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E 发表于 2013-7-3 22:01:42

吴戈:韩国朴槿惠总统欲归还志愿军遗骨带来的难题

本帖最后由 UAE 于 2013-7-3 23:04 编辑

不管韩国朴槿惠总统有多少好意,她恐怕真地忽略了志愿军遗骨归还中国给中国政府制造的难题。

首先,中国海外用兵时机虽少,但每次人数不少,而本国并无将士兵们全部带回来的承诺。相反,历史上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既代国家制订了政策,又赋予了崇高的意境。

正因为意境如此崇高,所有人都忽略了这句豪言的背景:古代出塞远征的汉家将士,不光命运凶险,从后勤保障的角度,回国安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出于彻底的献身姿态,或者也出于不言的无奈,自己主动谅解和升华了一去不返的悲壮。

然而这只是将士个人的表态,对国家、族群和亲人,入土为安是牺牲者本人唯一实体上可以享受的照顾和致敬。从客观上说,更绝不能说后世所有战争都没有这个条件。甚而至于从战争心理学来说,人的不怕死都是特殊状态而非常态,知道本国本军珍惜自己生命,上级和战友会尽全力帮助和保护自己,万一不幸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救护或安葬,对军人鼓足不怕死的勇气有重大助益。

遗憾的是,中国的战争实践中,圣贤般的至高道德标准被作为常态,顾及个人安危和后事被视为耻辱。国家对牺牲者虽有种种荣耀、抚恤(其实未尝公允),但出于一个人口众多、平民地位低下的传统农业国,一个兵源充足却装备落后的人海战术军队的现实,并无更多实质的关怀。相反,从极左的思想又炮制出“资产阶级虚伪”、“无产阶级彻底献身”、“唯物主义加无神论不需要那些”、“领袖带了头”、“美国物质条件充足,中国不能比”之类狡辩和托辞。

由此,自然是出国作战葬在国外成为普遍现实,直到和平时期客观上存在接回的条件时也已然没有相应的惯例。只有在文艺作品和零散史料的汇集中,我们又分明看到,再崇高的战争,任何英雄都不是神,普通人和他的亲人,无不自有人性需要的一面。

不巧的是,美国作为战争实践最频繁的强国,在中国人的关注中,不断宣示另一套军人与国家之间的价值观。而韩国总统此举,无异于以中国伤亡最多的一场局部战争再次触及这个敏感的疼痛区。

更不巧的是,近年中国国内对军事史、外交史和战争实践、大国关系、军事伦理等领域眼界渐开,特别是抗战史和冷战史,诸多历史细节和现实政策面临重视审视和反思。比如,中国卷入朝鲜战争的冷战大背景、利益权衡、成本代价乃至史料披露,以及战后中朝关系的错位;又如,中国战俘政策的严重失误和不公、惩罚式自卫反击作战模式的严重不足、领土问题暗中实践的放任与公开宣传上的僵化,更深的还有国内自1840以来历次战争本身的评价,不一而足。

中国在世界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传统到现实,什么事都自有一套,说起来天衣无缝,宇宙真理,然而至少在具体问题上,虽也学习了不少外来事物,但多限于物质,一旦涉及精神层面,自身体系的抗拒和私利固若金汤。当然,这与精神层面的东西往往盘根错节,牵扯到现实政治需要大有关系。

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外之间的差异,哪些是瑰宝,哪些是痼疾,哪些是敝帚自珍,是到了细细鉴别的时候了。朴槿惠总统的提议,在政策、操作和牵涉面上的确是一道难题,但回避无非只能掩耳盗铃而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戈:韩国朴槿惠总统欲归还志愿军遗骨带来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