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转基因大豆国内份额超八成 成美对华出口最大单
进口转基因大豆国内份额超八成 成美对华出口最大单2013年08月04日 08:57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孙昌銮分享到:
1625人参与283条评论
http://y2.ifengimg.com/haina/2013_32/81473e21ed450f4.jpg黑龙江的农民们减少大豆种植面积已成近年常态供图/CFP洋大豆逼停黑龙江九成榨油厂“本周,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晓平透露,2012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价值达130亿美元,已超过波音飞机,成为美国对华出口价值最大的单项商品。这个数字,对于出口商来说是一项可资炫耀的成就,然而对于中国主产区的大豆从业者而言却是难以抚平的伤痛。事实上,作为大豆原产地的中国,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已由进口转基因大豆占据。”现状进口转基因大豆国内份额超八成“去年国产大豆产量1290万吨,进口大豆5838万吨,我国大豆市场的现状是,对外依赖度很高,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超过八成。”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告诉记者。我国去年进口大豆5838万吨作为大豆的原产地,我国大豆自给自足的历史却早已远去。从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于1982年在华开设办事处至今,进口大豆在与国产大豆的较量中,逐步抢占了大多数市场份额。近十几年来更是增长迅猛,进口大豆的数量从1996年的111万吨增至去年的5838万吨,十六年增加了50多倍。而最近的消息称,2012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价值130亿美元的大豆,美国大豆已经超过波音飞机,成为美国对华出口价值最大的单项商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戴景瑞向记者表示,价格优势是进口大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产区的大豆都是机械化生产,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因此价格便宜。此外,进口大豆含油量高、出油率高,国内的油脂加工企业喜欢用进口大豆。根据近期的市场报价,进口大豆约为每吨4100元,而国产大豆的价格则为4500多元。农民都愿意种玉米和国产大豆在竞争中逐步失去市场份额相对应的是,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近年呈现大幅度萎缩。在我国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缩减幅度惊人:2010年6470万亩、2011年5193万亩、2012年不足4000万亩。王小语告诉记者,大豆种植面积的萎缩在2010年后体现得更为明显,主要是由于受到玉米工业消费影响而刺激玉米价格提高,大量的豆农转而去种植玉米。戴景瑞也表示:“大豆种植产量低,效益低,一亩大豆和一亩玉米相比,收入至少要少一两百块钱,所以农民都愿意去种玉米。”在“大豆之乡”黑龙江克山县,大豆种植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减少大豆种植面积已经成为近年常态。该县河南乡的农民刘友表示,自己曾经种了十多年的大豆,但由于效益低从去年开始改种玉米。之前,一亩大豆的收入不到100元,而在种玉米后能挣到每亩五六百元。绝大多数油脂加工企业已停产原本收购国产大豆、保障农民种植效益的油脂加工企业如今也是自身难保。王小语表示,黑龙江的油脂加工企业目前绝大多数已经停产,其中,200吨以上加工能力的88个工厂里,目前仍然在开工生产的也就只剩下五六家。黑龙江宝清县三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史学忠告诉记者,他的工厂的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左右,原来有上百号工人,但是今年春节后一直就没有开工。目前,在他的工厂里看不到一个工人,车间里的设备因长期无人使用而落满灰尘,原本用于存放大豆的库房里也是空空如也。“进口豆贱,咱们贵呗。”史学忠认为,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价差是黑龙江榨油企业无法生存的主要原因。重新开工每吨亏损300元史学忠说,现在重新开工的话,每吨要亏损三百元钱。而如果他也买进口大豆生产的话,和沿海加工企业相比,又要额外掏出一笔运输费用,增加了生产成本,在销售端也同样面临要运输到南方消费
区的成本,产品也因此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如今,多数工人已经和厂里解除了劳动合同,而剩下一部分技术较好的工人每个月领着几百元的生活费,等待重新开工的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开工,估计这事要黄。”史学忠说,对于将来,他也还没盘算好,或许,这行再干不下去的话会考虑转行。争论转基因之辩我们的餐桌安全吗?对国产大豆捍卫者来说,国产大豆相对于进口大豆的优势在于其是非转基因的天然产品,而进口大豆则绝大多数属于转基因产品。王小语是转基因大豆的反对者,他认为:“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而国产大豆,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安全性,舍弃安全的产品而去使用有争议的产品,是不适宜的做法。”上月,黑龙江大豆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国内肿瘤高发区与转基因大豆油消费区域存在高度相关性。报告发布后,马上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随后多名食品安全领域的权威专家反驳称,推断毫无依据。王小语对此回应称,该报告虽没有科学实验来证明,但所作出的推论并非凭空捏造。他希望相关专家能顺应百姓的利益诉求,向百姓展示有关转基因安全的论证报告及过程,并进一步推进转基因安全性的科学实验。外界随后解读称,黑龙江大豆协会代表着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利益,上述报告是为了抵制进口大豆的冲击,挽救濒临崩溃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教授对记者表示,我国政府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据他所知,世界范围内没有因为使用转基因大豆而带来危害的真正案例,此前的所有反面例证都经不起事实和科学的检验,最终被否定。在生产转基因大豆的美国,民众所消费的也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对转基因大豆的争议,实际上是因为群众的不了解,在传来传去的过程中妖魔化了转基因产品。”戴景瑞认为,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质疑其实都是谣言。另据戴景瑞介绍,国内的转基因大豆处于“准吃不准种”的状况。目前,美国转基因大豆的基因已经转让给中国使用了,中国的转基因大豆研究也进展良好,但是国家层面尚未批准使用,不允许种植包括大豆在内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前景像保护大熊猫那样去保护国产大豆面对国产大豆“丢疆弃土”的现状,黑龙江大豆协会的副秘书长王小语忧心忡忡。近年来,包括他在内的黑龙江大豆行业人士,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呼吁保护国产大豆。保护国产大豆应是制衡手段“像保护大熊猫那样去保护国产大豆”,该协会曾在一份建议中提出这样的观点。而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天然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对保护区种豆农民施行目标价格补贴,对大豆加工企业实行动态补贴措施等。在王小语看来,进口大豆存在着过度和过量的问题,冲击、挤占自主大豆产业的发展空间。近年,沿海的加工产业不断扩张产能,而黑龙江产区的大豆却卖不出去,需要国家来收储收购。王小语认为,国际企业向中国出口大豆,其最终目的是抢占自主产业的发展空间,挤垮国产大豆,最终实现垄断。因此我国应留存一个制衡手段的筹码,否则将来会受制于人,而保护国产大豆、发展自主产业就是这样一个争取话语权和定价权的筹码。因此,他认为:“保护自主大豆产业比保护大熊猫还要重要。”大豆定价国内难有发言权一位油脂加工企业主也表示,纯天然大豆是老祖宗留下的,不甘心就此被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垮,但在市场面前实在是有心无力。如果市场能更青睐非转基因豆油,从而在定价上形成更有利于非转基因豆油的机制,国产大豆还是会有生存空间的。不过,大豆及其制品的定价权却成为了当地从业者的伤痛。王小语介绍,黑龙江虽然是大豆的主产地,但是对大豆的定价却难有发言权,大豆价格由远在美国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来决定。国际资本通过期货市场这个平台,来实现其整体产业的定价权、话语权的把握。美国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远高于转基因大豆价,而我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却与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在同一价格平台上竞争。大豆收购保护价或被取消在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长期PK过程中,国家临时收储大豆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被认为是造成大豆市场供需价格长期扭曲、国内外农产品[3.61%
资金
研报]价差不断拉大的因素之一。这一旨在保护种粮农户利益的政策已经连续执行五年,东北地区的大豆保护价受此影响呈现连年上涨态势,但对产业的影响却呈复杂化,对于该政策的走向争论也由来已久。近期,有市场传言称,大豆临储收购今年或将被取消,而是改为差价直补政策。即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按两者的价差核定补贴额,由政府直接补贴给农民;如果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实行差价补贴,政府财政负担或将减轻,也将使得国产大豆市场价格与进口大豆成本接轨,主产区的榨油企业和终端消费者将因此受益。内存黑龙江国产大豆“抵抗史”2000年以后,进口大豆的迅猛增加挤占了以黑龙江为首的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随后,黑龙江等国产大豆主产区也开始了在政府主导下的自卫进程。自2002年起,黑龙江省对大豆种植业以每亩10元钱的方式进行补贴,并于2007年成立黑龙江大豆协会。2008年,曾有加工企业进口一批转基因大豆,但协会随后召集企业座谈,最后达成不进口、不加工转基因大豆的意见。2009年,国家发改委曾宣布给收购国产大豆的加工企业每吨160元的补贴,以拉平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的价差,但其成本仍高于加工进口大豆。2010年5月,该补贴政策停止实行。2010年,黑龙江省提出先行在省内实行非转基因强制标识,实行优质优价。2011年,“中国非转基因大豆核心保护区”在黑龙江农垦九三管理局落户,成为中国首个非转基因大豆核心保护区。2012年,黑龙江多部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在黑龙江设立非转基因保护区的建议,但随后未获通过。本组文/本报记者孙昌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