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论坛

标题: 多伦多找工浅谈 [打印本页]

作者: kuren    时间: 2004-10-12 15:14
标题: 多伦多找工浅谈
每个人来到加拿大都有自己的梦想和打算,当然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所谓成功的定义很多,对我而言,只要能稳定并舒适的生活就心满意足了(十足小女人想法),基本的前提是保证三有——有车子、有孩子、有房子。我和老公来加拿大一年多了,在找工方面有一点浅显的经验,愿分享于大家,给朋友们一点点的参考,当然仅是个人的经历和看法,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见。

刚来加拿大时正值非典期间,工作不太好找。老公也是IT人士,出国前他的一位已经在加拿大工作的朋友告之要有六个月找不到专业工作的打算,所以心理准备还是有的,不过老公也偿试发过几份简历,也有回应,但因为刚来,英语都不好,所以又放弃了。老公以前在国内用的是Delphi,如果上找工网站查,会发现美国这个方向的工作机会还是很多的,但在加拿大却很少,只有一两个。有时候有些IT职位要求要有一年的加拿大生活经验或是有车。我当时想这不明显歧视新移民嘛,但现在看看,一年的加拿大生活足以让一个人对加拿大的印象有明显的改观,而且做IT的经常要加班,有车还是方便的多。我们刚来,在国内又没有驾照,所以这两点无一符合,加上老公英语还是一般,所以我们两人都转去读LINC了(LINC的学习作用不大,老公后悔浪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我英语很不好,尽管如此,一开始也没有放弃找工的打算。正好在我家附近有个COFFEE TIME招人,我就去应聘了。当时我很紧张,因为英语不好的缘故,连住哪都说不清楚。不过店主还是不错,很礼貌的拒绝了我,说是已经招到人了。事后,我在Linc的一个同学告诉我,她也是去那里应聘,最后被录用了。不过去了几天就不去了,因为主要是上夜班,不太安全,另外PAY的也不太好,去了几天就走了。她告诉我,其实现在华人的COFFEE TIME不太敢请华人了,因为华人一般进去学到东西后,干个两三天就走了,不稳定。后来,我又去了一个华人自助餐厅去应聘,店主也没有马上拒绝我,给了我一份申请表,填妥后说是有工作再通知我,但现在没有合适的岗位。我想从上面两份工作中总结出,被拒绝肯定是有原因的,当然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我。英语差是其一,其次我没有带SIN卡去找工,也是失误。当然如果条件合适,找到类似的工作还是有可能的,当然不是我。所以我暂时放弃了找工的打算,投奔到学英语的大军中去。

这样我和老公经历了三个月的无业状态,有时候傻傻的到楼下草地上玩玩飞碟,享受无业的乐趣,当然乘以6的物价对于我们这些无业者还是心有余悸,但是日子总要过,所以好的心态很重要,部分小夫妻来了加拿大就分手了,我知道这里面承担了多少的压力,但是如果调节的好,反而是好事。像我和老公来了加拿大因为生活的压力,反而更贴心了,凡事有商有量,我感觉感情更牢固了。

由于IT方面的工作都要求有北美这边的经验,所以老公已经暂时放弃了找这种工作的计划,还是找LABOR工先满足生活的要求,因为不太清楚这边中介的情况,所以找了这边最大的华人中介--天虹,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其提供的工作辛苦,而且工作环境都不太好,并且薪水低,所以后来就把订金取回,另谋他路。其实华人中介和西人中介最大的区别是华人中介一般主要从找工者手中获利,表现在会收取找工者第一个月份收入的10%,最多不超过150元加币;但西人中介一般直接从工作提供者那边取得,当然间接也是从找工者手中获利,表现在如果找工者拿到手的时薪为10元,那实际上,有可能中介从中抽取了1-2元的时薪,也就是其实找工者应该得到的时薪更多。但是就是这样抽薪,大多人还是希望到西人中介,因为还是要比华人中介提供的工作要PAY的好。

后来,有一些朋友经new market的一个西人中介介绍,去了一个汽车零件厂工作,每小时10元。这已经比在士嘉堡好多了,一般在士嘉堡地区只能找到8元左右的工作。于是,老公也打算先去那边。先要给这个中介打电话预约登记,打电话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没车也要说有车,这边很多工作都要求求职者有车;二是尽量将居住地点往北边说,比如说steels附近。一开始老公可能紧张的缘故,在电话里没听明白对方的问话,当场就被拒绝了,后来又再打了一遍,对方换了个人,比较nice,所以顺利预约成功。所以,不要轻言放弃,有一丝机会都要争取。

由于那个西人中介所在的new market地方较远,面试那天老公天没亮就走了,要先做车到FINCH & YONGE,再转GO TRAIN(来回车费为10元),去面试那天经过一段时间面试,然后参加考试,其实考的东西太简单,先看录相,其中包括一些安全标识,当然也会告诉你这个标识是什么,然后笔答结果。再就是一堆牌牌,小面有不同小数点的数,要把他们区别开来,相同规律的放一起,等等就是这样类似的答题。如果一切OK,会通知正式上班日期。老公是被通知9月份正式上班。

正值我们来多三个月整,老公找到第一份工作,当然不是专业工作,不过有份工作先干着,不至于心慌。当然仍然不放弃找专业工作的打算。当然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打算,因为Labor工做久了,会变得麻木,所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酌情打算。

去工厂上班,是要自己先配备安全鞋。这个词对于国内的朋友可能还有些陌生,其实在加拿大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98%的公司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出现伤残,因为他们知道为此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像在工厂里的流水线上,只要你超过安全线,机器就会停止。安全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叉车等伤害到你的身体,安全鞋的头部是铁制成的,非常坚硬。一般可以在WALMART和CANADIAN Tire等大店买到,价格从40到200不等,当然越贵就越舒服,越好看。你也可以在网站上买到二手的,才10元左右。如果你有幸转正,工厂会报销你买鞋的钱。

一般打LABOUR分上午班、下午班和晚班,上午班一般从早上6点半到3点半,这个时间比较好,有孩子的不会错过晚上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但是通常没有夜间补贴,而且转正较难。下午班一般从下午3点半到午夜12点,这个时间其实也不错,有夜间补贴,而且转正机率高(比较适合不早睡觉的人,反正在家也是玩电脑),老公选择了这个班,因为白天可以找找IT工作什么的。最累的要数夜班,一般从午夜12点到零晨6点左右,夜间补贴更高,转正机率最大,但多数人不喜欢这个时间。

由于大部分汽车配件厂都离市区较远,大家一般都是打顺风车(好像国内也流行了),一天来回5加币,一般送到家门口。其实上班的地方尽管很远,但由于一般走高速,上班的时间竟比我在市区上班的时间都短。当然,去工厂上班的不只有男生,而且也有女生,其实女生的工作相对要比男生轻快的多(有人说孕妇都能干),当然被lay off的机率更大些。其实,我倒很想去,因为福利还是不错的,但由于本人英语实在不怎么样,所以连打LABOUR都不够格,老公有时候笑说,不去也罢,不是女人呆的地儿,女人在哪儿呆长了,都凶巴巴的,不过我觉得还好了。如果实在不相干,可以先混个六个月左右,凑够910小时,如果被LAY OFF,在家至少可以拿到55%以上的EI生活补助,有机会还可以申请EI学习补助(这个是不用归还政府的,但是会对申请父母移民有一点影响,至于影响多少不太清楚)。

毕竟老公从未有做过这种工作,也真是为难他了,刚去时,很不习惯,每天回来这儿疼,哪儿疼的,不过后来干干,也就适应了,手臂上也有肌肉了,身体也强壮了许多。第一天去工厂,会发安全镜和工作小背兜,这些可以随时更新。老公工作的线原本老外挺多,后来老外大部分都调到上午班去了(老外其实蛮有家庭观念的),线上大部分都是亚洲族裔,而TEAM LEAD则是个印巴人,真不是好人,但是如果你想转正,还是要在他眼前我走两眼。其实印巴人还是很团结,他们多喜欢提拔自己本国的人。有时候我们也想如果有个中国人的领导,也会提拔中国人,但实际上,通过一件事,我才发现原来不一定这样(局部现象不能代表全体,但也让我心酸,以后告之)。

在加拿大工作差不多每个月都有公共假日,这个假日真是难得,不上班也的PAY,很多人更喜欢加班(特别在冬天,没什么地方可玩),更可以赚到1.5倍的加班费,在圣诞节,一般会放2周左右的假,但仍然会PAY三天的工资。当然很多人不太喜欢临近圣诞节的那几天,因为那是工厂大举裁员的时候。当然,老公厂里也经历了同样的变数,前前后后裁了六批人,老公仍然“固若金汤”的坚持在那条线上(一般单位都喜欢在过年前裁人,可以少PAY钱),也算幸运了,因为当时老公不到910小时,如果裁,也拿不到失业补助,不过现在转正了,也不能算幸运,因为好想被LAY OFF,却比登天还难(在加拿大如果自己离职或是因为工作不好被裁,都是不具备拿失业补助的资格)。

一切都很顺利,过年后,工厂被通知转正,当时真是很顺,因为同时像我这样英语极差之人,也找到了一份办公室工作,算是幸运(我的找工经历下篇谈)。工厂打工有时候也不错,如果是超额完成,头儿会请客吃肯德鸡或是pizza,有时候整个工厂搞BBQ,圣诞节发火鸡。西人单位还是比华人单位要正规的多(绝对没有崇洋媚外,只是就事论事)。每周都有例会,讨论工作事宜,这是老公最喜欢的时候,因为不用工作,尽管听不太懂。

转正后就开始有福利了,比如买眼镜是以家庭为单位,每个人200的配额,买药报销80%左右,而且还有牙医保险(这边看牙可是死贵,后续)等等。每个公司的情况不同,福利也就不同。最好笑的是这边如果买商业保险,自杀也给钱,在国内的商业保险就不行,也可以看出人命是否值钱,我可没看到有谁为了拿20万元加元扔掉自己的性命。保险在这边只是一种保障。一年后还会有更多的福利项目。不知不觉我们来多也一年了,一年大苦的日子也算熬过了,下一步就开始积极寻找专业工作,进入二年小苦期,迎接不苦的第三年。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打LABOUR,而且许多移民出国的梦想可不是来加拿大来打这种工的,包括我老公。不过有时候也是逼不得已,全当一种经历,一种短期效益,因此找到专业工作还是长远之计,还是不要放弃对梦想的追寻吧。
作者: 四十亦惑    时间: 2004-10-12 19:26
写得很好!来加拿大就应该这样,心态平和是非常重要的。期待楼主的下篇。
作者: alex5    时间: 2004-10-12 19:51
写的很真实,天虹就是这样,他们的职业介绍就是帮你找个工作,不管你是否有合适。希望楼住写下篇
作者: caess    时间: 2004-10-13 09:28
写得真实,写得好,值得看,希望楼主尽快写下篇
作者: 马大哥    时间: 2004-10-13 09:35
waiting for your next article.
作者: 新概念    时间: 2004-10-13 09:48
不敢写了,恐怕,刚才在主页有一篇同样的,有人就里面的支字片语很有意见,倒底怎么了,“专业人士”如果不想帮别人,还要阻止别人这样做

不管这篇文章好坏,但除了无意中对天虹有点伤害外,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任何损失。

谁还敢说话,到大家都不说话的时候,就都开心了嘛
作者: 打工仔    时间: 2004-10-13 14:08
说出来什么都会轻松的,每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不用担心,偶打工很开心哪。哈哈。。。。
作者: kuren    时间: 2004-10-14 09:22
Good.
作者: jjzhu    时间: 2004-10-18 13:34
不过做labor工的时间长了以后想再找专业的工作就更难了呀。
作者: 阿仪    时间: 2004-10-19 18:11
标题: 写得很不错!!
很真实的故事,几乎是大部份新移民的写实生活。
看过文章後令人十分难忘! 差点忘记自已来加国的目的是为了什麽? 为自已的理想?追求人生目标?

期待你下一篇的文章!!
作者: 陈999    时间: 2004-10-19 21:34
有真实感, 不像扫卫生那篇, 什么教授不当爱做杂货店伙鸡, 开货车当作锻炼身体.
作者: 新概念    时间: 2004-10-20 09:23
标题: 大家的支持就是作者的动力
有时候热情会被那些冷眼的人打击,但是我想这些支持的话语将会有更多的好东东发表,我想作者写这些东西只是一些生活感悟
作者: 晓书    时间: 2004-10-21 10:14
我也很喜欢这篇文章,写的十分真实诚恳。谢谢你!期待着你继续写下去,我很喜欢看。谢谢。
作者: 晓书    时间: 2004-10-21 10:17
最初由[jjzhu]发布
不过做labor工的时间长了以后想再找专业的工作就更难了呀。

您的这个经验我不太懂,请问:为什么打labor工时间久了再找专业工作会很难呢???希望得到您的指点,谢谢。
作者: 新概念    时间: 2004-10-21 20:02
因为打LABOR久了,会麻木,特别是转正后,感觉像鸡肋,食之无味,丢之可惜。

所以,打LABOR的过程中,可以继续学习,充实自己,有时候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做与自己专业不同的工作,但是给自己争取了时间。
作者: U度空间    时间: 2004-10-21 20:50
做得又不是自己的专业,今后找专业工作更难。
作者: 晓书    时间: 2004-10-24 17:27
最初由[新概念]发布
因为打LABOR久了,会麻木,特别是转正后,感觉像鸡肋,食之无味,丢之可惜。

所以,打LABOR的过程中,可以继续学习,充实自己,有时候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做与自己专业不同的工作,但是给自己争取了时间。

谢谢!原来如此。
作者: 广东农民    时间: 2004-10-25 08:59
楼上的朋友:

我四月底落地的,  六月中找了一份LABOUR工作.  当时有位国内认识的朋友见到我了,  就劝我注意找专业工作.  我今天还记得他当时说的话:  你现在唯一的正经事就是找专业工作!

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  最后我是在MONSTER.CA上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专业工作.

做LABOUR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坚持得更久,  现在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机会不多,  必须能够等待才能把握.

祝大家好运气!
作者: 晓书    时间: 2004-10-26 01:44
最初由[Leechong]发布
楼上的朋友:

我四月底落地的,  六月中找了一份LABOUR工作.  当时有位国内认识的朋友见到我了,  就劝我注意找专业工作.  我今天还记得他当时说的话:  你现在唯一的正经事就是找专业工作!

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  最后我是在MONSTER.CA上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专业工作.

做LABOUR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坚持得更久,  现在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机会不多,  必须能够等待才能把握.

祝大家好运气!

请问,您是学什么专业的?找到的是什么样的工作?谢谢!

也许专业不相同,找专业工作的困难程度也不一样。
作者: 广东农民    时间: 2004-10-26 08:02
提问的兄弟,  我是学机械的,  是最普通的专业.
作者: 广东农民    时间: 2004-10-26 08:05
找的工作是产品工程师助理.
作者: 晓书    时间: 2004-10-26 11:26
最初由[Leechong]发布
找的工作是产品工程师助理.

谢谢!和我的专业是一样的,看来我也要开始拼命找工作了。
作者: 广东农民    时间: 2004-10-26 13:48
有些政府的资料仅供你参考:

mantoring project

career bridge

skill of change

Co-op

你只要用Google.ca去查找,  一定能找到你感兴趣的东西. 这些程序都是一年两次的,  我几次报名都没报进去.  Co-op是比较容易报名的, 只要报名当天起早就行了.  本地各个Colleage都有Co-op的培训, 如果你没有读Colleage的话则需要考试,  凡是ESL6级以上,  通过高中数学和物理考试的都符合资格.

你一定会找到好工作的,  你对自己越有信心,  机会就越大.
作者: 晓书    时间: 2004-10-27 00:23
谢谢leechong提供的信息!!我的情况有些麻烦,唉,一言难尽,不知从哪里说起。过几天有时间我再发个帖子专门谈谈自己的经历吧。
作者: 老大爷    时间: 2004-11-2 16:24
标题: hi
hi
作者: 广东农民    时间: 2004-11-2 17:15
-- Jacob Wolpin at (416) 397-0823  concerning employment equity issues
(e.g., the workforce survey)
-- Rose Lee at (416) 392-4991 concerning the Profession to Profession Mentoring Pilot Project
-- Maureen Spencer at (416) 392-5020  concerning the Career Bridge Program

以上是我从市政府的网站上得到的信息,  可是报名的时候就比较困难.  一般来说必须参加一个skill of change或者A.C.C.E.S.的课程才能够报得上名.  这些程序都是可以随时参加的,  凭护照和Landing paper即可, 无须其他文件. 你的现状越是失业, 失业时间越长, 你的顾问就会越积极地帮你......她可以向她的雇主证明她有能力......这些程序全是免费的. 如果能提供SIN卡号码会更好.

我上A.C.C.E.S.的时候是在Scarborough上的, 位置在Markham & Elleseme, 上的是Job shop. 只遇到一位同胞, 其余都是印巴人. 其中有两位老移民分别从Montreal 和 Vancovaur 过来的. 上完了也没什么戏,  不过时候报名去最上面的几个程序的时候对方要我同当时的顾问联系.

这些都不是一定能成功的,  但是有一个方向总比没有好.  Resume的书写格式很重要,  一定要请西人帮忙修改.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请其他有经验的朋友多上来交流.
作者: Elephantsong    时间: 2004-11-17 08:22
请问New Market在什么位置啊?怎么不见下篇呢?
作者: 广东农民    时间: 2004-11-17 08:50
New market 在大多伦多的北部,  你查GTA的地图就看得到.
作者: Elephantsong    时间: 2004-11-18 10:04
谢谢你,我就说呢,YAHOO上怎么搜索不到.
作者: 凤欣    时间: 2005-3-10 16:03
i read it just like i wrote my experiece back to china.we should share the expecrience each other
作者: eveready2005    时间: 2005-5-20 15:39
标题: good story
that is called 'canadian expericence'.
作者: 任饿游    时间: 2005-6-12 21:37
good   
up
作者: laodi    时间: 2005-7-7 14:22
标题: Downtown 的又一好去处----饿肚子, 想改善生活的, 烟瘾犯的…..
偶然机会, 路过 439 Dundas Street East ( Postal code: M5A 1B2), 有一个council fire慈善机构, 提供免费饮食, 娱乐的地方. 说是给土驻人提供服务的, 但各民族兄弟姐妹统统欢迎. 食物, 看样子大多是从 Loblaws and Dominion 买的, 蹦新鲜. 还定期组织外出BBQ, 吃饱后, 打回乒乓球, 临走时, 还可向staff要合香烟(可能是, 我运气好), 特爽. 闲时逛Eaton Center, 顺便走走, 不错. 但不建议常去.多论多有好多帮助人的机构, 可惜咱们中国人不知道, 汽不顺的哥们, 去看看也行. 毕竟, 加国还是不错的. 注意, 周一到周五, 服务项目多些, 周末我就不清楚了.----------特此分享!!!
作者: jose8888    时间: 2005-7-7 21:38
写的很好,期待下文!!(满真实的) :smile:
作者: 生铁佛崔道成    时间: 2005-7-16 23:18
写的实在,受用
哎,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名月照沟渠
作者: lovely.girl    时间: 2005-8-19 07:48
天虹介绍的工作都糗
作者: jessicahong    时间: 2005-8-26 01:23
ding呵呵  其实不是很了解啦~~




欢迎光临 无忧论坛 (https://bbs.51.ca/)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