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榆树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益
吉林榆树:增益农业合作社的农业新“加法”
2020年05月08日 16:25:01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6版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新华社长春5月6日电(记者薛钦峰) 东北黑土地正值春耕时节。连日来,在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吉林省榆树市,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们在地里忙活着。这几年,合作社通过农业科技应用、订单化种植、搞绿色循环农业等方式,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产量更稳、效益更好、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给土地做“面膜”
在榆树市环城乡桂家村,一台播种机顺着田垄行驶,一粒粒马铃薯种被埋进地里,手指粗细的滴灌带紧随其后“躺”在马铃薯种旁。最后,一层地膜像面膜一样盖在田垄上。
这是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应用的覆膜浅埋滴灌技术。播种机实现播种、铺设滴灌带、覆膜一次性完成,水和肥通过滴灌带直接送到作物根部,从而提高水肥利用率。
谈起新技术的好处,合作社负责人马占有介绍:“既节水又省肥,马铃薯个儿大,品质更好。”过去遇到干旱,合作社用抗旱井,一公顷地一次需浇水200吨。“现在一年下来一公顷地节水300吨、省肥700斤。”他说。
有了新科技,不再靠天吃饭。马占有说,过去干旱,减产是常有的事,现在不怕旱,产量有了保证。一公顷马铃薯增产2万斤,而且品质好,自然不愁卖。近两年,合作社带动周边村屯200多公顷土地应用覆膜浅埋滴灌技术,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新技术和新装备让合作社尝到“甜头”。这几年,合作社还引进了籽粒收割机、免耕播种机、无人喷药机等各式先进农业机械,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粮食刚种已卖出
合作社今年不仅要种50多公顷马铃薯,还有105公顷大豆和360公顷玉米。虽然现在还在播种,但地里的庄稼却早已有了“下家”。这些年,合作社积极对接市场,先接订单后种植,让社员们在春耕时心里就有了底。
在仓库里,还有部分即将销售的籽粒玉米。马占有说,这些玉米不是普通的品种,是高品质的胶质玉米,专门供给一些饲料加工企业。
这几年,合作社积极与各地企业建立联系,签订销售订单,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标准化种植。“马铃薯是与牡丹江边贸企业签订单,出口俄罗斯;玉米直接供给天津等地饲料企业;大豆卖给上海一家豆制品加工企业。”马占有说。
高胶质玉米、高蛋白大豆、特殊品种马铃薯……有了订单,合作社现在不再担心销售问题,只需保障粮食品质。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效益也有了保证。现在合作社的订单玉米每吨比市场价高40元,大豆每斤多卖两毛钱,马铃薯也有最低收购价。“只管把地种好,为客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马占有说。
打造绿色循环农业
在合作社农机仓库一旁,两座大型烘干塔高高竖起。每年,合作社都将收获的玉米进行烘干储存减少损耗。每天能烘干800吨玉米的这两座烘干塔,安装了生物质锅炉,合作社将秸秆压成颗粒作为锅炉燃料,每年省下一大笔费用。
过去,玉米秸秆处理给合作社带来极大困扰,如今却得到充分利用。在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地上覆盖着一层金黄色的玉米秸秆,拖拉机牵引着免耕播种机种玉米。拖拉机驶过,只见安装在播种机上的秸秆归行机将秸秆归集到垄间,免耕播种机在田垄上播下种子。
这是合作社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模式。马占有说,秸秆还田能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了化肥使用,玉米产量更加稳定,秸秆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今年,合作社打算引进300头黄牛,建起养殖场,每年可把秸秆发酵成饲料喂牛,牛粪可以发酵成有机肥还田。“这样就能实现绿色循环。将来要建立自己的品牌,种植绿色有机作物,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益。”马占有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