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9°
    温度感觉: 18°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7°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7°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7°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3°
    温度感觉: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移民申请过程不公:网友要组织游行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1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关文章内容摘要

(本网记者)欧洲人父母移民申请处理只需要几个月,在香港是1年半,新德里是2年,而在北京需要等上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原因是各地配额有限,而北京近年申请人数增加较快。于是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移民部不根据积压申请调整签证配额 ... [ 查看全文 ]

§ 发表于 2010-10-7
又要来一批吃加拿大免费医疗福利却不纳税的老年人了, 对纳税人不公平.
法官 发表于 2010-10-7 07:32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我们纳税人又要倒霉了.
沙发
发表于 2010-10-7 12: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移民部每年15000老人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不是中国老人来就是印度老人来.
你交的税都是一样的.
另外中国不是申请人数最多的国家,申请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印度,但他们每年有4500名额,而北京只有1000名额,所以印度只要2.5年;北京要6年[这不包括平等等待的38月Sponsor时间]
dululu 发表于 2010-10-7 09:34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 canada 应该改变政策. 如果去抗议减少纳税人的负担,改革医疗制度, 和修改养老金, 我就参加游行. 每个人应该对社会做出最基本的贡献. 除非是残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10-7 15: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
纳税只是贡献之一,一生没纳过税的人也许贡献更大。
况且很多权利是人人平等的,无关你纳不纳税。
显示名称 发表于 2010-10-7 11:37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纳税是一个很基本的方面, 作为一个公民或移民应该做的, 而且应有一个基本的标准, 在领取福利之前. 反之, 相比把cash直接进口袋的人,对纳税人是不公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10-7 15: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有今天的富有是几代人的努力. 不要以为堵了高速公路,加拿大就会干预别国. 来个墨西哥人的大游行,美国就赦免非法移民? 这是一个法制的国家.首先要有一个新的中国人的形象, 而不是损坏它. 不是问你的主子有饭吃. 看看人家是怎样运用法律和自己的权利.  每一张选票是你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0-8 0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你们这么痛恨CANADA. 向我父母痛恨日本人一样. 离开这里, 祖国会张开双臂欢迎你. 因为我喜欢canada, 我留下来了. 我永远感谢她给我的机会, 给我孩子和我的教育. 中国永远是我的祖国. 我的朋友们都是很感恩的人. 你是从那里来那么多仇恨. 向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恩,加拿大的确是法制国家,一向是利用过中国人,觉得他们没用了以后,就制定法律来对付他们的,这种习惯兴许由来已久了。让我们更新一下记忆吧: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3af350100bl0v.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3af350100bl0v.html[/url]
1885年11月7日,在加拿大西海岸的老鹰山口Eagle Pass附近的克莱拉奇(Craigellachie)的通车典礼上,一群身穿礼服、头戴大礼帽的绅士笑了,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董事长史蒂夫敲下了最后一颗金质道钉。加拿大胜利了,政治家们赢了。原本可能破产的承包商安德东克,在廉价使用华工的基础上不仅赚了300万美元,并且成为美洲铁路史上的历史名人。

然而庆祝铁路贯通的重要时刻,却没有一个华工在现场。这些筑路英雄,用血泪敲下铁路的根基,却没有办法在加拿大打下自己未来的基石。因为当铁路完工之后,加拿大发现它不再需要华人。


    1885年太平洋铁路建成,华工的厄运接踵而至。铁路工程一结束,太平洋沿岸省份遇到空前的经济萧条。数以千计的华工无事可做,成群结队,沿着自己修筑的铁路流浪。就在劳工们身陷困境的危难时刻,加拿大政府抛出了一项新举措——向中国劳工征收每位50加元的人头税。加拿大政府推出这一人头税的目的非常明确:赶走替加拿大修建完铁路的中国劳工。

50加元的人头税对于当年的任何一位华工来说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本来就昂贵的人头税还逐年见涨,到1923年,原本每人50加元的人头税已经暴涨到500加元,这相当于当时一名华工两年的薪水,甚至能买到一幢房子,几乎没有华工能付得起这笔费用。

出台排华法案

   就在这时候,加拿大政府更是赤裸裸地抛出了臭名昭著的《中国人移民法案》,在此之前,美国已经于1882年通过了第一个《排华法案》。由于华工勤劳肯干,不计较劳动条件,白人工人感觉很难与他们进行竞争。同时,这些华工来到异国他乡,原不是为了融入当地社会,而只是为了打工挣钱,寄回老家,他们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他们被白人看作“异类”,遭到歧视。在美国实行排华以后,在加拿大要求仿照美国移民政策的声浪日益高涨。结果,铁路建成之日,也是加拿大排华开始之时。


  加拿大的对华移民政策基本是跟着美国走的。在加拿大实行对华工的“人头税”期间,美国对欧洲移民是开放的,欧洲人自由出入美国,愿意来加拿大者不多,甚至许多加拿大人都流向美国。当时加拿大实际上劳动力仍然短缺。华工无法进入美国,只好忍痛缴纳“人头税”来到加拿大。可以说,在美国开始排华以后,加拿大接纳了华工,得到了劳动力的补充,同时又乘机收取了大量赋税,真是两全其美。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以“国籍配额”开始对欧洲移民也实行限制,欧洲人于是只好转移目标去加拿大。加拿大不再需要华工,于是干脆对华工关起大门。1923年7月1日,加拿大通过《中国移民法案》,进一步阻止华人移民加国,除外交官、商人和学生外,一律禁止华人入境;同时取消了“人头税”,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征税的对象了。

    加拿大政府这一招数立竿见影,1885年年底,第一批华工回国了。尽管5年来的全部汗水仅仅维持了生存和还清债务,但他们毕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那些身无分文滞留在北美的华工,孤苦无助地沿街乞讨,没有来得及看一眼年迈的父母、多年未见的妻儿,就瞑目在异国土地上。

    还有一批死在筑路工地上的华工。他们的尸骨几经辗转,一部分回到了中国的故乡。华人霍华回忆道:“我记得我父亲曾经告诉我,他年轻时,曾沿着铁路边收集华人尸骨,这些尸骨是当年草草埋葬的。我父亲捡起这些白骨,洗干净,贴上标签,送到温哥华,再由温哥华运到中国去。”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17431&cid=10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17431&cid=10[/url]
星星星 发表于 2010-10-7 18:33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