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de 发表于 2009-4-25 23:22:49

恢复使用繁体字实属迂腐之论

恢复使用繁体字实属迂腐之论

   关于在中国大陆是否恢复使 用繁体字的话题,因某位全国政协委员在2009年中国大陆的”两会”期间又来提出,引发议论,故我也来说几句:
   汉字简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于繁体字的书写笔画过于繁多,既不便记忆也不便书写。所以包括胡适、鲁迅、蔡元 培等在内的一批著名学者早就看到了汉字这一弊端。他们从高度重视文字是语言载体,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的这一主要目的出发,曾激进主张废除汉字改为拉丁文字。新中国成立不久,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员会,开始着手对汉字进行改革。在经过反复争论后达成了简化汉字的共识。经过众多文字专家们的辛苦努力,于1955年颁布了简体汉字及其拼音方案。。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迄今已近60年的简体字在中国大陆的推广使用非常成功.它既极大地克服了繁体字所带来的书写笔画过于繁杂,不便记忆也不便书写的弊端,惠及整整几代数以亿万计的中国人,表现出巨大的实用价值。已经成为今天无数中国人共同使用的交流思想的极为重要的语言工具,在汉字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它也避免了胡适、鲁迅、蔡元 培等在内的一批著名学者由于过于看重文字的工具作用而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字的过激提法,保存了汉字特有的文化传承和艺术特征。
         在简体字已经成为无数中国人共同使用的文字工具的今天,为何有人却不厌其烦地屡次提出来在中国大陆提出要恢复使用繁体字呢?其实是两岸三地接触频繁以后才产生的现象。但在“两会”上抛出恢复使用繁体字的这一提法,却是完全傲慢的蔑视和否认了全球可能有多至数亿人口的中国人在使用简体字,已远远超越了现今仅有几千万人口还在使用繁体字的巨大现实,还想螳螂挡车式的去开倒车,可谓不自量力之至。我们知道台湾有明文规定,在各种正式场合是不得使用简体字的。这是否是一种文化专制!是否就是说,若台湾不作这样的规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简体字就很可能威胁繁体字在台湾的生存。在大陆,你要写繁体字请便,只要你不觉得它繁。特别在当你会写简体字以后,你还会去繁吗!简化字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是繁体字根本无法替代的。在台湾,一旦台湾放弃文化专制,推行简体字或简繁并用,可以想象,一定会有很多人写简体字了。不信,台湾就放开试试?删繁就简,由繁到简,新兴力量的发展和前进是从来不能阻挡的。连去年曝光的闹台独的顽固的老一辈的陈水扁和吕秀莲们的书信,大部分写的也是简体字。更别说台湾勇于创新的年轻一代了。马英九曾说繁体字其实应该叫正体字,一点都不烦。说到底是他的习惯使然。还不繁?随举几例:把艺繁写成藝,,把庆繁写成慶,把汉繁写成漢……,那么多的弯弯拐拐,这还写起来不繁?繁体字者们,你们不能太保守,你们不能太自私,当年你们学繁体字吃了苦,就要我们今天的年轻一代也要承担这分苦,有简体字不用,硬要灌他们繁体字?在现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们要掌握的知识已实在是太多了。今天的年轻人还要经常上网聊天呢!行行好给他们简化一点吧,有多一点时间去掌握多一点知识吧 。也让他们有多一点的时间去上网!而更可笑的是,在台湾当局压制简化字的时候,去年大陆两会期间,竟有郁钧剑等21个在文艺界唱歌跳舞的的政协委员竟然也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其实两岸分离较长时间,台湾有一些人还看不惯大陆,看不惯简体字,不懂简体字却到处非议,可以理解。可郁们脑子进了水,竟然也给人当枪使,也在“两会”上发难,愚蠢之至。哎,郁们,你们唱歌唱戏就得了,自己想写繁体字也请便,但是不要强加到别人的头上,别在两会上乱发帖子,想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行推行繁体字,做有些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以为人们大众都是傻瓜,大陆政府都是笨蛋吗!郁们要知道,纵观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化过程,都是沿着从繁到简的轨迹进行的。现在有人居然要由简到繁,返回到繁体字,难道没有开倒车之嫌?至于汉字今后是否还会简化,谁能肯定?用传承文化的借口就能阻止它的前进?如果有人硬要说恢复使用繁体字就是继承了中华文化,那以种种借口强调正统,提倡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人,就干脆使用甲骨文最正统!或者再让一步,你采用金文,大篆小篆也算英雄!有时我想,当年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大小篆,棣书,繁体字等简化的过程中,有没有我们今天的繁简之争,有没有人把当时的繁体字—甲骨文.金文等奉为正体字而攻击大小篆,棣书到今天的繁体字的简化为异数的事儿呢?要知道,难如天书的大小篆在当时可是简体字哦。可对今天写繁体字的人来说那可是真正的繁体字哦。谁愿弃简就繁请去尝试。
    至于有人要把恢复使用繁体字提升到有利于两岸统一的政治高度,就更是胡说八道!删繁就简,新的战胜旧的,这是文字发展的历史规律,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以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逆转的。由于两岸接触还不够深,台湾有些人看不惯简体字,你就要大陆几亿人都走回头路?你以为你是谁?可以牵着几亿人跟你走。你有了这份权力,是可以在“两会”上发几个帖,但是人民不理采你!台湾有鱼龙混杂的地方,他们的一些人看不惯大陆民众生活习惯的地方多着了,你能都迁就的了吗?如果什么都唯台湾是从,干脆叫台湾领导人来统治大陆,岂不更省事?有人经常攻击说大陆专制,其实很多时候现在的大陆政府不但不专制,而是太软弱了。对越南软,对南海软,对这些开文字的倒车者们更软。你们才可以有了在庄严的“两会”上大放厥词,搅乱人心的搅混水机会。其实,简繁的问题不是统独之争,不是政体之争,只是以大众能否更容易接受为准。也请台湾能像大陆一样,别去文化专制,别去封杀简体字,要让简体字也有在台湾和繁体字一较长短的竞争机会。台湾不是到处都在投票吗,也让广大的台湾人民在实践中来决定到底是使用简体字好还是使用繁体字好。
。   这里我要完整引用一个繁体字拥护者的话,看看这些强烈提倡恢复繁体字者们的无知:“我支持繁体字,因为中国文化目前是需要翻译成简体字中国人才能够看懂,试问马路上走着的中国人,你们能直接阅读你们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吗?因为那些都是中国 繁体字记录的,简体字实在是太粗糙了,已经从根本上失去了中国引以为傲的文字内涵。简体字是糟粕,中国的书法艺术从此也将遭到巨大冲击,所以我支持恢复繁 体字,现在还来得及。我们生活的这段时间在历史上必将成为中国文化的另类。历史是用繁体记录的,而我们要依靠翻译成简体才能看懂。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这段“义正词严”的繁体字者的话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你说的繁体字是什么意思?要知道你今天所用的繁体字,相较于历史,那可是简化又简化的简体字!你以为你可以拿着你今天学的繁体字就能看得懂用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棣书等等原版写成的历史记录?更何况大量的史书是用艰深晦涩的文言文写成,连标点符号都没有,还要自己去断句……,除了专家,你看不懂,我也看不懂。你还敢跑到大马路上抛出这些一团浆糊一样的,是似而非的,自己都没有搞懂的问题去质问人,可悲之至。至于谈到书法,书法家们把“一,二,三”都可以写得很漂亮阿。书法家也可能一天就写那么几个汉字拿去展览,繁简在这种情况下简直就是一种随意阿。我还告诉你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实:你和一些繁体字者们的毛病是因为看不惯简体字,也就不去了解简体字,也就完全不懂简体字,也就以为学简体字的人不认识你写的繁体字,需要把繁体字翻译成简体字才能认,也就借此攻击简体字者们不能阅读繁体字所写的历史——等等,这实在是大大的,大大的,大大谬误!告诉你吧,简体字者们阅读繁体字是没有语言障碍的。近20年来,至少有几百万大陆人到世界各地留学定居,从十几岁稚气未脱的小留学生到几十岁的白发苍苍的老者,都是阅读当地用繁体字写的报纸的,你见过谁嚷嚷看不懂?他们可都已成了当地华人报纸的阅读主力了。再看看近几年来开展的港台游,几十万简体字者们先后涌入香港和台湾,你见哪一个人在大街上翻查“康熙字典”了?学简体字者们,他们谁不认识繁体字?你在大陆,你在海外找得到写简体字却不识你写的那些繁体字的人吗?所谓的简体字者们,他们是识繁就简!他们只是在书写上更简单而已。若论识字,则和繁体字者们没有不同。你们可以攻击简体字,但是一定要去掉这一条所谓的简体字者们不能阅读繁体字的,莫须有的,天大的大罪状!我还要告诉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简体字者们这种识繁就简的现象是因为简体字是从繁体字演变而来的,从部首,偏旁到结构,都是经过众多的文字专家的辛苦努力,大部分都很严谨美观,具有非常强烈的传承性,所以简体字者们都能够轻易认识繁体字!我还要告诉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现在随计算机的普及,人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越 长,手写字的机会就越少,对字的笔画记忆自然越淡化,这更加突出了使用简体字增强记忆的必要性。最后,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光“康熙字典’就記錄了上萬的漢字.而简化字仅仅是对其中最常用的一两千的汉字进行了简化而已,为数很少。你就别那么愤怒,别那么把简繁对立啦。还有剩下的上万的繁体汉字足够你要文化传承所用啦。
   众说周知,从甲骨文开始走到今天,汉字就是一部从繁到简的历史,简繁之争由来已久。。这一次的简繁之争,其实很早就在海外开展了。80,90年代中国留学生开始大量出国留学欧美澳洲,也带去了简化字,在海外华人社区引起了巨大的震撼。简繁之争在海外一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十几年过去了,简化字早已成为了联合国的中文官方文字,听说也是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采用的中文官方文字,东南亚的广大华侨们也都坦然相待,很多华人学校也开始教习简体字…。但由于历史原因,那时香港没回归,台湾也分离,简化字在当时以港台移民为主的欧美澳洲的华人社区遇到了巨大的阻碍。一些人看不惯简体字。他们用掌握的几乎所有的中文传媒,曾对简体字进行了非常不公正的偏执指责。澳洲政府曾经考虑按联合国的做法,采用简体字作为中文的官方文字,也被他们一哄而闹只得作罢。今天他们又把这种做法带到了大陆去,在“两会”上去发难,想在大陆引发争执,挽回繁体字者们在海外的不断失去的阵地。大陆政府不能太容让!邓小平曾说过一句话:原则问题是不容讨论的。大陆为两岸统一,中国统一已经做了太多的工作,但就是不能开倒车!在文字的简繁之争中也应如此。中国要理直气壮的抵制他们。不讨论,不争论,别让他们搅混水。其实简体字的优越性本是只要稍加了解就可一望而知的。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去做。也可能有些人反对它,只因为它是大陆的优秀作品。若是港台作品,很可能他们早就欢天喜地的接受了。今天海外华人社区的现实是:几百万简体字者们在欧美加拿大,澳洲,纽西兰早已成了当地的采用繁体字的中文报纸和其他传媒的主要读者。他们阅读繁体字,阅读简体字,却没有人去写繁体字。他们书写的简体字,正影响着周围的繁体字者们也开始试试简体字。这,就是简繁之争到今天在海外的现实.其实简繁之争的结果已不言而喻。
   此文是在看了藜民写的:“恢复使用繁体字实属迂腐之论”后有感而随笔写下的.

liusigou 发表于 2009-4-30 17:37:07

正体字简化实在不应该。

要是中国政府若放开使用繁体字,如政府公文,试卷若允许出现正体字,我想大家就会使用正体字了。只是政府死要面子,不敢啊。

相见何太急 发表于 2009-4-30 18:08:37

liking 发表于 2009-4-30 20:34:39

赞成

没什么可说的,就是赞成。

himde 发表于 2009-4-30 22:54:30

有简不用去用繁?

光“康熙字典’就記錄了上萬的漢字.而简化字仅仅是对其中最常用的一两千的汉字进行了简化而已,为数很少。你就别那么把简繁对立啦。还有剩下的上万的繁体汉字(你的正体字)够你用啦。也够大陆公文用的了。就 别去烦人了。有简不用去用繁?人家又不是没脑子。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5-1 19:58:55

现代简体字是30年代的产物,简化是历史的大趋势

来源: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7&postID=8000&page=1#mark

现代人们所用的大多数简体字,都是历史上逐步演变过来的。作为政府的规范,现在的简体字是蒋氏王朝30年代的产物。

历史在发展,文字在发展,简体字当然也在发展。“变”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讲未来的人,不是现在的人。

研究一下历史,马上发现,简体字的由来,和大陆现行的拼音一样,本来都是30年代就试行过的。知道了这段历史,你如何感想?还要一味简繁统一吗?简体本来就是繁体的历史发展,本来就是统一的。如果说某些简体字有缺陷,未来还是可以再“变”。

大陆56年的第一版简体字98%都是30年代的文字学者们定下来的(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产党只是改了不到20个字,拿来发表立了法而已。你去问问钱玄同,钱穆,于佑任,和赵元任,然后再把你那些“共匪 ”“蒋匪”意识形态的拉进来放进去。如果你真的觉得他们“簡”得不好,你就再“简”。勢在必行的不是简繁统一,而是进一步按规律作系统性的简化。

中国文字史是个发展的历史。“意识形态”不是繁体字,也不是简体字。文革时代的共产党割断了文化道德历史---让大陆人民忘记了好多文化传统(例如风水,三纲五常,尊老爱幼);台湾时代的国民党老蒋割断了中国近代史---让台湾人民少了很多的20年代到50年代的真实中国史(例如,谁让外蒙独立出去了,谁简化的文字,谁设的拼音,谁第一次放弃了二战后的日本赔偿)。)。----大陆共产党的洗脑不成功,人们还知道蒋氏王朝,虽说官方文章用“蒋匪帮、反动派 ”,老百姓口头还是“蒋介石,国民党,台湾”,还是“台湾同胞”;台湾国民党的洗脑太成功,人们不知道改朝换代是什么,不仅官方文章用“共匪、朱毛”,老百姓口头也以极为贬义的“毛匪,中共”。---蒋介石的“去中共化”,导致了台湾民众的“逢中必反”,----认为“简体”是中共的产物,所以人人"必除之而后快”。(结果导致今天的“台湾去中国化”这种进一步衍生的严重后果;想想看:台湾老百姓讨厌的是国民党的统治,怎么恨到国民党的对手共产党身上来了?这都是蒋介石分裂中国的功劳。此为后话。)

未来的世界,一定用是是比现在还简单的文字,那跟意识形态毫无关系,都是历史大发展所需。放开的你的心胸。接受历史,接受现实,接受未来。

-------------
附录:近代简化字历史:

近代的汉字简化行为,始于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内,实行了简体字政策,以一批简化了的汉字,取代原來的汉字。這批简化了的汉字,部份是傳統沿襲下來,部份则由太平天国新造出来。

1909年(清宣统元年),鼓吹俗体字的《教育杂志》创刊,陆费逵在创刊号上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迁里,首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發表《減省漢字筆畫的提議》一文。兩年後,钱玄同等人又提出8种漢字简化策略。

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1936年2月被通令“暂缓推行”。
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订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其後又公佈了《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但因为字形过于简单且混乱,試用了約8年便宣佈废除。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共收2235个简化字。

新加坡過去曾經嘗試推出自己的漢字簡化表。1976年5月,颁佈《简体字总表》修订本,採納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的簡化字。马来西亚在1981年出版《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授简化字,实际教学中简繁并用。


古代简化字历史:

汉字简化字历史 已有千年以上。请参见:维基百科--汉字简化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5-1 20:01:18

汉文字发展史略: (转)

来源: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000&page=1#mark

汉文字的字形从甲骨文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地演化。

汉字的发展演变,就其形体来说,一般认为有两种基本的趋势,有繁化也有简化。汉字的演化趋势,是由文字的工具性所决定的。其一是要求加强汉字的表音表意功能,在字形上有所繁化,又或是為着義項的分工而進行分化,而使字形繁化;另一种则是要求形体便于书写,将原先较为复杂的字加以简化。这两方面的要求有时会发生矛盾。汉字一般会通过自身的调节,或是牺牲一些表音表意功能以实现简化,或者是为维护表音表意功能允许字形上有所繁化,最终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甲骨文、金文裏的繁化與簡化字形,現代學者都能以六書為主的漢字造字系統來解釋。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除秦国的大篆规范性较强之外,其餘六国的文字彼此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分歧,俗体广为流行,俗体中有简化的,也有繁化的。但當時之俗体,據現代的文字學家考證,絕大多數都切合六書。

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到小篆,字体逐渐变为以线条符号为主,字形逐渐固定。

隶书来自于秦国人为书写简便破坏和改造正体产生的俗体。同小篆相比,是书写简便的应急字体。隶书在汉代成熟,又叫“佐书”,奠定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隶书之后,产生了楷书(又叫真书或者正书)、草书、行书等各种字体。以筆畫書寫來說,這些書體較為方便、易寫。有人認為這代表了汉字进入了简化为主的时期,漢字的筆畫比過去簡單;但亦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楷書與甲骨文、金文等相比較,雖然有些字是簡化了,亦有不少字是繁化了的。除了筆畫較簡單外,這時期的漢字,还存在着目的在于增进汉字的表音表意功能的繁化现象,增加形符或聲符,或者将原先相同的字分成两个,各自表达的意义更加明确。

由于隶变之后仍有不少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南北朝以来,在常用的楷体汉字中,有一部分出現了較简便的俗字,笔画比正字少的俗字,一般被叫做简体字。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現存的元刻本中,就已经出現了“劉”的簡化字“刘”字的寫法。這些俗字則未必能以六書等既有漢字造字系統去解釋。

現代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這些俗體的出現,與歷史裏當時的時局有關。在戰亂時期的南北朝、宋、元等朝代,不論手寫還是彫板印刷,能找到的俗字都較多。但在唐、明、清等政局安定的朝代,這些俗字就乏人使用,更被當時的學者引為負面教材。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5-1 20:03:09

来源: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000&page=1#mark

一、汉字简化简史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 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着《干禄字书》和王仁〔日句〕着《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 “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 “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它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中共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而在其它使用汉字的国家,同样也在简化汉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如“要”、“窗”。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马来西亚: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本来规定华文学校一律不准用简体字教学,在联合国以简体字为汉字标准后,宣布取消原来的限制,于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发行简繁对照表手册,并在小学课本上附加简繁对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汉字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民间也长期流行一些简体字。1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字,与中国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南朝鲜: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上使用,与中国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二、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种“ 简体字是共产党发明的”、“简体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来的”的笑谈,不过是国民党的宣传。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共有七种:

1、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如“从”、“众”、“礼”、“无”、“尘”、“云”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而是写错了的。

2、草书楷化。如“专”、“东”、“汤”、“乐”、“当”、“买”、“农”、“孙”、“为”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观”、“戏”、“邓”、“难”、“欢”、“区”、“岁”、“罗”、“刘”、“齐”等。

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份。如“声”、“习”、“县”、“医”、“务”、“广”、“条”、“凿”等。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如“辽”、“迁”、“邮”、“阶”、“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轮廓。比如“龟”、“虑”、“爱”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比如“里程”的“里”和“里面”的“里”合并,“面孔”的“面”和“面条”的“面”合并,“皇后” 的“后”和“以后”的“后”合并,“忧郁”的“郁”和“郁郁葱葱”的“郁”合并。这些合并在现代文中不会引起词义的混乱,简化字的使用者从未感到不便,反而是些从未用过简化字的人在那里想当然地杞人忧天。

有几个常用字特别值得一提:“龟”字,繁体近二十笔,简直是一笔一画在画一只龟,难写(我至今不知其正确笔顺、笔画),难记(经常阅读繁体字书籍的尚且我认得写不得,何况小学生),简化后保留其轮廓,仅剩七笔。“忧郁”的“郁”,繁体多达二十九笔!写法极其复杂,也很难记(据说有一次汉学会议上有人靠写出这个字赢得一片掌声),简化后以“葱郁”的“郁”代替,仅八笔。“吁”繁体字多达三十一笔,也极难记住写法,简化后改为“口”形“于”声的形声字,好记得很,且不过六笔。“衅”的繁体字二十六笔,写法也相当古怪,明白了其字源也未必能记得其写法,简化后仅十一笔。   

himde 发表于 2009-5-2 03:29:47

高人真是多!很佩服5,6,7楼的学识和见解。

himde 发表于 2009-5-5 04:21:30

怎么在论坛中找不到'故园情怀“了呢。

fafit 发表于 2009-5-5 07:57:45

See, U guys all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Ha Ha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5-5 18:12:23

怎么在论坛中找不到'故园情怀“了呢。


尊敬的 【himde】先生/女士,

(1)谢谢您的反馈。

(2)因为 《故园情怀》是 51 上的 “人迹罕至,山野烂漫” 之处,
即 不能 给 51 带来人气 和 business,
纯粹供一部分爱好清净的用户娱乐交流之处,
所以 您 不能 从 51 首页 (www.51.ca)和 51 资讯 (info.51.ca)直接进入。
不便之处,鉴谅。

祝福您,

张剑哀敬致

一片秋色 发表于 2009-5-14 08:16:24

孩子学简体还是繁体?

佩服前几位的学识!我女儿7年级,在家我教她学中文,坚持几年了。她老问我简体学了以后考中文怎么办?请赐教。谢谢。

fafit 发表于 2009-5-14 08:51:03

i will teach my friends& kids traditional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word is like a picture,how people create that word , u can image why this word come from, more interest and more EZ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even to guessthe word if u don't know.

nodoubt05 发表于 2009-5-24 20:32:4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恢复使用繁体字实属迂腐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