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4°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4°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1°
    温度感觉:
楼主: 三和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岁月无痕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02:2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1-10-10 01:59 编辑

(上接第93帖)

搬到百灵路不久,就开始了大炼钢运动。一天,外婆接我回家,我发现我们家大门和上二楼的侧门最外面的那两副铁闸不见了。外婆说是白天上头来人把它们拆走的,是要炼钢。来人还要拆窗户的钢枝窗花的,外婆苦苦相求,“四个孩子还小,拆走窗花会有危险的”,最后才留住了窗花。
小高炉就垒在距离家不远处,在百灵路和六榕路丁字路口的路中央,也就是市总工会后门对开的地方。小高炉是圆台形的,现在回想,大约有5、6米高,5、6米底径,不太确定,小孩子的空间概念不一定准确。反正晚上藉着黑夜的背景,可以看到小高炉的顶上窜出高高的、红红的火焰,很是壮观。炉火烧了几天就停了火,过了些日子小高炉也不见了,马路又恢复了原状。之后,一切了无声息,也是仅此一次,就跟完胜的赶麻雀运动一样。
当我长大之后看到了不少关于大炼钢运动的文章,了解到小高炉炼钢是以完败结束的。

1959年夏天,小学招生,外婆领我去报名。我所在的街道居委招生点设在迎宾馆正门斜对面,解放北路上一幢房子的一楼里。考试过程飞快,问了名字什么的,仔细查看户口本,就出来了。不久通知书就下来了,不录取。原因是适龄入学的儿童太多,学校学位不足,僧多粥少,而我当时只有6岁大半,学额要先安排7周岁以上的。

看官也许要问,怎么爸妈都隐形了?交待一句,他们忙着干活挣钱养家呢。父亲划右后,褫夺了校内和社会上的所有职务,剥夺教研权利,留原校任初三、高三课,每周24课时,成了上课机器。母亲原来是家庭主妇,我出生后,爸爸动员她进修。经过短期的强化复习,只有小学四年学历的母亲考上了华南财经学院速成财会大专班。财会班毕业,妈妈分配到雷州半岛的徐闻县工作,因为孩子小,就放弃了这份政府工。到了1956年辞退容姐婆的同时,街道还动员妇女要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工作。母亲选择了绣花(缝纫机车花),既是手艺技术活,又可兼顾家庭。她经过居住在沙面的一位等待出国的上海籍车花高手的培训,再买了一台圣嘉牌缝纫机,就参加了街道缝纫合作组。合作组又合并成合作社, 后来又扩展为集体所有制的服装厂。她自己又自学了成服的缝纫和裁剪,车花活不足时,也做成服,同时也包揽了全家人的日常衣着被服、几个小孩书包的制作和修补。搬家之后,爸爸返学近了一些,可妈妈返工就远了,每周一到六,她都是早出晚归,骑着早年爸爸送她的26吋莱利女装自行车从百灵路到东山东华东路上班。遇到工厂要开班后会时(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直到她离开工厂),大多数工友都是住在附近的,他们都吃完晚饭洗过澡再重回工厂开会;我妈则因住得远,只好留在厂里等,又舍不得花钱买点心充饥,就饿着肚子给我们打毛衣,等开完了会回到家都九点多了才一个人吃晚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1-10-7 17:26:10 | 只看该作者
(上接第93帖)


看官也许要问,怎么爸妈都隐形了?交待一句,他们忙着干活挣钱养家呢... ... ...
搬家之后,爸爸返学近了一些,可妈妈返工就远了,每周一到六,她都是早出晚归,骑着早年爸爸送她的26吋莱利女装自行车从百灵路到东山东华东路上班。遇到工厂要开班后会时(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直到她离开工厂),大多数工友都是住在附近的,他们都吃完晚饭洗过澡再重回工厂开会;我妈则因住得远,只好留在厂里等,又舍不得花钱买点心充饥,就饿着肚子给我们打毛衣,等开完了会回到家都九点多了才一个人吃晚饭。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1-10-7 03:23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T9CRnS3JOU&feature=related

可憐天下父母心... :cry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1-10-7 17:3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5# 三和居士
打倒万饿的旧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1-10-7 18:5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和居士
打倒万饿的旧社会!
单枪匹马 发表于 2011-10-7 18:35

你在这里用错口号啦,在旧社会,三和居士的家境起码都小康以上,住东山的都是达官贵人,富家子弟。你住西关的就是财主佬,资本家,你别再喊打倒了,假得很,你恨不得复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1-10-7 20:25:22 | 只看该作者
你在这里用错口号啦,在旧社会,三和居士的家境起码都小康以上,住东山的都是达官贵人,富家子弟。你住西关的就是财主佬,资本家,你别再喊打倒了,假得很,你恨不得复辟呢。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1-10-7 19:55

没错。我说的旧社会是文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1-10-7 20:28:04 | 只看该作者
居士对自己父母的经历如此清楚,想必是他们经常对你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6:3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7-9-14 04:02 编辑

(上接第105帖)

1959年暑假小学新生放榜我没份,大人们都焦了急,总不能让我呆家里什么都不做,“休学”一年吧。正当大家无法可施之际,我的二姨通过同学关系,让我到越秀区崔府街幼儿园重读大班。
崔府街幼儿园以一大宅院——崔府作办园房舍,园里有操场、课室、寝室、厕所、淋浴间。该幼儿园是一所全托制幼儿园,幼儿周一早上入园,直道周六傍晚家长才接孩子回家。该园为越秀区中心幼儿园,教师全是幼师科班出身,器材、教具齐全,教学规范,历届的大班毕业生100%升读一墙之隔的区重点小学——朝天路小学。幼儿园的园长是我二姨的Best friend兼党校同学。在崔府街一年的全托生活与学习中,我得到很好的学前教育,基本掌握了二位数加减法和汉语拼音,还当了班长,集体观念得到了培养,身心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一年后我大班再次毕业。园长跟大人说,因为父亲是右派,我不能升读朝天路小学,她已尽力了。

于是我又跟着外婆到招生点报名,按居住地段,我入读海珠北路小学,开始了我六年的小学生活。





今天的崔府街幼儿园正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1-10-8 16:49:22 | 只看该作者
(上接第105帖)

1959年暑假小学新生放榜我没份,大人们都焦了急,总不能让我呆家里什么都不做,“休学”一年吧。正当大家无法可施之际,我的二姨通过熟人门路,把我塞到越秀区崔府街幼儿园大班重读。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1-10-8 17:35
顶!写得真的很好!生动而详实...你的这篇回忆实际上就是中国近几十年历史的一个缩影.:thumbu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1-10-8 19:14:47 | 只看该作者
...我期望大家能放下歧见,吸取历史教益,相互包容,平心静气,解决问题,创建未来。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1-10-8 05:05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俺明白了, 居士那"三和"的意思是指和平, 和睦, 和看你的帖(包括這篇回憶錄), 對嗎? :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1-10-8 20:2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早安佬 于 2011-10-8 21:46 编辑
登录时要记住个人密码哦!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1-10-8 20:37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居士放心, 這個跟記憶力無關, 而是跟論壇的吸引力有闗, 以及本人性格有關! (咦?這句話好像在哪說過...) :think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1-10-10 00: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5# 三和居士


   
。财会班毕业,妈妈分配到雷州半岛的随闻县工作,因为孩子小,就放弃了这份政府工。


是徐闻县。:-D  俺的童年有两年是在那里呆的。:aplain:

居士的文笔真吸引人。 继续啊, 期待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01:0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和居士


   

是徐闻县。  俺的童年有两年是在那里呆的。

居士的文笔真吸引人。 继续啊, 期待ING~~
茹梦 发表于 2011-10-10 01:10


:thumbup:谢谢如梦老师对拙文的爱护。一个地名,竟能勾起梦姐姐的童年回忆,始料不及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1-10-11 02:08: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如梦老师对拙文的爱护。一个地名,竟能勾起梦姐姐的童年回忆,始料不及呀!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1-10-10 02:08



    :-O
老师不敢当, 姐姐不能当:-$:-D
今年回去, 总被人叫姐姐, 叫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广州啥时候又兴起了这么称呼人的?:apla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09:3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5-2-13 08:20 编辑

三、小学生活


越秀净慧体校(原海珠北路小学)

上学第一天也是外婆带我到海珠北路小学报的到。
学校离家有半小时路程,一路经过绿树成荫的六榕路、洋楼错落的仓前街,到了海珠北路再往南走一段,就到学校了。外婆带我走了几次,就让我单飞了,六年来都是我自己走路上学,下课自己回家,风雨无阻。那一带的小街小巷我都走遍了,有时经稻谷仓、福泉街,有时走云露街,有时则走大路,直接从百灵路转入海珠北路,经过电影机械厂和华南歌舞团(净慧寺后门)。六年来,无论是走大路,还是走小巷,治安都很好,从未遇过欺霸偷抢事件,就是61、62年经济困难时期,大家都饿得厉害,我边走边吃着早餐(5分钱一两粮票一个的酥皮包),也没人问我要,更别说抢了。街巷里经常看到清洁工人用大扫把扫街,房舍虽然残旧,可街道绝对干净企里。社会风气也很好,扶老携幼,童叟无欺。至于李天一药家鑫一类事情,就四个字:匪夷所思。

小学的时光就像一束的春花,绚丽又芬芳。

海珠北路小学规模不大,六个年级,十来个班,学生就六七百人。可就是这几百学生,学校还是满足不了每人一张课桌——人多课室少,只好二部制。就是一个课室两个班用,比如上午是一年级(1)班使用,下午就轮到二年级(1)班了,学生半天上课,半天校外学习小组自学,这在当时很普遍。直到63年,在后花园的空地上加建了两平房作课室,又把一些班连师带生地拨到附近建好了课室大楼的祝寿巷小学,我才过上全日制的学校生活。回头来看,二部制的学生缺少有组织的课外文体活动,对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是一种缺失;教师除了上课外,半天还要下到各学习小组巡查,疲于奔命,必然影响到备课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二部制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海珠北路小学除了校舍不足外,师资水平也参差不齐,除了少量的师范生外,大部分是受过一点教育的家庭妇女及收编过来的卜卜斋(私塾)先生,不够规范。直到63年,上面肯定是重视了学校建设和教育质量,调来了一位有新思维且懂行的女校长,给我们班安排了一位二十出头并已有几年教学经验的、科班出身的男教师当班主任,我们班很快从全区有名的烂班,扭转为可以接受师范生教学实习的好班级,我也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位恩师,从四年级到六年级,他一直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同时是我们班语文、算术课的课任老师,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漂亮的仿宋、正楷和行草板书,较扎实的中文基础(老师的父亲是一位老中医,他本人在文革后还成了我父亲的同单位同事,在一所重点中学任初一语文教研组长),对我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锻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教学严谨,关爱学生,教育方法先严厉,后宽容,这对我如何做人做事都影响至深至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1:4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和居士 于 2011-10-15 22:12 编辑

在小学阶段,学校除了抓教学质量之外,也尽可能地开展课外文体活动。三年级的时候我参加过合唱团,唱歌课老师在课内课外教过我的不少歌曲,至今还记得起旋律,仍觉得美妙好听。下面这首《牧童之歌》就是唱歌课里教过的:



另外我还代表学校参加过校际足球赛和旗语比赛,足球惨败给祝寿巷小学;旗语赛不知道成绩,肯定没得奖,我不懂旗语,但拼音还行,老师让我当翻译,把汉字翻成拼音字母让旗手发出去;旗手收到了信号读出字母,我负责翻成完整的句子,交裁判。临时拼凑,参与而已。
四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年轻的体育老师,是个海军的复原的水兵。他带的体操队很吸引人,我参加了。下午第三节课,是体操队的活动时间,跳山羊、跳箱,在老师的指导和保护下,队员们腾空翻飞,一个字:爽。那时候学会的双杠动作“前摆换手转体180度下”,到中学时拿出来还挺飒食的。
五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射击队活动。大队辅导员的丈夫是市射击俱乐部的专业教练,因为这层关系,我们学校成了射击项目重点学校。我们经常操着整齐的步伐,从学校到越秀山北麓的射击俱乐部借枪、还枪,是气步枪。星期天上午,是射击队的训练时间,卧倒,瞄准,三点成一线,屏闭呼吸,扣扳机,趴地上空枪击发一练就两小时。我参加比赛的最好成绩是十米气步枪无依托卧射五发子弹49环,达到了优秀射手标准(45环),为我校代表队获团体亚军出了力。

政府对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建设栋梁也很关怀,每年一次免费体检。记得每到指定的日子,同学们都以火柴盒盛好便便,包上纸,外面写好班级姓名,再以水草打个十字绑好,结个长长的草环,以食指勾着草环吊回学校,放办公室外的小篓篓里。体检是一个班一个班地轮着在校内进行的,一当轮到,老师立马停课,引领同学有秩序地到指定地点由医院来的人员检查,包括内科、外科、口腔科、五官科。问题最多的是三种病:龋齿,转介到医院进一步诊治;沙眼,轻的免费发眼药水,重的要到医院磨沙;寄生虫病,最多是蛔虫病,免费发药片杜虫,也有长钩虫、蟯虫、姜片虫的,要到医院去治疗了。

在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培养下,我成绩较好,听老师话,四年级的时候我当选为少先队大队委员,主要工作是出墙报和配合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比赛、体育比赛等,还排演过《东方红》节选。六年级时当选为少先队大队长。

小学阶段也吃过一些苦头,主要是61、62年的经济困难,饿。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全班同学每人拿一玻璃瓶排着队到厕所旁,由班主任每人分一勺小球藻菌种,清清的,水。按方法回家大盆盛自来水隔夜,菌种水倒入,光照。十来天后,真的变成墨绿的、稠稠的一盆。滤水,把渣煮吃了,味不好,据说蛋白质丰富。后来还在街道食堂里吃过蔗渣糕、西施粉(稻秆为原料),跟着爸爸到中苏友好大厦前去采摘洋紫荆树叶,回家用石磨磨烂,煮了吃。当时水肿的人很多。后来妈妈看到别的有香港关系的人家都从香港邮寄包裹过来,她也就叫香港的朋友去做,一袋袋的眉豆、花生、面粉,一罐罐的花生油,救了全家,没有一个人水肿。

小学阶段我也犯过两次严重错误。二年级时候一次课间几个男生的玩耍压在一块了,结果一男同学的左肘关节脱臼,我因此到三年级才入队。四年级上学期,当时我中午在学校搭食,饭后与同学打闹,我把一个梨芯随手一扔,刚好打中一路人的眼睛。事情惊动了留在学校里午休的班主任,他马上带那位妇女到卫生院急诊,所幸没伤着眼球,只擦破了旁边一点皮,班主任自掏腰包付诊金药费,对我也是先严厉批评,后放我一马,连家长都没告诉。我先慌后悔,终生难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