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2°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8°
    温度感觉: 1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1°
    温度感觉: 10°
楼主: 克 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比吓一跳:中国中医起死回生,英国西医3年致千人死亡!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09: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医存废之争中,刘海若的病情演化一直是被主张“捍卫中医”的人士当
作“中医中药十分了得”的典型案例来说事的。最近,负责刘海若后期治疗的主
治医师凌峰女士也以此为中医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作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凌女士为中医中药作证并没有把最关键的证据说出来。如果她真要为中医作证,
她就不应该满足于喋喋不休的口头陈述,而应该为中医进行科学作证,即以实验
证据向我们阐述清楚,北京的中医生向刘海若“灌饲”安宫牛黄丸,对于刘海若
的苏醒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如果不能从科学角度说明这个问题,别说只有一个凌
峰作证,就是十万个凌峰作证,也绝对是毫无意义的。

  通过重新查阅和整理以往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大致还原出刘海若病案的主
要证据和线索。

  2002年5月10日,刘海若因交通事故在英国伦敦以北的波特斯巴小站上受了
严重的脑外伤。2002年5月12日,新华社伦敦12日电抢先报道了刘海若“脑死亡”
的消息。可惜,新华社的这个报道至今没有病历依据,也没有医生的口述依据。

  经查阅当时的报道,至少有四个证据可以证明,当时负责抢救的英国医生没
有做出这样的判断。

  第一个证据:据《南方网》2002年5月12日报道,刘海若在昏迷前还能回答:
“你叫什么名字?”众所周知,从事故现场将刘海若抢救到医院是需要一定的时
间的。依据这个报道判断,刘海若在车站受伤的时候应该还是比较清醒的,是送
到医院以后才昏迷的。稍微有些医学常识的人都会觉得,任何一个合格的医生都
不会把这样的昏迷判为“脑死亡”。

  第二个证据:据《东方新闻》报道,凌峰女士2002年8月22日在接受记者采
访时说:(英国医生)“几乎要宣布是脑死亡”。她在这里的措辞用的是“几
乎”。可见,凌峰医生完全知道,英国医生实际上没有宣布刘海若脑死亡。

  第三个证据:据《泉州晚报》报道,我国外交部得到刘海若受伤的消息以后,
曾经迅速电话联系到了正在英国皇家医院供职的神经外科专家高武图博士。高博
士与随后从国内赶来的凌锋教授一起对刘海若的病情进行了会诊。他们都同意刘
海若没有脑死亡。这个报道还说:“英国脑外科专家已经进行了第一次手术,但
仍然未使她脱离危险,一些英国医生对此已不抱希望。”这里只是说“一些英国
医生”,没有说“包括主治医师在内”。

  第四个证据:“脑死亡”概念不只是一个医学概念,在许多西方国家,它也
是一个法律概念,因为,已经有许多西方国家采用“脑死亡”来定义“死亡”了。
因此,宣布“脑死亡”,无异于给一个活人判死刑。一旦“脑死亡”的宣布成立,
一切与之相关的户籍、社会保险、健康保险、纳税监督等等,都将发生变化。因
此,宣布“脑死亡”需要履行非常严格的法律程序。中国读者只要明白了这一点,
就可以想像得到,英国医生实际上是不可能那么轻率地对刘海若宣布脑死亡的。
(附记:王澄先生看了我的文章以后,从美国给我打了近一个小时的长途电话,
详细介绍了这方面的知识。根据王先生的意见,我特地补充这一点。希望今后我
国的记者吸取这样的教训,逐步具备相关报道应该具备的常识,避免引起社会不
必要的恐慌、揣测甚至争论,尤其要努力避免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些错误的、
含糊不清的报道来达到他们个人的目的。)

  总结这四个证据,新华社抢先报道刘海若“脑死亡”,没有病历记载依据,
也没有主治医师的口述,更没有法律依据,完全是记者凭想像写出来的。这个报
道误导了国内舆论。

  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究竟是谁最早使刘海若苏醒?对此,有四个线
索可供读者研判。

  第一个线索:2002年5月16日“南方网讯”报道,“伤重昏迷的凤凰卫视女
主播刘海若伤势续有微妙变化,昨日(5月15日)出现咳嗽,对痛楚有反应,情况
令人鼓舞。”又说:“经几天抢救,病情出现转机,血压和心肺功能也愈趋正常。
昨日更出现咳嗽现象,而且护士喂水时,也有主动抿嘴的动作。”依据这个线索,
此时的刘海若其实已经苏醒,只不过苏醒得还不充分而已。

  第二个线索:《广州日报》2002年5月29日在报道英国女王发电报慰问刘海
若的同时,写了这样的话:“刘海若的主治医生看到她意志力坚强,伤情逐渐好
转,都感到是一个奇迹。”按照这个报道,刘海若的“生命奇迹”最晚在2002年
的5月29日就已经发生了。

  第三个线索:2002年6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说:“在医生和家人的
关怀下,刘海若恢复不错,已经可以不依靠呼吸器呼吸,脚部也有了动作,眼睛
则可作出细微反应。”一个受了脑外伤而又深度昏迷的病人,能够苏醒到这样的
程度,这种生命奇迹的发生,与凌峰医生和安宫牛黄丸都毫无关系。

  第四个线索:北京时间2002年6月7日,国际SOS救援中心将刘海若从英国皇
家自由医院送到伦敦国际机场,再从伦敦国际机场运送到北京机场(到达北京机
场的时间是8日下午2:45分),再从北京机场将病人送到北京宣武医院。经历这
样的颠簸和长途跋涉,刘海若能够活着平安达到目的地,这样的生命奇迹,应该
说与凌峰女士和中医中药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我们可以想像,如果刘海若
的病情不是稳定到绝对安全的程度,别说一个凌峰,就是千万个凌峰,也绝不敢
冒那么大的风险把刘海若从英国转移到北京来。

  这四个线索蕴含了四次奇迹。它们向我们表明,英国医生对于刘海若长达28
天的抢救和治疗是充分有效的。没有这四次奇迹做基础,凌峰女士和安宫牛黄丸
是绝对不可能在刘海若身上创造任何新的“奇迹”的。很明显,刘海若是因为病
情已经完全稳定了才能够回到北京的,而且,自5月15日开始刘海若恢复知觉以
来,刘海若的知觉恢复至少巩固得很好。一个有知觉的病人对“扎针”和“灌饲”
产生反应,实在算不得什么“奇迹”。

  难道不是这样吗?


张功耀:还原刘海若的病情记录
fishyyy 发表于 2013-5-15 14:42


:thumbu:

满脑子中医至上的人是读不明白这篇报道的。

再简单概括一下吧,如果没有先前英国医生的抢救(西医),中国的医生连机会都没有。

希望这些人现在能够明白。

嗨,跟这些人交流真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5-16 09: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大仙"讲科学是很难的。: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5-16 09: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洋大仙们讲的,不是中医说的,总该服气了吧。
揭开癌症产业的真相
克 飞 发表于 2013-5-16 10:42


不管是洋的土的,都是大仙级别的人物。不奇怪。: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5-16 17: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绝对是博大精深的。
几年前51有一中医大师用中医“运气理论”成功的解释了人类放屁这一普遍想象,十家堡中医理论界欢欣雀跃奔走相告。
尽管有后生不服,说什么单向阀压差理论,但明眼人都知道,那才是鬼扯呢,更放屁一毛钱的关系都莫有。
信中医,得永生
无忧了 发表于 2013-5-16 13:25


:laugh::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