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2°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6°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108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占中不收科.守土出艺术.党爷斗田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09:0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練乙錚:佔中不收科.守土出藝術.黨爺鬥田少
http://hktext.blogspot.ca/2014/10/section.html
信報    2014年10月30日
http://forum.hkej.com/node/117989
《信報》時事評論:彈壓失敗,梁特又出「新」招,指運動受外國勢力操控,但指來指去,卻只是指出一個NED,這個機構給香港的資助,人家早在網頁上交代得一清二楚。看來,特府要找罩門釘死社運,還得加倍努力;不然,不僅運動可以持續,佔中新世代的守土意識,更會開出燦爛花朵,「獅山掛幡」行為藝術,就是一個好例子。
...
一、佔中具備可持續的外在條件

佔中月餘,筆者估計整個運動基本上進入一個動態穩定平衡,與大環境裏的其他因素和各方力量不斷互動,成為一個有其自身生命力的複雜大系統,能反應、可伸縮、有回饋、懂糾正,而且不斷從外部的正因素得到正能量(鼓舞人心的「獅山直幡」、國際音樂大師獻上的《芬蘭頌》等,都提供正能量),足以抵消各種外來打擊、自然損耗和善意勸退,讓佔領能夠以相當的規模持續。這是一個正面的看法,不同於坊間所說的「膠着狀態」、「不知如何收科」等。

負因素當然不少,例如即將來臨的秋末初冬;一孩家庭長大的溫室花朵,能頂得住深宵裏的冷硬柏油路面麼?然而大系統也能夠前瞻。上周筆者到診所覆診,大夫一見,滿臉不悅:傷患未癒就去瞓街?然後又自言自語:「天氣轉涼,係時候買啲棉被送去畀啲細路。」

肅殺的不只是秋風。大家還有更擔心更戒懼的,那就是佔領區周邊出現的各種「幫港施暴」行為,以及數以千計隨時可以發作、瞬間能夠武裝到牙齒的清場員警。如何看待這兩方面的因素會怎樣影響大系統?筆者現階段的分析結果依然審慎樂觀,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在特府高層的兩條路線鬥爭中,代表「資本理性」的一方會壓倒持極端黨國意識形態的梁營;其二是,由於佔中者與「幫港派」的「怒」有不同性質,「資本理性」最終會要求港警更多注意抑制後者的行為。下面作詳細分析。

一、佔中是特區成立以來的政治運動巔峰。由於9月底「梁彈壓」失敗,之後民眾強力反彈動員,估計已導致北京強行插手管控港警「光明頂行動」由上到下的指揮鏈。此舉固然有損特區自治,中長期影響壞透,但短期效果卻非完全不利。這個得從本地當權派內部存在着「兩條路線鬥爭」的現象談起。

特府頂層兩派正在上演一齣宮廷鬥爭戲。表面上,一邊是梁特和他的幾個智囊,即眾所周知的「極端派」;另一邊則是以林鄭為首加若干高官組成的「保守派」。在這個層次,這兩派的鬥爭恍如大陸文革時期黨內務虛派與務實派的鬥爭,即所謂的「五人幫」(毛加「四人幫」)對弈以周恩來為首的一眾技術官僚。深一層看,以「應該多讀書」的梁氏為首的一派,無疑確是一小撮以黨國主義意識形態掛帥的務虛派(幾個智囊最崇拜的思想家,無非就是「大V」司馬南,以及前幾天 一拍腦袋石破天驚提出「黨章就是憲法」的北大教授強世功之流)。然而,林鄭一派就不那麼簡單,背後代表的是「資本理性」。

具體而言,構成香港資本環節最重要的,首先是金融然後就是地產資本;這兩種資本最不能經受環境大動盪。大家留意美國2007╱08年的「大衰退」,金融、地產及有關行業崩潰了,其他如高科技、能源、農牧、飲食等行業,所受影響卻有限。香港的情況也一樣,一旦社會出亂子,金融和地產市場受的衝擊最大。這兩個行業裏的大小財團金主當然不喜歡佔中,但是,如果只是阻阻街道佔佔廣場,他們並不怕;這些資本真正害怕的,是像八九六四那樣流血清場必然引致的信心崩潰、資金外流以及在香港特別容易發生的精英外移潮。

此前已經提過,香港的金融市場,資本過半已是紅色,除了在交易所裏運作的紅籌國企等,還有大量溫李江賈谷等姓的太子黨駙馬黨開設的私募基金,所管理 的錢,大多也是小圈子自己人北水南調的灰色錢。大量北方富戶更以私人身份投資香港高端房地產。故香港金融地產一旦崩潰,本地中小戶遭劫事小,大陸企業和權貴家族的損失才事大。

所以,董伯傳話:「不出動解放軍」。

但那當然不是因為中共黨政軍領導厚愛佔中人,而是資本包括紅色資本理性使然。當年八九六四解放軍大屠殺,就是因為少了資本理性的約束。林鄭、財爺不 一定對佔中人無惻忍之心,但如果沒有資本理性,有心也無力,在防暴隊與解放軍之間,給套上「受外國勢力操控」罪名的佔中運動,遍地開花早變了遍地腦漿鮮血。

大家記得,梁特上台之前的「唐梁決」,筆者指是背後的板塊利益之爭。然而今天我們談的資本理性,卻是跨板塊的,不僅沒有「唐營」、「梁營」之別,連是不是紅色資本也不是問題;是資本,就想安安穩穩地賺錢。如此連成一氣,所以才能夠擋得住宮廷裏的極端意識形態務虛派的鎮壓慾。

二、為免佔領區周邊零星事故釀成大禍,筆者估計警方在對付佔中運動的同時,將逐步加強阻嚇和禁制「幫港挑釁」者的暴行,並逐漸轉化到以後者為主。這也是資本理性的一個要求。何也?

毫無疑問,佔中者和「幫港派」都感性、都憤怒,但大家如果到過佔領區及其周邊,或者只是經常留意佔中新聞,就能夠輕易分辨出,那是感覺很不一樣的兩 種怒火中燒。佔中者的怒,清楚指向現存體制,包括黨、人大常委、特區政府、提委會、四大界別、一些決議條文等等;當然,怒火也指向梁振英,但那是民眾把諸惡體制擬人化,集中到一個人形物體上面的結果;「狼鷹」、「689」等名稱,都不過是政治符號。這種怒,怒而不惡,寫一些標語,劃一些牌像,就基本上宣洩,抗爭意念保持針對體制。

「幫港派」的怒,則不是針對什麼體制,因為他們所反對的、佔中者要建立的體制尚未存在,還不過是抽象的;大家甚至可以估計,如果北京忽然開恩,同意 削除提委會的實質權力,這些人也會很容易轉過來接受泛民的各種提名方案。因此,「幫港派」的怒,源於他們憎恨佔中者「不聽黨的話」,亦即痛恨佔中者的叛逆態度和不忠行為。「不聽話」在傳統國人心目中引起的即時意念就是「該打」。這種怒,寫寫標語不能平息,而是要懲戒對方,要拳頭到肉,像老頭子要打死他認為 忤逆的崽子才解恨一樣。這種怒,正中當權極端派下懷,與9月底「梁彈壓」同胚。

無論什麼人,只要不是給意識形態迷惑了,都會感覺到明白到這兩種「怒」的分別,這包括以林鄭為首的當權保守派後面的資本理性在內。此派開始懂得,佔 中持續,本身問題不大,經濟影響輕微;倒是「幫港派」的那種怒更麻煩,輕則替佔領現場帶來混亂、傷及人身,導致市民對政府更反感,重則會令政府最終無法控制局面。那麼,下一步的「光明頂」工作重點在哪裏,不是很清楚麼?

運動有此兩個有利因素,進入中期動態平衡,可以給參與者休養生息,給運動領導者多點時間聯繫群眾、思考策略,是好的發展。

二、守土意識開出社運藝術

獅山掛幡,不是插支banner咁簡單,而是十四位屬於佔中新世代的年輕人如歌似泣創作出的一件行為藝術。不是畫在畫布上,不是寫在宣紙上,而是斧鑿在香港最雄偉的地標獅子山的峰面峭壁上。這件藝術品的龐大感染力,大家不僅看到,還親身感受到。如此震撼,因為此品把新世代人心中如天高的政治民主理 想,植入了香港這一小片卑微的、正在不斷遭受黑惡勢力蹂躪的土地上面。細想,那是天、地、人的一次微妙的自然組合,瞬間消失然而我們都還看得見聽得到。大音無聲、大象無形。

自從佔中,香港的社運有了活的藝術維度。之前,這方面十分匱乏。那是有好幾個原因的。前三十年,香港社運有兩大元素:民主、六四。民主這一件,是 「香港核心價值」裏最抽象的一件。自由、法治、廉政,都是港人日常生活裏的實物,惟獨民主仍然是在爭取過程裏,可望不可即。六四雖曰家國事,對港人來說始終隔一層,痛不及切膚。所以,這兩個社運元素都未曾在社運裏孕育出藝術。每年的七一大遊行,完全欠缺藝術表達能力;每次六四維園滙,能唱的歌曲,說得不客氣一點,不過是一首大陸一齣三流社會主義愛國戰爭片的插曲(《血染的風采》)。

本土主義和守土意識的興起,改變了這個狀況。因為,本土是實物的不是抽象的;要守護的價值都是緊緊依附在實際存在的事物裏頭而可觸摸可經驗的,這無 論是體制裏的自由、法治與廉政,還是大路小巷裏的茶餐廳、港式粵語和一切街坊小眾集體記憶。是實物就能凝固感性,因為人的感性歸根到底是及物的、拜物的。 運動既飽含實物與感性,藝術創作的衝動,便是一步之遙。於是,本地藝人參加到運動裏去了,實物和虛擬空間出現大量包含本土元素的畫作、樂曲、小說、詩詞、 視頻等的一、二次創作,本來乾癟無味的社運,變得充滿生活氣息;每件事都有相應的藝術表達手法,每個參與者都是或多或少的社運藝術消費者和創造者。三十年 之後的今天,社運終於接地生根,不是那麼容易剷除。

藝術對運動很重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藝術品包含的傳遞的訊息量大得驚人。就以獅山掛幡為例:獅山的傳統歷史涵義,港人耳熟能詳,但在世代交替之際,上一代的圖騰和神話,不說是過時,卻已然不足,需要補白、刷新,加進這一代更為珍視、更願為之奉獻爭取的精神價值。用文字表達這一切,可以寫一本書,但行 為藝術人只用了一個標識(傘)五個字(我要真普選)一個地標(獅子山),就把人腦裏的所有相關資料串合,呼出完整訊息。書讀了可以忘記,一幅圖像,你看了 卻會帶着一輩子,每日每夜提醒你,與你的心靈一道呼喊。

三、黨爺要面子 田少付代價

田北俊給全國政協掃地出門,終止了他的「涉北」政治生命。在香港的那部分,為了把事件對自由黨的影響減至最低,辭掉黨魁之職,作相當大的公開切割, 也是意料中事;至於他在立法會的新界東直選議席,則無必要放棄,除非他心灰意冷,從此退出江湖,但那似乎不是他的性格。事實上,經過今次事件,2016年 他若再參選,得票率肯定更高,原因之一是,大家知道他沒有了政協身份,評論一些北人會很敏感的香港政事,能夠更坦白由衷(政協與立委的角色有衝突,田在昨天的記者會上已經點出了。這個問題港人應該深思)。

但到底田犯了什麼錯?田犯天條,不在於反對梁振英,而是在中共三番四次說了「堅定支持梁振英依法施政」之後,公開唱反調,不給中共面子。面子對中共來說,太重要了。

大家想想,倘若中共按《基本法》辦事,把第15、45條裏的「任命行政長官」的權力認真看待,面對香港人選出的準特首光明正大,喜歡的任命,不喜歡 的擦下來,那就根本不必挖空心思搞那麼多的小動作推銷假民主,激怒全港泛民,難為所有當權派,最終把香港推到今天那種全民親共反共大決鬥的局面。之所以如 此,毋乃因為此黨無法忍受要面對港人把一個眾人皆知自己不喜歡的特首人選擺到自己的面前;那種情況,有人稱之為「憲政危機」,那是天大的笑話。每一步都按 《基本法》行事,有什麼憲政危機的呢?有危機的話,是黨的「面子危機」而已。

僅僅是因為要照顧這黨的面子,香港社會便得付出沉重代價。如此照顧,「愛國愛黨」而已,絕不是什麼愛港。

對一個沒有其他認受性的專制政權而言,面子的確重要,因為那是政權能否壓服所有有效反對勢力的標誌。能夠壓服(像昨天田少還要低調補鑊),就有面子,因為被壓服的一方不能不給;反之,假如沒有了面子,就表示壓而不服,那就可能面臨倒台危機。我們常說,「面子是人家給的」,但專制政權的面子並非如 此,而是把別人壓服了蠻要回來的。

面子的時義,大矣哉!

《信報》特約評論員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09:12:58 | 只看该作者
此前已經提過,香港的金融市場,資本過半已是紅色,除了在交易所裏運作的紅籌國企等,還有大量溫李江賈谷等姓的太子黨駙馬黨開設的私募基金,所管理 的錢,大多也是小圈子自己人北水南調的灰色錢。大量北方富戶更以私人身份投資香港高端房地產。故香港金融地產一旦崩潰,本地中小戶遭劫事小,大陸企業和權貴家族的損失才事大。

所以,董伯傳話:「不出動解放軍」。

但那當然不是因為中共黨政軍領導厚愛佔中人,而是資本包括紅色資本理性使然。當年八九六四解放軍大屠殺,就是因為少了資本理性的約束。林鄭、財爺不 一定對佔中人無惻忍之心,但如果沒有資本理性,有心也無力,在防暴隊與解放軍之間,給套上「受外國勢力操控」罪名的佔中運動,遍地開花早變了遍地腦漿鮮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30 12:24:15 | 只看该作者
阿寡你能不能不用繁体字,再看下去,俺可能脑溢血。
和者盖寡A 发表于 2014-10-30 10:12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2:3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和者盖寡A 于 2014-10-30 13:37 编辑

练乙铮:占中不收科.守土出艺术.党爷斗田少
http://hktext.blogspot.ca/2014/10/section.html
信报    2014年10月30日
http://forum.hkej.com/node/117989
《信报》时事评论:弹压失败,梁特又出「新」招,指运动受外国势力操控,但指来指去,却只是指出一个NED,这个机构给香港的资助,人家早在网页上交代得一清二楚。看来,特府要找罩门钉死社运,还得加倍努力;不然,不仅运动可以持续,占中新世代的守土意识,更会开出灿烂花朵,「狮山挂幡」行为艺术,就是一个好例子。
...
一丶占中具备可持续的外在条件

占中月馀,笔者估计整个运动基本上进入一个动态稳定平衡,与大环境里的其他因素和各方力量不断互动,成为一个有其自身生命力的复杂大系统,能反应丶可伸缩丶有回馈丶懂纠正,而且不断从外部的正因素得到正能量(鼓舞人心的「狮山直幡」丶国际音乐大师献上的《芬兰颂》等,都提供正能量),足以抵消各种外来打击丶自然损耗和善意劝退,让占领能够以相当的规模持续。这是一个正面的看法,不同於坊间所说的「胶着状态」丶「不知如何收科」等。

负因素当然不少,例如即将来临的秋末初冬;一孩家庭长大的温室花朵,能顶得住深宵里的冷硬柏油路面麽?然而大系统也能够前瞻。上周笔者到诊所覆诊,大夫一见,满脸不悦:伤患未愈就去瞓街?然後又自言自语:「天气转凉,系时候买啲棉被送去畀啲细路。」

肃杀的不只是秋风。大家还有更担心更戒惧的,那就是占领区周边出现的各种「帮港施暴」行为,以及数以千计随时可以发作丶瞬间能够武装到牙齿的清场员警。如何看待这两方面的因素会怎样影响大系统?笔者现阶段的分析结果依然审慎乐观,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在特府高层的两条路线斗争中,代表「资本理性」的一方会压倒持极端党国意识形态的梁营;其二是,由於占中者与「帮港派」的「怒」有不同性质,「资本理性」最终会要求港警更多注意抑制後者的行为。下面作详细分析。

一丶占中是特区成立以来的政治运动巅峰。由於9月底「梁弹压」失败,之後民众强力反弹动员,估计已导致北京强行插手管控港警「光明顶行动」由上到下的指挥链。此举固然有损特区自治,中长期影响坏透,但短期效果却非完全不利。这个得从本地当权派内部存在着「两条路线斗争」的现象谈起。

特府顶层两派正在上演一出宫廷斗争戏。表面上,一边是梁特和他的几个智囊,即众所周知的「极端派」;另一边则是以林郑为首加若干高官组成的「保守派」。在这个层次,这两派的斗争恍如大陆文革时期党内务虚派与务实派的斗争,即所谓的「五人帮」(毛加「四人帮」)对弈以周恩来为首的一众技术官僚。深一层看,以「应该多读书」的梁氏为首的一派,无疑确是一小撮以党国主义意识形态挂帅的务虚派(几个智囊最崇拜的思想家,无非就是「大V」司马南,以及前几天 一拍脑袋石破天惊提出「党章就是宪法」的北大教授强世功之流)。然而,林郑一派就不那麽简单,背後代表的是「资本理性」。

具体而言,构成香港资本环节最重要的,首先是金融然後就是地产资本;这两种资本最不能经受环境大动荡。大家留意美国2007/08年的「大衰退」,金融丶地产及有关行业崩溃了,其他如高科技丶能源丶农牧丶饮食等行业,所受影响却有限。香港的情况也一样,一旦社会出乱子,金融和地产市场受的冲击最大。这两个行业里的大小财团金主当然不喜欢占中,但是,如果只是阻阻街道占占广场,他们并不怕;这些资本真正害怕的,是像八九六四那样流血清场必然引致的信心崩溃丶资金外流以及在香港特别容易发生的精英外移潮。

此前已经提过,香港的金融市场,资本过半已是红色,除了在交易所里运作的红筹国企等,还有大量温李江贾谷等姓的太子党驸马党开设的私募基金,所管理 的钱,大多也是小圈子自己人北水南调的灰色钱。大量北方富户更以私人身份投资香港高端房地产。故香港金融地产一旦崩溃,本地中小户遭劫事小,大陆企业和权贵家族的损失才事大。

所以,董伯传话:「不出动解放军」。

但那当然不是因为中共党政军领导厚爱占中人,而是资本包括红色资本理性使然。当年八九六四解放军大屠杀,就是因为少了资本理性的约束。林郑丶财爷不 一定对占中人无恻忍之心,但如果没有资本理性,有心也无力,在防暴队与解放军之间,给套上「受外国势力操控」罪名的占中运动,遍地开花早变了遍地脑浆鲜血。

大家记得,梁特上台之前的「唐梁决」,笔者指是背後的板块利益之争。然而今天我们谈的资本理性,却是跨板块的,不仅没有「唐营」丶「梁营」之别,连是不是红色资本也不是问题;是资本,就想安安稳稳地赚钱。如此连成一气,所以才能够挡得住宫廷里的极端意识形态务虚派的镇压欲。

二丶为免占领区周边零星事故酿成大祸,笔者估计警方在对付占中运动的同时,将逐步加强阻吓和禁制「帮港挑衅」者的暴行,并逐渐转化到以後者为主。这也是资本理性的一个要求。何也?

毫无疑问,占中者和「帮港派」都感性丶都愤怒,但大家如果到过占领区及其周边,或者只是经常留意占中新闻,就能够轻易分辨出,那是感觉很不一样的两 种怒火中烧。占中者的怒,清楚指向现存体制,包括党丶人大常委丶特区政府丶提委会丶四大界别丶一些决议条文等等;当然,怒火也指向梁振英,但那是民众把诸恶体制拟人化,集中到一个人形物体上面的结果;「狼鹰」丶「689」等名称,都不过是政治符号。这种怒,怒而不恶,写一些标语,划一些牌像,就基本上宣泄,抗争意念保持针对体制。

「帮港派」的怒,则不是针对什麽体制,因为他们所反对的丶占中者要建立的体制尚未存在,还不过是抽象的;大家甚至可以估计,如果北京忽然开恩,同意 削除提委会的实质权力,这些人也会很容易转过来接受泛民的各种提名方案。因此,「帮港派」的怒,源於他们憎恨占中者「不听党的话」,亦即痛恨占中者的叛逆态度和不忠行为。「不听话」在传统国人心目中引起的即时意念就是「该打」。这种怒,写写标语不能平息,而是要惩戒对方,要拳头到肉,像老头子要打死他认为 忤逆的崽子才解恨一样。这种怒,正中当权极端派下怀,与9月底「梁弹压」同胚。

无论什麽人,只要不是给意识形态迷惑了,都会感觉到明白到这两种「怒」的分别,这包括以林郑为首的当权保守派後面的资本理性在内。此派开始懂得,占 中持续,本身问题不大,经济影响轻微;倒是「帮港派」的那种怒更麻烦,轻则替占领现场带来混乱丶伤及人身,导致市民对政府更反感,重则会令政府最终无法控制局面。那麽,下一步的「光明顶」工作重点在哪里,不是很清楚麽?

运动有此两个有利因素,进入中期动态平衡,可以给参与者休养生息,给运动领导者多点时间联系群众丶思考策略,是好的发展。

二丶守土意识开出社运艺术

狮山挂幡,不是插支banner咁简单,而是十四位属於占中新世代的年轻人如歌似泣创作出的一件行为艺术。不是画在画布上,不是写在宣纸上,而是斧凿在香港最雄伟的地标狮子山的峰面峭壁上。这件艺术品的庞大感染力,大家不仅看到,还亲身感受到。如此震撼,因为此品把新世代人心中如天高的政治民主理 想,植入了香港这一小片卑微的丶正在不断遭受黑恶势力蹂躏的土地上面。细想,那是天丶地丶人的一次微妙的自然组合,瞬间消失然而我们都还看得见听得到。大音无声丶大象无形。

自从占中,香港的社运有了活的艺术维度。之前,这方面十分匮乏。那是有好几个原因的。前三十年,香港社运有两大元素:民主丶六四。民主这一件,是 「香港核心价值」里最抽象的一件。自由丶法治丶廉政,都是港人日常生活里的实物,惟独民主仍然是在争取过程里,可望不可即。六四虽曰家国事,对港人来说始终隔一层,痛不及切肤。所以,这两个社运元素都未曾在社运里孕育出艺术。每年的七一大游行,完全欠缺艺术表达能力;每次六四维园滙,能唱的歌曲,说得不客气一点,不过是一首大陆一出三流社会主义爱国战争片的插曲(《血染的风采》)。

本土主义和守土意识的兴起,改变了这个状况。因为,本土是实物的不是抽象的;要守护的价值都是紧紧依附在实际存在的事物里头而可触摸可经验的,这无 论是体制里的自由丶法治与廉政,还是大路小巷里的茶餐厅丶港式粤语和一切街坊小众集体记忆。是实物就能凝固感性,因为人的感性归根到底是及物的丶拜物的。 运动既饱含实物与感性,艺术创作的冲动,便是一步之遥。於是,本地艺人参加到运动里去了,实物和虚拟空间出现大量包含本土元素的画作丶乐曲丶小说丶诗词丶 视频等的一丶二次创作,本来乾瘪无味的社运,变得充满生活气息;每件事都有相应的艺术表达手法,每个参与者都是或多或少的社运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三十年 之後的今天,社运终於接地生根,不是那麽容易铲除。

艺术对运动很重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艺术品包含的传递的讯息量大得惊人。就以狮山挂幡为例:狮山的传统历史涵义,港人耳熟能详,但在世代交替之际,上一代的图腾和神话,不说是过时,却已然不足,需要补白丶刷新,加进这一代更为珍视丶更愿为之奉献争取的精神价值。用文字表达这一切,可以写一本书,但行 为艺术人只用了一个标识(伞)五个字(我要真普选)一个地标(狮子山),就把人脑里的所有相关资料串合,呼出完整讯息。书读了可以忘记,一幅图像,你看了 却会带着一辈子,每日每夜提醒你,与你的心灵一道呼喊。

三丶党爷要面子 田少付代价

田北俊给全国政协扫地出门,终止了他的「涉北」政治生命。在香港的那部分,为了把事件对自由党的影响减至最低,辞掉党魁之职,作相当大的公开切割, 也是意料中事;至於他在立法会的新界东直选议席,则无必要放弃,除非他心灰意冷,从此退出江湖,但那似乎不是他的性格。事实上,经过今次事件,2016年 他若再参选,得票率肯定更高,原因之一是,大家知道他没有了政协身份,评论一些北人会很敏感的香港政事,能够更坦白由衷(政协与立委的角色有冲突,田在昨天的记者会上已经点出了。这个问题港人应该深思)。

但到底田犯了什麽错?田犯天条,不在於反对梁振英,而是在中共三番四次说了「坚定支持梁振英依法施政」之後,公开唱反调,不给中共面子。面子对中共来说,太重要了。

大家想想,倘若中共按《基本法》办事,把第15丶45条里的「任命行政长官」的权力认真看待,面对香港人选出的准特首光明正大,喜欢的任命,不喜欢 的擦下来,那就根本不必挖空心思搞那麽多的小动作推销假民主,激怒全港泛民,难为所有当权派,最终把香港推到今天那种全民亲共反共大决斗的局面。之所以如 此,毋乃因为此党无法忍受要面对港人把一个众人皆知自己不喜欢的特首人选摆到自己的面前;那种情况,有人称之为「宪政危机」,那是天大的笑话。每一步都按 《基本法》行事,有什麽宪政危机的呢?有危机的话,是党的「面子危机」而已。

仅仅是因为要照顾这党的面子,香港社会便得付出沉重代价。如此照顾,「爱国爱党」而已,绝不是什麽爱港。

对一个没有其他认受性的专制政权而言,面子的确重要,因为那是政权能否压服所有有效反对势力的标志。能够压服(像昨天田少还要低调补镬),就有面子,因为被压服的一方不能不给;反之,假如没有了面子,就表示压而不服,那就可能面临倒台危机。我们常说,「面子是人家给的」,但专制政权的面子并非如 此,而是把别人压服了蛮要回来的。

面子的时义,大矣哉!

《信报》特约评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0-30 12:50:34 | 只看该作者
阿寡你能不能不用繁体字,再看下去,俺可能脑溢血。
SUPERFAN 发表于 2014-10-30 13:24

: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4:11:38 | 只看该作者

转载几个五毛贴

穆岸:李嘉诚撤资背后的北京高层政治新版图
撰写2014-03-27 03:36:04
   
据悉在近期内,北京高层决定将横跨多个重要领域的中信集团,以境外子公司中信泰富增发和配售新股合共约3,000亿港元收购母公司所有资产,同时将总部迁册香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将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香港公司。对比李嘉诚毫无保留地撤资香港行为,这个行动无疑是中共在对外表示,北京对香港的绝对支持与决不放弃。
其实,从去年开始,华人首富李嘉诚就开始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出售资产,大举进军欧洲市场,给外界舆论带来了许多惊讶和猜测。一时间,李嘉诚又回到了从‘“超人’到‘万恶资本家’”的舆论大审判中。2013年11月28日,在这个感恩节的特殊日子,《南方都市报》对这位饱受争议的商业巨鳄进行专访,并以震撼性的五版内容面世。这也成为李嘉诚针对舆论批判的第一个反击。
采访中,李嘉诚明确表示:“冤枉我的,我不喜欢,就像这个‘撤资’,人家说了这么多个月,你看,今天是我的一个反击!”。言语中可见,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魄力十足。的确,从广东潮州逃难到香港,白手起家创下值约1万亿港元的商业王国。作为一代“香港梦”的代表,李嘉诚曾是万人敬仰的偶像,但仔细分析李嘉诚这部《传奇》的“励志剧”,背后却布满了“成功经济学”的玄机。
李嘉诚在中国内地的发达其实离不开高层政治博弈。在政治经济学里,政治和商业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服务于商业,商业衬托政治。政治的决断影响着到商业的兴旺与衰退,而经济实力雄厚的商人,甚至可以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影响官场大局。因此,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盘根错节让企业无法摆脱政治漩涡,而商业领袖的锒铛入狱的背后常常是官员的落马。李嘉诚作为如此世界级华人巨商,自然也难以逃脱这个逻辑。
拒绝政治还是利用政治
据悉,曾强调“多做事、不问政治”的李嘉诚,虽然多次谢绝担任中共政协以及人大代表的职务,但曾被李嘉诚公开表示为“接班人”的长子李泽钜,却曾担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可见,李嘉诚并未真正拒绝政治。
值得注意的是,1989年中国大陆发生“六四事件”,于当时外资企业大举撤资的时候,李嘉诚反而大举进军中国大陆市场,成为香港在中国大陆的最大投资者。两年后,李嘉诚便夺得了香港本地另外一个商业电台广播牌照,并命名“新城电台”。这期间,李嘉诚最大的“得意杰作”便是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10万平方米,坐落于东长安街1号之绝佳位置,被誉为北京“城中之城”,目前亚洲最大的商业建筑群之一的“东方广场”,这个杰作就是李嘉诚“不拒绝”政治的产物。
当年,规划组建东方广场,用了半年时间,迁走了长安街上20余个国家部级单位、40余个市级单位、100余个区级单位、1800余户居民。之后的5年,处于最敏感地段的东方广场,又历经了陈希同、王宝森的贪污受贿案。要平安度过这些风波,若没有良好的政治关系是完全不可能的。就是这样一个风险要地,李嘉诚却仅用了五分钟便决定投资“东方广场”,可想,李的政治后台并非一般的大人物。
早有海外媒体爆料称,李嘉诚曾经自称和曾任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是亲密的战友。这样的消息虽然无从证实,但是拥有了亚洲最大的商业建筑群,李嘉诚也慢慢开始组建自己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后来成型的“长江基建”,目前在中国的能源建设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份量。
政治变动,商业更迭
在江泽民主政时期,李嘉诚家族在中国大陆的生意一直也蒸蒸日上。江泽民卸任后,胡锦涛接任中共领导人,李家在大陆的商业并未受到影响,李嘉诚本人在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还得到了胡的接见,李家的生意还算畅通无阻。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后,由中共元老习仲勋之子习近平担任中共第五代领导人。2013年7月底,也就是习近平任职刚过半年之际,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李嘉诚开始出售香港零售业翘楚——和记黄埔旗下的百佳超市,李嘉诚“撤资”舆论也就此展开。8月,李嘉诚以30.3亿港元抛售西城都荟予离岸公司GCREFAcquisitions22Limited,而这已是两个月中,李嘉诚第三次抛售内地项目。另外有资料显示,李嘉诚已经半年未在内地再拿新地。
与此同时,还有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2012年,和黄就已经开始大举在欧洲进行逆市收购,去年8月李嘉诚更明确表示看好欧洲的投资机会,认为这些国家的资产质量高,收购可令“长和系”的股价、盈利和派息很快增长。总体来看,在习近平上任这一年的时间里,李嘉诚旗下的集团公司,出售了上海、广州超过百亿元的商业物业,以及香港部分资产,再加上百佳超市项目的转让,“长和系”要从中国内地及香港撤资的轮廓已愈发清晰。
“李家的城”与“中共的天下”
从古自今,可以说中国商人和政治的关系最为微妙,从李嘉诚的发迹到现在的“撤资”风云来看,中国高层的更替便是不容小觑的背景。
2013年1月,据称是一位香港小学生写的作文《李家的城》疯传网络。在这篇作文里,小学生历数了屈臣氏、百佳、7-11、惠康等在香港街头随处可见的李氏家族产业,“感叹”说:“看着一间间诚哥旗下的物业,我心中有无比的感动。香港内一切的商店,不论是哪种的类型,全是“诚哥”带给我们的欣赐。其实反观内地,在李嘉诚以“东方广场”为内陆投资之后,中国房地产业也以一种不抗压倒的趋势带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就经济呈现欣欣向荣之景的同时,中国内地的“贫富差距”却不断拉大,譬如拥有几十套房的“房嫂”、“房叔”和大多数买不起房的民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这种土地资源分配的不公,就此引发的官僚腐败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逼迫政府的改革。
其实,“李家的城”也遇到了这种危机。去年三月,青面獠牙“吸血鬼”模样的李嘉诚头像便出现在“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罢工事件”的现场。工人们在位于中环的长实总部门前拉起横幅:“全球华人首富,剥削工人致富”;“养起李,养不起家”。而李嘉诚也从“超人”变成了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的“万恶资本家”。
对于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香港人来说,他们可以也选择了这种直接面对冲突的方式进行反抗。但是中国内陆的民众更多的是一种寄望。一直以来,以习近平为中心的中共第五代领导层,被外界赋予极大改革的厚望。从习近平上台“南巡”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高层领导者曾多次表达改革的决心。但是对于社会不公问题,在中共政治“政左经右”的作风下,经济领域的改革则更显危机重重。更何况,在中国地产泡沫越来越严重的局势下,自然也会是强势的改革者眼中的“沙粒”,从某种角度上说,“李家的城”也算是“沙粒”中的一部分。
如今,李嘉诚旗下的资产大半已入股欧洲,李家在香港的影响也将会随着这种趋势成为历史。但是,随着大陆中信集团的注资和投入,也将会给香港带来新的经济力量。
香江之上,货轮、游船来往其间,不舍昼夜;同时,北京也在车水马龙中日月流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0-30 16:5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和者盖寡A


    还是这个看得舒服:clap:

- 此帖来自无忧论坛手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8:31:35 | 只看该作者
中信迁册香港的政治意义 穆岸撰写2014-03-29 05:31:25
               

多维新闻

   

3月26日,多维新闻发布《中信迁册香港 三千亿港元资产注入中信泰富》文章称,中国央企中信集团近日以2,250亿(1元人民币约合0.161美元)注资香港子公司中信泰富,欲实现在港整体上市。该消息被视为中信或将总部迁册香港的有力依据,这个推论也将中信集团推向了舆论的浪潮之巅。虽然,当下外界聚焦点还在股票上市,但有政经学者提出,中信这次“借壳”对香港自身乃至内地的政治意义都不亚于经济影响。

中信入港 习近平策动改革二次起航

对大陆而言,中信集团实际是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年,中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因为文革的十年折腾,中共更是出现了严重的执政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国策。

1979年1月,邓小平约见了包括荣毅仁在内的工商界和民主党派人士,希望他们能围绕改革开放做一些实际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同年2月,荣毅仁向中央提出了《建议设立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见》。1979年10月,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当时名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荣毅仁担任首届总裁。

值得关注的是,与自我壮大相比,中信肩负为中国经济“引进来”的开路重担才是其最大政治意义。这些年来,中信在诸多领域进行探索与创新,开辟了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发展之路。这种操作,让中信这个作为邓小平授意荣毅仁组建的央企集团,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尽管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一直蓬勃发展,但是发展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却进入到了它的发展瓶颈期。目前的状况是,中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这其中,过多的货币投放,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沉重、陷入不断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在社会层面上,房产泡沫也不断地危及中国民生;随着这些问题的积累,有些已经到了危害中共执政根基的程度。可以说,习时代的中国又到了一个必须再出发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策动中国第二次改革起航已是刻不容缓。

纵观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则更像技术和制度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历史,前二十年打开国门从世界引进了先进技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了适应世界经济规则,中国也结合国情,按照世界标准修改了大量的经济运行规则,实现了经济制度的脱胎换骨,从而达到中国经济的再进步。因此,习近平时代的“二次改革”正处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若转型成功,中国经济将会有较长时间的发展期;若转型失败,中国三十多年积累的经济基础可能会毁于一旦,还会与千载难逢的实现现代化的机会失之交臂。可以说,习近平要想做好中国的“二次改革”,既要有破釜沉舟的改革魄力,还要有绝对的改革智慧。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六十项改革任务,设立改革领导小组并亲任小组组长。除此之外,习近平在APEC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对外友好访问等场合上,均释放出中国将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有评论称,习近平这一系列举动,一扫外界对中共政党“九龙不治水”的讽刺,彰显了自己的改革决心。在上行下效的中国官场,习近平提出的经济问题一直是中共官员的热议话题,尤其是对经济活力不足、增长推动力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的探讨,而其中又以国企改革为重中之重。众所周知,目前中国国企经营管理理念落后,许多国企产能过剩,如果长此以往,单凭庞大的国企规模也必将中国经济融成一潭死水。因此,国企改革也是习近平“二次改革”的重中之重。


   

就目前的局势而言,习近平迫切需要一个成功市场化的改革样本来振兴市场和提升社会对国企市场化改革的信心。中信集团作为第一次改革的标杆,又具有与海外经济合作的丰富经验,无疑是最佳选择。对比中央在外交上提出的动态平衡理念,不同上次改革开放的“引进来”的角色,中信这次迁册香港的行动,则肩负中资国企“走出去”的使命。很明显,在“走出去”的问题上,中国国企一直被各种政治、经济原因所困。而中信借用香港子公司中信泰富的身份不但可以规避大陆政治制度的束缚,还可以利用香港的金融国际环境加速完成国企“走出去”的目标。因此,中信入港也标志着以习近平为中心的中国二次改革正式起航。

上个世纪,邓小平称中信集团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三十多年后,中信又为习近平时代的改革再次冲锋陷阵。这是一种改革的传承,体现了习近平在三中全会上所表现的改革魄力,也验证了多维“习近平是年轻版邓小平”的研判。就目前的条件而言,中信是最有能力与外界接轨的国企,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中信好比中国多年来培养出的国际队伍,而香港就是它出海的训练场。

香港再成中国改革桥头堡

香港素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不但由于它是世界著名的金融和贸易中心,还在于香港对中国改革的重要意义。有消息人士称,中国当局此次将中信集团迁册香港,虽然是国企改革和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实践,但也主要考虑了香港在中国国家战略里的特殊地位。

当年,邓小平的改革就是从借力香港开始的。改革开放初期,出于对共产党政权的不信任,加上中国自1949年开始,在对外交流方面,接近锁国状态,外界对中国了解甚少。因此中国改革开放涌来的外资,最初是以香港资金占最大比重,达百分之八十。当时的中国缺乏优良的货运设施和海外贸易网络,而香港当时已经是亚太地区重要的贸易中心,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硬件设施和一流的贸易人才。1979年,中共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而这些都是临近香港的大陆主要港口。不难看出,邓小平这种操作就是将香港视为中国大陆经济特改的桥头堡。

曾有广东官员直接对外表示:“广东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粤港澳合作的历史。” “香港人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为内地输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也更新了管理文化。”在资金、技术输入的同时,香港更为改革开放输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促进了观念更新,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了借鉴,较为熟悉的例子是港铁公司。国外有专家认为,内地市场经济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香港这样一个成熟的、国际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可以借鉴,为改革的启动和深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香港同内地呈现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势。虽然经济与资本方面有较好的融合,但在企业与实业之间,香港与内地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合作与共生,国有企业在港设立的公司基本都是以子公司的形式出现,陆、港也一直处在“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尤其在近年来,香港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中也渐渐迷失了自己。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香港依旧拥有很多优势是内地城市在较长时间内所不具备的。作为国际自由港,香港拥有国际一流的商业环境,如法律体系、人才储备、市场监管等。

习近平非常重视自己的“二次改革”,因此他采取了承接邓小平改革路线中“引进来”的香港角色,打造香港成为国企“走出去”二次腾飞的重要基地,这也是习近平主导的此轮国企大改革的主要战略思维。必须指出的是,中信模式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更多的企央有机会陆续迁册香港。这种变化的背后乃是中国经济的质变,此前内地国企经济形式只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缺乏广阔视野,更不要说提升国企在市场上的“战斗力”。一旦这些国企到了香港,迎接他们的将是一个广阔无边的资本主义市场。


   

届时,大量国企通过香港“走出去”,这种局势,不仅会提高香港的经济地位,也会进一步刺激中国的经济。如此一来,中国经济就好比进入了从第一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第二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翻转。相比改革开放的借力香港,习近平这步走得是更远、更彻底。而中信,在习近平的二次改革战略中直插香港,再次成为中国改革的桥头堡。

陆港互动 以改革打破社会危机

如果说邓小平时代的改革,要解决的是中共的执政危机;那么,习近平时代的改革,除了要走出发展瓶颈,实现中国经济全面的二次腾飞,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政治意义——希望利用中国二次改革的契机解决香港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有数据显示,香港回归后其经济就开始走下坡路。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令香港这个依赖贸易的地方受到沉重打击,国内生产总值下降5%,当时,不少制造业都将工序移到中国内地,很多工人因此失业或转向服务业。随着这种态势,曾经骄傲的东方之珠也变得萎靡不振。

更可怕的是,经济下滑也引来了诸多社会矛盾。伴随整个经济的不景气,不断攀升的失业率时刻拷问着香港社会。同时,在这种普遍的劳工困境里,失业的人群与那些在港拥有资本的企业家或商人有着鲜明的贫富差异,也形成了一波直接对立的社会矛盾。同时,这些不能有效解决的社会问题又将香港市民引向了政治反目的局面。在这些矛盾激化过程中,有部分政治狭隘者也将原因全权归咎到中共领导不当上,甚至有部分激进人士开始质疑大陆的“一国两制”政策。不但如此,这些消极情绪又反作用到了香港的正常发展上,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很多本地精英与企业家对香港失去信心。

可见,习近平的“二次改革”战略敢于将“支柱型”国企的中信集团全盘推向海外,需要相当的政治勇气。作为第一个大型央企将总部设在在内地之外的香港来说,这是一场难得的机遇。很明显,习近平除了借用香港的国际环境、法治和企业管治方面的优越地位,推动中国国企的深化改革外;也想借此走进香港,重新整合香港资源,利用中国之“风”带动香港之“帆”一起出海。

只要香港发挥自己国际化资源优势,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把香港当作自己的国际化运营基地,推动香港经济再次借内地的深化改革而摆脱目前的尴尬窘境。欲让香港极大化地发挥自己在中国国家战略桥头堡的作用,就要先打破香港社会当下的民粹思想。而以经济改革打破政治危机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可以缓解政治反目,也是帮助香港真正从经济萎靡中走出来的务实途径。

中信集团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其中,金融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实业涉及房地产、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等行业和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和良好发展势头。截至2012年底,中信集团总资产35,657亿元,净资产2,355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98亿元,净利润301.6亿元。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2013年排名第172位。对香港而言,这样实力雄厚的国企公司不但可以提供可观的就业岗位,让香港人才在中国“二次改革”中发挥重大作用;还可以增加香港的税收,帮助香港做一些基建投资,把资金放到资本家不愿意投资的民生建设上,让香港的底层群众获惠。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香港的社会矛盾,缓解政治危机。

总之,这次中信迁册香港,并非一次单纯的经济行为。表面上,北京要借用香港完成国企“走出去”的二次改革。但在这一过程中,却为香港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平台,尤其会为香港的高端就业创造了诸多机会。因此,它实质是政治上的共赢,一个大陆和香港都会获益匪浅的政治决定。由于中信集团本身在香港很活跃,非常熟悉香港环境,它必定会最大化地扮演好自己在中国“二次改革”中的角色。随着政策的实施,这些影响将会在日后不断涌现。







(穆岸 撰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9:53:43 | 只看该作者

中资红筹股公司名单 (主板)                                                                                                                                                                                                                                                                                                                        
更新日期:                                                                         30/09/2014

上市日期

股份代号

公司名称


市价总值 (港元)

1997/10/23

00941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1,828,191,950,543

2001/02/28

00883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594,704,113,707

1986/02/26

00267

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322,747,074,245

2000/06/22

0076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277,336,129,838

2002/07/25

02388

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261,676,311,584

1992/08/20

00688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163,316,030,610

1994/02/14

00992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120,311,249,204

2003/11/12

00836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100,457,250,662

1996/11/08

01109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93,299,500,640

1973/03/13

00135

昆仑能源有限公司

90,410,771,394

1997/05/29

00392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85,473,510,335

1999/10/22

01114

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68,149,432,901

2004/06/10

02319

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

62,668,146,144

1992/07/15

00144

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

61,121,219,040


00270

粤海投资有限公司

56,599,362,919

1994/11/07

01193

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46,704,270,291


00257

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

46,092,556,276

1993/04/19

00371

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45,693,034,779

2005/07/08

03311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44,918,283,618


00291

华润创业有限公司

44,345,409,348

2000/06/29

00966

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

40,921,379,649

1972/07/06

00241

中信21世纪有限公司

38,574,882,696

1994/06/21

01093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

37,988,558,331

2009/10/06

01313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34,755,229,186

2007/09/28

03377

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30,511,472,753

1994/12/19

01199

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

30,269,437,348

2004/03/18

0098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27,881,798,401

1996/05/30

00363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

24,903,516,800

1973/02/26

00165

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

24,537,294,047

2004/10/15

02380

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

24,195,531,136

2011/03/30

03360

远东宏信有限公司

22,882,180,000

1972/09/25

00152

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18,140,541,366

2007/08/17

00817

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

17,315,215,134

1992/12/15

00123

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7,113,803,151

2007/03/21

00606

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

15,487,148,325

1999/06/25

00934

中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

15,314,745,600

1973/03/06

00207

中糧置地控股有限公司

14,800,369,852

2006/07/20

03899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

14,708,129,571

1997/03/07

00604

深圳控股有限公司

14,510,200,530

1994/12/15

01208

五矿资源有限公司

14,387,733,458

1992/11/11

00308

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12,849,459,132

2010/07/08

01788

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12,151,776,000

2007/11/28

03808

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

11,623,781,957

2013/01/31

03668

中铝矿业国际

11,581,426,779

2004/09/27

02618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11,312,812,857

2014/07/02

06139

金茂投资

金茂(中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SS

11,160,000,000

1973/08/30

00119

保利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10,861,018,397

1996/06/19

01135

亚洲卫星控股有限公司

10,171,083,000

1984/04/26

00081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

10,041,855,534

2007/04/03

01883

中信国际电讯集团有限公司

9,739,200,743

1997/09/08

01205

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

9,284,862,036

1990/10/02

00639

首钢福山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9,225,197,845

2006/05/24

03382

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8,990,680,000

2010/12/01

02099

中国黄金国际资源有限公司

8,760,743,941

2007/11/23

00368

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

8,622,936,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9:54:27 | 只看该作者

1988/10/07

00506

中国食品有限公司

8,587,475,826

2007/10/17

01828

大昌行集团有限公司

8,225,648,570

1997/01/30

01052

越秀交通基建有限公司

7,980,984,147

1996/09/30

00297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

7,726,901,306

1997/12/10

00882

天津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7,653,760,796

2010/11/01

01230

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7,509,849,168

2011/05/18

02299

百宏实业控股有限公司

7,377,073,200

1993/09/10

00563

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7,169,169,552

1996/12/18

01045

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

6,852,313,140

2012/06/29

01258

中国有色矿业有限公司

6,524,497,320

2009/11/16

00906

中粮包装控股有限公司

6,194,847,600

1999/11/04

00735

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5,854,035,415

2013/03/13

01148

新晨中国动力控股有限公司

5,304,120,111

1997/07/25

00085

中国电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5,237,069,760

1992/02/11

00517

中远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5,193,539,401

1997/10/16

00978

招商局置地有限公司

5,003,363,017


00154

北京发展(香港)有限公司

4,629,106,465

1998/01/15

00925

北京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4,590,399,737

2000/03/16

02886

滨海投资有限公司

4,132,956,522

1999/12/17

01236

国农控股有限公司

3,905,233,070

1997/08/11

01185

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3,770,545,885

1999/11/26

01070

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3,680,731,899

1999/10/08

00903

冠捷科技有限公司

3,635,736,015

1991/12/12

00232

中国航空工业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3,557,085,070

2006/10/10

00337

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3,404,028,441

1981/08/25

00031

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3,270,123,195

1991/04/30

00697

首长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3,045,684,717

1990/11/21

00661

中国大冶有色金属矿业有限公司

3,020,661,446

1992/02/28

00421

中国大冶有色金属矿业有限公司 - 可换股优先股


2003/10/27

02362

金川集团国际资源有限公司

3,002,019,605

2010/03/30

00830

远东环球集团有限公司

2,974,652,100

1991/12/20

00230

五矿建设有限公司

2,937,310,378

2003/08/04

01164

中广核矿业有限公司

2,832,698,944

1997/08/08

00124

粤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

2,618,651,381


00171

银建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2,489,237,580

2010/06/21

02228

中国节能海东青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2,484,550,400

2011/10/27

01206

同方泰德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2,424,031,554

1991/10/07

00618

北大资源(控股)有限公司

2,230,112,396


00218

申银万国(香港)有限公司

2,170,804,825

1982/06/28

00222

闽信集团有限公司

2,108,777,531


00217

中国诚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1,912,090,237

1993/07/22

00133

招商局中国基金有限公司

1,885,882,701

1998/05/26

00908

珠海控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838,413,082

2010/11/18

01091

中信大锰控股有限公司

1,814,877,000

2004/04/29

00596

浪潮国际有限公司

1,676,857,576

2005/11/02

03366

华侨城(亚洲)控股有限公司

1,663,462,400


00260

中国环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578,161,714

1997/05/23

00560

珠江船务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521,000,000

2003/01/06

02302

中核国际有限公司

1,408,804,727

1994/05/10

01062

国开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1,335,019,066

1990/10/12

00641

恒天立信工业有限公司

1,213,181,827

1993/02/12

00611

中国核工业二三国际有限公司

1,178,782,213

1986/09/10

00378

事安集团有限公司

1,131,511,193

1988/12/23

00521

首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128,107,520

1988/04/20

00420

福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106,803,203

2004/08/18

01639

安捷利实业有限公司

1,096,091,700

2000/08/01

00111

信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1,032,341,016

2013/08/15

01249

通力电子控股有限公司

1,020,769,073

1973/01/23

00281

川河集团有限公司

1,017,333,139

1994/12/09

01203

广南(集团)有限公司

961,730,882

2000/02/02

00969

华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865,516,100

1992/11/23

00305

五菱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758,996,488

1992/04/09

00103

首长宝佳集团有限公司

663,400,692

1991/08/08

00730

首长四方(集团)有限公司

599,140,084

1995/12/21

00418

方正控股有限公司

572,671,552

1988/10/05

00174

盛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498,960,000

2004/12/17

01175

福记食品服务控股有限公司

427,957,828

2001/11/29

00629

悦达矿业控股有限公司

384,590,588

1996/12/16

01058

粤海制革有限公司

295,910,450

1973/02/22

00181

闽港控股有限公司

237,736,800

2005/01/26

00828

王朝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

-

总数 125

总值

5,263,927,497,969


注:
# 暂停交易超逾1年之股份,其市值不作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