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论坛

标题: 15%非居民税该不该征 地产局和政府吵起来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7-5-4 10:33
标题: 15%非居民税该不该征 地产局和政府吵起来了
规模小那么恐慌干什么,地产局利欲熏心,不打自招。外国买家炒的是边际,通过高倍杠杆,对哄抬房价作用最大。政府这次打蛇打七寸,征收外国买家税的政策非常英明!
作者: FBD    时间: 2017-5-4 10:40
地产局见鬼去吧!
作者: 话糙理不糙    时间: 2017-5-4 10:52
本帖最后由 话糙理不糙 于 2017-5-4 10:57 编辑

多伦多地产局应改名叫多伦多地产帮,这样才名符其实。大家请看

地产局的报告是基于房屋销售数据,以及政府的物业登记纪录,显示邮寄地址不在加拿大境内的买家数量,还不到1%,而且这些买家多数都住在美国。

今年1月地产局公布的调查也显示,去年外国买家的比例也仅占4.9%。


地产帮要是头脑正常,他们自己提供的数据就应该说明邮寄地址根本不能断定买主否外国买家,但这不妨碍他们为了利益,厚着脸皮可以拿出来这些垃圾数据招摇撞骗,胡搅蛮缠。

退一步说,就是不知外国买家比例是多少,但征税防止他们炒作,未雨绸缪,也是一件好事。既然外国买家只占很少一部分,征税不起作用,那地产帮应该给政府建议,像自住房以外增值征税。或者地产帮自己也做点人事,不要再搞买房抢offer时的黑箱作业。一句话,地产帮就是一帮吃人饭不做人事的家伙。


作者: .黑.    时间: 2017-5-4 11:50
智力跟不上,肿么买房子。 既然专业的地产局强调外国人对房价影响很小, 政府为什么不顺势打击一下真正囤房炒房的人? 外国人税作用大还是直接给二套房附加税作用大? 外国人就买一套还多数有子女准备留在加拿大,但本地人像老张这样几套房子的, 加税就必须卖房子,正打主意的二老张也不能再买了,结果当然是无房户的天下。现在情况是自由党政府避重就轻,跟地产局唱二人转,屁民就已经感激不尽高唱赞歌充满希望。这么亢奋, 也没看见哪个借势真的买了房子,还都在这傻等。倒是老张在群乳之中毫无倦意,一套房子也TM不卖。
作者: 星洲炒米    时间: 2017-5-4 12:07
本帖最后由 星洲炒米 于 2017-5-4 14:32 编辑

许多无房户在银行存了许多现金但一直也买不起,加拿大央行十年多的疯狂低利息把这些人玩死了, 利息几乎为零,存的钱实际给许多炒房的人白用并发大财。

其实要压低房价方法很简单,建议那些可怜的无房的人不要再SB一样去BIDDING WAR高价买房了,告诉你们一个降低房价血压特效药, 只要你们团结起来一起做一件事:

把你的利息几乎为零的储蓄全从各个大银行提出来(反正也没啥利息),挤兑所有贪婪无度的银行及炒房吸血鬼们,给他们放放血。看吧:房价立马狂跌不止啊。
看看一个HOME CAPITAL,储户稍微一取钱变现,立马完蛋。而且HOME CAPITAL赶紧从安省医院养老基金借了20亿,利息22.5%!知道了吧你的现金应该能值这么高的回报!现实的情况是政府银行人为地干涉自由金融市场,但如你选择变现,那些贪婪的人就喝不到你的血了! 那么真实的钱的价值就会露出庐山真面目.

别再指望政府能干啥了(15%非居民税是FP),央行不减息就烧高香了!






作者: 红海底    时间: 2017-5-4 12:33
谁在这暴涨的5年挣了大钱? 谁拥有土地最多 ? 谁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 就是那些白人早期移民! 他们不是挣了几十万,几百万,他们挣了几千万!几十个亿!他们对政府的影响是巨大的
作者: 了然于胸    时间: 2017-5-4 13:08
不是说外国买家比例很小,影响不大吗?那TM的那帮人鸡动个啥。二套房加附加税也是很好的办法,双管齐下,反正对房事影响不大,更不至于影响经济,政府总要做点事,有用没用总要试试,就是地产局这帮傻叉激动啥,还不让政府部门工作啦?
作者: 秀丽红枫    时间: 2017-5-4 13:11
开发商大忽悠地产鸡鸡小忽悠加一起超极忽悠。房价奇高地产商和鸡鸡是祸手。
作者: .黑.    时间: 2017-5-4 13:14
本帖最后由 .黑. 于 2017-5-4 15:31 编辑
后来者居上 发表于 2017-5-4 12:48
昨天不是报道了吗,拥有最多土地的那个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了,你说谁赚了? ...

我找你借五千块,花完了再借五千,花完了再找B借五千。。。最后告诉你们我破产了。你说谁赚了?
你不是A, 猜猜是谁?
答案: S


作者: 加拿大老张    时间: 2017-5-4 13:52
本帖最后由 加拿大老张 于 2017-5-4 13:59 编辑
.黑. 发表于 2017-5-4 11:50
智力跟不上,肿么买房子。 既然专业的地产局强调外国人对房价影响很小, 政府为什么不顺势打击一下真正囤房 ...

加拿大本地中产阶级有两套房的很多,一套是度假用的, 再富裕点的可以再多点房,都正常合法。 加拿大人多套房是有传统的, 几十年上百年的传统了。不要人家多于一套房, 就扣上囤房炒房的帽子。谁也没干涉你买房,你钱不够买不起大房, 可以量力而行买小房嘛,实在不行, 有CONDO。再缺钱的, 可以租房, 没人逼你买房。社会保证的是没人露宿街头, 但从来没有家家是房主的事!
作者: 加拿大老张    时间: 2017-5-4 14:02
星洲炒米 发表于 2017-5-4 12:07
许多无房户在银行存了许多现金但一直也买不起,加拿大央行十年多的疯狂低利息把这些人玩死了, 利息几乎为 ...

俺支持无房户5年不买房, 不参与房价讨论。 看5年后跌不跌?
作者: abcdef1023456    时间: 2017-5-4 14:29
地产局这么紧张,说明海外买家不少,那7月1日中国实行的新外汇管制措施,有可能是一个大地雷,因为正规渠道是禁止汇钱出国买房,而且5万变1万,每一笔都要申报,别急,到8月就知道结果了。这简直是中加两国合伙掐进水口,看8月份的效果就知道是不是源头,很简单。
作者: 快刀杀贼    时间: 2017-5-4 14:47
好吧,房价涨导致自住房地税涨,导致居民有房住不起。可是为什么政府不降低地税减轻住房负担呢?
按道理说地税是用来支付政府运作费用,公立教育费用的,房价上升并不会导致这些费用的增加,地税也不应该随房价上升呀。说到底住房的负担是贪婪的政府加在居民身上的,不是炒房的人呀
作者: .黑.    时间: 2017-5-4 15:38
加拿大老张 发表于 2017-5-4 14:02
俺支持无房户5年不买房, 不参与房价讨论。 看5年后跌不跌?

5年不买肯定能做到,不讨论可不行,不然五年怎么活?
作者: 太阳星辰    时间: 2017-5-4 15:49
星洲炒米 发表于 2017-5-4 12:07
许多无房户在银行存了许多现金但一直也买不起,加拿大央行十年多的疯狂低利息把这些人玩死了, 利息几乎为 ...

这样的点子都让你想到了,拱手,服了。眼看着大多地区的挤兑风潮山雨欲来啊,老兄你功不可没。兄弟们那还等什么?赶紧的提款去,反正这些塑料保质期肯定没得说,尽管保值不咋地。
作者: 星洲炒米    时间: 2017-5-4 16:13
太阳星辰 发表于 2017-5-4 15:49
这样的点子都让你想到了,拱手,服了。眼看着大多地区的挤兑风潮山雨欲来啊,老兄你功不可没。兄弟们那还 ...

就是这样。Home Capital 只是导火索,它的定期存款GIC 不久就有130亿元的客户存款到期,到时许多人恐怕血本无归!

各大银行也差不多,一闹危机大家都挤兑,许多人的钱都得打水漂。还不如自己买个保险箱把塑料布赶紧取出存在里面保险,这才是现金的王道,持币观望,房价指数级下跌。千万别搁在银行里让吸血鬼把持着观望,你可能血本无归!绝不是笑话!


作者: Super猪    时间: 2017-5-4 16:21
除了纽约芝加哥,土狼最好,等房子爹的猪等着排队跳楼吧
作者: 太阳星辰    时间: 2017-5-4 16:37
加拿大老张 发表于 2017-5-4 13:52
加拿大本地中产阶级有两套房的很多,一套是度假用的, 再富裕点的可以再多点房,都正常合法。 加拿大人多 ...

这是句中肯的话。既然错过了就量力而行。看到曾经是一个起跑线上的人现在拥有得比自己多得多,心态就不对了,拜天拜地拜政府,什么主居增值税啊,二套房倍税啊,一次加息百分之五啊,都有点歇斯底里了。发泄完了其实还是要面对现实,房租该交还得交,银行存款和房价依然渐行渐远,和别人无休止的比较卷土重来继续煎熬你的每一天。
作者: 太阳星辰    时间: 2017-5-4 16:51
本帖最后由 太阳星辰 于 2017-5-4 16:58 编辑
星洲炒米 发表于 2017-5-4 16:13
就是这样。Home Capital 只是导火索,它的定期存款GIC 不久就有130亿元的客户存款到期,到时许多人恐怕血 ...

不瞒你说,如果不是这次破产保护,我敢说一百个华人里98个不知道home capital 是个啥机构。虽然我知道hc,但gic对我来讲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名字了,我很怀疑有多少中国人会去那里买gic. 所以我个人觉得中国人是安全的。但金融机构间的连锁效应会导致金融板块下跌。另外存现金在家里这种搞法不行,存银行也不是好办法,还是要找门路让钱生钱,加拿大没什么机会,你可以看看全世界嘛。
作者: hongchen    时间: 2017-5-4 17:41
既然地产部门出的数据GTA的地产房价不是由外国买家一起的, 那他们反对15%的外国买家税干嘛?关他们屁事哟?这不是自己扇自己的嘴脸嘛?他们当然希望这房价永远这么呼呼的上,好让他们赚巨利了
作者: 看谁笑到最后    时间: 2017-5-4 18:07
但是多伦多地产局本周三公布的报告则声称,外国买家和房地产投机在大多伦多地区的规模很小。


既然如此, 吵个屁, 又不是你亲爹被征了15%。。。
作者: BMAL    时间: 2017-5-4 19:01
既然外国买家很少,为啥那么着急呢?说明这一举措已见成效,伤害到了鸡鸡们和投机者的利益。好啊!这个地产局就应该解散
作者: BMAL    时间: 2017-5-4 19:02
地产局和鸡鸡是加拿大房地产业的毒瘤。要切除它。
作者: 陾跖硎    时间: 2017-5-4 19:05
.黑. 发表于 2017-5-4 11:50
智力跟不上,肿么买房子。 既然专业的地产局强调外国人对房价影响很小, 政府为什么不顺势打击一下真正囤房 ...

夫妻工作两地怎么办?许多人一方在多伦多,一方在外地,比如滑铁卢渥太华,难道不容许他们买两套房,一方只能长期租房?
作者: JCHK    时间: 2017-5-4 19:13
铲除地产局,废除鸡鸡市场
作者: 万里长城    时间: 2017-5-4 19:30
tide51 发表于 2017-5-4 19:05
夫妻工作两地怎么办?许多人一方在多伦多,一方在外地,比如滑铁卢渥太华,难道不容许他们买两套房,一方 ...

没人不允许买两套房,买多少套随便,就是对二套以上房产征收100%的增值税而已
作者: .黑.    时间: 2017-5-4 20:33
tide51 发表于 2017-5-4 19:05
夫妻工作两地怎么办?许多人一方在多伦多,一方在外地,比如滑铁卢渥太华,难道不容许他们买两套房,一方 ...

不用说那么远, 都在同一个城市也可以有两套自住房。关键是自住。
作者: 山蛟龙    时间: 2017-5-4 21:10
这个外国买家税太应该征了。坚决支持,增加省库收入又不影响居民个人的口袋。

最重要的是抑制了地产的疯狂炒作,平稳了价格,有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安省如果不出这个新政,地产一定会死在一轮接一轮疯狂的抢offer上。新政出了之后,我放心多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7-5-4 22:57
这个地产局全都是放屁
作者: 星洲炒米    时间: 2017-5-4 23:32
太阳星辰 发表于 2017-5-4 15:49
这样的点子都让你想到了,拱手,服了。眼看着大多地区的挤兑风潮山雨欲来啊,老兄你功不可没。兄弟们那还 ...

现在不但存钱的,到处都是挤兑现金的恐慌,听说Home Capital的20亿高利贷已烧了60%了,现在十万火急地再寻找另外30亿继续烧。烧死为止。但大火必定地处蔓延整个房贷市场。
作者: 无忧了    时间: 2017-5-5 04:10
山蛟龙 发表于 2017-5-4 21:10
这个外国买家税太应该征了。坚决支持,增加省库收入又不影响居民个人的口袋。

最重要的是抑制了地产的疯狂 ...

老汉也是这么想。
一年涨10%就蛮好,为什么要涨30%?还连续两年。没理由的房狂行为。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7-5-5 06:37
多伦多地产局本周三公布的报告则声称,外国买家和房地产投机在大多伦多地区的规模很小。既然规模很小,你就让它征好了,却阻止它征这个税,说明并不小
作者: BMAL    时间: 2017-5-5 07:23
房价如此非理性疯长都是鸡鸡们和投机炒熟惹来的祸。如若房市平稳发展,每年都有几个百分点的增长,不会有人不满意,政府也不会干预。现在的地产市况都是鸡鸡和投机分子惹的祸。应该取缔地产局和鸡鸡市场,严打不劳而获的投机分子。
作者: Super猪    时间: 2017-5-5 08:03
tide51 发表于 2017-5-4 19:05
夫妻工作两地怎么办?许多人一方在多伦多,一方在外地,比如滑铁卢渥太华,难道不容许他们买两套房,一方 ...

你好猪啊
作者: Super猪    时间: 2017-5-5 08:04
本帖最后由 Supershit 于 2017-5-5 08:06 编辑
.黑. 发表于 2017-5-4 20:33
不用说那么远, 都在同一个城市也可以有两套自住房。关键是自住。

猪二,自住在全宇宙只能有一套,夫妻如一人
作者: .黑.    时间: 2017-5-5 08:59
Supershit 发表于 2017-5-5 08:04
猪二,自住在全宇宙只能有一套,夫妻如一人

你要是不懂闭嘴比较好,先去查查有关安省matrimonial home的定义,不用找专业的,Google上有的是,然后回来再喷。房子的事离你太远,还是去干点力所能及的吧。。




欢迎光临 无忧论坛 (https://bbs.51.ca/)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