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3°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4°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9°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5°
    温度感觉: 25°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9°
    温度感觉: 19°
楼主: 姗姗而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欣赏名画,感悟人生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7: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姗姗而来
好的艺术作品有使人精神升华的作用,也能让人产生联想和比较,看到这幅画我作为华人总是想到祖国的农民亲友,他们在天灾人祸不断的土地上挣扎、抗争、生存。真盼望中国有米勒这样的艺术家来表现同胞,可是据说有人写三峡民众迁移的纪实文学都被抓。悲观地认为中国扼杀有良知的艺术家。
在当今的中国,所谓艺术家只认钱,那些伪艺术家只会炒作自己,只会为了卖高价制作一些低俗、媚权和智障的垃圾“作品”,不惜毒害社会和后代。在四川地震后,竟有某作协会长“诗人”写出遇难者在墓中欢呼同庆奥运这样的缺德诗篇。
现代中国社会,艺术创作力近乎于0。不,是负数。
精神、文化和哲学上的东西很可能几代都恢复不过来。与一百多年前的法国都无法比。面对文化的严重沙漠化很悲凉,心哀。
lotujp 发表于 2010-11-8 16:41

嗯,“在当今的中国,所谓艺术家只认钱,那些伪艺术家只会炒作自己,只会为了卖高价制作一些低俗、媚权和智障的垃圾“作品”,不惜毒害社会和后代。艺术创作力近乎于0。不,是负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据说,现在那些艺术院校的老师只准按上级指示充当复读机讲课,不能擅自改变嘴型。学艺术毕业出来的,炒股的炒股,转行搞地产的搞地产,要不就一窝蜂去搞山寨货设计。
在中国,描绘农民同胞的题材还是有的,就是还有多少人乐意去欣赏,懂得去欣赏,为之而感动?以下这幅我很喜欢,认为是比较经典的一幅油画,也希望大家能谈谈观后感。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8: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了浓重的宗教色彩。一对老实巴交的农民夫妇,因听到遥远处教堂传来微弱的钟声,立刻停下正忙着的农活,就地祈祷。虔诚、老实、淳朴尽收眼底。

画家用了大逆光角度取景作画,土地、人物模糊低色调,而远景清晰光明,天幕大片霞光,让欣赏者有天堂光明、美好、祥和的联想。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0-11-8 17:30

说得好!“画家用了大逆光角度取景作画”,似是有意表现前途的光明,上天将会给予赐福。我倒没想到这点,运用采光的表现反映主题。:smi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0: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otujp
我非常喜欢列宾的画,人物画的异常生动。
单枪匹马 发表于 2010-11-8 20:22

可以找几幅你所喜欢的列宾的画上来让大家欣赏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珊珊搞得这个房间,艺术气息太浓了,额这个理工科的大老粗,只能扒着门缝看看了. ^_^
云高天阔 发表于 2010-11-8 20:24

谢谢画廊高级领导人的支持!不要做门外看啊!:laugh:请进来一起欣赏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1: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是侧光.
王二小 发表于 2010-11-8 19:55

正确!画面上,坐落在北面远处的教堂,传来了如天籁般的钟声,女主人面向西下的残阳,虔诚祈祷。:smi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那么不自信, 这里也没有学美术的,  都是GOOGLE一下, 换几个自己的词, 你也能装成懂的样子.
王二小 发表于 2010-11-8 20:43

要相信农民的话,农民说话就是有分量,够直率!: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瞎蒙的,标准说明应该以姗姗而来的为准...
费老 发表于 2010-11-8 21:56

正如 lotujp 朋友所说的,欣赏一幅画必须先要了解作者作画时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想象力,能引起更多的共鸣,也是画家最希望得到的。每个人的欣赏角度都不同,带着不同心情去欣赏,所得的感受也就不同,所以,各人观点不同,大家所说的都可以为准,甚至我们可以想象得超越创作者的初衷,一幅好的艺术作品,不是艺术家自己说好的,是大家说好,才是成功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氏。
胡硕士 发表于 2010-11-8 23:07

梵高他奶奶的又搬上来了,都搬过多少地方啦?: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姗姗而来 于 2010-11-9 22:10 编辑

回复 81# lotujp

回复 81# lotujp
谢谢lotujp朋友详尽地介绍了俄罗斯绘画艺术发展史,以及联系我国的教育体制分享了一些见解,学习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喜爱俄罗斯的绘画艺术,俄罗斯是一个令人敬仰的民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以自己的灿烂文化为荣。
打开网页搜索,就会出现很多有关这个民族的经典艺术,欣赏之余,也能更了解这个民族,因为很多经典作品背后都藏有一个故事,反映时代背景。
在众多俄罗斯经典艺术中,我比较喜欢列维坦的作品,总是觉得他的风景油画给人一种唯美且带点幽怨的感觉。就如以下这幅《深渊》又名《夏天的傍晚》(1892年)


看过这幅画后,你一定会赞叹这幅写实风景油画,夕阳余晖,宁静透切的湖水是多么的美丽,令人向往。像二小和费老这两个网友,一定还会联想到,这傍晚的夏日湖里,鱼儿一定都游出来觅食了,正是抓紧钓鱼的好时机。 :-D (说笑而已)
如诗如画的景色,谁会想到这幅油画的命题叫《深渊》呢?原来在美丽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凄美的俄罗斯民间传说,如果你知道这幅画创作的背景,听过画中这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当你欣赏这幅画的时候,也许能给你更多的感悟,更多的想象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2: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楼主在无病呻吟
雅狐 发表于 2010-11-9 22:40

说得太好了,很多经典艺术的创作者本身就有忧郁症,我们们欣赏画的时候,有时来点无病呻吟很正常,也许这也可以叫艺术家气质。:laugh::laugh::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就不大喜欢这些名画:充满了“腐朽”的味道,世界末日,一点也不能感受出新鲜的气味。
胡硕士 发表于 2010-11-10 19:40

我去找些红卫兵题材的上来让你欣赏。: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0: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痴
平 仄 发表于 2010-11-10 19:58

白白,进来找高雅的蓝颜调子吗?: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0: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姗姗而来 于 2010-11-10 23:39 编辑
19世纪俄罗斯风景绘画《第聂伯河上的月夜》   作者: A·I·Kuinji,A·I·库茵芝
lotujp 发表于 2010-11-10 19:16

坦白说,我比较肤浅,对俄罗斯的艺术了解不深,通过你在这里的介绍,获到很多这方面的信息,谢谢!特别是这幅《第聂伯河上的月夜》,我是第一次欣赏,对画家库茵芝精湛,高深的艺术造诣感到惊讶,怎么油画竟然能表现得如此细腻?画面如此通透?犹如一幅幻灯片的效果?欣赏!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0: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找啦,陶陶说蓝颜主要功能是听你诉苦,没其他特长,中看不中用。

   我是跟硕士来这里斗私批修的。
平 仄 发表于 2010-11-10 20:26

我看你这个年龄不够资格加入红卫兵,还是跟三枪去抵制山寨版行货俄罗斯油画吧。: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的目的就是吸引花痴的,不是吗?
单枪匹马 发表于 2010-11-10 20:28

还不回家吃饭?: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