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夓 发表于 2003-6-4 02:08:35

美国的调音叉-彼得.西格

今天地方报纸的头条新闻大大一排英文字:「 Where Have All the Anti-War Songs Gone?」谈论咖啡屋的民歌手应否演唱反战歌谣的棘手问题。最近收音机也一再传来《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花儿都到哪里去了?)这首歌。美国与伊拉克战争期间,这首有反战味道的老歌,有些电台每日不播它三回不罢手!

 《花儿》是被美国诗人Carl Sanderbury称为美国调音叉(Tuning Fork)彼得‧西格(Pete Seeger)所写的歌曲。《民谣、乡村、西部音乐百科全书》尊称西格是「不管在音乐或艺术上的贡献,都是最佳的父格楷模!」为庆祝其演唱事业60年,Appleseed 唱片公司曾出版两张纪念CD《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The Songs of Pete Seeger》,由国内外仰慕西格的歌手吟唱他的畅销歌谣来表达他们的敬意。

 现今高龄84的西格和被他视为「没有她,地球将不再自转,太阳也不再发光」的爱妻,住在纽约哈德逊河边。即使耄耋之年,犹创作不断的西格是民歌界的传奇性人物,认为民歌虽文字、曲调简单,却比歌剧或交响乐更能传达七情六欲。

人民歌谣 反映时代脉搏

 Paul Little 说过:欧洲因民谣丰富,常感动音乐大师如穆索斯基、德弗札克……等改写古老歌谣,编织出一首首流传万世的美丽乐章。美国尽管建国不长,仍有许多自己的民谣,南方的黑奴悲歌,早期商船上水手的漂泊歌谣,西部拓荒先锋的奋斗史诗等都很值得珍惜。何况时代一直在变,人民更应写出自己的歌谣,反映出时代脉搏。真正的民歌手能把一段老歌或古语推陈出新,以及自创新品,西格正是个中高手。

 西格说,人脑分为左右,某部分的脑细胞就是能把一些人想不到的「东西」放在一起,不管那是一段曲调或歌词。比如有一次他正在弹奏一首他妹妹成天哼唱的歌曲,灵感乍临,那首有名的《Living In the Country》便当场完成了。只是他也强调努力的重要性,《Waist Deep in the Big Muddy》是他看到美国大兵涉水过湄公河的照片,一段歌词突显脑际,却又继续奋斗了两三个礼拜後,整首歌才能唱,这就是他所谓的努力了。

 西格的民歌(Songs of people)总唱出人民生活最真实的经历与心声。他认为工人乃拯救阶层,应多了解此阶层人的音乐。他说以前的劳工曲大都是乡村歌曲,而乡村歌曲当然不只局限於此,但像《绿袖子》这种歌,很明显地不会是劳工曲子,应是16世纪的流行歌。

 西格对弱势团体的民权议题很关切,因此被指控倾向社会主义,被列上黑名单长达17年,成为电视与许多大型演唱会的拒绝往来户。但他草根性极强,越挫越勇,仍四处演唱。多次受邀在卡内基音乐厅开演唱会,座无虚席。

 1994年,西格获得 NEA的国家艺术勋章,同年10月在甘乃迪中心接受艺术界终身成就的至高礼崇。1996年1月被引进摇滚乐名人堂,4月荣获哈佛杰出校友艺术勋章。1996、1997年赢得传统民歌葛莱美奖。他也成立「净水」团体,呼吁环保,募款建造一艘106 尺单桅纵帆船The Clearwater,沿著哈德逊河宣导环境污染的问题。因对人权、环保的重视,1999 年,古巴颁给他最高荣誉 Felix Varela Medal。

 这位在麦卡锡时代被列为黑名单,如今却又如此受到世人仰慕尊崇的西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在怎样的背景出身下,敢走在时代尖端,甘心受议论,不怕被打压,坚持把音乐与理念结合,以建立更合乎人性、更适合人居住的世界的呢?


彼得‧西格被誉为是美国的调音叉,在音乐、艺术上都卓有贡献。

小夓 发表于 2003-6-4 02:09:55

锺情民谣 休学成民歌手

彼得‧西格,1919年5月3日在纽约州Patterson出生,父母亲都是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教授。父亲是音乐学者,母亲是小提琴演奏家。他母亲在他很小时就想教他音乐,但他有反抗心理,他父亲遂建议在家中散置乐器,任其「玩耍」。西格在这种自由学习的环境中,虽不懂乐理,5岁就能听出不同曲调,自然地分辨大小调,并学会多种乐器,长大後还写了《 Henscratches and Flyspecks》的教本,告诉人学音乐并没有那么难,更不需害怕。

 西格人生最大的转捩点出现在他16岁,1936年,他父亲利用暑假带他到北卡Asheville参加乡下律师Bascom Lunsford举办的阿帕拉契山脉户外庆典,听到慈祥的Aunt Sam Bumgarner坐在摇椅上,一边弹老式Banjo(五弦琴),一边吟唱古老的叙事歌谣。

 年轻的他,很喜欢五弦琴清脆铿锵的节奏感,在Lunsford以五分钟教会他弹奏五弦琴後,西格便一头栽进去了,回去後正式拜师学艺,甚至因坊间五弦琴的教本都太生硬,学成後,自费与不收版权地出版《如何弹奏五弦琴》,以生动的手法分享其学习成果。

 尽管双亲都是音乐学院教授,西格对古典音乐并不感兴趣,他说:「这就像你父亲是牧师或律师,你不会想步其後尘的。」1938年春,哈佛二年级时,他决定休学成为民歌手,以手绘的新英格兰农舍画来交换饮食住宿,也曾随木偶剧团在纽约州演出,成为一个四处发掘、收集民歌,关切农民生活的理想主义者。

 其实西格对民谣有兴趣,认为音乐应反映民情,与政治理念结合之观点,始自其父。老西格Charles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任教前,曾是柏克莱大学教授,认为音乐应带有政治力量,改革社会,因其信念与多人不和,1918年秋辞职离去。

 老西格在第一次大战前曾参加「歌唱劳工运动」,亲睹为加州果农打工的移民受到的剥削,为他们次等公民的工作、生活条件非常不平。他说音乐应唱出真实的生活体验,不是拿音乐理论耍花枪。民歌的特点是没有超级巨星,没有百万金曲,歌者与听众无太大区别,重点全在歌词与歌声。也就是说,民歌强调的是情感的真实,并不是音乐的技巧。

 西格便是在他父亲的影响下,对抒发平民心绪的歌谣产生了兴趣,甚至到国会图书馆做过民俗学家Alan Lomax的助手,在他对美国歌谣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後,更决定带著五弦琴四处漂泊,到南方、中西部,探访观察住在高山、山谷、平原弹唱民歌的人。


《花儿都到哪里去了》是彼得西格最著名的歌曲,在他演唱生涯60周年庆祝时,许多歌手吟唱其畅销歌曲以资纪念,并以此为名录成CD。

小夓 发表于 2003-6-4 02:11:12

传奇人物 为弱势争公议

1939年与1940年间,西格遇到一些民歌界的传奇人物,比如弹十二弦吉他的Leadbelly,以及苏格兰/爱尔兰民运、民谣歌手Jim Garland, Sara Ogen, 和Aunt Molly Jackson。说他们都是很会说故事的人,更不怕以音乐为弱势团体争取公义。西格尤其喜欢Leadbelly唱的真情流露、反映人生的歌谣,也欣赏他弹奏十二弦吉他的手法。当Leadbelly 不幸去世,他很後悔没从他那儿学艺,怕其琴法失传,便开始专心钻研,写下《Leadbelly的十二弦吉他弹法》传世。

 1941,西格在一个为加州移民劳工争取权益的慈善音乐会上遇到Woody Guthrie,俩人见面这天,3月3日,人称现代民歌的滥觞日。Guthrie所写的歌,如《This Land is Your Land》、《 So Long,It's good to Know You》、《 Do Re Mi》都很简单,却流传长远。尤其《This Land is Your Land》至今仍受大众喜爱。很多人不知的是,这首歌不是在电台播放出名的,是靠大人小孩在夏令营、校园、教会,口传口,耳传耳,一传十,十传百,传唱出名的。

 西格在遇到Guthrie後才发现自己也能填词,更擅写曲。因与Guthrie志同道合,1940年,两人成立Almanacs,一个松散的乐团,谁刚好在那里,便加入练唱,常在劳工移民之聚集处,演唱支持劳工联盟的歌曲。

 1942年,美国加入二次大战,西格入伍,Almanacs解散。西格多次被派在军中同乐会弹唱五弦琴提升士气。因在军中仍与五弦琴不离手,西格笑说,当他的小孩问他二次世界大战在部队里都做些甚么?他都说:「爸爸在军中弹五弦琴。」部队第一次休假出营时,西格与他人生的爱侣Tashi Ohta结婚。

 1945年,西格退伍,成立音乐家联盟,希望将工运与民谣结合,颠峰期,会员高达三千人。只是冷战开始後,工运人士对他们这种反对运动的音乐家不再有兴趣了。1948年,西格转为进步党的Henry Wallace助选总统,却一败涂地。1949年9月4日,西格在纽约 Peekskill的暴动中,车子受到攻击,妻子与3岁儿子因玻璃破碎受轻伤。但他毫无畏惧,继续写歌演唱,与Lee Hay 合作的《If I had a Hammer》是一首积极乐观的社会改革歌曲。

 1948年,西格又帮忙创立Weavers 乐团。一年後,《Goodnight, Irene》一鸣惊人,登上排行榜,这首歌是Leadbelly先开始唱的,可惜他在此歌成名前六个月去世了。五○年代,Weavers使民歌大为风行,畅销曲除了1948-75 蝉联排行榜冠军宝座最久的《Goodnight,Irene》外,还有《Kisses Sweeter Than Wine》、《The Lion Sleeps Tonight》等。当其声誉蒸蒸日上,Weavers 因常在示威或劳工集会处演唱,被称为政治反动分子。


西格是美国民歌界的传奇人物,既能将传统推陈出新,又能自创新曲,更关切弱势团体。

小夓 发表于 2003-6-4 02:12:37

国会听证 大谈政治立场

1955年,西格被传唤到国会听证。他没有像其他人缄默地以第五条宪法修正案自保,而在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前表示谈论他个人政治立场乃违反他的First Amendment,1961年,被判对国会不敬,判刑10年。但隔年,无罪释放。因被列上黑名单,Weavers很多的演唱会都取消掉,被阻挡在大众传播媒体外。1959年,Weavers被迫解散,但西格不曾一蹶不振,开始单飞,到处在校园演唱。

 1961年,西格成为年轻人的偶像、热门的校园歌手。他说在校园献唱乃人生的最大享受,因学生很容易与音乐共鸣,当听众与歌者一起吟唱,那种和谐是无可言喻的。民歌源於好邻居、好朋友的团体,当歌者与听众结合,才能唱出民歌精髓,提炼出和谐气氛,去除偏见、势利眼、阶层意识,让人感受到美国确实是一块自由的土地。

 因他经年草根性的演唱,校园民谣社四起,调频电台也开始播放民歌。

 1962年,ABC推出民谣节目「Hootenanny」,却抵制西格,观众获悉後,开始杯葛,使其收视率大降。西格後来也有自己的节目,为新一代的民歌手Joan Baez、Bob Dylan铺路。虽被大众传播媒体抵制,西格的歌曲仍在全国流传,甚至协助建立地方民谣风,包括富人奢华的避暑胜地Newport(罗德岛);1963年,7 月26至28日,西格、Dylan、Baez於Newport Folk Festival同台献唱,是民谣运动一个很重要的旅程碑。

 六十多年来,西格一再支持各种社运前往美国各地献唱不停,也去过35个国家,影响人无数。光是民歌界,他的《花儿都到哪里去了?》《If I Had a Hammer》使Peter, Paul & Mary更受欢迎,《Turn Turn Turn》《Bells of Rhymney》让Byrds增色,《We Shall Overcome》更是Joan Baez 1963年在华府 25万群众人权示威游行中所演唱的造势歌曲。

 西格说,《We Shall Overcome》原是一首宗教歌曲《I Will Overcome》。1946年,有三百个女人,大都是黑人,在南卡Charles镇的美国菸草公司示威游行,合唱这首歌。南方人唱歌时,常依照场合而把一首歌唱得快或慢。一位叫Lucy O' Simmons的妇女把这首歌唱得很慢,而且唱得很有感情。有人把她的诠释方式唱给Zilphia Horton听。Horton之妻是田纳西州「高地民谣学校」的创办人,很喜欢这首歌。1947年,她到纽约筹款,碰到西格,转唱给他听。西格改为《We Shall Overcome》後,在全美各地演唱。

 1957年,金恩博士(Dr. King Jr.)在一次民权集会中听到西格唱这首歌後说:「你这首歌,很让人听後难忘啊?」从此,这首歌便成为民权运动的代表歌,代表希望,传到世界各地。几年前,西格到印度,在一个小村落,房屋都是泥草建成的,有个人认出他,走到女儿身边,父女俩开始以「班加拉语」唱起这首歌来。

 尽管《We Shall Overcome》极其畅销,也传到偏远的东方角落,西格最有名的歌曲仍属《花儿都到哪里去了?》。


彼得‧西格演唱的《We Shall Overcome》,已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表歌曲。

小夓 发表于 2003-6-4 02:14:07

花儿歌曲 源於俄国民谣

西格说,这首歌的歌词源於俄国民谣。一次,他读到Mikhail Sholokhov的小说《And Quiet Flows the Don》,文中提到一首乌克兰民谣,只有三句:「花儿都到哪里去?少女采摘去了。少女都到哪里去了?都有良人了。男人都到哪里去?都成为战士了。」让他深受震撼,在他随身携带的小记事本上写下这三句歌词,想留待以後应用。

 1956年,众议院以373对9票判他藐视法庭,力图振作的他继续到自由派学院演唱。一次演唱会途中,飞机上,他拿出记录灵感的小册子,翻到以前写的那三句歌词,灵感来到,加上「很久了」(Long time passing),「很久以前了」(Long time ago),不到五分钟,整首歌的歌词与曲调便都有了。

 因为只有三段歌词,是一首短歌,他与另两首短歌混和,当什锦歌,叫它们是他的《短裤》(short shorts),出唱片後,就忘了,直到三年後,有人问他是否写过《花儿》这首歌?原来Kinston Trio以为这首歌是古老民谣,出唱片时将之占为己有。西格打电话给他们後,对方随即道歉。

 《花儿》在国内外都如火燎原般春花满地,像我便曾在台湾跟著大唱特唱过。德国艳星Marlene Dietrich也曾灌唱这首歌,但她首次演唱地是巴黎,用法文,隔年才在华府唱英文版。爱尔兰歌手Peggy Seeger与Dehan也都告诉西格,说这首歌是他的最佳作品!

 只是《花儿》的曲子原只有三段歌词,後来怎么又跑出另两段歌词呢?原来有位营地顾问Joe Hickerson 从西格录制的唱片听到了这首歌,教给他营地的小孩。当那些小孩把歌词改为:「顾问都到哪里去了?都打破宵禁去了。」

 Hickerson听後,觉得这种排列组合很有趣,又很容易琅琅上口,便添上了两段歌词:「战士都到哪里去了?都住到坟冢内了。坟冢都到哪里去了?上面都长满花了。」暑假结束,营区的小孩把这首歌带回家,Peter, Paul & Mary便开始这样唱起这首歌!

 因为Hickerson增添後面两段歌词,西格把歌词 20%的版权费转让给Hickerson,但说幸好没给 50%,因这歌乃乌克兰民谣《Koloda Duda》,20% 应送到基辅才是。

小夓 发表于 2003-6-4 02:15:28

尊重版权 创作儿童文学

一向为弱势团体争取民权的西格当然很尊重艺术创作权,即使作者已经过世或不详了。他把他作曲的故事歌《Abiyoyo》一半的版权费送到南非,因为它本为南非Xhosa 族的摇篮曲。《Turn Turn Turn》的歌词因取自圣经《传道书》,而把歌词45%的版权费送给圣经的最原始出处以色列(因曲子是他写的,歌词部分也写了六个字,其中一个字又重复三次,遂把歌词的版权费留给自己5%)。

 西格不只是音乐家,也是儿童文学的作者。比如他与Paul Jacobs合著的《彼得‧西格的儿童故事书》是一本叙述大家所熟悉的民谣、美国民间故事的音乐书。他的儿童书很特殊,有故事、有想法、有音乐,而如果故事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一定告诉读者出处,他更建议读者转述故事,使之带有个人色彩,编织出属於自己的家庭床边故事。也就是说,每个故事除了分享他喜欢的儿童故事或他的旅行奇谈外,并没有真正的结尾或只是一个开始,鼓励读者自己编织与写上其故事结局。

 西格很喜欢与人分享所知,这是他一再为农工、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平反战,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环保,努力不懈地编写、演唱民歌、出版乐器教本,以及编写故事书等的动力与原因之一。

 但他说,这些成果都只是一个「引言」或「线索」罢了,最重要的还是吸收者本身的感受与行为,是否能藉之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在行路中懂得同舟共济,不忘了解、关怀、扶持同行之人,携手改革社会,建立理想的大同世界。

反对暴力 主张理性与爱

 西格虽是反对运动的民歌手,走的却是温和路线,诉诸理性,以爱为基础。比如六○年代「代沟」充斥,他写《Be Kind to Parents》,要求年轻人善待父母。九一一事件,他有两个好友丧生,他仍坚持:「暴力无法解决问题,只会使人更为愤怒。要解决问题,必须设法找出愤怒的原因,然後想办法解决那些愤怒。」

 他身上放著一张从洛杉矶一天走10哩路而走到华府的Granny D所说过的一句话:「通往爱与尊敬之路绝不会消失;也惟有走在那路上,才能让我们感到真正的安全。」

 西格最近又写了一首歌《Take It From Dr. King 》,再次抒发暴力无法解决问题的理念。

 金恩博士这样说过:「暴力最大的弱点在於它是种往下的旋转力,将其所碰到的东西全都毁灭。暴力无法使邪恶消失,只会繁衍。暴力或许可以谋杀说谎者,却无法谋杀谎言,无法建造真理。暴力只会谋杀仇恨者,无法谋杀仇恨,事实上,暴力只会增加仇恨。以暴制暴只是繁衍暴力,使没有星光的夜晚更为漆黑。黑暗无法驱除黑暗,只有『亮光』能够;仇恨无法消除仇恨,只有『仁爱』(Love)才办得到。」

 有时「以暴制暴」,是迫不得已的,是被逼的,像美国对伊拉克的出征。问题是,谁真能分辨出那条分界线呢?很难找出一条能让每个人都口服心服「是非分明」的分界线的!於是,像西格这种和平反战的民歌手,年纪都一大把了,仍必须拿著心爱的五弦琴,将心声诉诸歌曲,而我们这些平凡的老百姓也只能继续保持信心祷告,希望在上位者,不管他们信仰的是耶和华或阿拉,都能拥有神所赐的智慧,「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西格作曲的故事歌《Abiyoyo》,本为南非Xhosa族的摇篮曲,西格将一半版权送至南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的调音叉-彼得.西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