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总理抨击德国让希腊困境雪上加霜
在刚刚结束的欧元区财长会议上,确定将于7月12日晚些时候,讨论是否开始就第三轮援助与希腊进行谈判。但各国财长普遍表现出对希腊总理齐普拉斯的不满,并表示将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严厉节支措施。对此,意大利总理伦齐表达出不同观点。综合意大利媒体7月12日报道称,伦齐认为希腊不可离开欧元区,并表示他将说服德国政府。他认为,是德国的做法让希腊政府难堪,处境越发困难。
报道中,伦齐表示,现在应理性对待希债危机,各方必须达成协议。意大利不希望看到希腊离开欧元区,对德国的做法也感到过分。http://pic5.dwnews.net/20150708/9add1ed96ac8b8b4ab3fea48e5a62b01_w.jpg
欧盟峰会的决议难以令希腊接受
据悉,欧洲国家首脑将在12日于布鲁塞尔进行会晤,决定如何解决希腊债务危机。对于是否要接受希腊总理齐普拉所提出的方案,欧元区19国国家首脑意见分歧。
伦齐说:“齐普拉既然已经妥协,答应欧洲的要求,我们必须达成协议。在希腊妥协后仍继续让它难堪是不可接受的。”此前有报道称,德国财政部对希腊提交的解决债务问题新协议草案持怀疑态度,并建议希腊尽快完善改革方案。德国财政部在文件中建议希腊尽快完善改革方案,例如希腊将价值500亿欧元的资产交付一家信托基金,由其出售资产并偿付债务。如若不然,则希腊应“暂时”脱离欧元区至少5年时间,以调整其债务结构;但希腊应保留欧盟成员国地位,以继续获得“巩固经济增长、人道和技术援助”。
但伦齐发出这种呼吁,多少有些物伤其类的苦涩。因为意大利也面临与希腊相同的风险。希腊式的债务危机,很可能不久之后重现在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也面临巨额到期贷款难以偿还的困境。意大利财长还在日前表示,现在意大利的经济增长幅度,不足以改善该国经济困境。 本帖最后由 为何why 于 2015-7-12 21:07 编辑
我们千万不要上当受骗了,西方基督徒世世代代都是骗子,天生就是骗子!
基督教对西方人的影响太久【几千年了】太大。
希腊总理的笑容挺好玩,这招挺高;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开怀大笑、笑天下【笑周围】可笑之人。
中国轻易不要发起或接受亚元区,除非十分必要,若对中国国家来说必要性不大则不要搞什么亚元区,因为弄不好矛盾更多更大。
好朋友就会因为钱而分道扬镳。
本帖最后由 为何why 于 2015-7-13 19:36 编辑
有关希腊债务危机的最新消息是什么?哪位同胞转告一下。
是否存在下面的可能性?
德国与法国一个唱白脸、另一个唱红脸,密切合作促使希腊满足条件然后再次出手大力援助希腊。
德法的主要用心是再次大力帮希腊,但希腊必须做应有的改变。
今天的英文报纸说第三批援助约高达860亿欧元【955亿美元】。
我还是判断这次的结果是希腊不会退出欧元区、希腊接受条件与满足要求之后欧元区国家会再次大力援助希腊。
德国的主要用心还是大力帮助希腊,但毕竟新贷款的数目相当大,归根结底希腊要痛改前非、要自强。
为何why 发表于 2015-7-13 19:32
有关希腊债务危机的最新消息是什么?哪位同胞转告一下。
是否存在下面的可能性?
德国与法国一个唱白脸、另 ...
有理,德国的民族性是坚毅自強,希腊、意大利等国是浪子性格,又浪漫又浪费,只知享受不懂自爱,不见棺材不流眼淚,不值得可怜。 本帖最后由 为何why 于 2015-7-13 22:32 编辑
骑马海 发表于 2015-7-13 22:05
有理,德国的民族性是坚毅自強,希腊、意大利等国是浪子性格,又浪漫又浪费,只知享受不懂自爱,不见棺材 ...
关于这次的希腊债务危机,我的推猜是:
1、德国和法国在密切合作,德国唱黑脸、法国唱红脸,主要目的有二:
第一,促使希腊接受条件;
第二,在希腊接受条件之后再次出手援助希腊。
逼迫希腊接受条件的主要用心还是为了希腊好,希腊必须做出某些改变,象过去那样继续下去对希腊是相当有害的,也不是出路、不是长远之计、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解决不了啥根本问题】。
2、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表现出很有责任感【或责任心】、能力强。
我估计若换成奥巴马或习近平则都做不到德法领导人所做到的,能力高低【或大小】才是国家领导人的关键或要害。
3、希腊并不想退出欧元区,德法等欧元区国家也不想让希腊退出欧元区。
中国、俄罗斯与德法比起来,希腊更信任德法等欧元区国家,而德法等欧元区国家并没有对希腊别有用心【居心不良】或乘人之危敲竹杠等,主要用心是帮希腊、是促使希腊做出主要于希腊有利或有益的改变。
这是我的推猜,最终结果是啥不久就会见效,局外人应该实事求是、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要知道欧元区国家【主要是德国】两次援助希腊已经付出挺大,即将实施的第三次援助约高达860亿欧元【955亿美元】。
我的感觉是:从希腊的角度来说希腊现总理的做法是对头的,从欧元区国家、欧盟国家甚至整个西方国家的角度来说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的做法很对头。
国家领导人的个人见识与个人才干起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这就是事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