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4°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3°
    温度感觉: 12°
查看: 47215|回复: 49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欣赏名画,感悟人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7: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姗姗而来 于 2010-11-11 00:25 编辑

今届世博,法国馆展出“7件国宝” 包括塞尚《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化妆间》、凡·高《阿尔的舞厅》、米勒《晚钟》、马奈《阳台》、高更《餐点》等6幅名画以及罗丹的雕塑《青铜时代》。


以下是米勒名画《晚钟》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5 收起 理由
快门之旅 + 1
素笺馨阁 + 4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7: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这幅画后,有一些感想,希望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也请大家发表你们的见解。

是的,130多年来,米勒先生的《晚钟》传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至今仍然叩击着世界各地很多欣赏过此幅名作的人的心弦。

看到了这幅画上的一对农民夫妇静立于田间,聆听着教堂的钟声默默地祈祷,令我的视线追随着回荡画面的钟声,在画家绘画的那遍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反复寻找声音的起源,终于发现了远在天边,模糊不清并不起眼的一所教堂尖顶。因为教堂传递着这傍晚的钟声,所以又从不起眼的影子深深地吸引着欣赏者的眼球成为这幅画的另一个焦点。

《晚钟》创作于19世纪后半叶,它无疑是一幅现实主义的经典佳作,画面上,夜幕即将降临,教堂响起了钟声,犹如发出催赶田里艰辛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归家的信号,但我们看到,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田野上的农人夫妇,虔诚地,专注地祈祷,特别是女主人双手合十,面容是那样祥和而坚定,似乎感觉到此刻她的心灵,伴随着晚钟的声响发出无声的呐喊。在他们眼底下的土地,贫瘠,干枯,我认为是画家想用这片颜色沉重的土地来喻作当时贫富悬殊,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黑暗社会,但画家又在大地的远处涂上了暗暗的绿色,是草?是苗?都应该是想喻作生机,希望。所以,农人们仍在期待,期待这遍大地将会带给他们丰收的景象,温饱的生活。同时,也感谢这遍大地曾经给予他们带来过无数的收获,感谢这遍大地养育了他们祖祖辈辈。其实,人只要懂得感恩,就容易满足,就会觉得快乐。

从欣赏这幅画,引用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否这幅画向我们暗示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那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我想,一般人都能做到尊重他们的祖先,祈祷感谢他们,如果我们对生我们养我们的大地同样虔诚地祈祷祝福,大家都来爱护大自然,对大自然,我们同样带着一颗虔诚感恩的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7: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姗姗而来 这个贴开得好!不得不顶!画家姗姗的讲解也很有必要,为俺们这些外行欣赏世界名画提供了许多线索
费老 发表于 2010-11-6 18:53

谢谢老费!其实看画,评画都不需要懂得画画的,欣赏过,说说自己的感受,大家互相交流就是了,希望从人家的评论里,感悟更多,增长更多的知识。:smi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6: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情不自禁捧了场。没办法,也许时代不呼唤脸较黑的,我也不能免俗。
紫黄 发表于 2010-11-6 21:22

请介绍一下你9楼贴的是什么名画吧,不要以为这里是随便张贴宣传画,光荣榜的地方,跟帖别跑题。: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6: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嗨, 楼...主..........
哪去了? 我的贴咋都没了呢? 嫌俺贴的不好吗? 你买的什么道具能删别人的贴?
王二小 发表于 2010-11-7 14:56

又来了一个张贴传单的民工。: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6: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看到上面的几位朋友对《晚钟》的讨论,受益良多。130几年以前的米勒先生恐怕不会想到,在公元二千零一十年,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仍然有不少人被他的作品深深感动。
1814年10月米勒出生在法国诺曼底的一个农家,也许正是这个出身令他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促使他后来放眼田野,以农民生活作题材,独具慧眼,创作出无数真实,纯朴,勤劳的农民形象,用艺术的形式向世人演绎现实中这一群被社会忽略,善良,平凡的劳动者那些动人的生活场景,打破了当时只热衷贵族肖像的画风。米勒先生注重强调画面的概括、简洁、平衡以及色彩的统一与和谐。他的这些经典之作促进了法国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艺术的进步,笔下的人物都反映出他们对命运的谦恭和柔顺的态度,回到《晚钟》这幅作品更是反映出人与祖先、与大地的亲缘关系。今天,我们除了为生活祈祷、为我们的亲人祈祷,也应该为130多年前的米勒先生祈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7: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这里来农民工是会受歧视的,你真以为脸上褶多,脸大那都可以去呀。
   这是画廊小资情调场所,苏格兰餐厅。
平 仄 发表于 2010-11-7 17:36

俺以为找个地方谈高雅,白狐就不会找上门了,结果还是来了。:laugh::laugh::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8: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帮你维持秩序,同时也感谢你经常低下你的高贵的身躯到下面走走逛逛,体验生活 。
平 仄 发表于 2010-11-7 18:12

俺这里秩序好得很,只有农民在这里当家作主,没有红颜在这里争风吃醋。不过,还是要谢谢你来帮我维持秩序,万一黑砖头上来砸砖了,还得靠你保护。: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8: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姗姗而来

珊珊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用画家的眼力解读《晚钟》,让俺对米勒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有了更深的了解,黝黑的肌肤,佝偻的身躯,粗大的手掌,淳朴的美学。也更加理解又名《晚祷》的意义。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去过在上海开的世博,法国馆展出了7件国宝级的艺术品,其中一幅就是《晚钟》。
素笺馨阁 发表于 2010-11-6 19:16

谢谢素笺的评分!你今年回去看世博了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快门之旅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8: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幅画肯定是秋天。
胡硕士 发表于 2010-11-7 18:28

有可能,因为据有关资料说,他们身旁的手推车上是两小袋马铃薯,那应该就是正值秋收的季节,今年地里的收成就那么少,祈祷明年来个好收成。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收起 理由
快门之旅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5: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开家门口了,又刚好回国,怎会不去?
素笺馨阁 发表于 2010-11-7 20:01

素笺,可以说说今年世博的见闻?开个贴上照片,好让咱们开开眼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6: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同学们笑话~~实话实说哈,俺是去了世博才了解点米勒以及《晚钟》的,我对名画真不了解也不懂
记得最清楚的是梵高的阿尔舞厅,地球人都知道。还有马奈的阳台,还有一张香蕉什么的(俺忘记谁画的了)
素笺馨阁 发表于 2010-11-8 16:21

就麻烦费老把素笺提到的这些名画传上来,让大家评论感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6: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俺不会贴图
费老 发表于 2010-11-8 16:27

贴歌都会了,不会贴图?:confus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6: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姗姗而来 于 2010-11-8 16:53 编辑
不怕同学们笑话~~实话实说哈,俺是去了世博才了解点米勒以及《晚钟》的,我对名画真不了解也不懂
记得最清楚的是梵高的阿尔舞厅,地球人都知道。还有马奈的阳台,还有一张香蕉什么的(俺忘记谁画的了)
素笺馨阁 发表于 2010-11-8 16:21

是这幅吧?
保罗高更《餐点》又名《香蕉》介绍




(网络转载)

高更的这幅作品,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因为这件作品曾是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角之一。据唐基先生(PereTanguy)所说,1894年6月2日,为了救助朱利安唐基(Julien Tanguy)的遗孀,高更的这幅作品与其他一些印象派及后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一起出售,并且赶在属于Rouart家族的成员阿里克西斯(Alexis Rouart)之前。阿里克西斯是画家欧内斯特(Ernest Rouart)的兄弟,也是莫利索(Berthe Morisot)的女儿朱莉马奈(Julie Manet)的姐夫。

这幅画创作于高更到大溪地岛的最初几个月,整幅作品让人惊奇的二元构造,没有描写当地的原住民生活,反而表现出对当地的迎合以及灵感。画面前方,通过对桌上物品大量的色彩运用以及紫色阴影营造出强烈的感官印象,对人物的处理以及画面右上角的明亮处让人想起1860年左右在巴黎兴起的铜版画,同时,对画面前方白色桌布褶皱的描绘手法也会让人想起马奈和塞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7: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姗姗而来
对!
素笺馨阁 发表于 2010-11-8 16:53


素笺,你有机会看过这幅名画真迹,能说说你的观后感想吗?艺术品真迹与印刷品会有很大区别。说实话,今天是你的介绍,我才看了这幅经典名画,未觉有什么感动,就是餐桌上那些画家特意强调的热带水果,很吸引。:slobb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