3-8 14:30

汉奸言論, 鉄証如山, 無可抵賴。賊喊捉賊, 意圖脫身, 可惜如意算盤打不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14: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100多年前对当时清朝的昏庸腐败,官场的不讲信义已经认识的很清楚,为保护美国的侨民制定的合约,直到今日,美国政府对于自己的人民在海外有困难是怎样对待的?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3-9 15:05

您这里不是“發帖辱駡自己的同胞”?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3-9 15:14

你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1 11: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释迦摩尼会提倡轻视钱轻视美女,因为他是王子出身,从来没有缺过美女金钱,他的潜意识是不把金钱美女当回事。

人的潜意识是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形成的,是很难改变的。
UAE 发表于 2014-3-9 21:08


請洋教徒慢慢咀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09: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费事傾 于 2014-3-12 11:20 编辑

洋教徒發帖, 照例又長又臭, 廢話一大堆, 卻不知究竟要講什麼, 我只留意到这一句。
(64学运领袖 远志民 牧师,他的解答非常之好!但我有补充,这里略)


不得了呀, 这牧師違反基督教的教義, 請看羅馬書:


羅馬書
Rom 13:1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 神的.凡掌權的都是 神所命的。
Rom 13:2 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 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
Rom 13:3 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懼怕、乃是叫作惡的懼怕。你願意不懼怕掌權的麼.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稱讚.
Rom 13:4 因為他是 神的用人、是與你有益的。你若作惡、卻當懼怕.因為他不是空空的佩劍.他是 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
Rom 13:5 所以你們必須順服、不但是因為刑罰、也是因為良心。


“沒有權柄不是出於 神的.凡掌權的都是 神所命的” 你当學运領袖, 跟掌权的对着幹, 有什么資格当牧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5: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東扯西拉, 又扯到中医去了。

英國及其他列强侵略中國, 我們不応抵抗, 扶正根本再說, 我們沒有扶正根本, 任洋人漁肉, 活該。

这是不是汉奸言論? 我雖不是教徒, 也願意聴耶穌的話, "不要論斷人", 讓事实講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3: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教徒胡言亂語, 掩飾其汉奸言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4: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發表汉奸言論的洋教徒, 除了挑起地域仇恨之外, 沒有其他話好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