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4-4 23:50:20

骗了好几代中国人?揭秘真实的保尔柯察金

http://digest.creaders.net/articleViewer.php?atid=281734&id=287925

“不久前从档案材料中发现,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受过法庭的审判。在内战年代,他曾拒绝参加对白军的射击,也反对‘肃反’运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在我国曾是风行一时的“红色经典”。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我在这本书里讲的完全是自己的生平”。

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还记得:保尔出生于穷苦家庭,当过司炉工,在哥哥阿尔青影响下参加革命,入团入党,参加红军,在战场上受重伤;复员后参加过“契卡”工作,担任地区共青团的领导;由于劳累过度和旧伤复发,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又以惊人的毅力在病榻上创作……他一生经历过3次爱情:初恋情人冬妮娅,后来成了“酸臭的”阔太太;第二次和丽达的友情因偶然误会而中断;瘫痪后和“忠诚的同志”达娅度过最后年月。

真实的原型人物

不久前,一位俄罗斯专家朋友给我寄来他翻译的一份资料——记者斯维特兰娜·萨莫捷洛娃写的《重铸的生平》,刊载于2006年11月26日《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这篇通讯记述了作者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外甥女——加林娜·瓦西列夫娜·奥斯特洛夫斯卡娅的一次采访。加林娜的妈妈叶卡捷琳娜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姐姐,也是他晚年病中的“护理保姆”,对其情况非常熟悉。女儿从妈妈那里了解到舅舅的有关情况,给读者提供了许多前所未闻的信息。

根据加林娜的回忆:

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阿历克赛·伊万诺维奇参加过巴尔干战争,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曾被授予两枚格奥尔基耶夫斯基十字勋章。妈妈奥尔加·奥西波夫娜出生于一个捷克林业局主任的家庭,是一个非凡的女性,会讲6种语言,而且写过诗……(尼古拉)根本谈不上是出生于无产阶级家庭 ”。

“尼古拉(在《钢铁》中)把自己的哥哥德米特里(即书中的阿尔青)加以美化了”,“哥哥童年时在尼古拉心目中是有很高威望的,但是很快他们就交换了角色。长大以后,意志坚强、性格直率的尼古拉扮演了大哥的角色”,“舅舅是个温柔的人,不希望闹事。看到有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总是力图躲在一旁”。

“柳博芙·鲍利谢维奇(冬妮娅原型)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谦虚的女性”。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思想进步,十月革命后“拥护苏维埃政权,当了一名教师,丈夫遭到了镇压,再也没有嫁人”。她很珍惜和“保尔”的一段感情,“保尔”去世后,曾专程看望加林娜一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忠诚的同志(妻子达娅)在结婚后没过几年就离开了他”,后来“嫁给了他(即尼古拉)的亲哥哥德米特里”,“姐姐叶卡捷琳娜成了他(尼古拉)的护理保姆”。

书内书外,两个“保尔”

更使我感到惊奇的是加林娜下面的几段话:

“不久前从档案材料中发现,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受过法庭的审判。在内战年代,他曾拒绝参加对白军的射击,也反对‘肃反’运动”。

“妈妈不止一次地说过,他(尼古拉)在朋友面前经常承认说:‘我们所建立的,与我们为之奋斗的完全两样……’”

“我有机会同他的朋友阿纳托里·索尔达托夫谈过一次话,阿纳托里承认说:如果科利亚(尼古拉的昵称)不是在1936年去世,稍后一些时间就会有人‘帮助’他离开人世”。

读完这篇访问记,我受到很大的震撼,脑海中顿时出现了两个“保尔”:

一个是我过去了解到的“保尔”——《钢铁》一书中的“保尔”——对布尔什维克党无限忠诚,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工作中奋不顾身,瘫痪后顽强从事写作……他曾经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另一个是今天我了解到的“保尔”——一个有理想、有良知、能辨别是非的真正革命者,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工作中奋不顾身,而且敢于抵制党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在晚年进行了深刻反思。他同样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无疑,后一个“保尔”“重铸”了他的生平,极大地扩展和提升了他的思想、道德和人生境界,更加值得我崇敬和学习。

“保尔”最终妥协

《钢铁》一书的出版经历了矛盾和曲折。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初稿“完全写自己的生平”,几次投稿被退回来,最后投到了青年近卫军出版社。编辑部发现其中许多素材有用,于是派人与他合作。“人们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传记‘做了修订’,把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变成了偶像、‘一个人和革命者的典型’”,斯维特兰娜·萨莫捷洛娃如是说。

《钢铁》一书修改出版后,奥斯特洛夫斯基感觉到,书中主人公保尔与他本人的实际经历有着很大的反差。为了消除当时报刊界对“《钢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和生活史”的误解,他在《我的创作经过》一文中特别声明:“这是小说,不是传记,这不是共青团员奥斯特洛夫斯基传”,“我的小说,首先便是艺术作品,其中我运用了想象的权利,在小说的基础上放了不少实际材料”。这反映出他的内心苦闷与前后矛盾。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4-4 23:56:15

“红色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周晋)

http://digest.creaders.net/articleViewer.php?atid=281784&id=287977

    前苏联早期的革命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直被誉为前苏联文学作品的“红色经典”,是我和几代中国人进入外国文学殿堂的启蒙读物。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小说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化身)的事迹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现今中国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政治课中的一课,就是通过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把讨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作为学习课题。

   少年时期的我,对浪漫革命的憧憬,对朦胧爱情的向往,以及至今对苏联革命情有独钟,皆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密切相关。我至今能背诵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即使到今天,当保尔.柯察金所献身的那个社会制度早已失败、前苏联早已寿终正寝,我仍然觉得:保尔.柯察金的献身精神和革命意志依然值得今天的人们肯定和效法。

   书内书外的两个“保尔”

   然而,近读“中华网”上一篇题为《真实的保尔.柯察金》的文章,打破了保尔.柯察金在我心中几十年一贯的“偶像”地位。该文介绍了由俄罗斯女记者萨莫捷洛娃采写、刊登在2006年11月26日的《莫斯科共青团员真理报》上的通讯《重铸的生平》。《重铸的生平》介绍了作者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外甥女加林娜的采访。加林娜的母亲叶卡捷琳娜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姐姐,也是奥氏晚年病中的护理保姆,故叶氏对奥氏晚年病中的情况非常熟悉。《重铸的生平》通过女儿从妈妈那里了解到的有关舅舅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天的读者提供了有关奥氏的许多前所未闻的内幕消息。

   让今天的读者感到惊讶的是加林娜说的几段话:
   “不久前从档案材料中发现: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受过法庭的审判。审判的理由是:在内战时代,他曾拒绝参加对白军的射击,也反对‘肃反’运动”。

   “妈妈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朋友面前经常承认说:‘我们所建立的(社会制度),与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完全两样…’”

   “我(指加林娜)有机会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朋友阿纳托里.索尔达托夫谈过一次话,阿纳托里承认说:如果科利亚(尼古拉的昵称)不是在1936年去世,稍后一些时间就会有人‘帮助’他离开人世(指按奥斯特洛夫斯基当时的“反动”言行,他逃不过前苏联的大肃反)”。

   我很赞同 “中华网” 上《真实的保尔.柯察金》的作者对读完《重铸的生平》的感想,现摘录如下:

   “读完这篇访问记,我受到很大的震撼,脑海中顿时出现了两个‘保尔’:一个是我过去了解到的‘保尔’─对布尔什维克党无限忠诚,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工作中奋不顾身,瘫痪后顽强从事写作…他曾经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另一个是我今天了解到的‘保尔’:一个有理想、有良知、能辨别是非的真正的革命者。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工作中奋不顾身,而且敢于抵制党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在晚年进行了深刻反思。他同样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无疑,后一个‘保尔’‘重铸’了他的生平,极大地扩展了和提升了他的思想、道德和人生境界,更加值得我崇拜和学习”。

   奥斯特洛夫斯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妥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出版几经曲折,遭到了几次退稿,这在该书的最后几页有详尽的叙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初稿“完全写自己的生平”,估计是初稿中缺乏当局所需要的革命激情和亮点,也缺乏艺术感染力,所以几次投稿都被退了回来,最后初稿被投到了青年近卫军出版社。还是该出版社的编辑们“慧眼识英雄”,他们发现初稿中的许多素材有用,于是派人与奥斯特洛夫斯基合作(修改/重写的同义词)。“人们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传记‘做了修订’(在大陆生活过的人当知道‘修订’的意思),把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成了革命青年的偶像、‘一个人和革命者的典型’”,记者萨莫捷洛娃这样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经修改出版后,奥斯特洛夫斯基觉得书中主人公保尔与奥氏本人的实际经历和思想境界有巨大的反差。为消除当时的报界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和生活史”误解,奥氏在《我的创作经过》一文中特别声明:“这是小说,不是传记,这不是共青团员奥斯特洛夫斯基传”,“ 我的小说,首先是艺术作品,其中我运用了想象的权利,在小说的基础上放上了不少实际材料”。今天的读者不难从这段话中看出他内心的苦闷与矛盾。

   与中国的“红色经典”的异曲同工和异曲不同工

   前苏联的“红色经典”背后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中国的“红色经典”---- 《雷锋日记》,它也曾感动并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然而多少年后人们才知道,《雷锋日记》也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位编辑“修改”即捉刀代笔的。两部“红色经典”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苏联的“红色经典”虽然是红色的,却塑造了一个仍然是真实、正常、可以平视的人。这部作品仍然充满了浓浓的人文艺术气息,仍然可以在世界文学的殿堂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中国的“红色经典”塑造了一个几乎不食人间烟火、凡人只能仰望却无法仿效和超越的“革命大侠” --- 或曰中国版的耶稣基督。

   如果我们将目光稍稍放远些,把上述两个国家间文学艺术的比较投射到政治的大屏幕上(在“社会主义国家”,文学艺术本来就无法脱离政治),它们正是前苏联早已寿终正寝,而“社会主义(称“社会资本主义”更贴切)的中国”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的根本原因之一。

jan_ai Zhang 发表于 2009-4-5 00:02:12

永远美好的“冬妮娅”

http://blog.creaders.net/SGDB/user_blog_diary.php?did=36089
(来源:山哥的博客)

我们这一辈中国人的童年,是所谓的“革命年代”,其实也是闭关锁国的年代。西方的文艺很多都被打入“封资修”的另册,只有少数苏联东欧的革命文艺能够得到充份的传播。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当年的中国大陆便拥有特别大的影响力。

记得我九岁那年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的连环画小人书,便十分着迷。铁路工人的子弟保尔是一个倔强淘气的男孩子,当他在湖边钓鱼时,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拿着一本书来湖边阅读,看到保尔钓鱼也产生了兴趣,老在保尔背后小声叫:咬钩了,咬钩了。。。结果把保尔的鱼儿吓跑了,让保尔十分气恼:哪里来的小妞真烦人。

这就是保尔与冬妮娅的第一次相遇。更有趣的接下来的故事:保尔的富家邻居,一向盛气凌人的维克多带着他的一位富家子弟朋友也来湖边钓鱼。维克多和那家伙与冬妮娅打过招呼后,便蛮横的要赶走保尔,见保尔根本不理睬,那家伙竟然动手挪开保尔的鱼杆。结果保尔怒火中烧,使用朱赫来教他的拳击招数,三下两拳便把高他一头的对手击倒在水中。维克多拉着他的朋友狼狈溜走,冬妮娅则主持正义鼓掌为保尔欢呼叫好。

从此,美丽高贵的冬妮娅便成了贫儿保尔的好友和初恋情人。

可是保尔参加革命后回到家乡,昔日情侣变得格格不入两人终于分道扬镳。这是我读过的第一个爱情故事,在那个禁欲年代显得如此的珍贵美好。我也不可救药的喜欢上了冬妮娅,隐隐约约感到保尔不近人情。

16岁那年,我来到省城上大学,拿到图书馆的借书证借的第一本书就是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星期内便一口气读完。掩卷沉思,我依然喜爱书中的冬妮娅,可是那个革命青年保尔,却从人变成了钢铁,变成了冷血的革命机器。

时光又过了近30年。山哥已经人到中年。我依然感觉美丽,高贵,正义,温情的冬妮娅是如此的美好,她成了我心中不朽的美好艺术形象。

1.

http://blog.creaders.net/SGDB/upload_file/20090329073907.jpg


2.

http://blog.creaders.net/SGDB/upload_file/20090329074003.jpg


3.

http://blog.creaders.net/SGDB/upload_file/20090329074131.jpg


4.

http://blog.creaders.net/SGDB/upload_file/20090329074326.jpg

nodoubt01 发表于 2009-4-6 09:36:11

扫描仪 发表于 2009-4-6 13:39:20

谈不上骗了好几代中国人。所谓小说、剧本并不是纪实,是可以编造,可以无中生有的。

人们欣赏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柯察金,并不欣赏真实的保尔柯察金。让我们永远记住书中的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保尔柯察金形象!

满意得直哼哼 发表于 2009-4-8 11:11:14

为什么共产党总是要靠说谎来维持生存呢?国内有什么<半夜鸡叫>,<罪恶的地主庄园>,国外有这个保尔柯察金,不顾事实地把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无限丑化,把无产阶级则无限拔高.还有在抗日的史实上,无限吹嘘共产党,无限贬低国民党,可是历史就是历史,今天人们都知道了,共产党的抗日贡献不过是一粒芝麻而已,抗日的主力是国民党.共产党可以瞒哄一时,起到一点作用,但是当谎言被揭穿时,那不是尴尬死了吗?脸往哪里搁呢?真是无地自容啊!一个撒谎成性的党,怎么还能得到人民的信任?

t1234567 发表于 2009-4-9 22:52:22

为什么共产党总是要靠说谎来维持生存呢?国内有什么<半夜鸡叫>,<罪恶的地主庄园>,国外有这个保尔柯察金,不顾事实地把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无限丑化,把无产阶级则无限拔高.还有在抗日的史实上,无限吹嘘共产党,无限贬低国民党,可是历史就是历史,今天人们都知道了,共产党的抗日贡献不过是一粒芝麻而已,抗日的主力是国民党.共产党可以瞒哄一时,起到一点作用,但是当谎言被揭穿时,那不是尴尬死了吗?脸往哪里搁呢?真是无地自容啊!一个撒谎成性的党,怎么还能得到人民的信任?

你那么激动干嘛?都语无伦次了!共产党现在也承认抗日牺牲的国民党将士为烈士!历史始终是前进的。

易径 发表于 2009-4-12 18:53:52

为什么共产党总是要靠说谎来维持生存呢?国内有什么<半夜鸡叫>,<罪恶的地主庄园>,国外有这个保尔柯察金,不顾事实地把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无限丑化,把无产阶级则无限拔高.还有在抗日的史实上,无限吹嘘共产党,无限贬低国民党,可是历史就是历史,今天人们都知道了,共产党的抗日贡献不过是一粒芝麻而已,抗日的主力是国民党.共产党可以瞒哄一时,起到一点作用,但是当谎言被揭穿时,那不是尴尬死了吗?脸往哪里搁呢?真是无地自容啊!一个撒谎成性的党,怎么还能得到人民的信任?

真遗憾,搞民主的民进党也贪污,也说荒,如何解释?

will361 发表于 2009-4-13 11:53:48

原来楼主想看报告文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骗了好几代中国人?揭秘真实的保尔柯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