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论坛

标题: 透析多元文化环境下海外华人子女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lilianali51    时间: 2011-10-28 07:12
标题: 透析多元文化环境下海外华人子女教育
“不准夜不归宿”、“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有科目低于A”……这就是“虎妈”蔡美儿为女儿索菲亚和路易莎列出的严苛家规“十不准”。当女儿没按要求去做时,她甚至直接出口骂“垃圾”。


剥夺了孩子太多的快乐。
作者: lilianali51    时间: 2011-10-28 07:16
在蔡美儿的教育下,两个女儿3岁开始练琴,4岁就开始阅读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作品,长女索菲亚14岁便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台表演钢琴独奏,路易莎12岁就坐上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的位子。姐俩被称为“音乐神童”,此外功课门门拿A。


活在父母愿望当中的孩子是不幸福的。即使他们长大了、有成就了,他们仍然会认为是在为别人活着,而不是为自己。中国人的“累”从何而来?
作者: lilianali51    时间: 2011-10-28 07:19
西式教育强调“创意”,排斥纪律、刻苦钻研等旨在培养毅力的东西,中国教育却过于强调后者而忽视前者。现实中,双方都把这个关系摆成了“或”的关系,其实,这是一个“且”的关系,两种教育方式应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而如何在中西教育方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实在需要大智慧。


正确。但中国教育下的孩子缺乏创造性却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比尔盖茨?
作者: lilianali51    时间: 2011-10-28 07:33
标题: 透析多元文化环境下海外华人子女教育
本帖最后由 lilianali51 于 2011-10-28 08:47 编辑
宋女士最大的希望就是女儿可以学习好,不像她那样全靠体力吃饭,但现在女儿的成绩真的令她有点失望……


中国是个“学而优则仕”的国家,只有学习好,才能找到“好工作”。所谓“好工作”,就是“劳心者治人”的工作,“劳力者治于人”是被人瞧不起的。在这种大环境下,孩子们就不得不都要去挤那个独木桥 -- 高考了。

中国是一个讲究等级的国家,一级压着另一级。只有级别高的工作,才能让你“出人头地”。但我们都知道,加拿大不是这样的,如果孩子就喜欢摆弄厨具,喜欢烘培糕点,那他长大当一名厨师,有什么不好?

一种社会现象一旦成了成语,就变成了一种文化。一旦形成了文化,就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当中,很难改变。中国关于等级的成语的确不少。各位英语好的,有谁能找出一些英语当中关于社会等级的成语来?
作者: lilianali51    时间: 2011-10-28 08:38
阿根廷华人对于下一代教育问题也是十分重视,不惜送子女回国上学忍受骨肉分离。把很小的孩子送回祖籍国学习,这是居住在阿根廷的华人的一个特点。当小孩到了五岁以后,父母就会委托家中的亲戚来负责孩子的教育。因为在阿根廷的华人有80%是福建籍,所以这些孩子都被送回了福建。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这种习惯可能会产生争议。但是中国人的社会集体观是绝对完全的建立在这样的一种传统上。直到孩子到12岁,这些分隔地球两端的家庭成员才会再次团聚,有可能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有可能是在福建。


孩子从小与父母分离,会造成孩子一生的不安全感,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婚姻,而且与父母的关系也很难融洽,而这种不融洽的母子关系,又会影响他与其他人的关系。
作者: xujie    时间: 2011-10-28 11:22
妈妈比两个女儿都漂亮!很好奇另一半基因。
八卦中。。。。。。。。。。




欢迎光临 无忧论坛 (https://bbs.51.ca/)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