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论坛

标题: 李克强经济敲开印度门 巧破半月型围堵 [打印本页]

作者: 五岳山人    时间: 2013-5-21 19:49
标题: 李克强经济敲开印度门 巧破半月型围堵
印度是李克强就职中国总理以来首访的国家,对印度访问的3天里,李克强两度会见印度总理辛格(Manmohan Singh)。李克强此行最大的收获在于,两国经济合作的“实”,有效的推动了区域贸易的安排及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建立,打造一个经济通道,支撑两国及整个地区的发展与合作。以“两大文明,两大市场,两大新兴经济体,两大邻国”,消弭了“中印对抗论”的杂音。以经济合作这种行之有效、双方互益的简单方式,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巧妙瓦解了美国对中国的半月型围堵,使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生变。用辛格的说,“这是中印关系发展中的里程碑”。

扩大经济积极面 收窄边界消极面

李克强在印度访问期间,与辛格有两次会晤。第一天李克强在与辛格的小范围会谈中便开宗明义:“此次访问印度,是增加互信之旅、是深化合作之旅、是面向未来之旅。”称此行有三个目的:第一,增强中印战略互信。第二,增进深入了解,构筑新型大国关系。第三,面向未来。二十一世纪亚洲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不能也离不开中印的合作发展。

中印联合声明,共计35条。在大方向上,明确提出了“中印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模式,成为相邻大国之间关系的典范”、“双方视对方为互利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双方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本国领土从事反对对方的活动”等,对于外界最为关心的中印边界问题,含蓄地提到“积极寻求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框架。在边界问题解决前,双方将共同努力,根据已签协定,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此外,对于海上合作对话、全球性问题合作、军控、裁军与防扩散等均有涉及。

然而,这份联合声明最大的价值在于两国在经济领域合作的“实”。在声明当中,包括“双方同意加强铁路合作,包括重载运输和车站发展”、“采取措施应对贸易不平衡问题”、“印方欢迎中国企业赴印投资,参与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两国企业间的工程承包合作”、“双方愿在产业园区建设领域开展合作”、“为对方国家银行机构在本国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提供支持,为两国经贸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内容,涉及支撑两国经济发展和合作的方方面面。

用李克强自己的话说,“中印两国有超过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两个唯一超过10亿人口的国家,是两个巨大的具有潜力的市场。两大市场的对接互补,将给亚洲和世界带来增长、发展、繁荣的巨大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市场”。

观察人士指出,李克强此访印度很明显有增加“正能量”、减少“负能量”的痕迹,扩大双边关系的积极面,收窄消极面。不论是李克强和辛格的会晤,还是两国发表联合声明,都用大量篇幅介绍两国会从各自利益出发,发展友好关系,增强双边关系的稳定性,加深政治安全互信,拓展互利互惠,提升合作水平。但对于像边界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都是“轻轻放下”点到即止,强调“两国要用好现有磋商机制和合作框架,管控好分歧和敏感问题”。

据查,2012年初,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访问印度,明确表示“丝毫不存在所谓中国要‘进攻印度’、‘打压印度’的问题”。去年3月,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与辛格会晤时,辛格表示:“印度无意、也不会参与任何遏制中国的战略”。今年3月,辛格在南非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首次与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亦表明,“印度不会被用来作为遏制中国的工具”。这是双方在战略交心、政策交底。连贯起来看,李克强此访印度,则可视为是一次战略开拓之旅。

过往,西方总是放大炒作“中国与印度:世纪大对决”、“中国与印度:对立的强国”云云,但实际上,中印在亚洲有着“足够发展空间”。当然,由于两国经济体的庞大,这种“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的合作深度与广度。两国只有扩大合作面,发展的空间才会越大。反之,两国若是搞恶性竞争,那么发展的空间就会越逼仄。鉴于此,中印两国如何基于优势互补深化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以创造并扩大“发展空间”,正是李克强此访的重要目的。出访期间,双方将签订的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也正是两国政府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的最好注脚。

美国组亚洲北约梦瓦解 中俄印重构亚太

诚然,中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文化历史背景差异也不小,加之边界问题还没有解决,某些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美、日右翼也一直在这方面挑拨中印关系,散布“中国威胁论”和“印度扩张论”,企图利用中印边境上某些“茶杯里的风波”推波助浪,甚至还“设计”过中国要建立包围印度的所谓“珍珠链”战略等。但当李克强与辛格共同会见记者并发表讲话,辛格说,“这是中印关系发展中的里程碑”的时候,他们大失所望了。

自美国将其战略重心转回亚太地区后,便进一步加强了美日韩同盟,积极在东亚地区布势,依托第一岛链对东亚大陆崛起的国家进行钳制与封锁。但是,传统的岛链战略有可能已经无法封堵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在此战略背景下,美国开始积极谋划建立一个类似北约的新的战略同盟。

2011年12月19日,美国、日本、印度在华盛顿举行了围绕亚太地区问题尤其是海上安全的首次三方会谈。尽管三方会谈的议题有意模糊指向“有共同利益的地区与全球性问题”,但不言而喻的,借助该平台,美、日、印三国共同形成了一个新三角,力图找到遏制中国的政治和外交资源。另外,为求在东海、南海及印度洋对中国形成全面制约,美国也积极推动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的三方会谈,试图利用在海上安全与反恐等一系列事务上,三国利益的一致性也能形成另一个三角。此外,美国还积极鼓励印度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发挥更大作用,而印度也一度作出积极的回应,强化其“东向”政策,不断提升了与越南的双边关系。除经贸与防务合作外,印度方面也希望抓紧越南与中国因南海油气资源开发而产生摩擦的有利时机,提升两国的战略合作。

但美国的处心积虑顷刻瓦解。经过习近平与辛格在南非的会晤,李克强访问印度,中印达成“共同发展”,以经济搭台,巧妙地扭转了地缘政治格局。但在观察人士看来,实际上,这样的结果早有征兆。印度2012年曾出炉《不结盟2.0:印度21世纪外交和战略政策》报告,这是自冷战结束后印度第一份如此全面、深入的外交和战略政策报告。在该报告中,便已强调“印度必须视亚洲为其经济机会的首要地区”,“最基本的现实是,中国迅速发展本身就是‘亚洲经济机会’的主要源泉之一,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本身就是印度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侧面”。

报告还对“联美制华”的主流舆论给予了直接回应,直指“美国的国际结盟体系开始明显走下坡路”,而且提出质疑,“一旦中美关系略有好转,印美关系就会成为牺牲品。而且,现在还不完全清楚,如果中国侵犯印度利益,美国到底将做何反应”,并且更赤裸裸地表明立场——“印度和美国作为朋友而不是盟国”。美国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痕迹,就不仅是不了解中国,而且也不了解印度。

另有分析人士提出,美国恐怕不仅是组建亚洲“北约”梦瓦解,更要面对的恐怕是中、俄、印三国合作机制的建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嵎生指出,15年前,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YevgenyMaksimovichPrimakov)公开表示,“全世界有许多问题要取决于印度、中国和俄罗斯的态度”,如果能建立俄中印“战略三角关系,那就太好了”。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但这个设想如今却在悄悄地起着某种引导作用。中俄印三国人口和国土面积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二以上,国内生产总值也超四分之一。他们的“多边新型大国关系”具有新时代的现实意义,影响深远。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起着引领世界前进方向的作用。
  
这与多维新闻的判断一致,此前《李克强首站访印度 中俄印三驾马车重构亚太》一文即已指出,结合习近平在3月“两会”上接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访选了俄罗斯,而李克强选择印度作为首选地,以及中俄、中印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由中国、俄罗斯、印度所组成的“三驾马车”正在构成。倘若这个构想最终成为现实,它将改变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及亚太国家的彼此关系,同时将在战略和外交政策领域给西方,尤其是美国带来极大冲击。
作者: 龙眼    时间: 2013-5-21 21:42
这篇文章分析得非常好,中国巧破美国半月型封锁墙,以务实合作加强中印互信,稳定西南边疆。集中精力东讨难拓。




欢迎光临 无忧论坛 (https://bbs.51.ca/)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