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平 发表于 2013-7-2 22:00:14

皇帝的新衣:“群众路线”与“治治病”zt

这些天,街道党工委大楼彩旗飞舞,五颜六色的标语把大楼周围装点得气象一新。更引人注目的是两条巨大的横幅标语悬挂于大门上方,分别上书“迅速掀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新高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往日打着灯笼都难找的领导同志,这两天忽然像春节前一样走街串巷,见到“群众”,脸上忽然泛出异常亲切的笑容。大腹便便、红光满面的工委袁书记,还带着几位手里拎着大包小袋的办事员往孤寡老人家中走;派出所的警察大叔们也在大街上弄个现场办公的摊位……“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俨然是立竿见影了。http://img.itc.cn/photo/oNwqoD5MWxx

最近,不少年轻人问:啥叫“群众”?何为“党的群众路线”?看来,三十多年不搞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主旋律也不太念叨群众,大多数年轻人已弄不懂“群众”的概念。更不知何为“党的群众路线”了。所谓“群众”,其实就是“人民”的同义词。在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眼里,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意思。然而在当代中国政治词典中,它却是一个极其神圣的名字。三十五年前,它与“人民”一样,曾是神州大地上最响亮、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诸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等等口号和标语随处可闻,随处可见。几乎成了力量、智慧的源泉和正义之化身。有一段时间,咱对“群众”的含义曾有所误会:“文革”之时,“群众”前面总加个革命的前缀——“革命群众”。那时,几乎天天可以看到“革命群众”押着“四类分子”或“走资派”游街、批斗和示众的画面。对此,咱一度以为除了“四类分子”或“走资派”之外,其余都是“革命群众”。后来,看到一些昨天还在义愤填膺揭露、痛斥他人的“革命群众”,第二天竟也被人戴上高帽子游街示众,便向班主任吕老师求解:为何革命群众也可以揪斗?吕老师严肃回答道:只有永远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忠于党,永远拥护社会主义,才是革命群众。如果他一朝不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就是党的敌人。党的敌人就是人民群众的敌人。明白吗?”老师的话让咱豁然开朗:群众并非是简单的“三人成众”,而是有政治属性的。这个属性就是“永远忠于”和“永远拥护”。后来又遇到新的困惑:有一天,一群挥舞红宝书宣称誓死忠于毛主席的群众,与另一伙举着拳头立誓永远保卫毛主席的群众火拼起来——先是“文斗”,彼此都声称自己才是毛主席最忠诚的革命群众,痛斥对方是刘少奇和地富反坏右的孝子贤孙……吵着吵着,都亮出了红缨枪、扁担、木棍和斧头……一场混战下来,双方死伤惨重,场面惨不忍睹。最后,获胜一方敲锣打鼓成立“革命委员会”,并宣布被打败的一方是反革命组织。俘虏人员全部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被押着修水库接受“劳动改造”去了。两派都誓死忠于毛主席忠于党,被打败一方却成了反革命,这确实有点怪。于是再请教吕老师,他沉吟一会,并没有直接回答咱的问题,而是支支吾吾答非所问:“用毛泽东思武装起来的革命群众是不可战胜的。明白吗?!”原来是这样!又明白了一个道理:赢的是群众。输的是坏人。话到这,啥叫“群众”也就心中有数了。“党的群众路线”呢?早不是新鲜话题。三十五年前,主旋律就天天强调“党的群众路线”。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呢?人民日报是这样告诉大家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为何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答:“在集中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方针政策,交给群众讨论、执行,并在讨论、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所谓“党的群众路线”,其实也就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一种体现形式:先民主——先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再集中——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最后集中在领导的笔记本上,由领导们集体研究讨论作定夺。当然,最后往往都是第一把手一锤定音。对此,前河南卢氏县委书记杜保乾说得好:“你们要与县委保持高度的一致。县委是什么?县委就是县委书记!”这就难怪当时卢氏县群众中流传这样一句话:“群众意见算个屁,县委就是县委书记!”“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又是“人民民主权利”——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内容最常见的实施手段。从字面上看,它是美轮美奂、无懈可击的。然而六十多年无数经验教训却告诉人们:这种主观性、随意性极强,可操作性极差的中国式“民主”,如果试图靠运动式、一阵风式的“群众路线”得以实现,必将陷入鬼打墙的恶性循环之中。理由如下:一、选举不等于民主,但没有选举的民主,绝对不是民主。换言之,举凡民主,选票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选票是万万不能的。既然是“民主选举”,就绝对少不了少数服从多数的票选制。否则,利益的权衡、主管领导的个人好恶,必将使“民主选举”一次次面为可笑的闹剧。“群众意见算个屁,县委就是县委书记”的现状也就永远不可能改变;“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恶性循环也必将永远持续下去。二、既然是民主决策,就必须有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体制和机制。体制即民选的、高度代表民意的机构,以及独立的司法和独立的媒体;机制即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而走街串巷式、群众大会式、群众来信式的“征求群众意见”,既使民意无法有效表达,众说纷纭也极难使利益各方最终达成起码的共识。最后,利益的考量、领导核心成员乃至个别主管领导的主观意见,必将毫无悬念取代“群众意见”。所谓“民主决策”,最终必将同样是一场可笑的闹剧。三、民主管理,同样必须有一个上述所言的、可操作性强的体制和机制。否则,“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必将成为一句空话。四、民主监督,除了必须有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体制和机制外,还必须有一个透明度极高的政府。否则,“群众监督”就必将永远停留在“二奶、色情、小偷牵引——微博曝光——网络舆情鼎沸——中南海批示——纪委介入——检察院、法院立案”的状态。上述四点,既是简单的常识,也是全世界人民都明白的道理。诚然,时下二十一世纪,在领导干部们平时都喜欢卧躺在空调房大班椅上为人民服务,其余时间或在暗室为人民币服务,或在会所、别墅为小姐、小蜜服务,只有逢年过节时,才兴致勃勃带着部下和记者“密切联系群众”,只剩下城管同志们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情况下,重提“党的群众路线”,无疑是是必要的。然而,六十多年的经验告训表明:主观性、随意性极强,可操作性极差的,最终必将流于形式的“群众路线”,不但不能达到“治本”之目的,甚至连“标”也治不了。更糟的是,它必将严重加剧弄虚作假、官僚主义之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犯错不可怕,犯相同的错才可怕;屡犯相同的错更可怕;明知是悬崖峭壁,仍然“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则最最可怕!“照照镜”,是为了“正衣冠”。然而,衣冠是否正,必须有一个允许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大环境。否则,越“照镜子”,就必将越孤芳自赏,就必将越自认伟光正,衣冠也就必将越歪歪扭扭;文章精选:“洗洗澡”,是为了“治治病”。“洗洗澡”,是相对于表皮疮疥一类轻症状患者而言的。如果是必须刮骨疗毒的沉疴固疾,仍然轻描淡写一句“治治病”,试图“洗洗澡”便达到治病之目的,这就很天真搞笑。也有自欺欺人之嫌。换言之,而要达到治病之目的,首先要敢于面对、正视病情,绝不能讳疾忌医。且看——“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上述一番公式化的话语,上了年纪的人再也熟悉不过了。然而,当今中国干部队伍的“病情”果真如此乐观吗?“群众”的观点却恰恰相反:“现在的领导干部,全抓起来有冤枉的,排成队隔一个抓一个有漏网的。”这,是个令人尴尬,也让人很是痛心、无奈的话题!要达到“治病”之目的,就不能一再遇着问题绕路走。更不能为江山社稷传之万代计,将必须开刀化疗的沉疴痼疾轻描淡写地说成是轻度的伤风感冒!一言以蔽之,要达到“治病”之目的,除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绝无它路可走!而“制度的笼子”,绝非左手监督右手的特色民主,更非“群众意见算个屁,县委就是县委书记”的“群众路线”。如果无视往昔无数经验教训,无视苦口婆心的规劝,无视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依然认定“群众路线”是灵丹妙药,纵然一天照一百次镜子,一年洗一千次澡,也绝对无济于事。最后,“照照镜”,就必将成为贾瑞照镜子;“洗洗澡”,也就极可能洗进太平间。前苏联就是这样进了太平间的。二十一世纪,不要再犯历史上曾经不知重复N次的错误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皇帝的新衣:“群众路线”与“治治病”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