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bari 发表于 2015-5-16 10:23:18

一个做慈善的老奶奶的故事 。。「 ZT」

本帖最后由 Habari 于 2015-5-16 10:24 编辑

,。
_ 。。。。。。。__

在英国,每到10中旬以后,会看到很多人的胸口、汽车上都别着一朵红色的花。

这朵花的名字叫Poppy Flowers, 是为了纪念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军人们。

http://p2.pstatp.com/large/3621/6362323061

好吧,回到老奶奶身上。 她叫Olive.

为了纪念参加一战的爸爸,1938年,16岁的Olive她就开始卖Poppy Flowers给阵亡烈士筹款。

5年以后,她的丈夫也在二战中去世了,卖Poppy Flower不但是筹款的方式,更像是Olive寄托对父亲和丈夫思念的一种方式。

http://p2.pstatp.com/large/3623/5455198291

从那以后,她就一直坚持到现在。

从一个小姑娘,成为了一个老奶奶。

80年了,这些年她卖出去了将近30000朵花,

同时,她每个月都向快30家慈善组织捐款。

她几乎把所有的收入甚至连自己的退休金都捐赠给了各种慈善机构。

http://p1.pstatp.com/large/3620/6427659658

但是,她在上周,跳桥自杀了。

她说,

她再也受不了不少来自慈善机构的无穷无尽的索要。

http://p2.pstatp.com/large/3618/6853050070

因为Olive的乐善好施,很多慈善组织不断的给她打电话,这些电话不分昼夜,有时候她不得不花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接听。

这样不仅让Olive没办法跟家人通电话,更让她身心俱疲。

除了电话以外,信件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每个月Olive能收到超过260家不同慈善组织索要善款的信件。

为了尽可能的阅读完这些信件,常常要花掉她大半天的时间。

http://p2.pstatp.com/large/3620/6427729386

但是Olive是一个不太会拒绝别人的人,她也不想让别人失望。但是这些无穷无尽的电话和信件让她已经变得不知道如何应对。

年复一年的为慈善机构捐赠让她自己的经济情况捉襟见肘,甚至在她为乳腺癌需要治疗费的时候都拿不出钱来。

在各种催款(而且还是催着捐款)的压力下。。

老奶奶变得异常的压抑。。

最后一根压倒她得稻草,是前段时间她寄给孩子的250英镑,莫名其妙的丢失了。。。

她从布里斯托的铁索桥上跳下...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http://p1.pstatp.com/large/3618/6853110468

Olive花了大半辈子都在不停的给予,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http://p2.pstatp.com/large/3617/6987250305

但这反而为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财力上的困难,身心上的疲于应对。。

她说,我已拿出太多,却再已拿不出更多....

所有的问题每天24小时都在不停的缠绕着她,最终压垮了她。。。

http://p1.pstatp.com/large/3620/6427781416

看完总觉得很难过。

在现在的社会,像Olive这样一辈子都在乐善好施的人其实并不多见。。

可是面对慈善组织这种揪到一个人就无尽索取的行为。。。

却是真的不好......




Habari 发表于 2015-5-16 10:35:00

:o :(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涅?"、"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神马都是浮云"、…… 。
这个故事,真让人感慨万分 。

枫林愚公 发表于 2015-5-16 12:59:41

Habari 发表于 2015-5-16 10:35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涅?"、"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神马都是浮云"、…… 。
这个故事,真 ...

我也有类似的经历。我向此地的红十字会捐款给汶川大地震的灾民。从那个时候么癌症、妇女、儿童等等的组织都来信要求捐款。于是我就又向癌症和儿童的慈善机构捐了款。哪里想到更多的信件飞来,直到我搬了家。

Habari 发表于 2015-5-16 20:56:02

枫林愚公 发表于 2015-5-16 12:59
我也有类似的经历。我向此地的红十字会捐款给汶川大地震的灾民。从那个时候么癌症、妇女、儿童等等的组织 ...

不用信用卡,缴现金好。

枫林愚公 发表于 2015-5-16 22:33:59

Habari 发表于 2015-5-16 20:56
不用信用卡,缴现金好。

不是信用卡的事。当你捐款的时候就登记了姓名住址和电话号码。他们要这些信息也是要保证每笔捐款的来源正当,便于跟踪核实。

Habari 发表于 2015-5-16 22:44:04

枫林愚公 发表于 2015-5-16 22:33
不是信用卡的事。当你捐款的时候就登记了姓名住址和电话号码。他们要这些信息也是要保证每笔捐款的来源正 ...

我捐的时候,怎么好像没有这么复杂,也没有太大的骚扰发生 。
(纹川的记不清了。几年前好像是有一个"xx癌症"的(记不清了),就直接给了相关人员,记得后来还给我发了纪念品…)

Habari 发表于 2015-5-16 22:47:58

本帖最后由 Habari 于 2015-5-17 20:38 编辑

但是后来,有时倒是有会有人为募捐经常来敲门 … ,但信件骚扰每那么多。
:o

xuxi 发表于 2015-5-17 09:16:56

慈善机构一点也不慈善,打着慈善赚钱的主。俺是很少给慈善机构捐钱。曾去医院看病,后收到医院募捐部门的要求捐款的信,当时想,加拿大医疗都是政府买单,纳税人是交了钱的,包括俺也是交了钱的,怎么俺去看个病,就要求俺捐款?不过想到给医院捐点钱也算是好事,毕竟自己也要去医院看病吗,于是就捐了一些,麻烦来了,要求捐款的信不断地添进俺的信箱。从此以后在也不捐款了。

Habari 发表于 2015-5-17 14:33:38

本帖最后由 Habari 于 2015-5-17 20:55 编辑

所以说直接给现金。
当时,好像也是要联系信息, 我说:“对不起…”, 没给他们。

Habari 发表于 2015-5-17 14:36:06

本帖最后由 Habari 于 2015-5-17 20:52 编辑

慈善机构,应该是属于比较规范的机构 。遇到,让你觉得值得帮帮的的,作做善事那是必须的.... 。
只是自己要住意些,不要随便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否则只能,呵呵了 … 。:P

甜心教主 发表于 2015-5-18 21:30:58

我也有同感,2003年,我助养了一个貧困山区的孩子,从此每年都有人上门或打电话让我助养更多的孩子。即使我一再强调,她们还是不屈不饶让我助养更多的孩子。口水都说干了

湘君 发表于 2015-5-19 17:42:20

這個故事讓人很心酸,本人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去醫院做個小手術,幾年之內一直接到要求捐款的信件,開始多少捐一些,後來信件越來越多,實在無力應付,就不再捐了。也曾經助養貧困地區的兒童七年,郵箱裡總會收到很多要求你助養更多的郵件,最近停掉了,實在沒有精力應付。

Habari 发表于 2015-5-19 21:41:46

显示名称 发表于 2015-5-19 23:34:41

慈善机构也是一个工作。

湘君 发表于 2020-8-24 07:52:58

好久不登錄,發現有人盜用了我的用戶名,我是湘君,這篇文章不是我寫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做慈善的老奶奶的故事 。。「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