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9-2 14:46:42

中国威尼斯 --- 周庄印象

来源:【Z一代女】 博客
http://blog.51.ca/u-64039/?p=164

(一直念念的周庄,终于在回去的路途中得以停留,短暂的一天对“中国的威尼斯”有了肤浅的认识,只为纪念,肤浅的带上几笔吧。)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说,周庄商业化了,不能看了,应该去… …云云,但是,抛却陈逸飞的油画、余秋雨的感怀不说、只是三毛一到周庄便如见故里般的倾泪而出、让我心动。

果然人多,但是想象了一下如果所有的游客都消失的景象,应该还是很有意境的:喜欢她斑驳白墙和砖黑屋顶的色彩;喜欢她在曲曲折折中忽见扁舟的悠然;喜欢她簇拥着轻抚水面的杨柳枝;喜欢她绿色、砖色、白色、黑色调和出的一份古朴和雅致。

在三毛曾经常来的茶楼坐了一下下,想象了一下三毛的情怀(就如当年在撒哈拉沙漠一样),同时还缅怀了一下Michael Jackson,音乐超人的旋律和着流浪作家的文字,在我的脑海里模糊的展开,和眼前省略了游客的画面组成了一种概念。

同游的江浙朋友们,大都不屑周庄,说,我的家乡到处都是这样,比这里好多了,还没有这么吵,周庄不就是跟着陈逸飞出名的嘛。

但是,每一个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的吸引力,还因为由此而来的情怀、风土、乡俗,才成就了值得留恋和追忆的片段。水乡来的旅人,看到陈逸飞的油画、就会感动、就会引起故乡的情思,也因此,周庄,成了一个思乡的代号。

和那天正是浓雾漫天的威尼斯一样,给我一种苍苍茫茫的感动,威尼斯水道里乘着 Gandola 听着意大利风琴和民歌的浓郁情怀,都还在萦绕… …我是个浅人、不求历史的意味厚重、只求眼前的色彩唯美… …


http://blog.51.ca/u-64039/files/2009/08/img_0145.JPG


http://blog.51.ca/u-64039/files/2009/08/img_0127.JPG


http://blog.51.ca/u-64039/files/2009/08/img_0143.JPG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9-2 15:16:52

古镇周庄

http://baike.baidu.com/view/609022.htm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周庄最为著名的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璧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石桥牢固而又质朴,建于明代,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横跨于南北市河和银子浜两条小河上。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错落有致,宛如一把大锁将两条小河紧紧地锁住。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全镇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返朴归真的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

  古镇区内河道呈井字型,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9-2 15:18:49

关于周庄

  史载于1086年的古镇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华环境奖、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殊荣。

  凭借得天独厚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水乡古镇为依托,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景区建设,丰富旅游内容,强化宣传促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的先河,成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获得“最受外国人喜欢的50个地方”和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知名旅游品牌的荣誉。

  近年来,不断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弘扬和传承,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全力塑造“民俗周庄、生活周庄、文化周庄”,正日益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更是受到了中外游客的青睐,每年吸引了超过250万人次的游人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全社会旅游收入达8亿元。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富贵园、江南人家、钱龙盛市等适宜现代休闲体验型旅游配套项目的相继推出和完善,扩大旅游规模,做大旅游盘子,使周庄旅游逐步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发展。

  经过十年保护、十年发展,周庄跨入十年提升时期,提出了打造“国际周庄”的构想。借助经典的江南水乡文化来展示优秀的中华文明,以文化的交融为切入点,把周庄推向国际。通过资源的整合,推出适宜现代体验式旅游的精品线路和项目,加大投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提高国际接待能力,努力把周庄建设成为国际休闲度假基地。

  关于周庄,有一段故事:1984年,在美国留学的陈逸飞以周庄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连同他的其它37幅作品,于纽约的十月金秋,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画廊展出,引起了轰动,尤其是那些运用油画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手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美国权威杂志《艺术新闻》发表了题为《向西方潮流大胆挑战》的评论,专门介绍陈逸飞的艺术成就。

  当年十一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陈逸飞的那幅《故乡的回忆》高价购下,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不知道为什么哈默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的“土特产品”作为送给中国领导人的礼物,但是正是这一选择才使中国人真正知道了周庄。

  联合国每年发行六组邮票,世界联合国协会每年从各国优秀画家中遴选6人,请他们自行设计并绘制精美的图案,作为每组邮票的首日封。1985年,这幅画又经陈逸飞加工,成为当年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中国水乡古镇旖旎风情。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9-2 15:26:14

  九百岁的古镇

  周庄位于上海和苏州之间,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镇,在这里拍摄的各种电影和电视剧有四十多部。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小小的的周庄共有十座四百年至八百年历史的古桥。

  周庄镇已有九百年的历史,镇内河流呈井字型,镇中桥梁很多,其中历史在四百年以上的古桥的就有八九个,明代时这里住着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他个人出资修了南京明城墙的三分之一,沈万三在各地都有许多产业,但是他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的根基。

  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的特色,在水乡几乎家家都有自家的码头。周庄还有一景就是“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船从家中过”是指张厅的院落中间有一条小河“箸泾”流过,在张厅的院子里有一个一丈见方的水池,可以在哪里会船和卸货。

  开展水上旅游的第一人王小妹

  90年代初,在周庄第一个想起驾着小船带客人在镇内观光的是一位名叫王小妹的老奶奶,祖籍山东,原来是打鱼的,1997年已经82岁了,还在驾船搞旅游。她说当初搞旅游时,是因为生活困难。现在周庄的游船已展到六十多只,但是王小妹的船一眼就可以看出,别的船都是摇橹,只有她一条船是双桨。很多电视台拍片时都租用她的船,沿途她负责讲解。

  宁静的水乡夜色别有一番情趣,由于水镇的四周都是小河,只有通过高高的拱桥,才能进到镇当中。所以镇子里至今不能走机动车,镇中居民家中的摩托车也只能推过桥进到镇子中去,所以每到傍晚,水镇总是显得格外的寂静。

周庄的风味食品
  
  周庄有许多特色小吃,最有特色的是沈万三爱吃的肘子和猪蹄,它起源于明代沈万三家,是用来招待贵宾的必备菜肴,当地叫万三肘子和万三蹄。做法是用大号砂锅,经过一天一夜的煨煮,火候极为讲究,要经数旺数文,以文火为主。煨煮熟烂要适度,过烂了易碎,破坏原形,煨煮好后皮色酱红,整只蹄膀可保持原状。吃的时候是用蹄膀中的一根细骨代刀。当地的餐馆中都有出售,当地的居民在过节时也都吃万三蹄。

  其它特色食品还有万三糕、童子黄瓜、虾糟、三味圆及当地的水鲜等。周庄还有一种水生植物莼菜,用来煮汤,鲜美可口,西晋文学家张翰比喻怀念家乡的“莼鲈之思”,就是指莼菜和鲈鱼做成的“莼菜鲈鱼羹”。

  特色餐饮

  元末明初沈万三成为江南首富,特聘名厨烹调各式佳肴,冠以“万三家宴”。其宴讲究时鲜,选料精致,色、香、味、形俱佳。特色菜有:万三蹄、三味汤圆、清蒸鳜鱼、蒸焖鳝筒、莼菜鲈鱼羹、姜汁田螺、塞肉油包、百叶包肉、炖豆腐干、焐熟荷藕等。品尝“万三家宴”可以去沈厅酒家。它位于富安桥,沈厅边上,至今保留着明清风貌,典雅别致,临河傍水,是极具地方风格的菜馆。

  水乡周庄,珍馐水产四时不绝,其中最有名的是“蚬江三珍”:鲈鱼、白蚬子、银鱼。周庄还出产鳗鲡,“稻熟鳗鲡赛人参”,这句乡谚尽人皆知。此外还有甲鱼、河虾等。

  周庄美味不止于此,江南特产的腌菜苋、青团等也深受游人喜爱。数不尽的糕点熟食,犹如四季不败的花市:芝麻糕、花生糕、胡桃糕、椒盐糕、青糕等。腌菜尖:一道酸溜溜、鲜滋滋诱人垂涎的茶菜。

  购物

  周庄人心灵手巧,九百年来发展了不少高水平的传统工艺。“周庄竹编”、“庄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周庄的茶壶也别具特色,在其他地方,茶壶多为陶制、瓷制,周庄茶壶则为石雕。在茶壶壁身上,浮雕栩栩如生,形象丰富,好茶的朋友不可错过。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苏绣、珍珠等江南特产在这里也是比比皆是。再买上几幅描绘水乡四季美景的装饰画,配以小巧精致的画框,就可以把水乡“带”回家了。

 每日固定节日/活动项目:

  (1)古 戏 台 (以昆曲为主的戏曲表演,民歌民谣等。)
  (2)贞 丰 街 (传统民俗手工艺表演:打铁、剪纸、草编、泥塑、纺纱、织布、酿酒、制坯等。)
  (3)聚 宾 楼 (评弹表演,并提供龙井、铁观音、碧螺春等各地名茶及周庄特色茶点供游客点选。)
  (4)水 巷 (安排鱼鹰捕鱼表演。)
  (5)夜游周庄 (3月下旬至11月下旬,感受古镇柔光夜色,观赏“沈万三夜游周庄”大型情景表演。)

  双休日固定节目/活动项目:
  (1)古 戏 台 (周周有锡剧表演,季季有沪剧、越剧表演,并可安排游客戏曲学艺。)
  (2)民俗表演 (全福南路安排传统民俗表演:荡湖船、打莲厢、挑花篮等;古镇街巷安排“沈万三巡游”等。)
  (3)水乡快船 (3月下旬至11月下旬,水巷安排水乡快船。)

  端午节
  时 间:5月份(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由于地域差异,周庄的端午节极具江南水乡特色,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届时各项活动将以游戏比赛形式邀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

  水上活动
  时 间:6—8月份 (周庄地处水乡,湖河环抱,因此传统的水上活动丰富多彩,最为著名的有龙舟、划灯、摇快船、荡湖船、风帆船、放河灯、渔鹰、捕鱼等各类水上传统活动和比赛,游客即可观赏,又可参与。)

周庄交通

  周庄位于江苏省的“东大门”昆山市西南端,西邻吴江市,东邻上海市青浦区。区划:周庄为苏州昆山(县级)市下辖的一个镇,距昆山市政府驻地玉山镇和苏州市区均为60公里,距上海市区虹桥国际机场65公里。

  上海方向:A9高速—从金泽下高速—走大约4公里的318国道—转金商公里—到商塌再转商周公路-周庄。
  昆山方向:高速公路昆山出口-昆周公路-锦溪-周庄,38公里。
  苏州方向(经甪直):苏虹机场路(经甪直、张浦)-周巷-昆周公路-大市-锦溪-周庄,71公里。
  苏州方向(经同里):苏州-苏嘉公路-吴江市区(松陵镇)-松北公路-平望-沪青平公路-北厍-金家坝-周庄。
  浙江方向:沪杭高速公路嘉兴出口-苏嘉公路-平望-沪青平公路-北厍-金家坝-周庄。

  公路交通是进出周庄最快捷的方式,因为周庄主要是依靠公路网来与外界连接,而水路只是一种补充。

  公路
  周庄陆路发达,距上海市区60公里,苏州市区38公里,昆山市区30公里。周(庄)青(浦)公路接318国道,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约50分钟车程,昆(山)周公路接苏沪机场路25分钟车程,接沪宁高速公路35分钟车程。

  水路
  流经镇北的急水江为国家四级航道,是苏、浙、皖、沪三省一市重要航道,东接上海港,西与京杭大运河相连。

  交通小贴士
  1. 如果从杭州到周庄,可先乘火车至苏州,在苏州汽车北站(在火车站东边)有直达周庄的中巴,行程约1小时左右,票价14.5元。但到的是周庄汽车新站,从这里到周庄古城还有2公里,下车后有很多的人力三轮车,5元左右的车费就可到达古镇。
  2. 周庄有直达同里的车,或搭乘从苏州出发,过同里的车。车程约20分钟。

  镇内交通:  周庄古镇里除了河道里的小木船,是不准行车的,包括自行车。

最佳旅游时间

  游周庄,四季皆宜,但最好不要节假日去,这时往往人流如潮,恐怕难以领略古镇水乡的宁静秀美。如果你有机会住宿,一定不能错过周庄的黄昏和清晨,洗去日间的喧嚣与繁华,那时的周庄呈现给你的是古朴、真实的美。

门票
  周庄景区日游:
  包括沈厅、双桥、文化街等十六个景点
  (08:00-16:00) ¥100
  周庄景区夜游:
  包括水上巡演(冬季除外)、双桥情思、张厅怀古、富安桥叶酸、感受老街
  (16:00-21:00) ¥80
  票价说明: 高中以下(含高中)学生团体(10人以上)凭学生证5折优惠,大学生团体(10人以上)凭学生证8折优惠
  6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5折优惠
  残疾人士凭残疾证5折优惠
  1米以下儿童免票,1.1~1.4米儿童5折优惠
  国家导游证、记者证、军人有效证件、驾驶员A照可免票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9-2 15:32:16

陈逸飞与周庄双桥

来源:http://hi.baidu.com/bingao2001/blog/item/44071f7f03648e0e29388a40.html

http://hiphotos.baidu.com/bingao2001/pic/item/752c6a667ecf373daa184ca0.jpg

  2006年9月的一天,我和四位在上海学习的同仁,决定利用双休日自费到号称“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去看看。周庄位于江苏省的吴江市、吴县市和上海市的青浦县交界处,淀山湖畔,离古城苏州很近,仅30公里。那天一早,我们四人就从上海宝山区乘旅游公司指定的大巴到了上海大剧院。在大剧院又等了一个小时,好在大家兴致都不错,在等车期间四处走走看看顺便拍些照片也不错。10点多顺利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周庄。

  水乡我是第一次见过,更何况是中国第一水乡。走进周庄眼前的景致就吸引了我,边看边拍,总也看不够总也拍不完。不知不觉我就偏离了团队。在水乡著名的双桥桥头我见到一块有关著名画家《陈逸飞与双桥》的纪念碑石,便特别专注的听导游小姐仔细的讲述,又从周庄展览厅里看了许多有关陈逸飞与周庄的故事,才知道为什么周庄人要在双桥立碑纪念刚刚已故的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了。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把周庄带进了中国,带进了世界。周庄也因油画《故乡的回忆》几乎一夜成名。

  1984年春,陈逸飞第一次走进周庄时,这个古老的水乡小镇还没通公路。当时条件很艰苦,陈逸飞是坐着小火轮来的,从昆山到周庄,走了整整6个小时。当晚就住在周庄旅馆。” 周庄的水乡之美迷醉了陈逸飞。他说:“站在周庄的任何一个角度都是好的。我爱周庄。” 在那段日子里,陈逸飞走遍了周庄的每一条街巷,坐过了周庄的每一条渔船。由于时间短促,陈逸飞是用摄影这种最便捷易行的方法记录周庄。盘桓了一个星期,直到满满一旅行包柯达胶卷全部摄完,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周庄。同年10月《故乡的回忆》连同陈逸飞的其他三十七幅作品,在美国纽约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尤其是那些运用油画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技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美国权威杂志《艺术新闻》发表了题为《向西方潮流大胆挑战》的评论,专门介绍陈逸飞的艺术成就。

  1984年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油画《故乡的回忆》买下,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中国人在中国以中国题材画的画,被美国人买了送给中国的领导人,这本身就很有故事性。据说,邓小平收下这幅画后,问身边的人,这画的是哪里?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幅画首选在国内高层领导中就是一个迷,于是派人去寻找画的原创地在哪里。这里还没有找到,1985年5月,陈逸飞以水乡古镇周庄为题材的作品, 被联合国作为联合国邮局每年发行的首日封, 在联合国总部以及日内瓦和维也纳的联合国机构发售,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土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一时声名鹊起使默默无闻的周庄走向了世界。(联合国每年从各国优秀画家中遴选六人,请他们自行设计并绘制精美的图案,作为联合国邮局每年发行的六组邮票的首日封。)

  这也难怪,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有几个人去过周庄?去周庄的都是当地百姓和当地领导,早已见惯不怪了,又有几个人会喜欢周庄?那时周庄是不为人所知的,陈逸飞以画家独特的视觉发现了周庄的价值,把这颗水上珍珠捧在全世界人的眼前。周庄的兴起是在1989年兴建公路和大桥后,才真正打开了周庄对外开放的大门。

  陈逸飞(1946-2005)不仅是画了周庄,还以他的影响力,四处宣传游说美丽的周庄,请艺术界的朋友到周庄去看看。我说,周庄是陈逸飞带出来的,周庄的发展是周庄人干出来的。陈逸飞对周庄情有独锺,周庄人对陈逸飞充满感激之情。所以在陈逸飞病逝不到一个月5月18日就立碑纪念,表示周庄人不忘陈逸飞对周庄做出的独特的、巨大的贡献。

陈逸飞之大作 --- 双桥油画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9-2 21:35:23

故地周庄追忆陈逸飞:斯人已逝 双桥依旧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4-12/26/561757.shtml
  --- 周庄人追忆陈逸飞
   (中新社记者 周建琳 姚静)

http://www.four-thirds.cn/forum/attachments/month_0810/20081026_d495c6850f75ab249754OUMfyK6T1X7N.jpg
(陈逸飞油画《故乡的回忆 --- 周庄双桥》)

  四月的江南是个多雨的季节。今天,再次踏上周庄那熟悉的古街时,天空中又下起了细雨,添了几丝柔情、几分莫名的伤感。

  雨中的周庄很美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和往常一样年轻的导游小姐依然会带游客去双桥,向他们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画家陈逸飞笔下的双桥,但却失去往昔那份兴奋,只是轻轻地说,站在这个角度拍照是最好的,陈逸飞先生以前最爱站在这里拍照,可惜他再也不会来了……

  流水清清、双桥依旧。可著名导演、画家、企业家陈逸飞,因为疾病和劳累,于昨天永远地离开了,再也没有机会到 “故乡” 的双桥上来走一走。但他的名字却与双桥永存。

  太多的周庄人今天仍然会记得当年的陈逸飞。八十年代初,一位年轻的旅美画家走了整整六个小时从昆山来到了周庄,拿着相机和画板,走遍了周庄的每一条街巷,坐过了周庄的每一条渔船。

  他就是陈逸飞,丰神俊朗,意气风发,他画周庄的时候,周庄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当年的周庄人是不会想到这座古镇因为他而改变命运。直到今天和他交往二十多年的好友,周庄旅游公司顾问、周庄镇原镇长庄春地回忆起初次交往时仍说,真的没有想到他会把周庄推向世界。

  一九八四年春天,陈逸飞在周庄描绘了一幅双桥图,起名《故乡的回忆》。《故乡的回忆》连同他的其他三十七幅作品,于纽约的十月金秋,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

  那年的十一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油画《故乡的回忆》买下,作为礼物赠送给邓小平,并给画改名为《双桥》,寓意架起中美人民的友谊之桥,被各界传为佳话。

  “陈逸飞让我们的双桥走向世界!”庄春地动情地说。一九八五年,联合国选取《双桥》为首日封,且专门出了纪念邮票,从此,陈逸飞名播遐迩,双桥亦名扬天下,四方游客纷至沓来,周庄成了中国第一水乡。

  “二十多年来,陈逸飞先生每年都来周庄很多次,双桥他不知走过多少次。”一位长期在双桥边从事工艺品生意的摊主深情地说,真不敢想信他已离开了我们,今天站在雨中我都觉得他好像才刚刚从这里经过。

  斯人已逝,双桥宛在。在雨中似乎又听到陈逸飞深情地说,“站在周庄的任何一个角度都是好的。我爱周庄。”(完)


周庄 《双桥》实景 ---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9-2 21:43:55

陈逸飞画笔下的周庄双桥 (程秋生)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http://news.sina.com.cn/o/2005-05-02/04555800608s.shtml

  陈逸飞端坐在周庄桥头的那张照片,陈逸飞画笔下那幅《故乡的回忆》,双桥之侧正在筹建的“逸飞之家”,都透露出我国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与千年古镇周庄有着不解的情缘。是啊,周庄走向世界,是那幅《故乡的回忆》,因为这幅画在世界各地产生巨大的影响,世界各国的人们才不远万里奔涌而来,以一睹芳容为最大的满足,以亲身体味江南水乡的古朴典雅为难得的艺术享受,“在神奇的中国竟有如此恬静、秀美的水乡”、“东方威尼斯就在水乡泽国的周庄”,这是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们一致的赞美。那么,陈逸飞缘何走进周庄,缘何以双桥为背景挥毫作画,这自然与陈逸飞钟爱江南水乡,厚爱千年古镇不无关系。早在上世纪的1984年,陈逸飞从美国留学归来,在苏州画家杨明义的陪同下,乘着“吱呀吱呀”的小船来到了“镇为泽国,四面环水”的周庄,当时的古镇虽交通不便,但风貌依旧,明清建筑保护完整,乡土气息颇为浓厚,这便引起了陈逸飞的极大兴趣。他沿着井字形的老街悠悠漫步,映入眼帘的便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而在桥连桥、河接河的优雅环境中,陈逸飞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双桥,于是他描绘了一幅双桥图,起名为《故乡的回忆》。

  双桥,在江南水乡中确实罕见。双桥又名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位于古镇东北。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此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便联袂而筑,显得十分别致。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时候使用的一把钥匙,故称“钥匙桥”。双桥最能体现水乡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小船在桥洞中穿梭,老人在桥上小憩,农妇在桥畔浣纱,其情融融,其景美妙。陈逸飞在这特定的环境中创作的《故乡的回忆》一举获得了成功。同年10月,陈逸飞把《故乡的回忆》连同其它37幅作品在纽约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故乡的回忆》买下,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被传为佳话。在1985年,成为当年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从此,使双桥走向了世界,周庄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如今,双桥已成为周庄的象征,大凡美术、摄影作品,皆以双桥为背景,突出双桥的神奇和美妙。双桥也是周庄的代名词,中外人士涉足周庄,往往直奔主题,先看双桥,在双桥上流连,再在双桥前合影留念,获得最大的快慰与满足。

  然而,令人遗憾和惋惜的是,陈逸飞先生已于4月10日病逝于上海华山医院,从此他放下了手中的画笔,告别了他执著追求的艺术人生。斯人已去,双桥依旧。4月14日,1000多名周庄民众为了追思这位致力于艺术创作和传播江南古镇诱人魅力的画家,在陈逸飞六十寿诞那天夜晚,点燃起无数支蜡烛,摆在双桥桥头,人们凝视着陈逸飞的遗像,深情地抚摸着双桥的桥石,心中在喃喃自语:“我们要更加珍爱这座年代久远的双桥,更加珍惜由双桥打响的‘中国第一水乡’的品牌,让陈逸飞伴随他精心创作的《故乡的回忆》的缕缕情愫安息于此吧!”

  双桥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它也会从内心深处感谢陈逸飞为自己揭去神秘的面纱而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了解江南古镇的旖旎风光。是的,双桥名扬天下,陈逸飞先生是功不可没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5月02日 第三版)

周庄 《双桥》实景 ---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9-2 21:47:38

周庄在哪里?

来源:http://www.sichuandaily.com.cn/2003/09/26/2003092613002444.816.htm

  《故乡的回忆》是1984年, 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为江南水乡周庄所创作的一组油画。他将周庄的古朴与宁静、悠远与梦幻, 表现得淋漓尽致。难怪有人说: 如果有爱你的人陪着, 周庄是情; 如果有你爱的人陪着, 周庄是梦……

  多少年来, 周庄一直是我心中的神秘园。

  仲夏, 为了了却这桩心愿, 毅然决定冒暑游周庄。8月上旬的一天清晨,我们从苏州东南出发直奔周庄。途中, 导游一直眉飞色舞地讲着有关周庄的故事: 这座历经900多年沧桑的古镇, 河湖环抱, 使之避免了历代的战乱, 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风貌。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镇,有近百座古老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 14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更为古镇平添几分情致。

  不知不觉中, 汽车已驶入周庄停车场。这里早停满汽车。脚刚落地, 潜伏在周围的人力车夫一哄而上, 好说歹说, 硬把我拉上人力车。车夫吆喝着在人群中穿梭。道路两旁步行前往周庄的游客, 头顶烈日, 浩浩荡荡涌向周庄, 不仅使人联想到影片《地道战》中, 鬼子向高家庄进发的场景。

  从停车场到周庄约有十来分钟路程, 沿路车水马龙, 商贾林立, 酒店宾馆一家挨着一家, 大铺小店摆满各种旅游商品, 生意甚是兴隆。浓厚的商业氛围能与近在咫尺的古镇相融吗? 我心存疑虑。很快, 透过摩肩接踵的游人, 一眼就瞥见 “中国第一水乡” 的古镇照壁, 绕过照壁, 放眼望去, 果真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色, 遗憾的是, 这种感受很快就消失了。此时的周庄, 烈日当头, 前赴后继的游客鱼贯而入。陆上、水上到处都是人。当我经过逸飞先生所画的双桥时, 很想在此拍张照片。但桥上塞满游人, 根本无法拍照, 只好随人流蜗行。每一个稍有特色的景点, 倘若你要拍照留念, 一定得排班站队。

  进入拥堵的小巷, 全然感受不到昔日悠悠的情愫。小巷两旁大都是卖东西的小店或饮食店, 叫卖声此起彼伏。在这里, 满眼见到的几乎都是人。说来也怪, 在家乡几年乃至十几年都见不到的熟人, 竟然在数千里外的小镇碰上了。

  沈厅和张厅是周庄两大看点: 它系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后裔和中山王徐达后裔所建。这两处更是门庭若市。在沈厅, 游客争相目睹古代富豪的生活, 各旅游团导游, 手持高分贝话筒, 充满激情的讲解, 一浪高过一浪, 让人无法听清。应当承认, 精明的周庄人确实将小小的古镇经营得风车斗转。每个局部和细节都设计得十分周全。这里的老百姓深谙商品经济, 不失时机地在庄内各个部位“伏击”进庄者。他们把古镇的典故或传说发挥到极致, “万三蹄” 就最具代表性。
  狭窄的河道上, 游船如织, 歌声四起, 撑篙摇橹的妇女也是精心包装过的。她们清一色 “刘三姐” 的打头。替我们摇橹的大妈, 腰圆体胖, 只见她头戴斗笠, 身着阴丹蓝碎花短衫, 连右侧的盘扣都不能全部系上, 看上去确实有点滑稽。其间, 大妈热情地告诉我们, 给十块钱就可以唱段小曲, 大家欣然同意。大妈当即扯起喉咙, 左声左气地吼了一段影片“刘三姐”中的插曲。尽管, 经营者的良苦用心也不难看出, 但总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在酷热、拥挤和喧嚣的夹击下, 我已无心品味周庄的美境, 只有一个念头,逃离周庄。

  突然, 乌云滚动, 雷阵雨从天而降, 游人顿时作鸟兽散。喧闹浮躁的周庄一下平静了。雨中, 我依稀看见淡淡的雾霭漂在淡淡的水面,双桥是那样美, 那样宁静…… 蓦地, 我梦中的周庄就像海市蜃楼一样闪现在眼前。转瞬, 雨过天晴, 周庄又沸腾了。

  游毕周庄, 感受颇多。联想到许多旅游名胜, 都比较注重外形上的保护, 而忽略了与外形相匹配的 “软环境” 的培育, 即 “形” 与 “神” 的统一, 更不注重旅游者在游览观光过程中的心灵体验。这不能不说是当今一些旅游景点的悲哀。几日游程匆匆而过, 带着失落怏怏而归。我真有点后悔不该贸然此行。也许, 我在一个不恰当的季节来了; 也许, 时间仓促未能全面领略周庄的风情。但无论怎样, 原本期望在周庄感受一下江南水乡的灵气, 然而此行却让我感到迷茫。

  我梦中的周庄在哪里?

  □姚易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9-2 21:51:21

周庄最近有点烦

http://www.zjol.com.cn/node2/node2352/node2363/node63684/node63687/userobject12ai607267.html

2001-11-30 解放日报  尤莼洁

  名镇周庄,最近有点烦。

  刚庆祝过“十·一黄金周”,门票收入跻身全国十强;刚接待完APEC会议领导人配偶团的访问,“中国第一水乡”誉满全球!沉浸在巨大喜悦之中的周庄,突然遭受前所未有的非议。

先是一位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在电视中大胆预言:“周庄商业泛滥,发展下去将与‘世界文化遗产’失之交臂。” 接着,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在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立法讨论时,周庄成为“过度旅游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的反面典型。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中心驻中国代表官员木卡拉也表示出质疑:如果不是六镇连成整体,单独一个周庄,够不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

  周庄的土特产,满街叫卖的“万三蹄”,被视为周庄商业化象征,也成了批判的对象。

  周庄,终于“泰极否来”?

  失韵的周庄

  记者进周庄,过刻有“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的石牌坊,还未见古镇的真面目,就已经闻到一阵阵肉香。路两边的小店里,柜台上一字排开的、酱红油亮的,正是周庄土产———“万三蹄”。

  “买一只吧,财运当头!”一家家小店主冲记者吆喝。

  记者和一位店主攀谈,才得知这貌似普通的红烧蹄膀不简单,全镇有60多个摊点售卖,每年的销售量不下100万只。“还带动上海、安徽、浙江等地的养猪业发展”,店主自豪地说。

  步入古镇,记者对周庄人的商业头脑有更深的理解:几乎所有的沿街房子,除了个别景点,都破门开店,八成是卖黝黑的假古董、鲜亮的旅游纪念品、批量生产的印刷画,还有茶馆、饭店、酒肆、时装店……一路上,好几个“野导”追着记者问要不要导游;饭店里,一位妇女唱了几句小调就伸手向客人要钱——— 900多年历史的古镇周庄,像一个嘈杂的集市,将一切的商品奉献出来。

  古镇保护委员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有0.47平方公里的小镇,却挤满了几百家商店,不少居民为开店,不惜拆墙除瓦。有时,一晚上一幢民居就消失了。周庄的门窗原有100多种风格和式样,现在,样式存世数量越来越少。为此,每年周庄花在维修上的费用,超过百万元。

  店愈开愈多,因为生意好,因为游客多。游人成群结队而来,操着南腔北调,追随着导游到处招展的小旗和刺耳的喇叭,摩肩接踵塞满了周庄狭窄的街巷和水道,成为周庄的另一道“风景”。在已变成旅馆的沈体兰故居“贞固堂”,记者遇到一群来自丹麦的背包旅行家,为了体验古镇的原汁原味,他们本打算留宿一晚,可天留“人”不留,失望:店太多人太多……除了蹄膀,在如今熙熙攘攘的周庄,记者好像没留下什么隽永的回味。

  繁荣的周庄

  周庄从“古之幽情”到“空前繁荣”,只经历了17个春秋。

  当“万三蹄”只是周庄人过年桌上的红烧蹄膀时,当走遍周庄都找不到一家旅店时,当周庄人的娱乐只是每周一次的露天电影时,周庄尚是另外一副模样:一间间错落有致的老屋、一排排雕镂精美的窗扇、瘦瘦的乌篷船、小小的石条埠,月照双拱桥……陈逸飞那幅写生周庄的《故乡的回忆》,被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高价买下,并成为联合国首日封图案———周庄第一次名传江湖。那是1985年,从上海到周庄,舟车相继,需三四天。

  如今,陈逸飞向记者重提周庄旧时风光,四个字:世外桃源。而17年后,“韵味”渐失。

  周庄规划设计师、同济大学博导阮仪三教授比陈逸飞早一年到周庄,专题进行古镇保护项目研究。阮教授对记者说,当年,这样的古镇在江南星罗棋布,周庄的条件并不突出,算只丑小鸭。可是在80年代的乡镇建设热潮中,一座又一座古镇消失了。而周庄,听取了阮教授的意见,“敝帚自珍”、“厚古薄今”,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古镇保护规划,丑小鸭成了白天鹅。周庄抓住机会全力发展旅游业,终于大红大富:得世界最佳人居环境奖,进小学课本;挟4A级景区殊荣,成为中国向世界推荐的15条旅游路线之一。周庄名利双收,目前一年游客超过200万,全镇居民人均年收入逾万元。

  旅游业的过度发展,周庄的问题来了:“万三蹄”好卖,汤水却污染河道;饭店赚钱,但破坏古建筑和环境;商店太多风情难再,游客如织人满为患……因旅游而得福的周庄,终因旅游而病。

  忧患的周庄

  忧患之声并非今天才发出。

  早在规划制定之初,阮仪三教授既已告诫周庄,不要因过度开发而毁了周庄。但是,专家的意见终不敌巨大的利益诱惑。1988年,为了开发旅游,周庄“告别摆渡”,建了一座水泥大桥,从此旅游客车长驱直入,阮教授大发了脾气。桥,破坏了周庄的原生态。1994年,受一家公司数千万元的投资吸引,周庄兴建一座“全福寺”,阮教授知道后,又大骂:假古董。最大的危机,是去年一条环城公路要穿周庄而过,阮教授在当地领导面前大发雷霆:“如果要造,我就躺到公路上,与周庄共存亡!”所幸,在多位文物专家的疾呼之下,这条路终于嘎然而止。

  列举着这些短视行为,阮教授眉头紧皱。他为周庄提供蓝图,却无法左右周庄的前程。

  而当记者采访周庄镇领导时,得知“一方父母”并非无视专家的忧虑,也并非无所作为.但,“实际工作有实际工作的难处”。可以全力支持保护古建筑,不惜重金购买年代相符的木材来修补镇上的老房子;可以斥巨资搞河道换水、“三线(通信线、电缆线、有线电视线)入地”;也可以大投入搬出古镇内的停车场,开辟新景点分流游客……因为古镇是周庄的财富之源。说时容易做时难———拆桥、毁寺?阻止路的修建?

  关闭所有的蹄膀店?似乎在“现实”面前,周庄的国民生产总值、全镇老百姓的生活,比之“文化”更实际、更迫切。

  忧患周庄,忧患的是:周庄如何在追求产值和保持传统中做出选择?

  忧患周庄,忧患的是:周庄如何在旅游发展和古镇保护中找寻平衡点?

  升平景明, 始于忧患。

  近年,一个个古镇开始凸现在世人的眼前:江苏的同里、浙江的乌镇、安徽的宏村、上海的朱家角……哪一个,不欲与周庄试比高?

五瓣丁香 发表于 2009-9-4 08:20:58

不管别人说什么,这是一个好地方.离得这么远,它就更只剩下美了!
感谢版主的详文!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9-4 09:49:34

不管别人说什么,这是一个好地方.离得这么远,它就更只剩下美了!
感谢版主的详文!


(1)早晨,早晨!
(刚学的 广东话:发现广东人好懒啊,省掉了 “好” 字)

(2)“感谢版主的详文!”
****** 吓我一跳:我看成了 “洋文” 。。。 :Q:smile::slobber:

(3)【五瓣丁香】您是东北人, 可能不能深刻了解和体会我们南方的美。
其实,说良心话,我们湖北是 千湖之省,平原山区相间,又是多民族聚居,无论是 风景名胜,还是 古风遗迹,都是 首屈一指啊。。。 哪一个不能 与 "江苏的周庄 和 同里、浙江的乌镇、安徽的宏村、上海的朱家角“ 试比高 呢?

但不知为何 旅游事业不是很发达。。。

地方管理问题?民风问题?

五瓣丁香 发表于 2009-9-4 12:46:58

)"【五瓣丁香】您是东北人, 可能不能深刻了解和体会我们南方的美。"
看来您真的特别喜欢胡说啊!
你们那里那么美,那您就多多介绍啊!

小牧 发表于 2009-9-4 22:43:13

现在周庄已经很商业化了...

麻雷子 发表于 2009-9-4 23:05:57

在周庄第一次见到了真的草鞋,十元一双,一点都没犹豫拿下。同行几人中有位老头儿见状讥讽:我小时候穿那玩意儿现在卖十元?

有钱难买愿意,背回家就让我给挂到了墙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威尼斯 --- 周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