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2°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
    温度感觉: -4°
查看: 4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神秘女兒國的現代啟示─告訴你真實的摩梭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0 22:1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文明發展至今,仍存在老人被遺棄、兩性權力不均、刑事犯罪,人際關系淡漠,家庭煩惱等社會問題。而至今仍處于母系社會的摩梭人,卻能夠妥善處理這些問題。遺憾的是摩梭人常常被誤解,他們的風俗要麼被視為落後愚昧,要麼被看作無須負責的濫情,最近,記者專程探訪了神秘的“女兒國 “,揭開摩梭人奇特的風俗習慣,或許會給自以為文明的現代人很多啟示。在摩梭人的傳統大家庭中,祖母、舅舅們、媽媽們、孩子們生活在一起,這是阿客達瑪家庭中的部分成員,家庭和諧是摩梭文化的核心。摩梭人稱自己的母親為“阿咪“(媽媽),所有中年婦女,不管未婚、已婚,是否生育,一律稱作阿咪。比自己媽媽年紀大的稱大阿咪,小的稱小阿咪,摩梭人沒有母親與姨媽之間的二元對立,沒有私有產權的唯我與嫉妒邏輯,天下母親皆我母親,眾生子女皆我子女。在瀘沽湖,記者遇到了17歲的姑娘格汝永珍。她的家是一戶傳統的摩梭人大家庭,全家15人,“當家人“是家里最有權威的祖母,祖母有三個女兒和五個兒子,再下面就是格汝永珍等六個兄弟姐妹。格汝永珍告訴記者,祖母的二女兒是她的親生母親,摩梭人稱為媽媽,對媽媽的姐姐和妹妹,分別被稱為大媽媽和小媽媽。"在我們的傳統觀念里,我們都是媽媽們的孩子,她們對我們這些孩子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在摩梭人的傳統觀念中,尊敬和孝順大家庭中的老人是孩子們最大的職責,這種孝道對他有的媽媽和舅舅都是一樣的,所有的孩子也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孩子。格汝永珍的"小媽媽"今年40多歲仍然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格汝永珍說︰"她不想要孩子,因為我們都是她的孩子呀。" 也正是這種觀念,摩梭人的人口增長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瀘沽湖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和明芳介紹,目前摩梭人的人口和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時相比,只增加了36個人。"男掌禮儀女掌財權"是摩梭人大家庭的特色之一,都是由祖母或者家中最能干的女子充當"當家人",而"舅舅們"則從事經商等活動,但舅舅們賺的錢都要交給大家庭的"當家人"進行統一分配,而不是交給他走婚的對象。舅舅們盡的責任也是給大家庭中的孩子們,而對他們的親生孩子則在原則上沒有撫養的責任。在格汝永珍的大家庭中,孩子們的父親都不住在家里,住在家里的是格汝永珍的舅舅們。格汝永珍說︰"我有5個舅舅,一個舅舅到寺里當了喇嘛,平常就住在寺廟里。另外四個舅舅晚上"走婚",白天都是住在大家庭里。在摩梭人的傳統大家庭里,平常由舅舅充當父親的角色,給孩子們以父愛。正因為這樣,我們這里老人不必擔心被拋棄,而孩子也可以得到超過普通家庭2、3倍的父愛和母愛!" 在摩梭人的傳統風俗中,走婚的男方不能從正門進出,必須從女方家隱蔽的側門進出。摩梭人人在感情上含蓄而傳統,不象外界所稱是“性解放” 摩梭人長到13歲之後,就要舉行隆重的"成丁禮",就算是成年人了,13歲的姑娘們就可以擁有一個自己的"花樓"(一般是一個單獨的房間)。記者唐突地提出要看一看格汝永珍的"花樓",她客氣地回答︰"這是我的秘密。"同是摩梭人的導游楊淑珍告訴記者,摩梭姑娘的"花樓"是不允許外人甚至家里人隨便進出的,而是要留給她的心上人。楊淑珍說︰"摩梭姑娘13歲舉行成年禮後,不會馬上走婚,而是先參加歌舞晚會等社交活動,認識中意者後,再戀愛,然後到18、19歲才開始走婚。摩梭人的感情大都是穩定的,所謂三年眉目傳情、三年交換信物、三年談情說愛,才能發生關系,絕不象外界說的那麼隨便。"另一名摩梭姑娘阿客達瑪說︰"其實我們摩梭人盡管在感情上很奔放,但是在性的態度上卻是很含蓄和保守的,根本不象外界人傳說的是什麼"性開放"的社會。"記者問道︰"听說你們摩梭人一生中有好幾個走婚對象?"阿客達瑪回答說︰"在走婚的男女中,一個摩梭男人一生中大都是只有一個女人,如果要換走婚的對象,也要在和原來的對象分手之後才會換,很少有人同時有幾個走婚的對象。"記者繼續問道︰"外地游客是不是很多來走婚的?"阿客達瑪告訴記者︰"外來的游客很多是沖著走婚來的,總是好奇的問我們有幾個爸爸,是不是沒有爸爸,能不能走婚等問題,這讓我們心中很反感。城市人想到邊遠的少數民族山區放松或獵奇,而當地人利用走婚來招徠游客,似乎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其實摩梭文化中有很多積極向上的東西需要宣傳和被了解。" 格汝永珍告訴記者︰"夜幕降臨後,家中的舅舅們就出去了,去自己的阿夏家,而姐夫也會來找姐姐幽會。沒生小孩子前的走婚是秘密的,男孩子必須從後門進來,並翻窗子進入女孩的房間。對于晚上外面敲門聲,年老的舅舅們是決不會去開門的,也不問是誰,主婦也不予理睬。前來幽會的小伙子要對上暗號後才能進入女孩子的花房。等到孩子出生後,認了父親,雙方才能正大光明地來往。" 穿著傳統服飾的摩梭小伙。現在,每天晚上摩梭少女和小伙子都會為游客表演歌舞,商業大潮正襲向這個曾經封閉的地方。世世代代的摩梭人生活在幾乎與外界隔絕的狀態,這也是她們的母系氏族社會能夠完好保存下來的主要原因。就是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連綿的大山仍然將摩梭人隔離在塵世之外。上世紀六十年代,一批北京來的學者要研究摩梭文化,從麗江出發步行十幾天才能到達瀘沽湖。而現在,從麗江出發只需五、六個小時就可以來到瀘沽湖,去年到瀘沽湖的旅游者達到25萬人次。紛至沓來的游人給摩梭人帶來財富的同時,也給摩梭人帶來了困惑和痛苦。瀘沽湖風景區核心區的村莊叫落水村,25歲的阿客達瑪由于非常能干,開了家庭客棧和餐館,加上村里經營收入的分紅,按照阿客達瑪的說法,家里的生活條件" 好到不能再好了"。美麗的摩梭姑娘差錯和來這里旅游的外地小伙結婚並已生下孩子,越來越多的摩梭人和外界通婚,私有財產和觀念正在解體,摩梭文化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 "這種改變讓我們的生活富足了,但是帶來的其他變化也讓我們感到痛苦。"阿客達瑪評價市場經濟沖擊下的摩梭人時,表達了她這樣的觀點。阿客達瑪說,首先是感到一些摩梭人的私心和名利心開始膨脹,這都是跟你們外面來的人學會的。而由于考慮個人私利的多了,一些摩梭人的大家庭面臨解體的風險,年輕人開始有了"分家"、"過小家"的想法,這在以前的大家庭中是根本不被允許的。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的欲望也開始膨脹,原來沒有私有財產觀念的摩梭人開始為自己的小家攢私房錢,也許再過5、6年,摩梭人傳統的大家庭就會解體。阿客達瑪感到十分困惑,現在的年輕人通過電視和外來游客學會了很多不好的東西,電視天天在放吃醋、情殺、嫉妒、第三者等等,這些觀念和我們摩梭人的傳統觀念格格不入,但開始在一些年輕人當中"傳染"。"如果沒有外來文化,我們摩梭人不可能得到這麼快的發展,但如果因此失去了摩梭人的傳統文化,摩梭人會在以後越來越多地迷失自己,這是我們最害怕看到的。"記者采訪到的許多摩梭人這樣評說。好在從現在來看,除了落水村等少數幾個摩梭村莊外,大部分摩梭村莊還沒有被旅客所驚擾,仍然保留著他們的傳統的文化。就是在落水村,大部分摩梭人還是願意保留著原有的傳統,不願意被外界所改變。很多游客在感受神秘與浪漫的摩梭文化的同時表達了也他們的同樣願望,希望現代文化的腳步並不能真正改變摩梭人的那份特有的傳統,因為只有保持著這份傳統,美麗的瀘沽湖、神秘的摩梭人才會永遠對外界充滿誘惑,她自身才能永遠保持著那份魅力。歷史脈絡。摩梭自稱"納"或"納日",為古羌族的後裔,古代為游牧民族,從青海一帶放牧南遷,戰國時期移至甘肅東南、川西北、川西南一帶,後遷至川西南,後漢時稱為"麼些"。據《元史‧地理志》記載,摩梭人已在雲南、四川交界的永寧地區瀘沽湖一帶定居1500多年。摩梭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部落社會、氏族社會,1253年忽必烈南下,改革為土司制度,後隨藏傳佛教的傳入,逐步形成政教合一的封建領主統治體系。1956年雲南寧蒗縣實行和平協商民主改革,廢除土司制度,建立人民政權,至今摩梭人約有3萬余人。瀘沽湖位于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交接處,海拔2690.8米,平均水深40米,能見度達12 米,是沒有污染的高原淡水湖,為國家級旅游風景區和雲南省級自然保護區。家庭結構。摩梭人至今保留著完整的母系家庭,血緣以母系計,財產由女性繼承,子女永遠和母親居住和生活。家中舅舅負責宗教禮儀等活動,母親掌管家里的經濟開支,沒有父系血統的成員,只有外婆、姨媽、舅舅、舅爺、兄妹等。家中男女實行分工,男的從事重體力活以及經商或副業,把經濟收入交給祖母或母親收存、支配,女人承擔大部分農活、料理家務、生兒育女等。母親孜孜不倦為全家人操勞,是家庭中最辛苦、最有責任感、最受人尊敬、最偉大的。家庭成員和睦、互敬互愛,家庭和諧是摩梭文化最核心的價值,尊老愛幼是其中的關鍵,摩梭老人所享有的尊重和孝道,是其他民族不能比的。摩梭人的家庭較外界更穩定,3000多年來他們很好地經營著自己的社會,現代人為何不能呢?--婚姻形態。摩梭人的婚姻把感情與柴米油鹽的現實因素徹底分割,大部分人實行走婚制,男女雙方沒有任何經濟糾葛。摩梭人講究兩情相悅,不存在母舅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自由戀愛,外地人要在這里走婚,需要住很長的時間培養感情。男女青年相愛後,男子夜間投奔女子家借宿,第二天黎明返回自己母親家參加生產勞動,即便他們永遠相愛,生育了兒女也不舉行婚禮,不成立新家庭,也沒有共同的財產。孩子出生後,男方的母親或姐妹會帶著禮物去看望孩子,這叫認子儀式,孩子仍屬于女方家庭,由舅舅撫養。摩梭人不存在離婚、寡婦、子女無人撫養、財產繼承、流浪兒等社會問題。約束摩梭人婚姻的是感情、道德和佛教文化,大部分摩梭人感情是穩定的,是"單對單"的婚姻關系,絕不象外界傳說的那樣是"性解放"。25歲的阿客答瑪這樣解釋︰"幾千年的佛緣,才造就幾十年的愛人,死了就不再在一起了,所以雙方都會很珍惜!" 房屋火塘。"家屋"是摩梭人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指同一母系親族成員居住的四合院式房屋,包括母屋、經堂、楞房和畜廄。母屋是家屋的中心點,座西向東,是家庭款客、議事、飲食、祭祀、敬神的中心部分,是一個摩梭人生老病死的所在地。母屋的門框門檻特別高,頂部相當低,必須低頭鞠躬,才能進入,體現出摩梭人對母親的崇拜,同時因為鬼不會彎腰,所以也不能進入。母屋內上訪是鍋莊和火塘,火塘上方供著火神與灶神,,下方是兩根支撐房屋的木柱子,右柱稱為女柱,左柱稱為男柱,兩根柱子必須取自同一棵樹,女柱是根部,男柱是樹梢部,象征家庭中男女同根同源、女本男末。很多摩梭人外出後,表示想念最多的是家中的火塘,摩梭人的火塘一年四季點燃,保留火種,全家最權威的老祖母就住在火塘左邊的木床上,而床板下的櫃子里一般存放著糧食和家中的貴重財物。重要禮儀。取名︰摩梭人生下孩子,要為孩子舉行取名儀式,由達巴(摩梭本教的巫師) 或喇嘛(藏傳佛教的和尚)主持,男孩出生當天就要取名,女孩一般在第二天,孩子出生男性不得參與,摩梭人不過生日,認為那是母親的受難日;成丁禮,摩梭少年13歲舉行成丁禮,一腳踏豬膘肉、一腳踏糧食,代表一生豐衣足食,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褲子,表示即將成年,可以進行正常的生產勞動和社交活動,對家庭負有責任,死後可進入氏族公墓,女孩子舉行了成丁禮後可擁有自己的花房,開始談戀愛、走婚;葬禮,摩梭人的葬禮隆重而繁雜,尤其是老年人的葬禮,除親戚朋友外,全村人都會去吊唁,死者火化的前一晚,還舉行歌舞晚會歡送,要為死者洗尸,口中放金銀,手中持油燈,鞋底要刺穿,尸體要裹成嬰兒在母體中的形狀,出殯時要坐花轎,連同轎子一起火化,骨灰第二天送入氏族墓地。整個葬禮不允許家族女性參與。道德、價值觀念和世界觀。關于男女關系,摩梭人不認為必須結婚生子才算是"真正的女人",更不認為女人的幸福在于找到一個真心愛她的丈夫,認為女人不必依附男人;關于家庭,摩梭文化的核心不在走婚,而在于家族和諧,在摩梭人中沒有比這更重要的價值觀;關于父親,摩梭人對于"父親"的認知一直被外界誤解,其實摩梭人承認自己的父親、知道自己的父親,只是不和父親一起住,因為母親為本、為源、為骨,而父親卻隨時有"流走"或"外出"的可能;關于家族,摩梭人認為家族情勝過夫妻愛,因為激情會轉淡,朋友會出賣你、情人會變心,即使有結婚證的丈夫也不能保證什麼,摩梭人心中真正的歸宿,是母親的家,這才是最牢固的避風港;關于感情,摩梭人不欺騙、不獨佔、不嫉妒,在兩性感情上崇尚獨立人格,男人不會認為自己佔有女伴,女人也不會認為自己屬于男人,彼此關心不上鎖,更沒有經濟利益上的糾葛。
沙发
发表于 2004-10-20 22:24:1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一夫多妻就好了. 这地方怎么当时没有去?太可惜了。
板凳
发表于 2004-10-20 23:11:49 | 只看该作者

成为旅游热点以后变了很多

很多妇女借走婚为名,操皮肉生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